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焦型放大镜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8649阅读:874来源:国知局
调焦型放大镜眼镜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调焦型放大镜眼镜,具体地,涉及能够容易地进行佩戴者的瞳孔间隔与佩戴位置之间的焦点调节的调焦型放大镜眼镜。



背景技术:

通常,放大镜用作放大珠宝或精密零件等来使用,或者在医疗领域的情况下,用作放大观看手术部位来使用。

尤其,作为医疗用途来使用的放大镜是根据操作人均使用双手的需求而采取眼镜的形式。

近来,已存在有关医疗用放大镜的多种开发,作为一例,可以举出韩国公开实用新型公报第20-2008-0003938号(以下,称为“现有技术1”)日本公开专利特开2014-041218号(以下,称为“现有技术2”)等。

其中,在现有技术1中,使放大镜的目镜位置位于使用者的眼睛附近,此时所使用的放大镜包括物镜和镜筒在内其大小(尺寸)小而轻。

在现有技术2中,使放大镜的目镜位置位于与使用者的眼睛留有间隔的位置,此时所使用的放大镜中,物镜和镜筒的大小比现有技术1相对大。

在上述现有技术1中,能够在人体上佩戴的眼镜架的上部前面形成长孔,在安装有放大镜的透镜的上部上可对应长孔进行滑动或固定。

但是,在现有技术1的放大镜眼镜的情况下,存在如下繁琐的条件:由于放大镜固定于透镜,因而佩戴者在佩戴的状态下决定滑动位置,由此若决定滑动位置,则稳定地保持该位置的同时摘下眼镜架并用结合螺栓固定。

并且,根据现有技术1,存在如下问题:可以调节佩戴者的瞳孔之间的间隔,但无法调节每个佩戴者所期望的各个不同的焦点距离。

另外,在现有技术2中,在眼镜架结构的框架上,相对于放大镜的间隔及已被设定的焦点位置设置使放大镜的焦点一致的调整机构。

但是,现有技术2的结构由形成调整机构的多个臂部和用于固定这些臂部的固定区等多种部件的组合形成,因而复杂,而且,这些结构的组合设置于眼镜架结构的框架的前方,从而不仅因自重而降低佩戴感的集中度,而且引起靠前倾斜等的不适。

而且,根据现有技术2,在决定放大镜的焦点位置之后,在此使用过程中,不可以调节其他焦点位置,由此在需要变更放大焦点位置时,与现有技术1相同,存在如下繁琐之事,即,摘下框架之后调节,之后需要反复进行重新佩戴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以往技术问题而所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第一,使佩戴者在佩戴的状态下,能够实现相对于佩戴者的两侧瞳孔的间隔的调节的同时,实现各个放大镜的焦点排序;第二,使佩戴者在佩戴的状态下,可按照佩戴者的选择来调节两侧放大镜的焦点距离;第三,实现结构的简化和相应的轻量化,从而防止佩戴感和佩戴时向前倾斜等的问题;第四,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选择性地安装能够从前方飞溅的物质中保护佩戴者的眼睛周围的遮挡部(透镜)的安装的调焦型放大镜眼镜。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调焦型放大镜眼镜的结构,包括放大镜安装单元,能够通过安装两边侧部的框架、眼镜架结构的前方框架及放大镜,来沿着上述前方框架左右方向滑动,上述调焦型放大镜眼镜的特征在于,上述前方框架在平面上呈圆弧形状,上述圆弧形状以长度方向的两端之间的位置已被设定的前方焦点位置为中心,并在上侧部位形成上下贯通且沿着上述圆弧形具有长度的引导孔,上述放大镜安装单元包括:结合部,沿着上述引导孔来实现滑动或固定;以及镜圈,设置于上述结合部的下部来实现放大镜的安装,安装在上述镜圈的放大镜使上述放大镜安装单元接受上述引导孔的引导之后放大的焦点朝向上述引导孔的圆弧中心方向。

并且,上述放大镜安装单元的结合部可以选自如下结构中的一种:结构(a),包括:柱形支架,下端与上述镜圈相连接;引导部,在上述支架的上端中心部位以小于形成有上述引导孔的上述前方框架的厚度的方式突出,并从上述引导孔的下侧以防止旋转的方式插入,并在上端中心形成螺母;以及螺栓,获得上述引导孔的上部周缘的支撑,相对于上述螺母实现结合;结构(b),包括:滑动部,在上述引导孔的上部周缘与上述引导孔具有高度差,相对于形成至少向宽度方向扩展的引导槽呈具有长度的扁长形,下部以防止旋转的方式插入于包括上述引导槽的上述引导孔,并向上述前方框架的下侧突出,上部面与上述前方框架的上部面相同或比上述前方框架的上部面更突出,在上部中心部位形成上下贯通的贯通孔;支架,下端呈与上述镜圈相连接的柱形,在上端中心形成在螺母和上述螺母的周缘之间插入上述滑动部的旋转防止槽;螺栓,获得上述滑动部的上部周缘的支撑,通过上述滑动部的贯通孔,来实现相对于上述螺母的结合;结构(c),包括:柱形支架,在上述引导孔的下部周缘与上述引导孔具有高度差,相对于形成至少向宽度方向扩展的引导槽,下端与上述镜圈相连接;引导部,在上述支架的上端中心部位的上述引导槽以防止旋转的方式插入,并在上端中心形成螺母;以及螺栓,获得上述引导孔的上部周缘的支撑,相对于上述螺母实现结合;以及如下结构,即,在上述引导孔的上部和下部周缘分别与引导孔具有高度差,相对于形成至少向宽度方向扩展的引导槽,在支架的上端中心部位形成螺母,使之插入于上述下部引导槽,在上述上部引导槽以呈长方形的方式插入在中央具有贯通孔的滑动部,并包括通过贯通孔从上部开始与上述螺母相结合的螺栓。

并且,可以呈与上述前方框架的前面相对应的薄板形状,可以在已被设定的位置的上部形成呈向内侧弯曲的形状的环部,并从下部至中间的上侧部位还可以包括遮挡部,形成有相对于上述放大镜的侧面的呈切开的形状的嵌合槽,上述遮挡部可以被设置成上部的上述环部在上述放大镜安装单元中呈包围螺栓的头部的侧部的形状,来获得支撑,并下部的上述嵌合槽可以被设置成包围已被设置的放大镜的两侧部和上部的形状,来获得支撑。

另外,可以呈杆状,且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向前方呈凸出的弯曲形状,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还可以包括:辅助框架,用于固定对应的上述前方框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或对应的侧部框架;间隔调节部,设置于上述辅助框架与上述前方框架之间,来调节上述辅助框架与上述前方框架之间的间隔,可通过上述间隔调节部来调节上述辅助框架和上述前方框架之间的间隔,来使以上述辅助框架作为支撑基础的上述前方框架得到展开或更加得到弯曲,使得多个上述放大镜的焦点位置产生位移。

在这种情况下,在上述前方框架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可以形成螺母孔,并上述间隔调节部可以为以上述辅助框架作为支撑基础,来与上述前方框架的螺母孔相结合的螺栓。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前方框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与引导孔一同呈向后方凸出的圆弧形,相对于引导孔的圆弧中心,获得引导孔的引导的放大镜以自动的方式形成焦点排序,而且通过辅助框架和间隔调节部,来调节前方框架的弯曲程度,进而得到可以容易调节焦点位置的效果。

而且,在本发明的结构中,能够使放大镜稳定地靠近佩戴者的眼睛,从而可以安装小尺寸的放大镜,作为支撑基础的前方框架还能够执行放大镜的焦点排序功能,从而不仅能够简化结构,而且可以实现轻量化,由此存在如下效果:根据佩戴者的佩戴感的提高及重量减少,来解决放大镜向前倾斜的问题。

并且,遮挡部为挂式,由此具有可以选择性地设置及易于解除设置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调焦型放大镜眼镜的结构及其结构的结合关系的透视图。

图2为示出图1的调焦型放大镜眼镜的结构的组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3a至图3d为简要示出用于说明以图1的箭头ⅲ-ⅲ线为基准的多种实施例的结合部的结构及其各实施结构的结合关系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4为用于说明根据对于图2的前方框架和辅助框架的间隔调节部的调节来改变焦点位置的关系的侧视图。

图5为简要示出对于前方框架的放大镜安装单元的设置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调焦型放大镜眼镜的结构,包括放大镜安装单元,能够通过安装两边侧部的框架、眼镜架结构的前方框架及放大镜,来沿着上述前方框架左右方向滑动,上述调焦型放大镜眼镜的特征在于,上述前方框架在平面上呈圆弧形状,上述圆弧形状以长度方向的两端之间的位置已被设定的前方焦点位置为中心,并在上侧部位形成上下贯通且沿着上述圆弧形具有长度的引导孔,上述放大镜安装单元包括:结合部,沿着上述引导孔来实现滑动或固定;以及镜圈,设置于上述结合部的下部来实现放大镜的安装,安装在上述镜圈的放大镜使上述放大镜安装单元接受上述引导孔的引导之后放大的焦点朝向上述引导孔的圆弧中心方向。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对与以往的结构相同或相同范围内的结构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调焦型放大镜眼镜10包括:两侧的侧部框架12;以及放大镜安装单元18,通过安装眼镜架结构的前方框架14及放大镜16,来使之能够沿着前方框架14向左右方向滑动。

如图4所示,本发明中的前方框架14呈平面上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之间的部位以已被设定的前方焦点f0位置作为中心的圆弧a0形状。

并且,前方框架14在上侧部位形成上下贯通且沿着前方框架14的圆弧a0的形状具有长度的引导孔20。

并且,前方框架14在长度方向的中心部位的前面形成有从前方开始与螺栓b相结合的螺母n。

另外,在前方框架14的后面设置如下部件,即,支撑部件22,紧贴在佩戴者的眉间或前额来获得支撑;托架24,放置于佩戴者的鼻梁或该周缘,来衬托前方框架14的下部并获得支撑等。

在上述的前方框架14的说明中,引导孔20用于设置放大镜安装单元18,如图3a至3d所示,可以呈多种形状,对于引导孔20的各个实施例,在有关后述的放大镜安装单元18的设置中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首先,图3a的引导孔20位于前方框架14的佩戴者的眼睛上部的上侧部位,并沿着前方框架14的长度方向呈圆弧,并上下贯通。

作为对应于如此形成的引导孔20的一例的放大镜安装单元18a包括呈柱形的支架26a。

这种支架26a的上端的上部面紧贴于对应位置的引导孔20a的下部周缘,来从前方框架14a获得支撑,并支架26a的上部面的与引导孔20a相对应的部位与上部面具有高度差,以插入于引导孔20a的内部的方式形成有突出的引导部28a。

并且,引导部28a在引导部28a的上部面的中央形成有具有上下方向的深度的螺母n/a。

其中,优选地,上述支架26a的上侧部位在引导孔20a的长度方向(横向)上以宽的方式形成,引导孔20a的宽度方向(厚度方向)相对于横向窄,并使支架26a的前面部位和后面部位不向前方框架14a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

并且,上述引导部28a位于沿着支架26a的上侧部位形状的引导孔20a的长度方向,宽度相对于引导孔20a无法旋转,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入。

由此,上述支架26a的上部获得前方框架14a的底面和引导孔20a的内面的引导,而能够向横向滑动。

而且,支架26的下端与呈包围放大镜16的后方侧部的形状的镜圈30相连接。

并且,放大镜安装单元18a在前方框架14a的上部包括相对于上述支架26a的螺母n/a进行结合的螺栓b/a。

另外,在除一实施例的放大镜安装单元18a之外的其他各个实施例中,除对应于形成在前方框架14的引导孔20的结合部形状之外,包括在下端与镜圈30相连接的部件在内的其他部位由相同范围的技术结构形成。

在说明对此的其他各个实施例的结合部结构之前,如图3b所示,形成在前方框架14b的引导孔20b的剖面形状在上部周缘上与引导孔20b具有高度差,并形成至少向宽度方向扩展的引导孔40b。

与此相对应的一实施例的结合部包括滑动部32b,呈具有长度的块形而侧部插入于引导槽40b,下部以防止旋转的方式插入于引导孔20b,并向前方框架14b的下侧突出,上部面与前方框架14b的上部面相同或比前方框架14b的上部面更突出,并形成有在上部中心部位形成上下贯通的贯通孔42b。

并且,与上述引导孔20b的周缘下部和滑动部32b相对应的支架26b形成在上部面插入与此相对应的向前方框架14b的下侧突出的滑动部32b的下部的旋转防止槽44b,在与上述贯通孔42相对应的旋转防止槽44b的中心形成已被设定的深度的螺母n/b。

而且,在前方框架14b的上部包括螺栓b/b,用于获得滑动部32b的上部周缘的支撑,并通过滑动部32b的贯通孔42,来对应于螺母n/b进行结合。

另外,如图3c所示,放大镜安装单元18c的再一实施例的结合部结构包括如下结构,即,在引导孔20c的下部周缘与引导孔20c具有高度差,并对应于形成有至少向宽度方向扩展的引导槽40c,从支架26c的上端中心部位以防止旋转的方式插入引导槽40c,在上端中心形成已被设定的深度的螺母n/c的滑动部32c及头部部位获得引导孔20c的上部周缘的支撑,并包括对应于螺母n/c进行结合的螺栓b/c。

并且,如图3d所示,放大镜安装单元18的另一实施例的结合部结构包括如下结构,即,在引导孔20d的上部和下部周缘与引导孔20d具有高度差,并对应于形成有至少向宽度方向扩展的引导槽40d、引导槽40d',在支架26d的上端中心部位形成螺母n/d,使之插入于下部引导孔40d',并在上部引导孔40d插入以长方形的方式在中央具有贯通孔h'的滑动部32d,并包括从上部通过贯通孔h',来与螺母n/d进行结合的螺栓b/d。

可见,上述描述的放大镜安装单元18的各个实施例的结构是以安装在镜圈30的放大镜16的焦点方向与滑动移送位置无关沿着引导孔40朝向呈圆弧形的前方框架14的中心的方式进行滑动引导和该排序的结构。

尤其,优选地,在上述放大镜安装单元18中,支架26以前方框架14的上部平面状态为基准,呈放大镜16的焦点方向从佩戴者的眼睛弯曲成以设定的角度的弯曲形状。

并且,优选地,根据该弯曲形状的放大镜16的指示角度,在相对于前方框架14的上部的水平面为基准时,在20~40°的范围内形成多个,从而可选择性地使用佩戴者所需的角度的支架26的角度。

其原因在于,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佩戴者(手术者)所观看的姿势等不同。

对此,例如,在牙医的情况下,大概对前方框架14的上部的水平面以约20~30°的范围来观看,在外科医生的情况下,大概为了防止手臂的摇晃而具备桌子等的支撑部,并在直立的状态下仅进行低头动作,因此相对于比牙医的情况更向下方的前方框架14的上部的水平面以约30~40°的范围来观看。

另外,在安装有放大镜16的前方框架14设置有遮挡部34,用于避免从放大镜16的侧部方向,即,用放大镜16来观看的部位中喷射的异物向佩戴者的眼睛周围飞溅。

这种遮挡部34呈与前方框架14的前面边缘相对应的薄板形状,且可以由透明或不透明的材质制造。

并且,如图1、图2、图4及图5所示,在遮挡部34的设置结构中,在已被设定的位置的上部形成向内侧呈弯曲形状的环部36,并在上述环部36的内侧挂住用于包围位于前方框架14的两侧上部的螺栓b的头部部位的形状,从而支撑遮挡部34的上部。

而且,在遮挡部34形成有嵌合槽38,呈对应于从下部对应于中间的上侧部位的、放大镜16的侧面进行切开的形状。

这种嵌合槽38呈在放大镜16的两边侧部包围该上侧部位的形状,从而当调节物镜o/l的焦点时,能够前后移动。

因此,遮挡部34通过获得设置于前方框架14的上部的螺栓b的支撑,并包围同时得到安装的放大镜16的侧部,来完成该安装。

像这样以分离型的方式形成遮挡部34的目的在于,在设置于前方框架14的上部的螺栓b上悬挂上部,来完成其设置,可根据佩戴者的选择易于解除该设置。

另外,在前方框架14的前方部位包括辅助框架46,以呈杆状的方式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向前方呈凸出的弯曲形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固定于前方框架14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或对应的侧部框架12。

并且,在辅助框架46与前方框架14之间还包括间隔调节部48,用于调节它们之间的间隔。

在上述间隔调节部48中,在上述辅助框架46的中间部位形成贯通孔h,在对应于上述贯通孔h的前方框架14的中间部位形成螺母孔n/h,以辅助框架46作为支撑基础,包括通过贯通孔h来与螺母孔n/h进行结合的调节螺栓c/b。

其中,优选地,在辅助框架46和前方框架14中,辅助框架46的可弯曲性(弯曲度)程度至少低于前方框架14的可弯曲性。

即,优选地,辅助框架46的刚性与前方框架14的刚性相同或高。

像这样,如图4所示,通过辅助框架46和间隔调节部48的调节来调节辅助框架46和前方框架14之间的间隔,从而使以辅助框架46为支撑基础的前方框架14得到展开或使之处于更加弯曲的程度a0、a1、a2,进而实现放大镜16的焦点位置的位移f0、f1、f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