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8440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特别是一种窄边框设计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lcdpanel)厚度薄、画质佳,使得近年来的需求快速增加。随着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技术的提升,其关键组件背光模块亦朝向薄形化、高亮度及降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为保持液晶显示面板未来市场的竞争力,开发与设计出更优质的背光模块,是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当发光源发出光线时,发光源除了会产生光能以外,同时也会产生热能。此热能会使光学膜片的温度升高,而产生热膨胀的现象。但在近来火红的窄边框机种设计趋势中,为了缩减显示面板边框(border)及饰板(deco)空间,却造成了光学膜片的热膨涨空间不足,当光学膜片产生膨胀时,因为预留背板及胶框材料厚度,使得光学膜片的膨胀空间受到限缩,导致光学膜片产生波浪状的变形,造成光学膜片均匀光线的能力下降并影响光学效果。

因此,如何增加光学膜片的热膨涨空间,以进一步提升窄边框机种显示面板的均匀性与亮度,为现今研发人员应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避免零组件中的光学膜片在受热膨胀时,产生波浪状的变形,而影响光学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含:一背板;一胶框,设置于该背板上,并与该背板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且该胶框具有一凸伸部;一光学模块,设置于背板上并位于该容置空间中,且该光学模块至少包括有一光学膜片与一导光板,其中该光学膜片设置于该导光板上;一显示模块,设置于该胶框上;以及一外壳体,组合于该背板与该胶框的侧边;其中,该背板延伸至该胶框与该光学模块之间,并与该导光板间形成有一间隙,该凸伸部对应该间隙,并向该光学模块方向延伸,而该光学膜片延伸至该凸伸部,并向该背板方向弯折而具有一弯折部,该弯折部位于该间隙中。

其中,该弯折部与该凸伸部接抵。

其中,该背板具有一穿孔,该光学膜片弯折延伸并经该穿孔穿出于该背板。

其中,更包括有一驱动模块且与该显示模块连结,其中该驱动模块具有一可挠性电路板与一印刷电路板,而该外壳体与该胶框间具有一通道,该外壳体与该背板间具有一通道空间,且该通道与该通道空间连通,该印刷电路板位于该通道空间中,部分的该可挠性电路板位于该通道。

其中,更包括一饰板,设置于该显示模块的顶面,并与该外壳体抵接,其中该显示模块包括相互对组的一上基板与一下基板,该饰板位于该上基板的表面,而该可挠性电路板连结于下基板的表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含:一背板;一胶框,设置于该背板上,并与该背板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且该胶框具有一导引面;一光学模块,设置于背板上并位于该容置空间中,且该光学模块至少包括有一光学膜片与一导光板,其中该光学膜片设置于该导光板上;一显示模块,设置于该胶框上;以及一外壳体,组合于该背板与该胶框的侧边;其中,该胶框位于该背板与该光学模块之间,并与该导光板间形成有一间隙,该导引面位于该间隙投影范围内,而该光学膜片延伸至该导引面,并沿该导引面向该背板方向弯折而具有一弯折部,该弯折部位于该间隙中。

其中,该导引面为一曲面,而该弯折部顺应该曲面弯折。

其中,该背板具有一穿孔,该光学膜片弯折延伸并经该穿孔穿出于该背板。

其中,更包括有一驱动模块且与该显示模块连结,其中该驱动模块具有一可挠性电路板与一印刷电路板,而该外壳体与该胶框间具有一通道,该外壳体与该背板间具有一通道空间,且该通道与该通道空间连通,该印刷电路板位于该通道空间中,部分的该可挠性电路板位于该通道。

其中,更包括一饰板,设置于该显示模块的顶面,并与该外壳体抵接,其中该显示模块包括相互对组的一上基板与一下基板,该饰板位于该上基板的表面,而该可挠性电路板连结于下基板的表面。

本发明所公开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中,包含背板、胶框、光学模块、显示模块、外壳体、饰板及驱动模块等构件,其中胶框设置在背板上,并与背板间形成有容置空间,而光学模块同样设置于背板上,且位于容置空间中,另,光学模块至少包括有光学膜片与导光板,且光学膜片设置于导光板上,而显示模块设置于胶框上,外壳体则组合于背板与胶框的侧边,饰板再设置于显示模块的顶面,并与外壳体抵接,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背板延伸至胶框与光学模块之间,并与导光板间形成有间隙,而前述的胶框还具有凸伸部,其中凸伸部对应于间隙,并向光学模块方向延伸,此外,光学膜片延伸接抵至凸伸部,并受凸伸部的限制,使光学膜片向背板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且弯折部位于间隙中,当光学膜片受热膨胀时,由于凸伸部对光学膜片提供了一个压力,在本实施例中可视为一个向下的力,使光学膜片的端部处弯折形成弯折部,让光学膜片可以顺应着弯折部进行膨胀延伸,而避免光学膜片在对应于显示面板显示区的部分产生形变,以避免产生波浪状的变形,而影响光学效果。

本发明所公开的显示面板的第二实施例,包含背板、胶框、光学模块、显示模块、外壳体、饰板及驱动模块等构件,其中背板具有穿孔,胶框设置在背板上,并与背板间形成有容置空间,而光学模块同样设置于背板上,且位于容置空间中,另,光学模块至少包括有光学膜片与导光板,且光学膜片设置于导光板上,而显示模块设置于胶框上,外壳体则组合于背板与胶框的侧边,饰板再设置于显示模块的顶面,并与外壳体抵接,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背板延伸至胶框与光学模块之间,并与导光板间形成有间隙,而前述的胶框还具有凸伸部,其中凸伸部对应于间隙,并向光学模块方向延伸,此外,光学膜片延伸接抵至凸伸部,并受凸伸部的限制,使光学膜片向背板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且弯折部位于间隙中,让光学膜片在弯折后可经穿孔穿出于背板,当光学膜片受热膨胀时,由于凸伸部对光学膜片提供了一个压力,在本实施例中可视为一个向下的力,使光学膜片的端部处弯折形成弯折部,让光学膜片可以顺应着弯折部进行膨胀延伸,而避免光学膜片在对应于显示面板显示区的部分产生形变,并经由光学膜片在弯折后可经穿孔穿出于背板的设计,增加光学膜片在受热膨胀时有更多的热膨涨空间,以避免产生波浪状的变形,而影响光学效果。

本发明所公开的显示面板的第三实施例中,包含背板、胶框、光学模块、显示模块、外壳体、饰板及驱动模块等构件,其中胶框设置于背板上,并与背板间形成有容置空间,而光学模块同样设置于背板上,并位于容置空间中,且光学模块至少包括有导光板与设置于导光板上的光学膜片,显示模块设置于胶框上,外壳体则组合于背板与胶框的侧边,饰板再设置于显示模块的顶面,并与外壳体抵接,在本实施例中的胶框位于背板与光学模块之间,并与导光板间形成有间隙,且胶框还具有导引面,其中导引面例如为曲面且对应于间隙,光学膜片延伸接抵至导引面,并受导引面的引导,使光学膜片沿导引面向背板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弯折部顺应着导引面的曲面弯折,且弯折部位于间隙中,借此,导引面可对光学膜片提供一个压力,在本实施例中可视为一个向下的力,让光学膜片可形成有弯折部,因此,当光学膜片受热膨胀时,光学膜片的端部处受到导引面的限制而顺应弯折形成弯折部,如此一来,便可避免对应于显示面板显示区的光学膜片部分产生形变,并得光学膜片在受热膨胀时仍有足够的热膨涨空间。

本发明所公开的显示面板的第四实施例中,包含背板、胶框、光学模块、显示模块、外壳体、饰板及驱动模块等构件,其中背板具有穿孔,且胶框设置于背板上,并与背板间形成有容置空间,而光学模块同样设置于背板上,并位于容置空间中,且光学模块至少包括有导光板与设置于导光板上的光学膜片,显示模块设置于胶框上,外壳体则组合于背板与胶框的侧边,饰板再设置于显示模块的顶面,并与外壳体抵接,在本实施例中的胶框位于背板与光学模块之间,并与导光板间形成有间隙,且胶框还具有导引面,其中导引面例如为为曲面且对应于间隙,光学膜片延伸接抵至导引面,并受导引面的引导,使光学膜片沿导引面向背板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弯折部顺应着导引面的曲面弯折,且弯折部位于间隙中,此外,光学膜片在弯折后更经由穿孔穿出于背板,借此,当光学膜片受热膨胀时,导引面可对光学膜片提供一个压力,在本实施例中可视为一个向下的力,让光学膜片的端部处受到导引面的限制而顺应弯折形成弯折部,且光学膜片在弯折后可经穿孔穿出于背板,使得光学膜片在受热膨胀时具有更多的热膨涨空间,如此一来,便可避免对应于显示面板显示区的光学膜片部分产生形变,并使得光学膜片在受热膨胀时具有更多的热膨涨空间。

本发明所公开的显示面板的第五实施例中,包含背板、胶框、光学模块、显示模块、外壳体、饰板及驱动模块等构件,其中胶框设置于背板上,并与背板间形成有容置空间,而光学模块同样设置于背板上,并位于容置空间中,且光学模块至少包括有导光板与设置于导光板上的光学膜片,显示模块设置于胶框上,外壳体则组合于背板与胶框的侧边,饰板再设置于显示模块的顶面,并与外壳体抵接,在本实施例中的胶框位于背板与光学模块之间,并与导光板间形成有间隙,且胶框还具有导引面,其中导引面例如为曲面且位于间隙的投影范围内,光学膜片延伸接抵至导引面,并受导引面的引导,使光学膜片沿导引面向背板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弯折部顺应着导引面的曲面弯折,且弯折部位于间隙中,借此,导引面可对光学膜片提供一个压力,在本实施例中可视为一个向下的力,让光学膜片可形成有弯折部,因此,当光学膜片受热膨胀时,光学膜片的端部处受到导引面的限制而顺应弯折形成弯折部,如此一来,便可避免对应于显示面板显示区的光学膜片部分产生形变,并得光学膜片在受热膨胀时仍有足够的热膨涨空间。除此之外,在胶框上还可以有破孔,光学膜片在弯折后可经破孔的设计,使得光学膜片在受热膨胀时具有更多的热膨涨空间,以避免产生波浪状的变形,而影响光学效果。

根据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实施例本发明所公开的显示面板,更详细地说,光学模块的部分伸入于容置空间中,且驱动模块与显示模块连结,其中显示模块包括有相互对组的上基板与下基板,而驱动模块具有可挠性电路板(fpc)与印刷电路板(pcb),此外,饰板(deco)位于上基板的表面,可挠性电路板连结于下基板的表面,而外壳体与胶框间具有通道,外壳体与背板间具有通道空间,且通道与通道空间连通,如此一来,印刷电路板可设置于通道空间中,可挠性电路板则经由通道分别与下基板及印刷电路板连接,即部分的可挠性电路板位于通道中,且使下基板与印刷电路板间达到传输信号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显示面板

11背板

12胶框

13光学模块

14显示模块

15外壳体

16饰板

17容置空间

18间隙

19驱动模块

111穿孔

121凸伸部

122导引面

123穿孔

131光学膜片

132导光板

141上基板

142下基板

151通道

152通道空间

191可挠性电路板

192印刷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包含背板11、胶框12、光学模块13、显示模块14、外壳体15、饰板16及驱动模块19;其中胶框12设置于背板11上,并与背板11间形成有容置空间17,而光学模块13同样设置于背板11上,并位于容置空间17中,更详细地说,光学模块13的部分伸入于容置空间17中,另,光学模块13至少包括有光学膜片131与导光板132,且光学膜片131设置于导光板132上,而显示模块14设置于胶框12上,外壳体15则组合于背板11与胶框12的侧边,饰板16再设置于显示模块14的顶面,并与外壳体15抵接,要更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的背板11延伸至胶框12与光学模块13之间,并与导光板132间形成有间隙18,而前述的胶框12还具有凸伸部121,其中凸伸部121对应于间隙18,并向光学模块13方向延伸,此外,光学膜片131延伸接抵至凸伸部121,并受凸伸部121的限制,使光学膜片131向背板11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133,且弯折部133位于间隙18中,换言之,凸伸部121对光学膜片131提供了一个压力,在本实施例中可视为一个向下的力,让光学膜片131具有弯折部133,当光学膜片131受热膨胀时,借由凸伸部121将光学膜片131的端部处弯折形成弯折部133,让光学膜片131顺应着弯折部133进行膨胀延伸,而避免对应于显示面板10显示区的光学膜片131部分产生形变,并使得光学膜片131在受热膨胀时仍有足够的热膨涨空间。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驱动模块19与显示模块14连结,且显示模块14包括有相互对组的上基板141与下基板142,而驱动模块19则具有可挠性电路板(fpc)191与印刷电路板(pcb)192,此外,上述的饰板16位于上基板141的表面,可挠性电路板191连结于下基板142的表面,而外壳体15与胶框12间具有通道151,外壳体15与背板11间具有通道空间152,且通道151与通道空间152连通,借此,印刷电路板192可设置于通道空间152中,可挠性电路板191经由通道151分别与下基板142及印刷电路板192连接,即部分的可挠性电路板191位于通道151中,且使下基板142与印刷电路板192间可以传输信号。

请参阅图2。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包含背板11、胶框12、光学模块13、显示模块14、外壳体15、饰板16及驱动模块19;其中背板11具有穿孔111,胶框12设置于背板11上,并与背板11间形成有容置空间17,而光学模块13同样设置于背板11上,并位于容置空间17中,更详细地说,光学模块13的部分伸入于容置空间17中,另,光学模块13至少包括有光学膜片131与导光板132,且光学膜片131设置于导光板132上,而显示模块14设置于胶框12上,外壳体15则组合于背板11与胶框12的侧边,饰板16再设置于显示模块14的顶面,并与外壳体15抵接,要更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的背板11延伸至胶框12与光学模块13之间,并与导光板132间形成有间隙18,而前述的胶框12还具有凸伸部121,其中凸伸部121对应于间隙18,并向光学模块13方向延伸,此外,光学膜片131延伸接抵至凸伸部121,并受凸伸部121的限制,使光学膜片131向背板11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133,且弯折部133位于间隙18中,让光学膜片131在弯折后可经穿孔111穿出于背板11,换言之,凸伸部121对光学膜片131提供了一个压力,在本实施例中可视为一个向下的力,让光学膜片131具有弯折部133,当光学膜片131受热膨胀时,借由凸伸部121将光学膜片131的端部处弯折形成弯折部133,让光学膜片131顺应着弯折部133进行膨胀延伸,而避免对应于显示面板10显示区的光学膜片131部分产生形变,进一步借由光学膜片131在弯折后可经穿孔111穿出于背板11的设计,使得光学膜片131在受热膨胀时具有更多的热膨涨空间,以避免产生波浪状的变形,而影响光学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第二实施例中,驱动模块19与显示模块14连结,且显示模块14包括有相互对组的上基板141与下基板142,而驱动模块19则具有可挠性电路板(fpc)191与印刷电路板(pcb)192,此外,上述的饰板16位于上基板141的表面,可挠性电路板191连结于下基板142的表面,而外壳体15与胶框12间具有通道151,外壳体15与背板11间具有通道空间152,且通道151与通道空间152连通,借此,印刷电路板192可设置于通道空间152中,可挠性电路板191经由通道151分别与下基板142及印刷电路板192连接,即部分的可挠性电路板191位于通道151中,且使下基板142与印刷电路板192间可以传输信号。

请参阅图3。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包含背板11、胶框12、光学模块13、显示模块14、外壳体15、饰板16及驱动模块19;其中胶框12设置于背板11上,并与背板11间形成有容置空间17,而光学模块13同样设置于背板11上,并位于容置空间17中,更详细地说,光学模块13的部分伸入于容置空间17中,另,光学模块13至少包括有光学膜片131与导光板132,且光学膜片131设置于导光板132上,而显示模块14设置于胶框12上,外壳体15则组合于背板11与胶框12的侧边,饰板16再设置于显示模块14的顶面,并与外壳体15抵接,要更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的胶框12位于背板11与光学模块13之间,并与导光板132间形成有间隙18,且胶框12还具有导引面122,其中导引面122位于间隙18的投影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的导引面122面对于间隙18,此外,导引面122例如为曲面,光学膜片131延伸接抵至导引面122,并受导引面122的引导,使光学膜片131沿导引面122向背板11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133,弯折部133顺应导引面122的曲面弯折,且弯折部133位于间隙18中,换言之,导引面122对光学膜片131提供了一个压力,在本实施例中可视为一个向下的力,让光学膜片131具有弯折部133,当光学膜片131受热膨胀时,借由导引面122将光学膜片131的端部处顺应弯折形成弯折部133,让光学膜片131顺应着弯折部133进行膨胀延伸,而避免对应于显示面板10显示区的光学膜片131部分产生形变,并得光学膜片131在受热膨胀时仍有足够的热膨涨空间。

另外,在上述的第三实施例中,驱动模块19与显示模块14连结,且显示模块14包括有相互对组的上基板141与下基板142,而驱动模块19则具有可挠性电路板(fpc)191与印刷电路板(pcb)192,此外,上述的饰板16位于上基板141的表面,可挠性电路板191连结于下基板142的表面,而外壳体15与胶框12间具有通道151,外壳体15与背板11间具有通道空间152,且通道151与通道空间152连通,借此,印刷电路板192可设置于通道空间152中,可挠性电路板191经由通道151分别与下基板142及印刷电路板192连接,即部分的可挠性电路板191位于通道151中,且使下基板142与印刷电路板192间可以传输信号。

请参阅图4。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包含背板11、胶框12、光学模块13、显示模块14、外壳体15、饰板16及驱动模块19;其中背板11具有穿孔111,胶框12设置于背板11上,并与背板11间形成有容置空间17,而光学模块13同样设置于背板11上,并位于容置空间17中,更详细地说,光学模块13的部分伸入于容置空间17中,另,光学模块13至少包括有光学膜片131与导光板132,且光学膜片131设置于导光板132上,而显示模块14设置于胶框12上,外壳体15则组合于背板11与胶框12的侧边,饰板16再设置于显示模块14的顶面,并与外壳体15抵接,要更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的胶框12位于背板11与光学模块13之间,并与导光板132间形成有间隙18,且胶框12还具有导引面122,其中导引面122对应于间隙18,并向光学模块13方向延伸,此外,导引面122例如为曲面,光学膜片131延伸接抵至导引面122,并受导引面122的引导,使光学膜片131沿导引面122向背板11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133,弯折部133顺应导引面122的曲面弯折,且弯折部133位于间隙18中,让光学膜片131在弯折后可经穿孔111穿出于背板11,换言之,导引面122对光学膜片131提供了一个压力,在本实施例中可视为一个向下的力,让光学膜片131具有弯折部133,当光学膜片131受热膨胀时,借由导引面122将光学膜片131的端部处顺应弯折形成弯折部133,让光学膜片131顺应着弯折部133进行膨胀延伸,而避免对应于显示面板10显示区的光学膜片131部分产生形变,进一步借由光学膜片131在弯折后可经穿孔111穿出于背板11的设计,使得光学膜片131在受热膨胀时具有更多的热膨涨空间,以避免产生波浪状的变形,而影响光学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第四实施例中,驱动模块19与显示模块14连结,且显示模块14包括有相互对组的上基板141与下基板142,而驱动模块19则具有可挠性电路板(fpc)191与印刷电路板(pcb)192,此外,上述的饰板16位于上基板141的表面,可挠性电路板191连结于下基板142的表面,而外壳体15与胶框12间具有通道151,外壳体15与背板11间具有通道空间152,且通道151与通道空间152连通,借此,印刷电路板192可设置于通道空间152中,可挠性电路板191经由通道151分别与下基板142及印刷电路板192连接,即部分的可挠性电路板191位于通道151中,且使下基板142与印刷电路板192间可以传输信号。

请参阅图5。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包含背板11、胶框12、光学模块13、显示模块14、外壳体15、饰板16及驱动模块19;其中胶框12设置于背板11上,并与背板11间形成有容置空间17,而光学模块13同样设置于背板11上,并位于容置空间17中,更详细地说,光学模块13的部分伸入于容置空间17中,另,光学模块13至少包括有光学膜片131与导光板132,且光学膜片131设置于导光板132上,而显示模块14设置于胶框12上,外壳体15则组合于背板11与胶框12的侧边,饰板16再设置于显示模块14的顶面,并与外壳体15抵接,要更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的胶框12位于背板11与光学模块13之间,并与导光板132间形成有间隙18,且胶框12还具有导引面122,其中导引面122位于间隙18的投影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的导引面122背向于间隙18,亦即导引面122面向显示模块14方向,此外,导引面122例如为曲面,光学膜片131延伸接抵至导引面122,并受导引面122的引导,使光学膜片131沿导引面122向背板11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133,弯折部133顺应导引面122的曲面弯折,且弯折部133位于间隙18中,换言之,导引面122对光学膜片131提供了一个压力,在本实施例中可视为一个向上的力,让光学膜片131具有弯折部133,当光学膜片131受热膨胀时,借由导引面122将光学膜片131的端部处顺应弯折形成弯折部133,让光学膜片131顺应着弯折部133进行膨胀延伸,而避免对应于显示面板10显示区的光学膜片131部分产生形变,并得光学膜片131在受热膨胀时仍有足够的热膨涨空间。除此之外,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形式胶框12中,例如在图示的胶框12上还可以有穿孔(破孔)123(即胶框12也可以没有穿孔(破孔)123),光学膜片131在弯折后可经穿孔(破孔)123的设计,使得光学膜片131在受热膨胀时具有更多的热膨涨空间,以避免产生波浪状的变形,而影响光学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第五实施例中,驱动模块19与显示模块14连结,且显示模块14包括有相互对组的上基板141与下基板142,而驱动模块19则具有可挠性电路板(fpc)191与印刷电路板(pcb)192,此外,上述的饰板16位于上基板141的表面,可挠性电路板191连结于下基板142的表面,而外壳体15与胶框12间具有通道151,外壳体15与背板11间具有通道空间152,且通道151与通道空间152连通,借此,印刷电路板192可设置于通道空间152中,可挠性电路板191经由通道151分别与下基板142及印刷电路板192连接,即部分的可挠性电路板191位于通道151中,且使下基板142与印刷电路板192间可以传输信号。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