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板和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979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偏振板和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偏振板及液晶面板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在液晶单元的两面分别粘贴有偏振板的液晶面板。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5838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液晶面板的大型化在发展,另一方面,从设计性的观点出发,为了使液晶面板薄型,液晶单元的薄型化也在发展。另外,还要求更进一步提升液晶面板的显示质量。

发明人等研究发现,若以提升亮度及提升黑色显示质量为目的而将透射率及偏振度高的偏振板粘贴于大型的薄型液晶单元时,会有液晶单元翘曲的情形。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明亮且实现高质量的黑色显示,并可抑制薄型的液晶单元的翘曲的偏振板等。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偏振板具备偏振片、及配置于前述偏振片上的保护膜。而且,前述偏振片的厚度为10μm以下,前述偏振板的偏振度为99.98%以上,前述偏振板的总透光率为42%以上。

根据本发明,由于总透光率及偏振度高,因此液晶面板的亮度及黑色显示的质量得到提升。此外,如此就总透光率及偏振度高的偏振板而言容易产生收缩,且在薄型的液晶单元中容易产生翘曲,但由于本发明中偏振片的厚度薄,因此液晶单元的翘曲也得到抑制。

在此,前述偏振板的外形形状可以为具有660mm以上的长边及370mm以上的短边的矩形。如此,就大的偏振板而言,更容易产生翘曲,但由于偏振片的厚度薄,因此液晶单元的翘曲得到抑制。

另外,可用于具有3mm以下的厚度的液晶单元。薄型的液晶单元容易翘曲,因此效果高。

另外,可用于像素的面积为0.5mm2以下的液晶单元。当应用于这种液晶单元时,可以充分发挥该液晶单元的高精细的特性。

另外,相对于0.125mm、0.5mm、1.0mm及2.0mm的4种宽度的光梳的透射图像清晰度(%)的总和值(%)可以为200以上。当总透光率及偏振度高、且透射图像清晰度也高时,能够显示更为高精细的图像。

本发明的液晶面板具备液晶单元、及粘贴于前述液晶单元的两面的一对的上述偏振板。

在此,前述液晶单元的厚度可以为3mm以下。

另外,前述液晶单元的像素的面积可以为0.5mm2以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明亮且实现了高质量的黑色显示的显示质量,并可抑制薄型的液晶单元的翘曲的偏振板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剖面图。

图2为从与图1的偏振板的主面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时的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的侧面图。

图4为图3的液晶面板的像素的放大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偏振板)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板100的基本的层构成的一例的概略剖面图,偏振板100具有:偏振片10、隔着粘接剂层5而粘贴于偏振片10的一面的保护膜20、及隔着粘接剂层5而粘贴于偏振片10的另一面的保护膜30。保护膜20配置于液晶单元侧,保护膜30配置于与液晶单元相反一侧。在保护膜30上可具有功能层26。另外,在保护膜20下可具有粘合剂层28,例如可隔着粘合剂层28而粘贴于液晶单元。或者,虽然图中未显示,但也可以不使用保护膜20,将粘合剂层28直接或隔着其他层(易粘接层、抗静电层、保护涂层(原文:オ一バ一コ一ト層)等)设置于偏振片10的与保护膜30相反一侧的面,再隔着该粘合剂层28粘贴于液晶单元。

图2为从与偏振板100主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偏振板100时的图。偏振板100的外形形状为矩形。该矩形具有660mm以上的长边a及370mm以上的短边b(相当于32英寸型画面)。该矩形形状可以具有800mm以上的长边a及450mm以上的短边b(相当于40英寸型画面),也可以具有1000mm以上的长边a及550mm以上的短边b(相当于50英寸型画面),还可以具有1300mm以上的长边a及700mm以上的短边b(相当于60英寸型画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矩形形状是指:包含角部c的两边的5mm左右被倒r角或倒c角的形状。另外,矩形包括正方形。

矩形的大小的上限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长边a的尺寸为3000mm以下。

偏振板100的平均偏振度(根据日本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协会(jeita)ed-2521b)为99.980%以上,优选为99.985%以上,更优选为99.990%以上。

偏振板100的jisk7361-1:1997所示的总透光率为42%以上,可以为42.5%以上。虽然总透光率的上限为50%即可,但可以为45%以下,也可以为44.5%以下。

关于偏振板100,在jisk7374(2007)所规定的透射图像清晰度测定试验中,0.125mm、0.5mm、1.0mm、及2.0mm的4种宽度的光梳的各透射图像清晰度cn(%)的总和值tc(%)可以为200以上,也可以为300以上。

上述透射图像清晰度测定试验为:使偏振板的透射光的光量通过与透射光的光线轴正交、且以速度10mm/min移动的宽度n(mm)的光梳而进行测定的试验。具体而言,使用图像清晰度测定器(suga试验机(株)制)来测定。图像清晰度测定器由以下装置构成:光学装置,使透过狭缝的光为平行光线,使之从与成为外侧(相对于液晶单元为相反侧)的保护膜30相反一侧(在图1中,为从保护膜20侧)垂直地入射,使该透射光通过移动的光梳而进行检测;以及计测系统装置,将检测到的光量的变动以波形的形式记录。光梳的明部与暗部的宽度比为1∶1,其宽度n(mm)设为0.125、0.5、1、2的4种类,移动速度设为10mm/min。

关于透射图像清晰度cn(%),在透射图像清晰度测定试验中,在将光线轴上存在有光梳的透射部分(明部)时的透射光量的最高值设为mn,并将光线轴上存在有光梳的遮光部分(暗部)时的透射光量的最小值设为mn的情况下,以下述式算出。

cn={(mn-mn)/(mn+mn)}×100

总和值tc(%)为光梳的宽度n(mm)分别为0.125、0.5、1、2时的4种透射图像清晰度c0.125(%)、c0.5(%)、c1(%)、c2(%)的总和值,因此,可取的最大值为400%。

为了提高透射图像清晰度,例如,只要在保护膜等最外层设置表面粗糙度小的防眩处理层、防反射层等功能层26(详细如后述)即可。

接着,对各层加以说明。

(偏振片)

偏振片10包含树脂及二色性色素。二色性色素在树脂中取向,由此发挥偏振特性。二色性色素的例子为碘、二色性有机染料。

树脂的例子为聚乙烯醇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为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的皂化物。作为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可列举:作为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的聚乙酸乙烯酯、乙酸乙烯酯和能够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等。作为能够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其他单体,可列举例如:不饱和羧酸类、烯烃类、乙烯基醚类、不饱和磺酸类等。另外,聚乙烯醇系树脂可被改性,例如可使用经醛类改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乙醛、聚乙烯醇缩丁醛等。

作为偏振片10,具体而言,可列举:碘吸附取向于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碘系偏振膜、二色性有机染料吸附取向于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染料系偏振膜等。

偏振片10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为10μm以下,也可以为8μm以下,还可以为5μm以下。厚度的下限并无特别限定,但从容易得到高的偏振度的点、不易产生缺陷的点、以及容易处理的点出发,优选厚于2μm。

(保护膜)

保护膜20、30只要是在可见光下透明的树脂膜则并无特别限定。保护膜20、30彼此可以为相同的材料的膜,彼此也可以为相异的材料的膜。另外,也可以缺少其中任一者。

关于保护膜20、30的粒子,可列举:丙烯酸系树脂膜、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等丙烯酸系树脂(包含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与丙烯酸系树脂)、烯烃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系共聚树脂、丙烯腈-苯乙烯系共聚树脂、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聚偏氯乙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缩醛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改性聚苯醚系树脂、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为代表的聚酯系树脂、聚砜系树脂、聚醚砜系树脂、聚芳酯系树脂、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环氧系树脂、氧杂环丁烷系树脂。

保护膜20、30可以为实施了拉伸处理的膜。例如,保护膜20、30可以为单轴拉伸品,也可以为在互相垂直的二个方向等二个方向上经拉伸的双轴拉伸品。

上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表示重复单元的80摩尔%以上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的树脂,也可以含有源自其他共聚成分的构成单元。作为其他的共聚成分,可列举:间苯二甲酸、对β-羟乙氧基苯甲酸、4,4’-二羧基联苯、4,4’-二羧基二苯甲酮、双(4-羧基苯基)乙烷、己二酸、癸二酸、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1,4-二羧基环己烷等二羧酸成分;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二乙二醇、环己二醇、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等二醇成分。这些二羧酸成分、二醇成分根据需要可以组合2种类以上而使用。另外,也能够与前述羧酸成分、二醇成分一起而并用对羟基苯甲酸等羟基羧酸。作为其他共聚成分,也可以使用含有少量的酰胺键、氨基甲酸酯键、醚键、碳酸酯键等的二羧酸成分和/或二醇成分。

上述的纤维素系树脂是指:由棉绒、木材浆(阔叶树浆、针叶树浆)等原料纤维素得到的纤维素的羟基的氢原子的一部分或全部被乙酰基、丙酰基和/或丁酰基取代后的、纤维素有机酸酯或纤维素混合有机酸酯。可列举例如:纤维素的乙酸酯、丙酸酯、丁酸酯、及包含它们的混合酯等的物质。其中,优选为三乙酸纤维素膜、二乙酸纤维素膜、乙酸丙酸纤维素膜及乙酸丁酸纤维素膜等。

上述的烯烃系树脂例如以下列的烯烃系树脂为代表:使用聚合用催化剂使降冰片烯及其他的环戊二烯衍生物等环状烯烃单体聚合了的环状烯烃系树脂;使用聚合用催化剂使乙烯及丙烯等链状烯烃单体聚合了的链状烯烃系树脂。

针对上述的环状烯烃系树脂,可列举例如:以通过狄尔斯-阿尔德反应由环戊二烯与烯烃类得到的降冰片烯或其衍生物为单体,进行开环易位聚合,接着通过氢化而得的树脂;以通过狄尔斯-阿尔德反应由二环戊二烯与烯烃类或甲基丙烯酸酯类得到的四环十二烯或其衍生物为单体,进行开环易位聚合,接着通过氢化而得的树脂;使用2种以上的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烯、它们的衍生物类、或其他的环状烯烃单体,同样地进行开环易位共聚,接着通过氢化而得的树脂;使前述的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烯或它们的衍生物与具有乙烯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等加成共聚而得的树脂等。

作为链状烯烃系树脂,可例示聚乙烯或上述的聚丙烯系树脂。

保护膜20、30的厚度通常为10~200μm,优选为20~120μm。保护膜20、30的厚度小于10μm时,有不易操作的倾向,厚度超过200μm时,有偏振板变厚的倾向。保护膜20、30的厚度可以彼此相同或相异。

保护膜20、30优选透明性优异。具体而言,保护膜的根据jisk7136:2000所测定的总雾度值优选为1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以下。总雾度值大于10%时,有时白色亮度降低,画面变暗,因而不优选。

配置于液晶单元侧的保护膜20优选透明性特别优异,且不发生内部散射。具体而言,关于保护膜20,在以具有同水平的折射率的溶液、粘合剂等补偿表面雾度(外部雾度)后,根据jisk7136:2000所测定的内部雾度值优选为0.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2%以下。内部雾度值大于0.2%的情况下,黑色亮度会降低、显示黑色时画面变亮、对比大幅降低,因而不优选。在没有保护膜20、而直接将粘合剂层28设于偏振片10的情况下,偏振片10与液晶单元的间的距离变近,在可实现更黑的黑色显示的方面是优选的。

在与液晶单元相反一侧所配置的保护膜30的表面,也可以设置功能层26。例如,从防止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工序等中的擦伤的观点出发,该功能层26可以为硬涂层。作为形成硬涂层的材料(硬涂材料),优选为会因热、光而固化的材料,可列举例如:有机硅系、三聚氰胺系、环氧系、丙烯酸系、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系等有机硬涂材料;二氧化硅等无机硬涂材料;等。从粘接力良好且生产性优异的观点出发,这些之中,优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系及多官能丙烯酸酯系硬涂材料。

除了硬涂层以外,功能层26也可以为防反射层、防眩层等其他的具有功能的层。这些功能层可以为具有1种功能的层,也可以为组合多个具有1种功能的层而得的层,1个层也可以发挥2种以上的功能。根据希望,出于达到折射率的调整、弯曲弹性模量的提升、体积收缩率的稳定化、以及耐热性、抗静电性及防眩性等的提升的目的,这些功能层中可含有各种填料。另外,功能层26可以含有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抗静电剂、流平剂及消泡剂等添加剂。

(粘接剂层)

作为粘接剂层5,可使用以环氧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氰基丙烯酸酯系树脂、丙烯酰胺系树脂等作为粘接剂成分的粘接剂。在本发明中,优选所使用的粘接剂之一为无溶剂型的粘接剂。无溶剂型的粘接剂不含有有意义量的溶剂,但含有因加热、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例如紫外线、可见光、电子束、x射线等)而反应固化的固化性化合物(单体或低聚物等),是通过该固化性化合物的固化而形成粘接剂层的粘接剂,典型而言,包含因加热、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反应固化的固化性化合物、及聚合引发剂(阳离子聚合引发剂、阴离子聚合引发剂、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无溶剂型的粘接剂之中,从反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通过阳离子聚合而固化的化合物,尤其是,对于以环氧化合物作为固化性化合物的无溶剂型的环氧系粘接剂而言,由于偏振膜与丙烯酸系树脂膜的粘接性、以及偏振膜与包含丙烯酸系树脂以外的树脂膜的保护膜的粘接性优异,因此更为优选。

另外,作为粘接剂层5的粘接剂,也可以列举:水系的粘接剂,即,使粘接剂成分溶解于水的粘接剂;或使其分散于水中的粘接剂。使用水系的粘接剂时,可以进一步降低粘接剂层的厚度。作为水系的粘接剂,可列举:含有例如水溶性的交联性环氧树脂、或亲水性的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作为粘接剂成分的水系的粘接剂。

作为上述粘接剂的具体例,可使用日本特开2015-38631号公报所公开的粘接剂。

粘接剂层的厚度通常为0.1~50μm,优选为0.5μm以上,更优选为1μm以上。另外,更优选处于1~20μm,甚至2~10μm的范围。

(其他的构成)

偏振板100可以在保护膜20上直接或隔着其他层(易粘接层、抗静电层、保护涂层等)而具有粘合剂层28,另外,保护膜20不存在时,可在偏振片10上直接或隔着其他层(易粘接层、抗静电层、保护涂层等)而具有粘合剂层28,这种情况下,变得容易将偏振板100粘贴于液晶单元等。关于形成粘合剂层28的粘合剂的例子,例如,已在日本特开2015-38631号公报中公开。

粘合剂层的厚度可设为3~50μm左右。在将粘合剂层28赋予偏振板100的情况下,可对偏振板100的保护膜20的表面实施电晕处理等表面处理。另外,在形成粘合剂层28的情况下,通常预先用剥离膜等覆盖粘合剂层28的表面。

(液晶面板)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200的基本构成的一例的侧面图。图3所示的液晶面板200具有液晶单元40、及配置于其两面的一对的偏振板100a、100b。偏振板100b配置于液晶单元40的背光bl侧的面上。另一方面,偏振板100a配置于液晶单元40的与背光bl相反一侧的面、即视觉辨认侧的面上。本实施方式中,视觉辨认侧的偏振板100a具有功能层26,但背光侧的偏振板100b不具有功能层26。各偏振板100a、100b的粘合剂层28与液晶单元40接触。关于液晶单元40,虽然图式中予以省略,但其具有例如电极基板/液晶层/带有彩色滤光片的电极基板这样的层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粘合剂层28可预先设置于偏振板,也可以预先设置于液晶单元的面上。一对的偏振板100的偏振轴通常设为正交尼克尔式。

液晶单元40的主面的大小优选为具有660mm以上的长边及370mm以上的短边的矩形形状(相当于32英寸型),还优选为具有800mm以上的长边及450mm以上的短边的矩形形状(相当于40英寸型)。进一步地,液晶单元40的主面的大小优选为具有1000mm以上的长边及550mm以上的短边的矩形形状(相当于50英寸型),还优选为具有1300mm以上的长边及700mm以上的短边的矩形形状(相当于60英寸型)。

液晶单元40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为3mm以下,也可以为2mm以下,还可以为1.3mm以下。

图4(a)及(b)为液晶单元40的带有彩色滤光片的电极基板的放大平面图。液晶单元40的彩色滤光片具有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42。图4(a)中,各像素42具有红色亚像素42r、绿色亚像素42g、蓝色亚像素42b。如图4(b)所示,各像素42也可以具有红色亚像素42r、绿色亚像素42g、蓝色亚像素42b、黄色亚像素42y。

像素42的面积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0.5mm2以下,也可以为0.3mm2以下。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偏振板100及液晶面板200,由于总透光率及偏振度高,因此亮度及黑色显示质量提升。此外,就如此总透光率及偏振度高的偏振板而言,在薄型的液晶单元中容易产生翘曲,但本案发明中,由于偏振片的厚度薄,因此还可防止液晶单元的翘曲。即,由于偏振片被单轴拉伸,因此制造后的偏振片及偏振板将会相对于该拉伸方向而收缩。而且,一对的偏振片按照彼此呈正交尼克尔型、即偏振片的拉伸轴成为垂直的方式被贴合于液晶单元,因此液晶单元的两面在不同的方向上受到力,无法彼此抵消此力量。另外,液晶面板在长度方向上容易弯曲,因此液晶单元容易向某一翘曲,该侧为偏振片的吸收轴朝向平行于液晶面板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一侧。尤其是,当偏振板曝露在高温环境时,翘曲变得明显。然而,本实施方式中,偏振片的厚度薄,因此抑制了偏振板给液晶单元带来的收缩应力,抑制了液晶单元的翘曲。

此外,大型的液晶面板通常以直立的方式使用,就大型的液晶面板而言,自重的影响会消失,因此变得容易受到偏振板100所致的翘曲的影响,本案发明的偏振板特别适合。

另外,偏振板变大时,收缩力也变强,因此大型的液晶单元的翘曲容易变得明显。因此,若是偏振板100的外形形状为具有660mm以上的长边及370mm以上的短边的矩形,则效果特别高。

此外,即使液晶单元变薄,翘曲仍容易变得明显,因此,即使用于具有3mm以下的厚度的液晶单元,效果也高,2mm以下时效果更高,尤其在1.3mm以下的液晶单元的情况下效果特别高。

此外,偏振板的透射图像清晰度的总和值tc(%)为200以上、进一步为250以上、尤其是为300以上时,图像不易模糊,图像的清晰度变高,视觉辨认性进一步提升。

由其他观点来说明,近年来,画面的高精细化、例如由4k标准变更为8k标准等的高精细化在发展,有黑色矩阵面积增加而开口率下降的倾向。因此,为了确保画面的亮度,对偏振板要求42%以上甚至是42.5%以上的高的总透光率。另外,通常当偏振板的透射率提升时,有偏振板的偏振度相对地下降的倾向,若偏振度下降,则黑色显示时的透射率上升,对比(白色亮度/黑色亮度)降低。因此,在高的总透光率的基础上,还对偏振板要求99.98%甚至是99.99%以上的高的偏振度。

尤其是就大型tv的va模式而言,明显地视觉辨认到偏振度的降低,暗的部分无法变得紧致,因此显示装置的高精细化效果变薄弱。va模式的特征在于较ips模式为高对比度,但另一方面,偏振度的微小的降低会明显地表现出来。而且,为了得到高透射率且高偏振度的偏振板,需要使偏振片的向吸收轴方向的拉伸倍率为5.2倍以上、甚至5.5倍以上而使pva高取向,同时实现必要且最低限度的染色。然而,拉伸倍率提高时,向该方向的热收缩通常变大,因此就大型且薄的液晶单元而言,单元容易弯曲,因此液晶单元的翘曲会变大。因此,虽然实现高透射率及高偏振度,但只要薄化偏振片则收缩力下降,翘曲减少。由此,提供一种明亮且实现高质量的黑色显示,并可抑制薄型的液晶单元的翘曲的偏振板。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针对这种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加以说明。首先,制造偏振片的膜。具体而言,首先,准备基材膜,在基材膜上涂布聚乙烯醇系树脂等树脂的溶液,并使溶剂干燥,在基材膜上形成树脂层。需要说明的是,可在基材膜的要形成树脂层的面预先形成底涂层。作为基材膜,可使用pet等树脂膜。底涂层的材料的例子为用于偏振片的将亲水性树脂交联后的树脂。

接下来,根据需要调整树脂层的水分等溶剂量,之后,对基材膜及树脂层进行单轴拉伸,接下来,用碘等二色性色素染色树脂层而使二色性色素吸附取向于树脂层。接下来,根据需要而利用硼酸水溶液对二色性色素所吸附取向的树脂层进行处理,进行洗去硼酸水溶液的洗涤工序。由此,制造已吸附取向二色性色素的树脂层、即偏振片的膜。各工序可采用公知的方法。

基材膜及树脂层的单轴拉伸可以在染色前进行,也可以在染色中进行,还可以在染色后的硼酸处理中进行。也可以在上述多个阶段中分别进行单轴拉伸。可将基材膜及树脂层在md方向(膜运送方向)上单轴拉伸,此时,可在周速相异的辊间单轴地进行拉伸,也可以使用热辊单轴地进行拉伸。另外,可将基材膜及树脂层在td方向(与膜运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单轴拉伸,此时,可使用所谓的拉幅机法。另外,也可以为在大气中进行拉伸的干式拉伸,也可以为在经溶剂使其溶胀后的状态下进行拉伸的湿式拉伸。为了实现高透射率及高偏振度,拉伸倍率为5倍以上,优选为5.2倍以上,特别优选为5.5倍以上。拉伸倍率的上限并无特别限定,但从抑制断裂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8倍以下。

接下来,在偏振片的表面使用粘接剂来贴合保护膜。具体而言,首先,在偏振片与保护膜之间隔着粘接剂的层使偏振片与保护膜重叠,利用公知的方法使粘接剂固化或干燥,得到基材膜、偏振片及保护膜的层叠体。之后,只要从该层叠体剥离基材膜,对于露出的偏振片的另一面,以同样的方式使用粘接剂贴合其他的保护膜即可。隔着粘接剂而重叠多个膜时,通常用一对辊加压这些层,并以不会使气泡等进入的方式使其密合。

为了使偏振片的厚度为10μm以下,并且充分提高偏振板的总透光率及偏振度,优选为,在制造中设为5倍以上、优选5.2倍以上、特别优选5.5倍以上的拉伸倍率的同时充分进行染色、交联,并将洗涤设为最低限度。另外,在保护膜30的外侧设置低反射率的表面处理层、设置增亮膜作为背光侧的保护膜30的外侧或保护膜30,由此可实现高透射且高偏振度。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变形方式。例如,如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偏振片的两面设置有保护膜,但也可以仅在一侧设置保护膜。另外,也可以具有偏振片及保护膜以外的其他的层。另外,偏振板的形状可以为矩形以外。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在没有特别记载的情况下,实施例中,表示含量或使用量的%及份均为重量基准。

(实施例1)

(1)基材膜的制造

将在住友化学(株)制“住友noblenw151”所构成的树脂层的两侧配置有住友化学(株)制“住友noblenflx80e4”所构成的树脂层的3层结构的基材膜,使用多层挤出成形机利用共挤出而成形,得到各层厚度比3/4/3、合计厚度100μm的基材膜。

(2)底涂涂敷

相对于聚乙烯醇(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制“z-200”)3重量%水溶液的固体成分6重量份,混合5重量份的作为交联剂的(田冈化学工业(株)制“sumirezresin650”)。使用凹版涂布机将所得的混合水溶液涂敷于已实施电晕处理的上述基材膜的电晕处理面上,在80℃进行10分钟干燥,由此形成厚度0.2μm的底涂层。

(3)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形成

将聚乙烯醇(kuraray(株)制“pval24”,平均聚合度2400,平均皂化度98.0~99.0摩尔%)溶解于95℃的热水中,制备浓度8重量%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使用逗点涂布机将所得的水溶液涂敷于上述底涂层上,在80℃进行5分钟干燥,由此制作基材膜/底涂层/聚乙烯醇系树脂层所构成的3层结构的层叠膜。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厚度为10.5μm。

(4)拉伸工序

使上述的层叠膜在160℃的热风下在md方向(膜运送方向)收缩的同时,在td方向(与膜运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拉伸。在控制拉伸工序途中的md倍率及td倍率的同时,得到最终的md倍率为0.40、最终的td倍率为5.8的拉伸膜。需要说明的是,在拉伸工序途中,以td倍率为1.6时md倍率为0.71、td倍率为2.0时md倍率为0.63、td倍率为3.0时md倍率为0.52、td倍率为4.0时md倍率为0.45、td倍率为5.0时md倍率为0.41的方式进行拉伸,最终制作出td倍率为5.8且md倍率为0.40的拉伸膜。

(5)染色工序

对于经拉伸的层叠膜,按照以下的步骤制作偏振性拉伸膜。首先,将拉伸膜浸渍于作为含有碘及碘化钾的水溶液的30℃的染色溶液中48秒,进行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染色,接着用10℃的纯水冲走多余的碘液。接下来,浸渍于作为含有硼酸及碘化钾的水溶液的72℃的交联溶液中600秒。之后,用9℃的纯水洗涤4秒,最后在80℃进行5分钟干燥,由此得到偏振性层叠膜。

(6)粘接剂的准备

使用偏振性层叠膜,按照以下的步骤制作偏振板。首先,相对于聚乙烯醇(kuraray(株)制“kl-318”)3重量%水溶液的固体成分2重量份,混合1重量份的交联剂(田冈化学工业(株)制“sumirezresin650”)而制成粘接剂水溶液。

(7)偏振片与保护膜的贴合

接下来,将在所得的偏振性层叠膜的聚乙烯醇涂敷面与保护膜(在40μm的三乙酸纤维素上赋予6μm的防反射层的保护膜)之间隔着上述的粘接剂水溶液的层叠体,导入一对辊之间进行挤压,之后在80℃进行5分钟干燥。之后,从层叠体剥离基材膜,进一步地在露出的偏振片的表面同样地贴合其他的保护膜(23μm的环烯烃聚合物)而得到偏振板。

由所得的长条的偏振板得到150mm×150mm的第1大小的偏振板与1780mm×1000mm的第2大小的偏振板。偏振片的厚度为5μm。

(实施例2)

除了使用在40μm的三乙酸纤维素上层叠了8μm的防眩层而成者作为保护膜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

(比较例1)

除了在支承膜上更厚地形成聚乙烯醇系树脂层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所得的偏振片的厚度为25μm。

(比较例2)

除了在支承膜上更厚地(较比较例1更薄)形成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得到使最终的md倍率为0.40、最终的td倍率为4.3倍的拉伸膜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所得的偏振片的厚度为25μm。

(偏振板的评价)

实施例1~3及比较例1~2的偏振板的光学特性如表所示。

(视觉辨认性评价1:白色显示评价)

从液晶显示装置(夏普公司制的液晶电视,型号:next“80xu30”,液晶面板的画面尺寸:80英寸,液晶单元的厚度1.1mm,va模式,像素的面积:约0.21mm2)中取出液晶面板(称为液晶单元a),首先将配置在液晶面板的视觉辨认侧的光学膜除掉150mm×150mm后,以水擦拭所得的液晶单元的玻璃表面,并用浸渍过酒精的bemcot擦拭3次,除去异物或粘合剂。在该液晶单元的璃璃基板上,隔着丙烯酸系粘合剂(厚度:20μm)将实施例1~2、比较例1~2中所得的第1大小的偏振板贴合,制作液晶面板。视觉辨认侧的偏振板设为:使该偏振板的吸收轴方向与前述液晶单元的长边方向实质上成为平行。以此状态使液晶面板显示白色画面,人以目视来评价对图像的观察感觉。作为评价,将白色的亮度几乎与周围(原来的偏振板)没有变化的情况评价为○,将比周围变暗的情况评价为×。

(视觉辨认性评价2:黑色显示评价)

接下来,将配置于液晶面板的视觉辨认侧的光学膜全部移除后,以水擦拭所得的液晶单元的玻璃表面,并用浸渍过酒精的bemcot擦拭3次,除去异物或粘合剂。在该液晶单元的玻璃基板上隔着丙烯酸系粘合剂(厚度:20μm)将实施例1~2、比较例1~2中所得的第2大小的偏振板贴合,制作液晶面板。以此状态使液晶面板显示烟火的图像,人以目视来评价对图像的观察感觉。作为评价,将在明亮的室内环境下可以清楚看见烟火图像的情况评价为○,将模糊地看见的情况评价为×。

(视觉辨认性评价3:精细度评价)

进一步地,使液晶面板显示森林的图像,人以目视来评价对图像的观察感觉。将可以精细地看见树木的叶片的细微部分的情况评价为○,将细微部分模糊的情况评价为×。

(翘曲的评价)

针对翘曲,将液晶面板保持在80℃的炉内250小时,然后对刚从炉子取出后的液晶面板的翘曲量进行测定。将翘曲量为5mm以下的情况评价为○,将大于5mm的情况评价为×。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实施例1的偏振板,也采用其他的液晶单元(称为液晶单元b)进行评价。具体而言,将液晶显示装置变更为samsung公司制的液晶电视(型号:un55d7000lf,液晶面板的画面尺寸:55英寸,液晶单元的厚度1.1mm,va模式,像素的面积:约0.40mm2),除此以外,以与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

将上述的结果示于表1。

[表1]

符号说明

5…粘接剂层、10…偏振片、20、30…保护膜、40…液晶单元、100…偏振板、200…液晶面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