行/列中的顺序。
[0126]在该步骤中,处理器中将第一像素数据中的颜色分量进行混色,形成第二像素数据的过程为:
[0127]—种方式是:第二像素数据中具有相同的颜色显示范围的颜色分量对应沿用该六个第一像素数据的对应颜色分量;第二像素数据中的其他两个不同颜色的颜色分量为将相邻的三个第一像素数据中对应颜色的颜色分量进行混色而得到。其中,混色方法包括:均值法、加权法、开方法或中值滤波法。
[0128]作为另一种示例,现在以处理器中包括六个处理元以将相邻的三个第一像素数据中对应颜色的颜色分量进行混色、并以均值法为例,对第一像素数据的处理过程如下:
[0129](Rn+R12+R13)/3 — R21,
[0130](R12+R13+R14)/3 — R22,
[0131](R13+R14+R15)/3 — R23,
[0132]对于绿色子像素数据的处理可类推得到,即:
[0133](Bn+B12+B13) /3 — B21,
[0134](B12+B13+B14) /3 — B22,
[0135](B13+B14+B15) /3 — B23,
[0136]而对于蓝色子像素数据的处理则为:
[0137]G11-G21,
[0138]G12^ G22,
[0139]G13-G23,
[0140]G14—G24,
[0141 ] G15 — G 25,
[0142]G16-G260
[0143]此时,每一处理元均采集一个第一像素数据,并借助与之相邻的另三个处理元中的第一像素数据得到一个子像素串数据,最终实现:将六个第一像素数据中的六个R颜色分量混色处理为三个R颜色分量,六个B颜色分量混色处理为三个B颜色分量,而六个G颜色分量仍保持为六个G颜色分量,从而实现了高分辨率像素数据到低分辨率像素结构的对应。三个R颜色分量、三个B颜色分量和六个G颜色分量按RGBG形式排列,形成三个第二像素数据,从而实现了采用一定物理分辨率的显示面板实现高于该物理分辨率的图像显示的目的,且使颜色保真。
[0144]另一种方式是,如图5所示,第二像素数据中具有相同的颜色显示范围的颜色分量对应沿用第一像素数据的对应颜色分量,第二像素数据中的其他两个不同颜色的颜色分量为将相邻的两个第一像素数据中对应颜色的颜色分量进行混色而得到,例如:
[0145](Rn+R16)/2 — 1?21,对应得到驱动组中第一位置显示数据的红色子像素数据;这里,R16指的是前一驱动组中第六个红色子像素数据;当然,对于位于第一驱动组中第一位置显示数据的红色子像素数据可以直接令(R11) -R210
[0146](R12+R13)/2 — R22,对应得到驱动组中第二位置显示数据的红色子像素数据;
[0147](R13+R14) /2 — R23,对应得到驱动组中第三位置显示数据的红色子像素数据。
[0148]这里应该理解的是,为了示意简捷,图4中省去了上述子像素数据的第一下标,而以箭头方向和文字标识示出由第一下标示意的输入或输出含义。
[0149]以上两种方式均为以均值法对不同颜色的颜色分量进行混色进行示例,当然,也可以以加权法、开方法或中值滤波法对不同颜色的颜色分量进行混色;同理,对于具有相同颜色的颜色分量进行混色也可以采用均值法、加权法、开方法或中值滤波法中的任一种,这里不做限定。
[0150]一种更为简化计算的方法为,在步骤S2)中将第一像素数据通过上述两种方式混色形成的第二像素数据形成映射表,以便于驱动过程中的数据查询,从而能由第一像素数据更快地转换得到第二像素数据,提高运行效率。其中,映射表中输入数据分别为K*L分辨率的第一像素数据中对应颜色的两个子像素数据,输出数据依次为M*N分辨率的对应颜色的子像素数据。
[0151]S3)数据准备:将第二像素数据输入至寄存器(即实施例1中的二级缓存器)。
[0152]在该步骤中,将在S2)中处理得到第二像素数据的各子像素数据传输并缓存至寄存器中待用,等待下一步的显示输出。
[0153]为了清楚简洁地阐述该处理器中各处理元的工作方式,借用流水线(pipelineprocessing)概念来说明驱动组中实现输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准备同时进行的过程。图3示出了处理器中各处理元作为流水线对数据处理的示意,各流水线处于持续的重复利用状态,虽然相邻的流水线之间的像素数据存在一个时钟周期的时间间隔,但并不影响其在上述混色过程中对相邻像素数据的调用和处理(下一流水线的处理元中的像素数据在被采集的时钟周期即可被当前流水线的处理元作为混色的第一像素数据)。
[0154]在处理器具有四个处理元的图3中,四个处理元形成四个流水线的作业作为示例,每i个第一像素数据构成一个驱动组,每一第一像素数据输入到一个处理元中,进而得到一个子像素串,一个处理元循环处理形成一级流水线,根据第一像素数据与构成第二像素数据的子像素串的对应关系,同一驱动组中的六个第一像素数据(对应实施例1中的十八个第一亚像素数据)形成六个子像素串(对应实施例1中的三个显示数据或者说十二个第二亚像素数据)。图3中,相邻的两级流水线在同一处理器中的处理时间相差一个时钟周期,明白起见,这里的四条流水线包括了从一级缓存器一处理器一二级缓存器的循环往复运行的状态示意。
[0155]具体的,从图3中可见,流水线[I]开始运行,当由一级缓存器接收的像素数据传输到处理器中开始进行处理时;一级缓存器即可继续接收像素数据并准备向处理器传输,也即此时流水线[2]开始运行,由于传输每一像素数据需一个时钟周期,因此流水线[2]与流水线[I]的开始时间相差一个时钟周期;以此类推,第四个时钟周期后四条流水线即重复地运行周期性程序,直到显示结束。即:
[0156]第一时钟周期中,只有流水线[I]开始采集输入的第一像素数据(对应实施例1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SI);
[0157]第二时钟周期中,流水线[I]处理在第一时钟周期内由寄存器采集到的第一像素数据(对应实施例1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S2),同时流水线[2]开始采集输入的第一像素数据;
[0158]第三时钟周期中,流水线[I]准备在第二时钟周期内处理得到的第二像素数据(对应实施例1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S3),也即对处理得到的第二像素数据进行存储;流水线[2]处理在第一时钟周期内采集到的第一像素数据,同时流水线[3]开始采集输入的第一像素数据;
[0159]第四时钟周期中,流水线[I]开始第二轮采集输入的第一像素数据,流水线[2]准备在第二时钟周期内处理得到的第二像素数据,流水线[3]处理在第一时钟周期内由寄存器采集到的第一像素数据,流水线[4]开始采集输入的第一像素数据;
[0160]第五时钟周期中,流水线[I]处理在第四时钟周期内由寄存器采集到的第一像素数据,流水线[2]准备在第二时钟周期内处理得到的第二像素数据,流水线[3]准备在第二时钟周期内处理得到的第二像素数据,流水线[4]处理在第一时钟周期内采集到的第一像素数据......
[0161]以此类推,到第三个时钟周期时,驱动组中流水线[I]已经完成输入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准备过程,第二像素数据已经缓存至第二缓存器进行存储;到第六个时钟周期结束后,驱动组中流水线[4]也已经完成输入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准备过程。上述的驱动过程,多个驱动组中的四条流水线对应逻辑重复单元10(duplicated logic unit)同时循环运行,实现了具有较小的像素数据量(十八个子像素数据)的缓存情况下,使采集像素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显示数据缓存同时进行。
[0162]图3所示的像素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准备的时序关系和规律,形象地说明了混色处理的过程。其中,等待输入第二像素数据的显示面板的物理分辨率为800X480(即M*N像素结构),而输入该显示面板的像素输入数据的分辨率为800 X 720 (即K*L);而且,像素输入数据包括RGB三个子像素数据,每行具有720个像素结构(具有2160个子像素数据)。在数据处理过程中,720个像素输入数据经混色计算后生成每行480个第二像素数据(具有1920个子像素数据),第二像素数据经驱动IC输出至显示面板,实现采用每行480个像素结构显示每行720个像素数据的效果,从而实现了采用一定物理分辨率的显示面板实现高于该物理分辨率的图像显示的目的。
[0163]在上述驱动方法的数据处理过程中,驱动组(图4中的最小逻辑重复单元10)的像素数据信息分时复用处理器,并进行相应处理生成像素输出数据,因此只需设置少量的缓存器和一个处理器即可,例如以上所示例的具有六个像素数据(十八个子像素数据)存储能力的寄存器即可,而现有技术中通常的驱动方法都是存储行像素数据信息或存储帧像素数据信息后进行处理并生成像素输出数据(对应数据准备阶段),因此要求寄存器至少需具备存储2160个子像素数据的能力(甚至是整帧480*2160个子像素数据的能力),从而可以把驱动IC中的存储像素数据的寄存器数量降低到现有技术的驱动IC中的寄存器数量的百分之一,从而达到了采用较小的物理分辨率的显示面板实现高于该物理分辨率的图像显示的目的,且只需较少的寄存器来实现高分辨率显示的目的,减少了驱动IC总的寄存器容量或数量,降低了驱动IC的功耗。
[0164]同时,上述驱动方法以驱动组循环进行驱动,从采集像素输入数据到显示输出数据只有h个时钟周期的延时,而现有技术中对行像素数据进行缓存的驱动方法,其延时至少为一行像素数量个时钟周期,缩短了像素输入数据到显示输出数据的延时。可见,该驱动方法的输出延时大大减小(以上述分辨率及四个处理元而言,18/2160 = 0.8%,本实施例中的输出延时时间为现有技术中输出延时时间的约百分之一)。
[0165]S4)数据输出:将寄存器中由属于同行的所有像素数据处理得到的具有四个亚像素分量的第二像素数据依次输入至M*N矩阵方式排列的同一行像素结构内,每一像素结构包括颜色不完全相同的四个子像素结构。
[0166]在该步骤中,将像素数据缓存到寄存器中的属于同一行的第二像素数据依次输入至显示面板的驱动IC中,进而通过驱动IC输入至M*N矩阵方式排列的属于同一行的像素结构中。
[0167]该驱动方法可通过程序语言实现,例如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并采用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 descript1n language)来实现。
[0168]容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并不限于上述作为优选示例的从六个第一像素数据到三个第二像素数据的数据传输过程,根据从高分辨像素数据到低分辨率像素结构的比例,也可以采用其他像素数据比例的转换方式,只要能实现同一处理器循环利用实现第一像素数据到第二像素数据的转换处理即可,这里不做限定。
[0169]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通过采用驱动组循环驱动的方式实现了采用一定物理分辨率的显示面板实现高于该物理分辨率的图像显示的目的,且该驱动方法对寄存器的存储量要求低,减少了像素输入数据到像素输出数据的延时,实时显示效果更优。
[0170]相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采用上述的显示面板驱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