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抽屉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644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具有抽屉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通过电子成像的图像形成方法在打印片状物上形成图像,并设置有抽屉。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的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被构造成使得多个感光鼓被固定到可附接于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例如壳体)和能够从该主体中被拉出(例如可滑动地移除)的抽屉。日本临时专利申请No.2011-13268公开了这样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上述常规的图像形成设备中,为了避免当抽屉从壳体被拉出时感光鼓碰到校准辊的情形,采用以下结构。

即,当抽屉被完全容纳在壳体中(即,抽屉在容纳位置)时,各个感光鼓接触传送打印片状物的带。当抽屉被从该容纳位置拉出时,抽屉首先向上移动到各个感光鼓不会碰到校准辊的位置。

根据上述常规的图像形成设备,需要采用机械装置将该抽屉升高到使得感光鼓不会碰到校准辊的位置。因此,常规的图像形成设备必须采用较复杂的机械装置,以允许拉出或插入抽屉。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方面提供一种改进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包含作用于抽屉的简单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被构造成在片状物上形成图像,该图像形成设备具有:抽屉,抽屉容纳多个感光鼓,每个感光鼓被构造成承载显影剂,感光鼓在抽屉中相互平行,感光鼓在排列方向上布置,排列方向为垂直于感光鼓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壳体,壳体具有第一开口;支撑构件,支撑构件被构造成支撑抽屉,使得抽屉在排列方向上能够移动,抽屉能够在容纳位置和露出位置之间在排列方向上 移动,在容纳位置,抽屉被完全地容纳在壳体中,在露出位置,抽屉通过第一开口向外突出,从而向外露出感光鼓;带单元,带单元具有带,带移动以传送片状物,带具有延展表面,延展表面在排列方向上延伸并且面向感光鼓;片状物馈送盘,片状物馈送盘在竖直方向上布置于带单元的下侧,片状物馈送盘能够容纳将由带单元传送的多个片状物;校准辊对,校准辊对具有第一校准辊和第二校准辊,校准辊对用于调整从片状物馈送盘传送的片状物的方位,并且通过第一校准辊和第二校准辊之间的辊隙朝向带的延展表面传送片状物,校准辊对整体地固定于抽屉,从而能够与抽屉一起在排列方向上移动,第一校准辊和所述第二校准辊之间的辊隙形成在接触部,该接触部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带的延展表面的上侧;和引导部,引导部被构造成将从校准辊对排出的片状物引导到带的延展表面,使得片状物以锐角被引导至带的延展表面。

优选地,校准辊对整体地固定于抽屉,并且与抽屉一起移动。根据这种构造,“各个感光鼓碰到校准辊对”的问题在结构上不会发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面,将抽屉在竖直方向上向上侧移动以使得各感光鼓不会碰到校准辊对的机构是不需要的。因此,利用这样相对简单的结构,能够构造上述图像形成设备,在该图像形成设备中,可从图像形成设备的壳体中拉出抽屉。

进一步地,因为校准辊对整体地固定于抽屉,感光鼓和校准辊对之间的平行度能够较为容易地得到改善。

顺便提及,如果校准辊对固定于壳体,由于抽屉能够相对于壳体移动,因此感光鼓和校准辊对之间的平行度难以得到改善。

优选地,第二开口可以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延展表面形成在壳体的上部,并且第二开口与所述辊隙部相连通并允许纸张片状物从此经过。

利用这种结构,可以抑制从第二开口到校准辊对的片状物传送通道大幅度弯曲。因此,即使通过第二开口供应较厚的片状物,也能够较好地传送该片状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侧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侧视图;

图8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局部截面侧视图;

图8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手动插入口周围的局部截面侧视图;

图9A-9C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如何工作;

图10是图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如何工作的截面侧视图;

图11是图示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如何工作的截面侧视图;

图12是图示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如何工作的截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面的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的是,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仅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面的示例性实例,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方面。

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构造成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方面被应用于彩色图像形成设备。各个附图中指示方向的箭头用于辅助理解附图中的关系,而并非用于限制图像形成设备的精确方位。

赋予参考标号的每个构件和部件应视为具有至少一个该构件或部件,除非明确地说明有两个或多个该构件或部件。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1.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说明

在如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1的壳体3中,容纳有图像形成装置5。图像形成装置5被构造成根据电子成像的图像形成方法在片状物,例如打印片状物上形成图像。图像形成装置5具有至少一个显影盒7和至少一个感光鼓8。进一步,与采用电子成像的图像形成方法的常规图像形成装置一样,图像形成装置5也包括至少一个充电器、至少一个曝光装置和至少一个定影装置。

在下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5具有多个显影盒7,如图2所示。进一步,每个显影盒7包括收容显影剂的容器7A。在如图2所示的实例中,具有四个容器7A,分 别设置于四个显影盒7。四个容器7A分别收容不同颜色的显影剂(例如,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

进一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感光鼓8的数目和充电器的数目与显影盒7的数目相同(即四个)。多个感光鼓8在垂直于其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即,在图像形成设备1的前后方向上,该方向也被称为排列方向)排列,多个感光鼓8的旋转轴线互相平行。

应注意的是,多个感光鼓8的旋转轴线是垂直于图2的平面的线,或是平行于图像形成设备1的左右方向的线。

通常已知的是,多个充电器分别布置成面向多个感光鼓8,并对其进行充电,然后,曝光装置曝光感光鼓8的充电圆周表面,从而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当显影剂被供应到形成在感光鼓8的圆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时,对应于静电潜像的显影剂被分别保持在多个感光鼓8的圆周表面上。

带13A是以伸展状态缠绕在辊13B和13C上的环形带,并且随着辊13B和13C的旋转而旋转。带13A的延展表面13D在与上述排列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并面向多个感光鼓8。

如同在常规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使用的,带13A和辊13B、13C被组装到一对主框架和带单元框架上并且由一对主框架和带单元框架支撑,其中带单元框架是独立构件。即,带13A和辊13B、13C整体地组成带单元13。

带单元13可拆卸地附接到一对主框架上。该一对主框架的框架构件为板状的强力构件,其布置在感光鼓8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两侧并夹住抽屉15,并且与外盖一起构成至少一部分壳体3。该外盖是构成图像形成设备的外观的构件。

将要形成图像的片状物通过被带13A的延展表面13D的吸引而从辊13C侧被传送到辊13B侧。在与感光鼓8相对的位置分别布置转印单元,延展表面13D夹在两者之间。

各个转印单元进行操作,以将对应的感光鼓8上携带的显影剂转印到片状物上。即,由各自的感光鼓8携带的不同颜色的显影剂以重叠的方式被转印到由带13A传送的片状物上。

定影装置加热转印到片状物上的显影剂,并且施加压力以将显影剂永久地定影在片状物。由此形成了图像(即,显影剂)的片状物被排出并堆叠在片状物排出盘3A(参见图1),该片状物排出盘3A形成在壳体3的上表面上。

在竖直方向上,在带单元13的下侧设置片状物馈送盘9。片状物馈送盘9被构造成使 得要朝向带单元13传送的多个片状物能够放置在其上。片状物馈送盘9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3。

在带13A的片状物传送方向的上游侧,设置馈送机构9A。馈送机构9A被构造成朝向图像形成装置5逐一地馈送放置在片状物馈送盘9上的片状物。

从馈送机构9A(片状物馈送盘9)延伸到延展表面13D的片状物传送通道L0形成为具有大致U型弯曲。放置在片状物馈送盘9上的片状物首先被朝向排列方向的一端侧馈送(即,根据实施例为前侧)。然后,片状物的传送方向变为在竖直方向上的向上方向,然后该片状物被朝向排列方向的另一端侧传送(即,根据实施例为后侧)。

沿着传送通道L0,设置一对传送辊10和校准辊对11,该校准辊对11包含第一校准辊11D和第二校准辊11E。一对传送辊10被构造成夹持从馈送机构9A馈送的片状物并且朝向校准辊对11传送该片状物。

校准辊对11被构造成校正从片状物馈送盘9送出的片状物的姿态,然后朝向延展表面13D传送片状物。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接触部(以下也被称为辊隙部P1)布置于延展表面13D的竖直方向上的上侧,第一校准辊11D和第二校准辊11E在该接触部相互接触。

应注意的是,辊隙部P1为线性的或者窄带状的部分,其在平行于第一校准辊11D和第二校准辊11E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延伸。还应注意的是,图2中所示的状态为整个抽屉15容纳于壳体3的状态。当抽屉15位于图2中所示的位置(以下称为容纳位置)时,各个感光鼓8位于使显影剂能够被转印到片状物上的位置。

校准辊对11如下所述进行工作。当从一对送辊10传送的片状物在传送方向上的前端已经到达辊隙部P1时,第一校准辊11D和第二校准辊11E是停止的(即,不旋转)。

由于片状物的前端碰到辊隙部P1,该片状物的姿态被校正,使得片状物的前端被对准为沿着辊隙部P1延伸。然后,第一校准辊11D和第二校准辊11E的旋转被重新启动,由此朝向延展表面13D传送片状物。

从校准辊对11到延展表面13D的传送通道设置有引导构件12。引导构件12被构造成引导从校准辊对11朝向延展表面13D送出的片状物。引导构件12被构造成相对于延展表面13D以进入角度θ来引导片状物,该进入角度θ为锐角。即,片状物以锐角被引导至延展表面13D。

即,当抽屉15位于容纳位置时,辊隙部P1位于延展表面13D在竖直方向上的上侧。引导构件12起到引导从校准辊对11排出的片状物转向竖直方向上的下侧,并将片状物相 对于延展表面13D的进入角度θ设定成10度以上且45度以下。

2、抽屉单元

多个显影盒7、多个感光鼓8和多个充电器附接于抽屉15。多个显影盒7可拆卸地附接于抽屉15。换言之,抽屉15包括可拆卸地支撑多个显影盒7的支撑结构。

感光鼓8和充电器除了当它们需维修时之外,相对于该抽屉15是不可拆卸的。即,在正常使用时,用户能够从抽屉15拆卸显影盒7,但是不允许从抽屉15拆卸感光鼓8或者充电器。

抽屉15具有上侧打开的盒形结构。抽屉15经由支撑构件17附接于一对主框架上,从而使抽屉15相对于该一对主框架可移动。

以上述构造,用户能够简单地通过移动抽屉15的同时移动多个显影盒7、多个感光鼓和多个充电器。从这点看,包括抽屉15和附接于抽屉15的组件(例如,显影盒7、感光鼓8和充电器)的单元作为抽屉单元16。

支撑构件17支撑抽屉15,使得抽屉15能够在排列方向上移动。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构件17支撑抽屉15,使得抽屉15能够在容纳位置和露出位置之间移动。应注意的是,露出位置为多个感光鼓8经由如图5-7所示的第一开口3B露出时抽屉15所处的位置。

应注意的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支撑构件17是在排列方向(即,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轨道状构件,并且设置于主框架上。进一步,在抽屉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每一端,设置至少一个接合部15A,该至少一个接合部15A与一个支撑构件17接合。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各接合部15A是滑动地接触或者旋转地接触轨道状的支撑构件17的构件。

第一开口3B为形成在壳体3上、在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根据本示范性实施例,为图像形成设备1的前端侧)的开口。

第一开口3B通过图3和4中所示的前门3C被打开或者闭合。前门3C被构造成绕着旋转轴线可旋转地移动,并且组成壳体3的外观的一部分,其中该旋转轴线限定在壳体3的前侧的下部。

在前门3C上,形成如图3所示的第二开口3D。第二开口3D形成在壳体3上,位于延展表面13D的竖直方向上的上侧的位置。即,第二开口3D的至少上端3E位于延展表面13D的竖直方向上的上方位置。

第二开口3D通过移动前盖3F被打开或闭合。前盖3F为可旋转地固定于前门3C的盘状构件。如图8A所示,当第二开口3D露出时,前盖3F作为片状物放置盘。

进一步,当第二开口3D打开时,如图8B所示,第二开口3D与辊隙部P1连通,且片状物可由此通过。即,第二开口3D作为手动的供应口或者多用途的片状物供应口。

如图8B所示,校准辊对11整体地固定于抽屉15并且与抽屉15相关联地在排列方向上移动。即,在抽屉15的第一开口3B侧,设置有可旋转地保持第一校准辊11D和第二校准辊11E的保持构件11A。

保持构件11A设置有:第一引导部11B,第一引导部11B被构造成引导从片状物馈送盘9朝着辊隙部P1馈送的片状物;和第二引导部11C,第二引导部11C被构造成引导通过第二开口3D朝向辊隙部P1插入的片状物。

3、提升机构

提升机构18使抽屉15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向上移动到如图4所示的位置,在该位置,驱动齿轮19A和从动齿轮19B之间的接合被解除。

驱动齿轮19A是设置于壳体3(即,设置于主框架)的齿轮,并且通过电动机(图中未示)提供的驱动力被驱动并旋转。从动齿轮19B是设置于抽屉15的齿轮。

从动齿轮19B被构造成与驱动齿轮19A接合并且将驱动力传递至校准辊对11的至少一个辊。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驱动力被传递到第二校准辊11E。

当前门3C打开时,提升机构18在竖直方向上向上移动抽屉15,从而驱动齿轮19A和从动齿轮19B之间的接合被解除。进一步,当前门3C闭合时,提升机构18向下移动抽屉15,从而驱动齿轮19A与从动齿轮19B接合。

提升机构18具有如图4所示的驱动凸轮18A和从动凸轮18B。驱动凸轮18A一体地形成于前门3C上并且与前门3C一起移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驱动凸轮18A在其外周表面上具有可滑动地接触从动凸轮18B的凸轮表面。驱动凸轮18A的凸轮表面形成为使得当前门3C从完全打开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时,该驱动凸轮18A随着前门的位置的改变而向上移动从动凸轮18B。

从动凸轮18B被构造成可滑动地接触驱动凸轮18A的凸轮表面并且竖直移动,并且将该移动传递到支撑构件17。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支撑构件17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随着从动凸轮18B的竖直移动,支撑构件17能够相对于主框架旋转。

如图4所示,当前门3C打开时,随着从动凸轮18B在竖直方向上向上移动,支撑构件17的位于从动齿轮19B侧的端部通过从动凸轮18B在竖直方向上向上移动。结果,驱 动齿轮19A和从动齿轮19B分离。

如图3所示,当前门3C闭合时,从动凸轮18B借助于它的自重向下移动,且支撑构件17的位于从动齿轮19B侧的端部通过抽屉单元16的自重在竖直方向上向下移动。结果,驱动齿轮19A与从动齿轮19B接合。

4、显影盒的置换

如图3所示,主框架上设置有止动部3G,止动部3G被构造成分别接触设置于抽屉的左侧和右侧的接触部15B。由于该结构,当用户从壳体3拉出抽屉15时,如图6所示,接触部15B分别接触止动部3G。由此,抽屉15不会从壳体3伸出超过一定量。换句话说,位于接触位置的止动部3G防止抽屉15从壳体3掉出。

各个止动部3G被构造成在接触位置和非接触位置之间移动,在接触位置,止动部3G接触接触部15B(参见图5和6),非接触位置为偏离接触位置并且止动部3G不接触接触部15B的位置。进一步,各个止动部3G被构造成绕着位于其上端部分的轴线3H相对于对应的框架旋转。即,各个止动部3G能够绕着轴线3H旋转并且能够在每个止动部3G接触接触部15B的接触位置(参见5和6)和没有止动部3G接触接触部15B的非接触位置(参见图7)之间移动。

当抽屉15位于露出位置时(参见图5、6和7),用户能够置换附接在抽屉15上的显影盒。进一步地,当整个抽屉15要被置换时,用户可以在止动部3G位于非接触位置(参见图7)的状态下将整个抽屉15从壳体中拉出。

5、技术特征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校准辊对11整体地固定于抽屉15并与抽屉15一起移动。因此,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各个感光鼓8碰到校准辊对”的问题在结构上不会发生。

因此,将抽屉15在竖直方向上向上侧移动以使得各感光鼓8不会碰到校准辊对的机构是不需要的。因此,利用这样相对简单的结构,能够构造上述图像形成设备,在该图像形成设备中,可从图像形成设备的壳体中拉出抽屉15。

应注意的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提升机构为释放驱动齿轮19A和从动齿轮19B之间的接合的机构,并且不对应于上述用于移动抽屉15的移动机构。即,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提升机构能够通过驱动齿轮19A和从动齿轮19B的总齿高升高抽屉15,就足够了。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由于校准辊对11整体地设置于抽屉15,感光鼓8和校准辊对11的平行度能够较为容易地得到改善。

顺便提及,如果校准辊对11固定于壳体3,由于抽屉15能够相对于壳体移动,因此感光辊和校准辊对之间的平行度难以得到改善。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第二开口3D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延展表面13D形成在壳体的上部,且第二开口3D与辊隙部P1连通并允许片状物由此经过。

利用这个结构,可以抑制从第二开口3D到校准辊对11的片状物传送通道大幅度弯曲。由此,即使通过第二开口3D供应较厚的片状物,也能够较好地传送该片状物。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如图9A和9B所示,保持构件11A可拆卸地附接于抽屉。进一步,如图9C所示,保持构件11A具有移除机构20和容器20A。

移除机构20用于移除粘附在片状物上的如片状物颗粒等的粘附物质。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清除机构20具有叶片(例如,刮刀)。该叶片被构造成可滑动地接触校准辊对11中的一个,具体为第一校准辊11D,其为接触带有显影剂的片状物的表面的辊。

移除机构20(即,刮刀)接触第一校准辊11D并且刮除粘附物质,该粘附物质是从片状物上静电地粘附于第一校准辊11D上的。刮除的物质被收容于容器20A中。

以上述构造,用户能够简单地通过从抽屉15上拆卸保持构件11A来清除积聚在容器20A中的物质。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0所示,多个感光鼓8可拆卸地附接于抽屉15。

应注意的是,在图10所示的实例中,各个感光鼓8联接到显影盒7,不可拆卸。然后,各个显影盒7可拆卸地固定到抽屉15。以此构造,多个感光鼓8相对于抽屉15间接地可拆卸。

应注意的是,该结构并非仅限于图10所示的结构,而可作各种修改。例如,各个感光鼓8可以直接并且可拆卸地附接于抽屉15。

<第四示例性实施例>

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1和12所示,省略了提升机构。即,根据第一至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从动齿轮19B的旋转中心位于虚拟竖直线上,该虚拟竖直线经过驱动齿轮19A的旋转中心。由于该构造,为了分离驱动齿轮19A和从动齿轮19B,必须在竖直方向上向上移动抽屉15。

与此相反,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从动齿轮19B的旋转中心相对于图11所示的虚拟竖直线L1在第一开口3B侧偏移。由此,简单地在第一开口3B侧移动抽屉15,从动齿轮19B和驱动齿轮19A之间的接合就能够被解除。

进一步,如图12所示,当从动齿轮19B与驱动齿轮19A分离时,简单地通过朝着壳体3内部移动抽屉15,从动齿轮19B与驱动齿轮19A接合。

由于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省略了提升机构18,因此能够以简单结构构造具有抽屉的图像形成设备。

<其他实施例>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开口3D形成在壳体3上。应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样的结构,而可以省略第二开口3D。

根据第一至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提升机构18被构造成与前盖3F的打开/闭合移动相关联地工作。本实用新型无需仅限于该结构,而可以在壳体上设置操作部件来操作提升机构18,例如杆。

应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应包括在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可实施的各种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