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15943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用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尤其关于一种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其是将透明基板作为基材,在该基材的一侧,在显示用区域配置有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且遍及该显示用区域的周边全周而作为非显示用区域设置遮光性的着色层为边框部的显示装置用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且在用于显示装置时,可消除在断开显示装置的显示时,显示区域周边的非显示区域的边框部的区域看起来较显示区域明亮的不良情况。



背景技术:

近年来,显示装置的普及异常显著,作为平面显示器面板,广泛使用液晶显示装置。

通常,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下述构造:使在透明基板的一面配设有由遮光性的着色层所构成的黑矩阵层及各色的着色层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与对向电极基板(也称为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电晶体)基板)隔开规定的间隙而相向地配置,并在该间隙内密封液晶的构造,且通过对液晶的取向进行电性控制而控制各色的着色层的像素的透光率,从而显示彩色图像。

在此种液晶显示装置中,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品质会影响显示品质本身。

另一方面,最近,多功能终端(也称为高功能终端)的普及逐渐盛行,可预见平板型的多功能终端也会迅速普及,作为这些终端的显示部,使用液晶显示装置,但要求较高的显示品质及设计性。

例如,平板型的多功能终端有使用下述显示装置用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110的情况,如图6(a)所示,该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110中将透明基板作为基材111,在该基材111的一侧,在显示用区域113S配置有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113,且遍及该显示用区域113S的周边全周而作为非显示用区域设置遮光性的着色层为边框部112。

另外,图6(a)是以往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平面图,图6(b)、图6(c)分别是在图6(a)的E1-E2、E3-E4处向箭头的方向观察的图,图6(d)是图6(a)的E5部的放大图,图6(e)是图6(a)的E6部的放大图。

图7是使用了图6所示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110的平板型的多功能终端120的平面图。

并且,通常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黑矩阵用的着色层、边框用的着色层的形成是通过光刻(photolitho)步骤而形成,且边框部112与黑矩阵(末图示)是利用同一光刻步骤一起形成。

通常,平板型的多功能终端120使用图6所示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110,将由透明基板所构成的基材111侧设为框架121侧,将边框部112的区域的一部分设为非显示区域123,且使显示区域122和宽度1mm左右的非显示区域123可自框架121的内侧的开口处由观察者侧观察到。

像这样,将非显示区域123设为宽度1mm左右的主要理由在于,使显示区域整体可靠地由观察者观察到,且让使用了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110的显示面板与框架的位置精度有容许量。

然而,在图7所示的平板型的多功能终端120中,在断开显示区域122的显示时,显示区域122的周边的属于非显示区域123的边框部的区域看起来较显示区域122明亮,显示区域122与非显示区域123的差异明显,外观不良而成为问题。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主要举出液晶显示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但上述问题并不限定于液晶显示装置,也有可能同样地产生于使用了在显示用区域的周边的非显示用区域具有边框部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显示装置中。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0-1506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05389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间题)

如上所述,最近多功能终端的普及逐渐盛行,尤其可预见平板型的多功能终端也会迅速普及,作为这些终端的显示部,是使用液晶显示装置,但要求较高的显示品质及设计性。

其中,在多功能终端中使用了下述显示装置用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即,如图6(a)所示将透明基板作为基材,在该基材的一侧,在显示用区域配置有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且遍及该显示用区域的周边全周而作为非显示用区域设置遮光性的着色层为边框部的显示装置用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情况下,有在断开显示区域的显示时,显示区域的周边的作为非显示区域的边框部的区域看起来较显示区域明亮,显示区域与非显示区域的差异明显,导致外观不良的不良情况,从而谋求上述情况的对策。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显示装置中使用的显示装置用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其将透明基板作为基材,在该基材的一侧,在显示用区域配置有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且遍及该显示用区域的周边全周而作为非显示用区域设置遮光性的着色层为边框部,在断开显示时,显示区域与显示区域周边的作为非显示区域的边框部的差异变小,而外观良好。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特征在于,将透明基板作为基材,在该基材的一侧,在显示用区域配置有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且在该显示用区域的外侧设置有遮光性的边框部作为非显示用区域,其中上述边框部中,自上述基材侧起依次层叠有反射控制层、遮光性的着色层。

并且,如上述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其中,上述反射控制层为着色层,且作为上述反射控制层的着色层是由上述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中的1种以上所构成。

另外,此处,在用于显示装置时,将成为显示区域的区域设为显示用区域,并将不成为显示区域的区域设为非显示用区域。

另外,如上述任一项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其中,在上述反射控制层中,将相同的1种着色层设为单层而配置。

或者,如上述任一项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其中,上述反射控制层中,将不同的多种着色层并列且作为单层而配置。

或者,又如上述任一项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其中,上述反射控制层中,将不同的多种着色层层叠而配置。

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制作方法是制作下述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制作方法,该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是将透明基板作为基材,在该基材的一侧,在显示用区域配置有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且在该显示用区域的外侧设置有遮光性的边框部作为非显示用区域的显示装置用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且上述边框部中,自上述基材侧起依次层叠有反射控制层用的着色层、遮光性的着色层,其中:分别利用1次光刻步骤而形成上述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分离该各色的着色层的黑矩阵用的遮光性的着色层、成为边框部的反射控制层的着色层、上述边框部的遮光性的着色层,且在形成上述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的各光刻步骤的1个以上的步骤中,形成成为上述边框部的反射控制层的着色层整体,并在形成黑矩阵用的遮光性的着色层的光刻步骤中,在上述形成的成为反射控制层的着色层整体上形成上述边框部的遮光性的着色层。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是使用了下述显示装置用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用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中,将透明基板作为基材,在该基材的一侧,在显示用区域配置有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且遍及该显示用区域的周边全周而设置有包含遮光性的着色层的边框部作为非显示用区域,其中使用了上述任一项所记载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

(作用)

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通过设为此种结构,可提供下述基板,即在显示装置中所使用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彩色滤光片用的各着色层的周边配置有边框,且遍及显示区域与框架的边界部整体而由该边框部形成有非显示区域的情况下,在断开显示时,显示区域与显示区域周边的属于非显示区域的边框部的区域的差较小。

本发明尤其对如多功能终端那样要求高品质、设计性的显示部较为有效。

具体而言,本发明是通过下述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而实现上述目的,该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是将透明基板作为基材,在该基材的一侧,在显示用区域配置有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且在该显示用区域的外侧设置有遮光性的边框部作为非显示用区域的显示装置用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其中上述边框部中,自上述基材侧起依次层叠有反射控制层、遮光性的着色层。

即,通过在与显示用区域正交的方向上的基材与遮光性的着色层之间具备反射控制层,而成为可控制非显示用区域的遮光性的着色层中的外部光的反射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

作为上述反射控制层,可举出着色层,尤其在作为上述反射控制层的着色层是由上述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中的1种以上所构成的情况时,在通常的彩色滤光片形成用基板的制作步骤中,便可不增加步骤数地由着色层形成上述反射控制层。

并且,在由彩色滤光片形成用基板的彩色滤光片用的着色层形成上述反射控制层的情况下,可举出上述反射控制层中将相同的1种着色层设为单层而配置的第1形态、上述反射控制层中将不同的多种着色层并列且作为单层而配置的第2形态、上述反射控制层中将不同的多种着色层层叠而配置的第3形态,但并不限定于此。

(发明效果)

由此,根据本发明,在显示装置中所使用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彩色滤光片用的各着色层的周边配置有边框部,且遍及显示区域与框架的边界部整体而由该边框部形成有非显示区域的情况下,可实现在断开显示时,显示区域与显示区域周边的属于非显示区域的边框部的区域的差较小。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平面图,图1(b)、图1(c)是分别在A1-A2、A3-A4处向箭头的方向观察的图,图1(d)是图1(a)的A5部的放大图,图1(e)是图1(a)的A6部的放大图。

图2(a)是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实施方式的第2例的平面图,图2(b)、图2(c)是分别在B1-B2、B3-B4处向箭头的方向观察的图,图2(d)是图2(a)的B5部的放大图,图2(e)是图2(a)的B6部的放大图。

图3(a)是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实施方式的第3例的平面图,图3(b)、图3(c)是分别在C1-C2、C3-C4处向箭头的方向观察的图,图3(d)是图3(a)的C5部的放大图,图3(e)是图3(a)的C6部的放大图。

图4(a)是表示可见光区域(400nm~700nm的波长区域)中的各着色层的反射率的图,图4(b)是表示反射率的测定方法的概略图。

图5是通过CIE(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llumination,国际照明委员会)色度图的x、y标示来表示各着色层的C光源下的反射光的图。

图6(a)是以往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平面图,图6(b)、图6(c)是分别在图6(a)的E1-E2、E3-E4处向箭头的方向观察的图,图6(d)是图6(a)的E5部的放大图,图6(e)是图6(a)的E6部的放大图。

图7是使用了图6所示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平板型的多功能终端的平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

11 基材(透明基板)

12 边框部

12a1、12a2、12a3 反射控制层

12b 遮光性的着色层

13 着色层

13R 红色的着色层

13G 绿色的着色层

13M 黑矩阵用的着色层(也称为遮光性的着色层)

13B 蓝色的着色层

13S 显示用区域

13A (测定用的)着色层

14 保护层(也称为上涂层或OC层)

20 折射率调整用油

30 黑色的板

40 检测器

45 检测光

110 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

111 基材(透明基板)

112 边框部

113 着色层

113S 显示用区域

114 保护层(也称为上涂层或OC层)

120 显示装置(也称为平板型的显示装置或多功能终端)

121 框架

122 显示区域(也称为彩色滤光片用的着色层形成区域)

123 非显示区域(也称为边框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特征在于:是将透明基板作为基材,在该基材的一侧,在显示用区域配置有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且在该显示用区域的外侧设置有遮光性的边框部作为非显示用区域的显示装置用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其中上述边框部中,自上述基材侧起依次层叠有反射控制层、遮光性的着色层。

根据本发明,上述边框部是自上述基材侧起依次层叠反射控制层、遮光性的着色层而构成,由此,在显示装置中所使用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彩色滤光片用的各着色层的周边配置有边框部,且遍及显示区域与框架的边界部整体而由该边框部形成有非显示区域的情况下,在断开显示时,可使显示区域与显示区域周边的属于非显示区域的边框部的区域的差较小。

此处,在将以往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用于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存在下述问题:在断开显示装置的电源(显示)时,显示区域与显示区域周边的属于非显示区域的边框部的区域的差较大,更具体而言,非显示区域看起来较显示区域明亮,因此显示装置本身的外观不良。

针对上述问题产生的理由,本发明者等人进行努力研究,结果发现上述显示区域及非显示区域的差是因形成于非显示区域的包含遮光性的着色层的边框部的反射率高于形成于显示区域的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的平均(以下,有时称为色平均)的反射率而产生。获得上述见解的发明者等人进一步进行努力研究,发现要在边框部的基材与遮光性的着色层之间形成反射控制层,该反射控制层是用以控制遮光性的着色层的反射率-波长的特性(反射分光特性),而使由外部光的反射所引起的色平均与遮光性的着色层的差异变小,从而完成本发明。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可通过边框部具有反射控制层而发挥上述作用效果。以下,更详细地说明反射控制层。

本发明中的反射控制层是指用以控制遮光性的着色层的反射率-波长的特性(反射分光特性),而使由外部光的反射所引起的色平均与遮光性的着色层的差异变小的层。

此处,作为由外部光的反射所引起的色平均与遮光性的着色层的差异,具体而言,是尤其容易识别到显示区域中的色平均的外部光的反射光的亮度(以下,有时称为色平均的亮度)与非显示区域中的边框部的外部光的反射光的亮度(以下,称为边框部的亮度)的差异。

因此,作为反射控制层,只要能够以至少可缩小显示区域中的色平均的亮度与非显示区域中的边框部的亮度的差的方式降低遮光性的着色层的反射率,则并无特别限定。更具体而言,作为上述反射控制层,较佳为能够以可使上述色平均与边框部的亮度(Y值)的差(ΔY)的绝对值为1.5以下、其中较佳为1以下、尤佳为小于1的方式降低遮光性的着色层的反射率的。其原因在于,在上述差超过上述范围的情况下,即便在基材和遮光性的着色层之间形成有反射控制层的情况下也有难以缩小显示区域与非显示区域的视差的可能性。

另外,关于色平均的亮度和边框部的亮度的测定方法,在下文进行叙述。

另外,上述的显示区域与非显示区域的差除受上述的显示区域中的色平均与非显示区域中的边框部的亮度的差异影响以外,也受上述色平均的反射光的色调(以下,有时称为色平均的色调)与边框部的反射光的色调(以下,有时称为边框部的色调)的差异的影响。因此,作为本发明中的反射控制层,更佳为除可缩小色平均与边框部的亮度之差以外,进一步可缩小上述色平均与边框部的色调的差的反射控制层。

作为具体的反射控制层的色调,只要可缩小上述的显示区域与非显示区域的视差,则并无特别限定,更具体而言,对于上述色平均与边框部的色调之差,即,JIS Z8701的XYZ色度图中的色座标(x,y)的各成分的差(Δx,Δy)的绝对值,较佳为可使Δx为0.100以下、其中较佳为0.050以下、尤佳为0.020以下,且较佳为可使Δy为0.100以下、其中较佳为0.050以下、尤佳为0.020以下。

其原因在于,在上述色座标的各成分的差的绝对值超过上述范围的情况下,或在上述差小于上述范围的情况下,即便在基材与遮光性的着色层之间形成有反射控制层的情况下也有难以缩小显示区域与非显示区域的视差的可能性。

另外,关于色平均的色座标及边框部的色座标的测定方法,在下面进行叙述。

作为此种反射控制层,只要是至少可具有上述亮度的,则并无特别限定,较佳为着色层,尤其是作为反射控制层的着色层是由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中的1种以上所构成更佳。其原因在于,可使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制造步骤变简便。另外,作为上述反射控制层,也可使用与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中所使用的各层不同的层另外进行设置。

在由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彩色滤光片用的着色层形成反射控制层的情况下,作为反射控制层,可以由1色的着色层所构成,也可将不同的多种着色层并列且作为单层配置而构成,且也可以将不同的多种着色层层叠配置而构成。其中,在本发明中,反射控制层较佳为将不同的多种着色层并列且作为单层配置而构成的。通过将反射控制层设为上述构成,可较佳地调整显示区域中的色平均与非显示区域中的边框部的亮度及色调两者。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实施方式,举出3个形态为例进行说明。具体而言,说明反射控制层是将同一种着色层设为单层而配置的第1形态、反射控制层是将不同的多种着色层并列且作为单层而配置的第2形态、及反射控制层是将不同的多种着色层层叠而配置的第3形态。

首先,基于图1对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实施方式的第1例加以说明。

第1例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10是将透明基板作为基材11,在该基材11的一侧,在显示用区域13S配置有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13R、13G、13B)及黑矩阵用的着色层13M,且在该显示用区域13S的外侧设置有遮光性的边框部12作为非显示用区域的显示装置用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10,其中上述边框部12中,自上述基材11侧起依次层叠有反射控制层12a1、遮光性的着色层12b。

并且,以覆盖显示用区域13S的着色层13与边框部12的方式将保护层14(也称为上涂层或OC层)配置为平坦状。

另外,此处,在用于显示装置时,将成为显示区域的区域设为显示用区域13S,表示图1(a)的边框部12的内侧的区域。

另外,将不成为显示区域的边框部12的区域设为非显示用区域。

另外,着色层13是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13R、13G、13B与黑矩阵用的着色层13M的总称。

在第1例中,如图1(d)所示,反射控制层12a1是将彩色滤光片用的红色的着色层13R作为单层而形成,遮光性的着色层12b是将黑矩阵形成用的着色层13M作为单层而形成。

反射控制层12a1的红色的着色层13R是在形成显示用区域13S内的红色的着色层13R时的光刻步骤中形成,另外,反射控制层12a1的遮光性的着色层12b是在形成显示用区域13S内的黑矩阵用的遮光性的着色层13M时的光刻步骤中形成。

另外,在显示用区域中,如图1(e)所示,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13R、13G、13B是以通过黑矩阵形成用的着色层13M而被分离的方式形成为规定的排列。

黑矩阵的开口图案形状及各色的着色层的排列并不限定于图1(e)所示的形态。

也可举出黑矩阵的开口图案形状为条纹状的形状的、以及变更着色层的排列的。

在第1例中,在与显示用区域13S正交的方向上的基材11与遮光性的着色层12b之间,具备反射控制层12a1,由此成为可控制非显示用区域的遮光性的着色层12b中的外部光的反射的。

继而,对各部的材料进行叙述。

<基材11>

作为第1例中所使用的由透明基板所构成的基材11,可使用自以往以来在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中所使用的,可举出石英玻璃、Pyrex(注册商标)玻璃、合成石英板等无可挠性的透明无机基板,及透明树脂膜、光学用树脂板等具有可挠性的透明树脂基板等,尤佳为使用无机基板,在无机基板中,较佳为使用玻璃基板。

进而,在上述玻璃基板中,较佳为使用无碱型玻璃基板。

其原因在于,无碱型玻璃基板的尺寸稳定性和高温加热处理中的作业性优异,且玻璃中不舍碱性成分,故而可较佳地用于利用主动矩阵方式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用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

上述基材通常是使用透明的透明基板。

<黑矩阵及边框部的遮光性的着色层13M>

作为本发明中的遮光性的着色层,只要是在将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用于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可遮蔽自显示装置向其外部射出的光的着色层,则并无特别限定,具体而言,较佳为其OD值(Optical Density,光密度)为2.5以上、其中较佳为3.0以上、尤佳为4.0以上。另外,作为其上限为5.0左右。

另外,上述OD值例如可采用以分光测色计进行测色,并由分光的Y值算出OD值的方法。另外,作为分光测色计,例如可使用Olympus Optical Industry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分光测色计等。

作为此种遮光性的着色层,通常使用黑色的。

更具体而言,作为遮光性的着色层13M,例如可举出将黑色着色剂分散或溶解于粘合剂树脂中而成的等。

将黑色着色剂分散或溶解于粘合剂树脂中而成的着色层可使膜厚相对较厚。

作为遮光性的着色层13M的膜厚,在将黑色着色剂分散或溶解于粘合剂树脂中而成的遮光性的着色层情况下,以0.5μm~2μm左右进行设定。

在使用光刻法作为遮光性的着色层13M的形成方法的情况下,作为粘合剂树脂,例如可使用丙烯酸酯系、甲基丙烯酸酯系、聚桂皮酸乙烯酯系、或环化橡胶系等具有反应性乙烯基的感光性树脂。

在此情况下,可在含有黑色着色剂及感光性树脂的黑矩阵(遮光性的着色层)形成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添加光聚合引发剂,进而,也可根据需要添加增感剂、涂布性改良剂、显影改良剂、交联剂、聚合抑制剂、增塑剂、阻燃剂等。

另外,在使用印刷法或喷墨法作为遮光性的着色层13M的形成方法的情况下,作为粘合剂树脂,例如可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丙烯酸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聚乙烯吡咯烷酮树脂、羟乙基纤维素树脂、羧甲基纤维素树脂、聚氯乙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酚系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马来酸树脂、聚酰胺树脂等。

<着色层13R、13G、13B>

在本例中,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为红色的着色层13R、绿色的着色层13G、蓝色的着色层13B的3色的着色层。

各色的着色层是将各色的颜料或染料等着色剂分散或溶解于粘合剂树脂中而成的,且是利用光刻法(也称为光刻法)而形成的。

作为上述着色层中所使用的粘合剂树脂,例如可使用丙烯酸酯系、甲基丙烯酸酯系、聚桂皮酸乙烯酯系、或环化橡胶系等具有反应性乙烯基的感光性树脂。

在此情况下,可在含有着色剂及感光性树脂的着色部形成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添加光聚合引发剂,进而,也可视需要添加增感剂、涂布性改良剂、显影改良剂、交联剂、聚合抑制剂、增塑剂、阻燃剂等。

上述各色的着色层的膜厚通常以1μm~5μm左右进行设定。

作为着色层的颜色,只要为至少包含红色、绿色、蓝色的3色的,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设为红色、绿色、蓝色的3色,或者也可设为红色、绿色、蓝色、黄色的4色,或红色、绿色、蓝色、黄色、青色的5色等。

另外,作为红色(也记载为R)的着色层中所使用的着色剂,例如可举出:苝系颜料、色淀颜料、偶氮系颜料、喹吖啶酮系颜料、蒽醌系颜料、蒽系颜料、异吲哚啉系颜料等。

这些颜料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2种以上而使用。

作为绿色(也记载为G)的着色层中所使用的着色剂,例如可举出:多卤代酞菁系颜料或多卤代铜酞菁系颜料等酞菁系颜料、三苯甲烷系碱性染料、异吲哚啉系颜料、异吲哚啉酮系颜料等。

这些颜料或染料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2种以上而使用。

作为蓝色(也记载为B)的着色层中所使用的着色剂,例如可举出;铜酞菁系颜料、蒽醌系颜料、阴丹士林系颜料、靛酚系颜料、花青系颜料、二嗪系颜料等。

这些颜料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2种以上而使用。

<保护层14>

作为保护层用的材料,可举出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及光固性树脂组合物。

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对于将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进行表面粘着而制作后实施予以单片化的切断而言是较佳。

作为保护层用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使用与上述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中所使用的粘合剂树脂相同的,例如,丙烯酸酯系、甲基丙烯酸酯系、聚桂皮酸乙烯酯系、或环化橡胶系等具有反应性乙烯基的感光性树脂。

在此情况下,也可在含有感光性树脂的保护层形成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添加光聚合引发剂,进而,也可视需要添加增感剂、涂布性改良剂、显影改良剂、交联剂、聚合抑制剂、增塑剂、阻燃剂等。

另外,在第1例中,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是进行表面粘着而形成各着色层13R、13G、13B、13M、及边框部12之后,通过旋转涂布法涂布树脂组合物,为了预先在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之间设置保护层的裂缝,且在该裂缝处分离使其单片化,而将保护层用的树脂组合物作为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涂布后进行干燥,并选择性地仅对规定区域进行光照射,进行显影而形成,但保护层的形成方法并不限定于此。

作为保护层用的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可举出使用了环氧化合物的、使用了热自由基产生剂的。

作为环氧化合物,可举出可通过羧酸或胺系化合物等进行固化的公知的多价环氧化合物,此种环氧化合物广泛地揭示于例如新保正树编“环氧树脂手册”日刊工业报社出版(昭和62年,1987年)等中,可使用这些。

作为热自由基产生剂,是选自由过硫酸盐、碘等卤素、偶氮化合物、及有机过氧化物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更佳为偶氮化合物或有机过氧化物。

作为偶氮化合物,可举出:1,1’-偶氮双(环己烷-1-腈)、1-[(1-氰基-1-甲基乙基)偶氮]甲酰胺、2,2’-偶氮双-[N-(2-丙烯基)-2-甲基丙酰胺]、2,2’-偶氮双(N-丁基-2-甲基丙酰胺)、及2,2’-偶氮双(N-环己基-2-甲基丙酰胺)等,作为有机过氧化物,可举出:过氧化二(4-甲基苯甲酰)、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1,1-二(叔己基过氧化)环己烷、1,1-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烷、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叔丁酯、4,4-二-(叔丁基过氧化)丁酸叔丁酯、及过氧化二异丙苯等。

进而,先对反射控制层12a1进行说明。

在使用实施例1中举出的各色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与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利用光刻法形成各色的着色层13R、13G、13B、13M,测定各层及基材的反射率的情况下,获得如图4(a)所示的反射率-波长的特性(反射分光特性)。

另外,图4(a)中的曲线13R、13G、13B、13M、115分别表示红色的着色层、绿色的着色层、蓝色的着色层、黑矩阵用的遮光性的着色层、基材的反射率-波长的特性(反射分光特性)。

反射率的测定是使用显微分光装置OSP-SP2000(OLYMPUS公司制造),以图4(b)所示的方式进行。

首先,在测定用的基材11上形成测定用的着色层13A,制作经由测定用的黑色的板30及折射率调整用油20配置有测定用的着色层13A的测定用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继而,向测定用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基材侧照射检测光45,利用检测器40对检测光45的反射光进行检测,由此测定反射率。

另外,基材的反射率115可使用在测定用的黑色的板上经由折射率调整用油而配置有测定用的基材的进行测定。

继而,若根据所测定的反射率-波长的数据,以使用C光源而测定的JIS Z8701的XYZ色度图中的色度座标(x,y)、亮度Y进行表示,则如表1所示。

彩色滤光片用的各着色层13R、13G、13B的反射光的色平均的色度座标(x,y)、亮度Y分别为(0.306,0.321)、1.36。

继而,若根据所测定的反射率-波长的数据,求出使用C光源而测定的JIS Z8701的XYZ色度图中的色度座标(x,y),则如图5所示。

图5所示的X记号的图形是表示将彩色滤光片用的红、绿、蓝的各色的着色层的反射光予以平均所得的颜色的色度(x,y)。

据此可知,在第1例中,在使用了上述各着色层的情况下,形成有彩色滤光片用的各着色层13R、13G、13B的显示用区域中的色平均的色度座标(x,y)、亮度Y大致分别为(0.306,0.321)、1.36。

另外,边框部12的遮光性的着色层12b的色度座标(x,y)、亮度Y分别为(0.323,0.333)、2.79。

因此,可知在使用了与实施例相同的各着色层的情况下,若使边框部12的亮度Y降低至接近上述色平均的亮度1.36,则由外部光的反射所引起的上述色平均与遮光性的着色层12b的差异变小。

根据此种见解,设置反射控制层12a1是为了控制遮光性的着色层12b的反射率-波长的特性,而使由外部光的反射所引起的上述色平均与遮光性的着色层12b的差异变小。

此处,反射控制层12a1是指用以控制遮光性的着色层12b的反射率-波长的特性(反射分光特性),而使由外部光的反射所引起的上述色平均与遮光性的着色层12b的差异变小的层。

表1

另一方面,根据表1可知,红色的着色层13R的亮度Y为较小的0.46。

着眼于此,可认为在自基材11侧起层叠遮光性的着色层12b与红色的着色层13R而形成了边框部的情况下(参照图1),与边框部是由单层的遮光性的着色层12b所构成的以往的情况(参照图6)相比,可降低边框部的反射率,而实际上自基材11侧起依次层叠为红色的着色层13R、遮光性的着色层12b,根据其反射率-波长数据所得的亮度Y为2.0左右,可知红色的着色层13R作为反射控制层是有效的。

第1例是基于此种见解而在遮光性的着色层12b与基材11之间设置红色的着色层13R作为反射控制层的例子。

另外,在第1例中,利用相同的一次光刻法形成有显示用区域13S的红色的着色层13R,和边框部12的遮光性的着色层12b与基材11之间的红色的着色层13R,而能够以与未设置反射控制层的以往的情况(参照图6)相同的步骤数进行制作。

另外,作为反射控制层中所使用的着色层,只要是显示用区域的彩色滤光片用的着色层中所使用的,则并无特别限定,可使用红色、绿色、蓝色的3色的着色层中的任一者,或在使用4色以上的着色层的情况下可从4色以上的着色层中使用任意1色的着色层。在本发明中,就使显示区域中的色平均与非显示区域中的边框部的色调的差较小的观点而言,作为上述反射控制层,较佳为使用蓝色的着色层。

在将以往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用于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存在具有仅由遮光性的着色层所构成的边框部的非显示区域的色调与显示区域的色调相比,容易带有黄色的问题。因此,通过使用蓝色的着色层作为反射控制层,可抑制非显示区域的色调带有黄色等不良情况,可使显示区域与非显示区域的色调的差较小。

其次,基于图2对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实施方式的第2例加以说明。

第2例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10也与第1例同样,为将透明基板作为基材11,在该基材11的一侧,在显示用区域13S配置有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13R、13G、13B)与黑矩阵用的着色层13M,且在该显示用区域13S的外侧设置有遮光性的边框部12作为非显示用区域的显示装置用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10,且上述边框部12是自上述基材11侧起依次层叠有反射控制层12a2、遮光性的着色层12b。

并且,以覆盖显示用区域13S的着色层13(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13R、13G、13B与黑矩阵用的着色层13M的总称)、与边框部12的方式将保护层14(也称为上涂层或OC层)配置为平坦状。

在第2例中,如图2(d)所示,反射控制层12a2是将不同的3个着色层13R、13G、13B并列且作为单层配置而形成。

另外,在第2例的情况下,反射控制层12a2的各色的着色层13R、13G、13B分别是在形成显示用区域13S内的各色的着色层13R、13G、13B时的光刻步骤中形成,另外,反射控制层12a2的遮光性的着色层12b是在形成显示用区域13S内的黑矩阵用的遮光性的着色层13M时的光刻步骤中形成。

另外,有第2例中的控制上述外部光的反射的有效性较第1例差的情况。

除上述反射控制层12a2以外,其余是与第1例相同且各部也相同,故而此处省略说明。

另外,在第2例中,在显示用区域13S的红色的着色层13R、绿色的着色层13G、蓝色的着色层13B的各光刻步骤中,分别形成反射控制层12a2的红色的着色层13R、绿色的着色层13G、蓝色的着色层13B,能够以与末设置反射控制层的以往的情形(参照图6)相同的步骤数进行制作。

在第2例的情况下,也在与显示用区域13S正交的方向上的基材11与遮光性的着色层12b之间具备反射控制层12a2,由此成为可控制非显示用区域的遮光性的着色层中的外部光的反射的。

作为第2例中的反射控制层,只要是通过并列地配置红色、绿色、及蓝色的3色着色层而构成的,则并无特别限定,关于各着色层的线宽、间距(3色着色层的宽度(在着色层间设置间隔的情况下包含间隔的宽度)),可根据彩色滤光片的用途适当地选择。关于构成反射控制层的着色层的排列,可为与显示用区域中所形成的彩色滤光片用的着色层的排列相同的排列,也可为不同的排列。另外,就各色的着色层而言,可使边界一部分重叠,也可在各着色层间设置规定的间隔而并列地排列。

在第2例中,就进一步缩小显示区域中的色平均与非显示区域中的边框部的色调的差的观点而言,反射控制层的各色的着色层的线宽及间距,较佳为与在显示用区域中所形成的彩色滤光片用的着色层的线宽及间距相同。另外,在此情况下,更佳为在反射控制层中的各着色层间形成遮光性的着色层。可进一步缩小上述色平均与边框部的色调的差。

另一方面,在第2例中的反射控制层中,为进一步缩小显示区域中的色平均与非显示区域中的边框部的亮度的差,可通过调整着色层的线宽而进一步缩小亮度的差。

此处,如上述图4(a)所示,与红色着色层及绿色着色层相比,蓝色着色层存在反射率较高的倾向。因此,例如在试作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时,在上述色平均的亮度较上述边框部的亮度明亮的情况下,通过扩大反射控制层中的蓝色的着色层的线宽及面积比等,可提高边框部的亮度(Y值),而可缩小色平均与边框部的亮度的差。另一方面,在色平均的亮度较边框部的亮度暗的情况下,通过缩小反射控制层中的蓝色的着色层的线宽及面积此,可降低边框部的亮度(Y值),而可缩小色平均与边框部的亮度的差。

继而,基于图3对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实施方式的第3例加以说明。

第3例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也与第1例、第2例同样为将透明基板作为基材11,在该基材11的一侧,在显示用区域13S配置有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13R、13G、13B)与黑矩阵用的着色层13M,且在该显示用区域13S的外侧设置有遮光性的边框部12作为非显示用区域的显示装置用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且上述边框部12中自上述基材11侧起依次层叠有反射控制层12a3、遮光性的着色层12b。

并且,以覆盖显示用区域13S的着色层13(彩色滤光片用的各色的着色层(13R、13G、13B)与黑矩阵用的着色层13M的总称)、与边框部12的方式将保护层14(也称为上涂层或OC层)配置为平坦状。

在第3例中,反射控制层12a3是将不同的3个着色层13R、13G、13B层叠配置而形成。

另外,在第3例的情况下,反射控制层12a3的各色的着色层13R、13G、13B分别是在形成显示用区域13S内的各色的着色层13R、13G、13B时的光刻步骤中形成,另外,反射控制层12a3的遮光性的着色层12b是在形成显示用区域13S内的黑矩阵用的遮光性的着色层13M时的光刻步骤中形成。

除上述反射控制层12a3以外,其余是与第1例相同且各部也相同,故而此处省略说明。

另外,在第3例中,也在显示用区域13S的红色的着色层13R、绿色的着色层13G、蓝色的着色层13B的各光刻步骤中,分别形成反射控制层12a3的红色的着色层13R、绿色的着色层13G、蓝色的着色层13B,而能够以与末设置反射控制层的以往的情形(参照图6)相同的步骤数进行制作。

在第3例的情况下,也在与显示用区域13S正交的方向上的基材11与遮光性的着色层12b之间具备反射控制层12a3,由此成为可控制非显示用区域的遮光性的着色层中的外部光的反射的。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形态。

例如,可举出在上述第1例~第3例的各例中在保护层14上的显示用区域中进而配置有多个规定高度的间隔件的形态的。

另外,液晶显示装置呈下述结构:使在透明基板的一面配设有由遮光性的着色层所构成的黑矩阵层与各色的着色层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与对向电极基板(也称为TFT基板)隔开规定的间隙而相向地配置,并在该间隙部中密封有液晶的结构,且电性控制液晶的取向而控制各色的着色层的像素的透光率,为了将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与对向电极基板(也称为TF丁基板)控制为规定的间隙,而设为在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保护层14上配置有多个规定高度的间隔件的形态。

另外,作为反射控制层,在上述第1例~第3例的各例中是使用彩色滤光片用的着色层,但反射控制层用的着色层并不限定于此。

另外,作为反射控制层,可举出着色层,但并不限定于着色层。

只要是具备作为反射控制层的功能,可高品质地应用于显示装置的,则并不限定于着色层。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只要是具有上述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则并无特别限定,除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以外,也可举出例如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为例示,具有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技术思想实质上相同的构成且发挥相同的作用效果的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实施例]

举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实施例1是制作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例,且如下所述,调制并制作光固化性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使用所制作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制作彩色滤光片形成用的红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绿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蓝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黑矩阵及边框部形成用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使用这些,针对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进行光刻法,而形成彩色滤光片用的各着色层、黑矩阵及边框部形成用的着色层。

此处,在利用同一次光刻步骤形成显示用区域13S的彩色滤光片用的红色的着色层13R、与成为边框部12的反射控制层12a的红色的着色层13R之后,分别利用1次光刻步骤形成彩色滤光片用的绿色的着色层13G、蓝色的着色层13B,其后,形成黑矩阵及边框部用的遮光性的着色层13M。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的调制)

在聚合槽中添加甲基丙烯酸甲酯(MMA)63重量份、丙烯酸(AA)12重量份、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6重量份、二乙二醇二甲醚(DMDG)88重量份,进行搅拌使之溶解后,添加2,2’-偶氮双(2-甲基丁腈)7重量份,使之均匀地溶解。

其后,在氮气流下,在85℃搅拌2小时,进而在100℃反应1小时。

在所获得的溶液中,进而添加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7重量份、三乙基胺0.4重量份、及对苯三酚0.2重量份,在100℃搅拌5小时,而获得共聚合树脂溶液(固形份50%)。

其次,将下述材料在室温搅拌、混合而制成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组成>

·上述共聚合树脂溶液(固形份50%):16重量份

·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Sartome公司,SR399):24重量份

·邻甲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Yuka Shell Epoxy公司,Epikote 180S70):4重量份

·2-甲基-1-(4-甲基噻吩基)-2-吗啉基丙烷-1-酮:4重量份

·二乙二醇二甲醚:52重量份

(红色的着色层13R的形成)

通过旋转涂布法将下述组成的红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涂布于玻璃基板(Asahi Glass公司制造,AN材)(基板)上,其后,在70℃的烘箱中干燥3分钟。

继而,在距离红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涂布膜100μm处配置掩模,通过近接式对准曝光机,使用2.0kw的超高压水银灯,仅对相当于着色层的形成区域的区域照射10秒钟紫外线。

继而,在0.05wt%氢氧化钾水溶液(液温23℃)中浸渍1分钟进行碱性显影,仅将红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涂布膜的未固化部分除去。

其后,将基板在230℃的气氛下放置15分钟,由此实施加热处理,使红色像素在显示用区域13S与成为非显示用区域的边框部形成区域整体形成由红色的着色层13所构成的图案。

形成膜厚成为2.0μm。

<红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组成>

·C.I.颜料红177:3重量份

·C.I.颜料红254:4重量份

·聚磺酸型高分子分散剂:3重量份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23重量份

·乙酸-3-甲氧基丁酯:67重量份

(绿色的着色层13G的形成)

继而,使用下述组成的绿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利用与红色的凸纹图案形成相同的步骤,以形成膜厚成为2.0μm的方式使绿色像素在显示区域形成由绿色的着色层所构成的凸纹图案。

(绿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组成)

·C.I.颜料绿58:7重量份

·C.I.颜料黄138:1重量份

·聚磺酸型高分子分散剂:3重量份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22重量份

·乙酸-3-甲氧基丁酯:67重量份

(蓝色的着色层13B的形成)

进而,使用下述组成的蓝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利用与红色的凸纹图案形成相同的步骤,以形成膜厚成为2.0μm的方式在显示区域形成蓝色的凸纹图案。

<蓝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组成>

·C.I.颜料蓝15:6:5重量份

·聚磺酸型高分子分散剂:3重量份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25重量份

·乙酸-3-甲氧基丁酯:67重量份

(黑矩阵及边框部的遮光性的着色层13M的形成)

首先,将下述分量的成分混合,利用砂磨机充分地分散,而调制黑色颜料分散液。

<黑色颜料分散液的组成>

·黑色颜料:23重量份

·高分子分散材料(BYK-Chemie Japan股份有限公司,Disperbyk 111):2重量份

·溶剂(二乙二醇二甲醚):75重量份

继而,将下述分量的成分充分混合,而获得遮光性的着色层用组合物。

<遮光性的着色层用组合物的组成>

·上述黑色颜料分散液:60重量份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20重量份

·三乙二醇三甲醚:30重量份

利用旋转涂布机将上述遮光性的着色层用组合物涂布于形成有着色层的基板上,在100℃干燥3分钟,而形成遮光性的着色层。

利用超高压水银灯将该遮光性的着色层曝光为遮光图案之后,利用0.05wt%氢氧化钾水溶液进行显影,其后,将基板在230℃的气氛下放置30分钟,由此实施加热处理而使遮光性的着色层13M形成于显示用区域及边框部12区域。

此处,形成于边框部12的区域的红色图案的整个区域上。

加热处理后的形成膜厚成为1.0μm。

(保护膜14的形成)

通过旋转涂布法将上述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涂布于以上述方式形成有着色层13的基板上并进行干燥,而形成干燥涂膜2μm的涂布膜。

在距离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的涂布膜100μm处配置光掩膜,通过近接式对准曝光机,使用2.0kW的超高压水银灯,仅对相当于保护层的形成区域的区域照射10秒钟紫外线。

继而,在0.05wt%氢氧化钾水溶液(液温23℃)中浸渍1分钟进行碱性显影,仅将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涂布膜的未固化部分除去。

其后,将基板在230℃的气氛中放置15分钟,由此实施加热处理,而形成保护膜。

以此方式制作图1所示的第1例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10。

继而,以如下方式在所制作的第1例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10的保护层14上,配设规定高度的间隔件,而制作液晶显示装置。

(间隔件的形成)

通过旋转涂布法将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涂布于以上述方式形成有着色层及保护层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10的保护层14上并进行干燥,而形成涂布膜。

在距离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的涂布膜100μm处配置光掩膜,通过近接式对准曝光机,使用2.0kW的超高压水银灯,仅对间隔件的形成区域照射10秒钟紫外线。

继而,在0.05wt%氢氧化钾水溶液(液温23℃)中浸渍1分钟进行碱性显影,仅将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的涂布膜的末固化部分除去。

其后,将基板在230℃的气氛中放置30分钟,由此实施加热处理,而以成为规定的个数密度的方式形成。

(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

在以上述方式获得的彩色滤光片形成基板的着色层形成侧的表面,形成取向膜(日产化学公司制造,SE-6210)。

继而,将所需量的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内切换)液晶滴加至形成有TFT的玻璃基板(TFT基板)上,重叠上述彩色滤光片,使用UV固化性树脂(Three Bond公司制造,Three Bond 3025)作为密封材料,在常温一面施加0.3kgf/cm2的压力,一面以400mJ/cm2的照射量进行曝光,由此进行接合而组合单元,设置偏振片、背光单元、覆盖层,而获得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将边框部12的红色的着色层13R变更为绿色的着色层13G,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中,将边框部12的红色的着色层13R变更为蓝色的着色层13B,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中,将边框部12的红色的着色层13R变更为红色的着色层13R、绿色的着色层13G、蓝色的着色层13B的条纹状的图案,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液晶显示装置(参照图2所示的第2例)。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中,在边框部12的红色的着色层13R上层叠绿色的着色层13G、蓝色的着色层13B而形成,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液晶显示装置(参照图3所示的第3例)。

[实施例6]

调换红色图案与绿色图案的形成顺序,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式制作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7]

调换红色图案与蓝色图案的形成顺序,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式制作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8]

如下所述变更红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液晶显示装置。

<红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组成>

·C.I.颜料红177:4.5重量份

·C.I.颜料红254:5.5重量份

·聚磺酸型高分子分散剂:3重量份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20重量份

·乙酸-3-甲氧基丁酯:67重量份

[比较例1]

在边框部12未形成红色的13R着色层,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液晶显示装置。

针对以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8、比较例的方式所制作的各液晶显示装置,分别使用显微分光装置OSP-SP2000(OLYMPUS公司制造)测定断开显示时的观察者侧的反射率-波长的特性的测定(反射分光测定),根据所获得的测定数据,分别获得使用C光源而测定的JIS Z8701的XYZ色度图中的色度座标(x,y)及亮度Y。

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另外,评价是将显示用区域与非显示用区域的Y值的差小于1.0的设为◎,将1.0以上且1.5以下的设为○,将大于1.5者设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