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结构光学薄膜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2987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双面结构光学薄膜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光学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结构光学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光学薄膜是集压印技术、微纳米加工技术、成像技术于一身的现代化产品,在触摸屏、防伪标签、包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在触摸屏领域,光学薄膜可用于制作透明导电膜,例如申请号为201210141850.4的发明专利《双面图形化透明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该项专利采用压印技术在中间层的上下表面制作出沟槽网络,这种制备方法制作出的透明导电膜具有三层结构,中间层为基材,基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涂有固化树脂,用于压印沟槽结构。

在防伪标签、包装等领域,光学薄膜在特殊结构下可以产生动态立体视觉效果,例如申请号为200480040733.2的发明专利《微光学安全及影像表示系统》,申请号为201010180251.4的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动态立体效果的安全薄膜》,申请号为201110266470.9的发明专利《具有立体、动态显示效果的防伪功能包装膜》,申请号为201310229569.0的发明专利《视觉立体漂浮图像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均涉及能够产生动态立体视觉效果的光学薄膜结构,这种光学薄膜同样具有三层结构,中间层为基材(在上述专利中称之为基材层或膜体),在基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涂有固化树脂,用于压印微透镜阵列和微图文结构。

无论在触摸屏领域,还是在防伪标签、包装等领域,光学薄膜均采用的是三层结构,其中,基材的作用在于在压印阶段给固化树脂提供支撑平台,由于为了使压印模具从固化树脂上分离,因此需要设置基材与固化树脂之间的附着力大于固化树脂与压印模具的附着力,这就造成基材无法从固化树脂上分离,这也是现阶段光学薄膜停留在三层结构的根本原因。

虽然光学薄膜已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但是由于每一张光学薄膜内部都保留有基材,基材增加了光学薄膜的厚度,进而降低了光学薄膜的透光率。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双面结构光学薄膜及其制作方法,以有利于降低 光学薄膜的厚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双面结构光学薄膜,包括:

包括一种聚合物的本体,其具有相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设于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上的容纳机构,其用于在所述本体的表面上形成图文结构;

具有所述容纳机构的所述本体为一体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双面结构光学薄膜,包括:

包括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的本体,其具有相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设于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上的容纳机构,其用于在所述本体的表面上形成图文结构;

所述第一聚合物与所述第二聚合物相邻部位互相融合以使得具有所述容纳机构的所述本体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聚合物与所述第二聚合物的折射率差值小于0.5。

优选的,所述容纳机构包括沟槽。

优选的,所述容纳机构内容纳有填充物以形成所述图文结构。

优选的,所述填充物包括导电材料、着色材料、染色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聚合物包括热固化树脂和/或光固化树脂。

优选的,所述本体的透光率为0.7以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双面结构光学薄膜的制作方法,包括:

获取材料为聚合物的常温常压下呈胶态的初级本体;

利用压印装置在所述初级本体的相背对的两个表面上压印形成初级容纳机构;

固化所述初级本体得到为一体结构的具有容纳机构的所述双面结构光学薄膜。

优选的,还包括:

向所述双面结构光学薄膜的所述容纳机构内填入填充物以形成图文结构。

优选的,还包括:

将所述双面结构光学薄膜切割成具有预设尺寸的薄膜单元。

优选的,所述压印步骤及所述固化步骤包括:

利用压印装置在所述初级本体的表面压印形成初级容纳机构;

同时,固化所述初级本体得到为一体结构的具有容纳机构的所述双面结构光学薄膜。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所述双面结构光学薄膜的本体为一体结构,本体内并不具有基材,同时,制作过程中也可以不需要基材,所以本实施方式所提供 的双面结构光学薄膜,有利于降低光学薄膜的厚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双面结构光学薄膜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填充有填充物的双面结构光学薄膜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双面结构光学薄膜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所提供的双面结构光学薄膜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5是图4所示制作方法的压印步骤中的压印装置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制作方法的压印步骤流程图;

图7是图4所示制作方法的压印步骤和固化步骤流程图;

图8是图7所示制作方法的压印步骤和固化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双面结构光学薄膜,其包括:包括一 种聚合物的本体1,其具有相背对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设于所述第一表面11及所述第二表面12上的容纳机构2,其用于在所述本体1的表面上形成图文结构;具有所述容纳机构2的所述本体1为一体结构。

使用上述双面结构光学薄膜时,可以如图2所示按照需求在容纳机构2填充材料(物),比如导电材料、颜色材料或其他材料,进而获得所需的导电膜、防伪标签等。当然,制作所述双面结构光学薄膜时为使本体1成型为一体结构,且具有容纳机构2,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压印和固化同时进行,这就可以使得呈胶态的聚合物固化结束后即可直接形成为一体结构的具有所述容纳机构2的所述本体1。

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所述双面结构光学薄膜的本体1为一体结构,本体1内并不具有基材,同时,制作过程中也可以不需要基材,所以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双面结构光学薄膜有利于降低光学薄膜的厚度。

同时,由于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双面结构光学薄膜没有现有技术的基材限制,所以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双面结构光学薄膜的厚度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光学薄膜厚度可以较大程度的减小,以至达到几微米。

同时,由于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双面结构光学薄膜内没有现有技术的基材,同现有技术中的三层结构的光学薄膜相比可以明显降低光学薄膜的重量。

同时,由于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双面结构光学薄膜内没有现有技术的基材,同现有技术中的三层结构的光学薄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光学薄膜的透光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双面结构光学薄膜的厚度可以为2微米至150微米。在压印本体1时,可以通过控制原料的用量以及如图5所示的压印装置8的挤压力来控制本体1的厚度,挤压力越大本体1的厚度越小,进而制作出的双面结构光学薄膜越薄。目前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习惯运用“超薄”的概念,这些电子产品的厚度同样趋于更加轻薄,而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双面结构光学薄膜可以用于这些电子产品的屏幕中并根据不同的需求,控制压印装置8的挤压力,使得双面结构光学薄膜的厚度小于50微米。另一方面,考虑到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双面结构光学薄膜也可以贴于物品表面用于装饰,为了使得粘贴该光学薄膜后不会在物品的粘贴表面触摸上去有明显的阶梯感,通过控制聚合物的用量以及压印装置8的挤压力,可以使得双面结构光学薄膜的厚度小于40微米或者30微米以下。

所述本体1可以包括一种聚合物的具有任何形状的结构,为便于实际应用,本体1整体可以为薄层形状,当然该薄层形状可以为扁平状、波浪状、无规则形状等等,作为优选的,本体1可以为固态的扁平状。具体的,所述本体1可以为一层固态的聚合物层,该一层聚合物层即为所述一种聚合物,相应的,在制作该本体1的原料可以为具有一层聚合物层(胶态) 的初级本体,在该层胶态的聚合物层经过压印固化后即可一体成型,形成具有一体结构的所述本体1。所述本体1内的聚合物可以分布均匀也可以不均匀分布。在聚合物不均匀分布时,本体1内会形成许多不同密度的区域,而相邻区域之间是没有分界面的,即在整个本体1内部并无分界面,以保证本体1的透光率。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一种聚合物可以包括一类聚合物、一个聚合物,或者,所述一种聚合物也可以包括多类聚合物或多个聚合物组成的混合聚合物,本实施方式并不以此为限。当然,本体1在一体成型之前为呈胶态的初级本体,该初级本体在热源或者照射源的加热或照射下会进行由胶态至固态的转变。考虑到光固化树脂以及热固化树脂在形成图文结构时具有很好的保真性,图形不容易由于光固化树脂以及热固化树脂的张力而影响图文结构的形貌,优选的,所述聚合物可以包括热固化树脂和/或光固化树脂。即,所述一种聚合物可以为热固化树脂、光固化树脂或者热固化树脂与光固化树脂的混合物。例如,所述一种聚合物可以为一种UV胶(光敏胶),考虑到UV胶实际中有多种型号以及种类,所述一种聚合物也可以为多种UV胶的混合物。

为保证整个双面结构光学薄膜的图文结构的显示效果,防止本体1自身的颜色对图文结构的显示产生影响,所述本体1的透光率可以为0.7以上。本体1在透光率在0.7以上可以为对于自然光的透光率均在0.7以上。当然,为了获得不同色彩的本体1,本体1自身可以具有颜色,例如,可以控制本体1对于黄色光的反射率高于0.9,但对其他色光的透光率依然在0.7以上。在本体1为透明但具有颜色的情况下,图文结构的颜色与本体1的颜色不同即可清晰显示。当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本体1对自然光的透光率为0.7以上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

所述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二表面12互相背对,第一表面11、第二表面12的面积可以远远大于本体1的其他侧表面的面积,当然,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12的面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12的面积相同为优选方案。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12均可以为平面结构。相应的,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12减去容纳机构2所占面积的表面的其他表面均可以为平面。

所述容纳机构2设置于本体1的第一表面11及第二表面12,当然,位于第一表面11的容纳机构2的形状和/或轨迹与位于第二表面12上的容纳机构2形状和/或轨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容纳机构2通过在呈胶态下的聚合物的表面上压印形成,固化之后其形状不可改变。所以容纳机构2的形状和压印的模具互相关联,因此,可以按照需要制造不同样式的模具,进而可以获得所需样式的容纳机构2。

容纳机构2可以为凹槽、沟槽、凹陷,或者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述容纳机构2为 沟槽作为优选的方案。沟槽可以具有规则的、不规则的形状,也可以为网格状、曲线状,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方式的双面结构光学薄膜用于制作为导电膜时,可以以沟槽为网格状为优选方案,进而,沟槽具有互相垂直的经线、纬线将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12划分为多个方格区域。在本实施方式的双面结构光学薄膜用于制作防伪标签、包装时,可以以沟槽的轨迹显示出logo、标识、或图案的轮廓、文字。当然,容纳机构2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为多种,可以为半圆形、半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同一表面上的容纳机构2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包括U形、弧形、不规则形中一种或多种。

所述容纳机构2用于在所述本体1的表面上形成图文结构,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容纳机构2内可以容纳有填充物3以形成所述图文结构。图文结构可以是图案、文字信息、轨迹结构。根据第一表面11及第二表面12上的容纳机构2的不同、填充物3的不同,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所显示的图文结构也可以不同。在同一表面上,容纳机构2内的填充物3也可以包括多种,进而所显示的图案可以具有不同的色彩以及样式。

所述填充物3可以包括导电材料、着色材料、染色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导电材料可以为银、铜、ITO(氧化铟锡)、石墨烯、或导电聚合物,在容纳机构2内填入导电材料使得该双面结构光学薄膜形成为导电膜,进而可以用于手机屏、电脑屏等电子设备的触摸屏。例如,导电材料可以为纳米银墨水,将纳米银墨水填充至容纳机构2内后进行烧结即可完成导电材料的填充。着色材料及染色材料有多种,比如可以包括颜料、涂料。所述填充物3可以为液态或固态,比如导电材料可以为纳米银墨水,着色材料可以为纳米颜料粉末。所述填充物3填充至容纳机构2内,可以将容纳机构2没有填满、正好填满、或者高于容纳机构2上边缘。以图2所示为例,填充物3在沟槽内处于正好填满状态,填充物3的上端面与沟槽的上边缘正好齐平。

请参阅图3,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双面结构光学薄膜,其包括:包括第一聚合物100和第二聚合物200的本体1,其具有相背对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设于所述第一表面11及所述第二表面12上的容纳机构2,其用于在所述本体1的表面上形成图文结构;所述第一聚合物100与所述第二聚合物200相邻部位150互相融合以使得具有所述容纳机构2的所述本体1为一体结构。

本实施方式中,本体1为已固化结构,故第一聚合物100及第二聚合物200均为固态。所述本体1可以为二层固态的聚合物层相邻部位150融合形成,该二层聚合物层即为所述第一聚合物100和所述第二聚合物200,相应的,在制作该本体1的原料可以为具有二层呈胶态的聚合物层的初级本体,例如,第一聚合物100可以由呈胶态的第一胶态聚合物经固化形成,相应的,第二聚合物200可以由呈胶态的第二胶态聚合物经固化形成。第一胶态聚合物 与第二胶态聚合物在固化前均可以为层状结构,且具有一定的融合性。进一步的,将第一胶态聚合物及第二胶态聚合物挤压过程中,由二者互相接触的部位开始二者的聚合物有少至多开始逐渐融合,进而扩大至二者的相邻部位150。同时压合过程的同时可以进行固化,最后导致所述第一聚合物100与所述第二聚合物200相邻部位150互相融合,以使得具有所述容纳机构2的所述本体1为一体结构,进而保证本实施方式的双面结构光学薄面同样并不需要及使用基材。

所述第一聚合物100及所述第二聚合物200的相邻部位150互相融合,以便第一聚合物100与第二聚合物200的融合处不会形成分界面,保证整个本体1的透光率,提高双面结构光学薄面的显示质量。如前所述,为保证第一聚合物100与第二聚合物200的相邻部位150融合,需要保证制作过程中进行压合的同时进行固化,当然二者之间可以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但至少需要保证压合时间与固化时间存在重叠。进一步的,为降低第一聚合物100与第二聚合物200所形成的的本体1对于光线的光路的影响,保证显示效果,所述第一聚合物100与所述第二聚合物200的折射率差值小于0.5。

第一聚合物100及第二聚合物200可以包括一类聚合物、一个聚合物,或者,所述一种聚合物也可以包括多类聚合物或多个聚合物组成的混合聚合物,本实施方式并不以此为限。当然,本体1在一体成型之前为呈胶态的初级本体,该初级本体在热源或者热源的加热或照射下会进行由胶态至固态的转变。所以,优选的,所述聚合物可以包括热固化树脂和/或光固化树脂。即,所述第一聚合物100和第二聚合物200均可以为热固化树脂、光固化树脂或者热固化树脂与光固化树脂的混合物。例如,第一聚合物100及第二聚合物200可以为一种UV胶(光敏胶),考虑到UV胶实际中有多种型号以及种类,第一聚合物100及第二聚合物200也可以均为多种UV胶的混合物。

请参阅图4,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双面结构光学薄膜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材料为聚合物的常温常压下呈胶态的初级本体。

在本步骤中,初级本体整体可以为层状,其可以胶态的聚合物层,所述胶态可以为具有一定流动性并具有一定的粘连性。所述聚合物包含一种聚合物或多种聚合物,该聚合物此时在常温常压下呈胶态,当聚合物进行固化后,该聚合物由胶态转变至固态,当然,常温常压下会依然保持固态。

所述初级本体内的聚合物并不需要均匀分布,当然,以均匀分布为最佳。在聚合物非均匀分布时,所形成的本体1内部不存在分界面即可,进而保证本体1的透光率,不影响图文显示效果。所述初级本体可以包括一层聚合物(层),也可以包括两层聚合物(层),当然按 照需求还可以包括更多层,本实施方式内并不以此为限。

S2、利用压印装置在所述初级本体的相背对的两个表面上压印形成初级容纳机构。

初级本体的相背对的两个表面为初级本体的面积最大的两个侧面,该两个侧面的面积远远大于初级本体其他侧面的面积。所述压印装置8可以对初级本体进行挤压,同时,可以对初级本体进行表面压印初级容纳机构。通过挤压初级本体,可以控制初级本体的厚度,同时,在初级本体为多层聚合物的情况下,可以促进相邻层聚合物之间的融合。所述压印装置8可以为端面具有一定形状轨迹的凸起的模具,使用时,压印装置8置于初级本体两侧或将初级本体输入至压印装置8内。

所述初级容纳机构的形状轨迹与上述具有一定形状轨迹的凸起相匹配。初级容纳机构经固化后成为容纳机构2,相比而言,初级容纳机构依然处于胶态,仍然存在变形的可能。初级容纳机构可以为凹槽、沟槽、凹陷,或者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述初级容纳机构为沟槽作为优选的方案。沟槽可以具有规则的、不规则的形状,也可以为网格状、曲线状,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方式制作的双面结构光学薄膜用于制作为导电膜时,可以以沟槽为网格状为优选方案,进而,沟槽具有互相垂直的经线、纬线将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12划分为多个方格区域。在本实施方式制作的的双面结构光学薄膜用于制作防伪标签、包装时,可以以沟槽的轨迹显示出logo、标识、或图案的轮廓、文字。当然,容纳机构2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为多种,可以为半圆形、半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同一表面上的初级容纳机构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包括U形、弧形、不规则形中一种或多种。

具体的,所述压印装置8可以包括具有预设压印结构的压合模具或至少两个具有预设压印结构的辊;所述预设压印结构与所述初级容纳机构相匹配。预设压印结构即为上述具有一定形状轨迹的凸起。压合模具可以为分开的两个板状模具,其表面具有所述预设压印结构,使用时将初级本体置于一个板状模具之上,然后另一板状模具再置于初级本体上,对板状模具施加作用力挤压初级本体并在初级本体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形成初级容纳机构。

如图5所示,至少两个具有预设压印结构的辊可以在压印过程中置于初级本体的两侧,并对初级本体产生挤压力。至少两个所述辊由驱动机构驱动并进行滚动,由于辊可以进行持续不断的滚动压合,所以相比于通过板状模具压合的方式,使用辊进行压合作业的方式可以较大程度的加快制作双面结构光学薄膜的速度。预设压印结构可以设置于辊的外周面上,其可以由辊的外周面直接形成,比如在辊的外周面刻印出预设压印结构,或者,预设压印结构也可以是圆筒形模具,其位于圆筒形模具的外周面上。不同圆筒形模具具有不同的预设压印结构,该圆筒形模具可拆卸地套设于辊上。需要不同样式的容纳机构2时,只需更换相应的圆筒形模具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初级本体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上的初级容纳机构可以同时形成也可以不同时形成,例如,在使用上述两个板状模具进行压印时,由于将初级本体先置于一个板状模具之上,而后放置另一板状模具,可以看出两个表面的初级容纳机构并不是同时形成。另外的,采用两个辊进行压印初级本体时,由于初级本体位于至少两个辊之间,且至少两个辊处于同时滚动,可以看出两个表面的初级容纳机构是同时形成的。

S3、固化所述初级本体得到为一体结构的具有容纳机构的所述双面结构光学薄膜。

本步骤中,鉴于初级本体可以采用胶态的热固化树脂和/或光固化树脂,因此可以采用照射源或热源对初级本体进行照射或加热,使得所述初级本体固化。例如,在初级本体为胶态的UV胶时,照射源可以选取紫外光源。

固化初级本体可以与压印初级本体同时进行,也可以间隔一定时间进行,但需要指明的是固化结束后即可得到双面结构光学薄膜,此时无法继续进行压印工作。步骤S3与步骤S2间隔一定时间时,步骤S3与步骤S2的部分时间可以重合。无论是固化初级本体与压印初级本体同时进行还是间隔一定时间进行,可以防止初级容纳机构由于初级本体未处于固态而产生一定微小的形变,进而对显示效果产生影响。同时,也可以保证初级本体一体成型为具有一体结构的双面结构光学薄膜。

例如,两个板状模具可以为紫外波段可透光,即紫外光可以穿过板状模具进入其内部。采用两个板状模具压印时,可以先对初级本体进行压印,此时已在初级本体的表面产生初级容纳机构,当前可以直接采用紫外光进行照射而无需将两个板状模具移除,待初级本体完全固化后将两个板状模具移除。可以看出,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步骤S3在步骤S2执行之后进行,但二者同时结束。

因此需要指明的是,步骤S3与步骤S2并无明显的开始执行和结束顺序,步骤S3与步骤S2可以同时开始也可以同时结束,或者,步骤S3先于步骤S2执行晚于步骤S2结束,或者,步骤S3晚于步骤S2开始晚于步骤S2结束,或者其他顺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失于本申请所揭示的精髓的情况下所做出的其他方式或改进,均应为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之中。

请继续参阅图4,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双面结构光学薄膜还包括以下步骤。

S4、向所述双面结构光学薄膜的所述容纳机构内填入填充物以形成图文结构。

本步骤S4中,所述填充物3可以包括导电材料、着色材料、染色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导电材料可以为银、铜、ITO、石墨烯、或导电聚合物,在容纳机构2内填入导电材料使得该双面结构光学薄膜形成为导电膜,进而可以用于手机屏、电脑屏等电子设备的触摸屏。例如,导电材料可以为纳米银墨水,将纳米银墨水填充至容纳机构2内后进行烧结即可完成导 电材料的填充。着色材料及染色材料有多种,比如可以包括颜料、涂料。所述填充物3可以为液态或固态,比如导电材料可以为纳米银墨水,着色材料可以为纳米颜料粉末。所述填充物3填充至容纳机构2内,可以将容纳机构2没有填满、正好填满、或者高于容纳机构2上边缘。

鉴于双面结构光学薄膜的两个表面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容纳机构2,在同一表面上的容纳机构2内填充物3可以为一种或多种,相应的,针对两个表面上的容纳机构2,填充物3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

请继续参阅图4,在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双面结构光学薄膜还包括以下步骤:

S5、将所述双面结构光学薄膜切割成具有预设尺寸的薄膜单元。

本步骤中,可以采用切割工具将双面结构光学薄膜切割,例如,可以将双面结构光学薄膜切割成矩形或方形块状、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当然也可以根据双面结构光学薄膜上的图案的具体形状、样式或范围进行切割。预设尺寸可以根据双面结构薄膜的实际用处进行设定,比如该双面结构光学薄膜用于手机屏幕,而目前手机屏幕多为4寸、5.5寸,这样可以将双面结构薄膜切割成为相应尺寸。鉴于双面结构光学薄膜上面设有容纳机构2,切割时需要尽量保证容纳机构2的完整性,比如,在容纳机构2为沟槽时需要尽量避免将完整一段沟槽一分为二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5与步骤S4并无明显的执行先后顺序,步骤S5可以先于步骤S4进行,即先将双面结构光学薄膜切割后再进行填充填充物3;或者,步骤S4先于步骤S5进行,即先对双面结构光学薄膜填充填充物3再进行切割,本申请并不作以上限制。

请继续参阅图5,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印装置8可以包括平行设置且间隔预设距离的第一辊81与第二辊82。所述预设压印结构包括第一预设压印结构以及第二预设压印结构。所述第一辊81的外周面上设有所述第一预设压印结构,所述第二辊82的外周面上设有所述第二预设压印结构。

第一预设压印结构与第二预设压印结构可以相同,这就使得第一辊81与第二辊82在初级本体的两个表面上形成相同的初级容纳机构。第一预设压印机构与第二预设压印结构可以不同,这就使得第一辊81与第二辊82在初级本体的两个表面上形成不同的初级容纳机构。第一预设压印结构可以通过雕刻或一体成型直接位于第一辊81的外周面上,也可以为圆筒形模具套设于第一辊81的外周面上。第二预设压印结构可以通过雕刻或一体成型直接位于第二辊82的外周面上,也可以为圆筒形模具套设于第二辊82的外周面上。

第一辊81与第二辊82平行设置且间隔预设距离,通过调控第一辊81与第二辊82的间 隔预设距离可以实现对双面结构光学薄膜厚度的调节。第一辊81及第二辊82可以水平相对设置,也可以竖直相对设置,即,第一辊81与第二辊82可以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也可以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当然,本申请并不对第一辊81与第二辊82的位置关系作过多限定,只需第一辊81与第二辊82平行设置且间隔预设距离即可,但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以第一辊81及第二辊82为水平相对设置或竖直相对设置为优选的方案。

相应的,请参阅图5及图6,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2(所述压印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所述初级本体输入至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

S22、利用所述第一辊及所述第二辊在所述初级本体的相背对的两个表面上压印形成初级容纳机构。

步骤S21中,可以将初级本体按照预设速度输入至第一辊81与第二辊82之间,鉴于第一辊81与第二辊82水平相对设置时初级本体进入压印装置8内的速度容易受到重力的影响,进而难以控制,所以此时可以采用第一辊81与第二辊82竖直相对设置,通过输入推动机构将初级本体输入至第一辊81与第二辊82之间。

步骤S22中,第一辊81与第二辊82在压印过程中自身的滚动可以对初级本体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进而带动初级本体移动,依靠输入推动机构以及该摩擦力,第一辊81与第二辊82可以持续不断地对初级本体进行压印作业,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请参阅图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2(所述压印步骤)及步骤S3(所述固化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0、利用压印装置在所述初级本体的表面压印形成初级容纳机构;

S300、同时,固化所述初级本体得到为一体结构的具有容纳机构的所述双面结构光学薄膜。

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与步骤S2的同时进行,即步骤S200和步骤S300为同时进行,这样可以防止初级容纳机构由于初级本体未处于固态而产生一定微小的形变,进而对显示效果产生影响。同时,也可以保证初级本体一体成型为具有一体结构的双面结构光学薄膜。

以压印装置8为第一辊81及第二辊82为例,第一辊81与第二辊82同样可为紫外波段可透光,即紫外光可以穿过板状模具进入第一辊81与第二辊82之间,进而照射于初级本体之上。第一辊81与第二辊82同时挤压初级本体的表面同时压印形成初级容纳机构,于此同时对初级本体进行固化,在初级本体进入第一辊81及第二辊82开始固化至其离开第一辊81及第二辊82之间结束。当然,开始固化本体1的时刻与开始进入第一辊81与第二辊82之间的时刻并不需要一定相同,在具有可控范围的时间间隔内均视为同时进行。

再比如,以所述初级本体可以包括第一胶态聚合物及第二胶态聚合物为例。

相应的,如图8所示,步骤S2(所述压印步骤)及步骤S3(所述固化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利用压印装置将所述第一胶态聚合物与所述第二胶态聚合物挤压至相邻部位融合;

S202、同时,利用压印装置在所述第一胶态聚合物远离所述第二胶态聚合物的表面上压印形成所述初级容纳机构;

S203、同时,利用压印装置在所述第二胶态聚合物远离所述第一胶态聚合物的表面上压印形成所述初级容纳机构;

S300、同时,固化所述初级本体得到为一体结构的具有容纳机构的所述双面结构光学薄膜。

本申请引用的任何数字值都包括从下限值到上限值之间以一个单位递增的下值和上值的所有值,在任何下值和任何更高值之间存在至少两个单位的间隔即可。举例来说,如果阐述了一个部件的数量或过程变量(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的值是从1到90,优选从20到80,更优选从30到70,则目的是为了说明该说明书中也明确地列举了诸如15到85、22到68、43到51、30到32等值。对于小于1的值,适当地认为一个单位是0.0001、0.001、0.01、0.1。这些仅仅是想要明确表达的示例,可以认为在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列举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组合都是以类似方式在该说明书明确地阐述了的。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范围都包括端点以及端点之间的所有数字。与范围一起使用的“大约”或“近似”适合于该范围的两个端点。因而,“大约20到30”旨在覆盖“大约20到大约30”,至少包括指明的端点。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

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随后的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本体1内容,也不应该认为发明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