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纳的拍摄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09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收纳的拍摄箱,包括立方体结构、且中空的箱本体,其特征是,箱本体包括有:

底座;

位于底座上方的顶盖;

围绕箱本体周向设置的侧板,各侧板间互不相连,且侧板依次为左侧板、后侧板和右侧板,其中左侧板和右侧板均为折叠侧板;

折叠侧板通过位于顶盖和底座之间的折叠侧板中心轴分割为上下分离、且对称的上折叠侧板和下折叠侧板,上折叠侧板和下折叠侧板间通过铰接轴实现转动配合,上折叠侧板的上部与顶盖铰接配合,下折叠侧板的下部与底座铰接配合;

用于上折叠侧板和下折叠侧板保持展开静止状态的限位单元;

所述后侧板的上部与顶盖之间、及后侧板的下部与底座之间至少有一处为可拆卸连接,则剩余处为铰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收纳的拍摄箱,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单元包括:

位于上折叠侧板处、且靠近下折叠侧板边缘设置的第一磁性件;

位于下折叠侧板处、且靠近上折叠侧板边缘设置的第二磁性件,该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相互磁性吸引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收纳的拍摄箱,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单元包括:

位于上折叠侧板处、且靠近下折叠侧板边缘设置的销孔;

位于下折叠侧板处、且靠近上折叠侧板边缘设置的插销,该插销与销孔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收纳的拍摄箱,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单元包括:

位于顶盖处、且靠近上折叠侧板边缘设置的第三磁性件;

位于上折叠侧板处、且靠近顶盖设置的第四磁性件,第四磁性件与第三磁性件相互磁性吸引配合;

位于下折叠侧板处、且靠近底座设置的第五磁性件;

位于底座处、且靠近下折叠侧板边缘设置的第六磁性件,第六磁性件与第五磁性件相互磁性吸引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收纳的拍摄箱,其特征是:所述箱本体内安装有光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收纳的拍摄箱,其特征是:所述光源为LED灯板,该LED灯板分布于侧板内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收纳的拍摄箱,其特征是:所述侧板还包括有前侧板,该前侧板的上部与顶盖之间、及前侧板的下部与底座之间至少有一处为可拆卸连接,则剩余处为铰接配合;该前侧板处开设有侧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收纳的拍摄箱,其特征是:所述前侧板上部、且靠近顶盖的位置设有主磁性件,顶盖上靠近前侧板边缘位置设有与主磁性件相配合的辅磁性件;前侧板的下部与底座之间为铰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收纳的拍摄箱,其特征是:所述左侧板上部和右侧板上部均通过铰接轴与顶盖转动配合;左侧板处铰接轴为左上铰接轴,左上铰接轴与左侧板固定连接;右侧板处铰接轴为右上铰接轴,右上铰接轴与右侧板固定连接;左上铰接轴和右上铰接轴相互平行设置,在左上铰接轴和右上铰接轴之间架设有上同步轴,该上同步轴与左上铰接轴垂直交错设置,且上同步轴和左上铰接轴接合处、及上同步轴和右上铰接轴接合处均设有用于垂直交错轴间扭矩传递的扭矩垂直传递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于收纳的拍摄箱,其特征是:所述扭矩垂直传递机构包括固定于左上铰接轴端部或右上铰接轴端部处的主动卡爪,及固定于上同步轴端部、且与主动卡爪相配合的从动卡爪;主动卡爪包括与左上铰接轴端部或右上铰接轴端部固定的主动座,及凸设于主动座上、且绕左上铰接轴轴向对称分布的主动凸爪;从动卡爪包括与上同步轴端部固定的从动座,及凸设于从动座上、且绕上同步轴轴向对称分布的从动凸爪;主动卡爪上相邻两主动凸爪间为齿隙,从动卡爪上至少有一个从动凸爪位于齿隙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于收纳的拍摄箱,其特征是:所述扭矩垂直传递机构为蜗杆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于收纳的拍摄箱,其特征是:所述扭矩垂直传递机构为交错轴斜齿轮机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便于收纳的拍摄箱,其特征是:所述左侧板下部和右侧板下部均通过铰接轴与底座转动配合;左侧板处铰接轴为左下铰接轴,左下铰接轴与左侧板固定连接;右侧板处铰接轴为右下铰接轴,右下铰接轴与右侧板固定连接;左下铰接轴和右下铰接轴相互平行设置,在左下铰接轴和右下铰接轴之间架设有下同步轴,该下同步轴与左下铰接轴垂直交错设置,且下同步轴和左下铰接轴接合处、及下同步轴和右下铰接轴接合处均设有用于垂直交错轴间扭矩传递的扭矩垂直传递机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收纳的拍摄箱,其特征是:所述顶盖上开设有与箱本体内部相连通的上开口,顶盖上铰接有与上开口相配合的上盖。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收纳的拍摄箱,其特征是:所述底座处开设有供侧板容纳的沉槽,该沉槽位于箱本体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收纳的拍摄箱,其特征是,所述上折叠侧板和下折叠侧板间设有用于防止向箱本体外翻折的辅助限位单元,该辅助限位单元包括:位于上折叠侧板处、且靠近下折叠侧板的部位凸设的第一限位凸起,及位于下折叠侧板处、且与第一限位凸起位置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凸起。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