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9847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挂缆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挂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挂缆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光缆被越来越广泛应用,很多时候需要进行高空光缆架设和挂缆操作。

现有的如光缆高空架设操作等挂缆工作多采用人工手动挂设光缆的方式,依靠滑板和保险带,操作人员将光缆挂在钢绞线上,再手动用挂钩挂缆;这样多存在挂缆人员体力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且操作危险性大,给高空作业的施工操作人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施工操作。

公开号为CN104898248A、名称为“光缆高空悬挂系统”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光缆高空悬挂系统,包括包覆在光缆表面上的耐张预绞丝,在耐张预绞丝与光缆之间设置有两个橡胶压垫,两个橡胶压垫之间存在间隙,还包括三角板,三角板的底边焊接有两个垂向悬挂件,垂向悬挂件远离三角板的一端设置有抱箍,抱箍套设在耐张预绞丝圆周外壁上,橡胶压垫贯穿夹筒。其虽然可以进行高空光缆架设操作,但其却同样存在挂缆人员体力劳动大、费时费力、操作危险性大、给高空作业的施工操作人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施工操作的问题。

公告号为CN205998852U、名称为“高空挂缆风绳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空挂缆风绳装置,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和下支架可拆卸连接,下支架用于将缆风绳的一端固定在待固定物上;下支架的两端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弹性连接件用于在下支架脱离上支架时使下支架的两端回缩;下支架上还设置有抓附机构,抓附机构用于在下支架的两端回缩时抓附在待固定物上。其虽然可以进行高空光缆架设操作,但是仍然存在挂缆人员体力劳动大、费时费力、操作危险性大、给高空作业的施工操作人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施工操作的问题。

综上,需要一种挂缆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缆器,用以解决现有如高空架缆和挂缆设备等挂缆装置所存在的挂缆人员体力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操作危险性大、影响施工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挂缆器。具体地,该挂缆器包括如下结构:

所述挂缆器包括爬绳组件和挂缆组件,所述爬绳组件包括爬绳机架,爬绳机架上设置有爬绳动力上轮、爬绳下轮和爬绳动力电机,

所述爬绳动力上轮包括爬绳左动力轮和爬绳右动力轮;

爬绳左动力轮和爬绳右动力轮之间连接有皮带;

爬绳左动力轮及爬绳右动力轮与爬绳下轮中间夹设钢绞线;

爬绳下轮与爬绳下轮压力摆臂相连接;爬绳下轮压力摆臂控制爬绳下轮上下移动,以调整爬绳动力上轮和爬绳下轮与钢绞线之间的压力;

爬绳左动力轮与爬绳齿轮相连接;爬绳动力电机上设置有爬绳电机齿轮,爬绳齿轮与爬绳电机齿轮相啮合;

所述挂缆组件包括挂缆机架,挂缆机架的内部设置有中空腔,中空腔内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端部设置有挂钩,中空腔的端部设置有挡板,挂缆前,挂钩位于压缩弹簧和挡板之间,且压缩弹簧和挡板分别顶住挂钩的两侧;

挂钩包括固定片、活动片和顶环,固定片的一端设置有钩体,固定片的另一端通过顶环与活动片的一端相连接,活动片的另一端被压下时与钩体的内壁相分离,活动片的另一端被释放时与钩体的内壁相接触;

爬绳机架的左端和挂缆机架的右端相连接,连接处的外部设置有弹簧;

挂缆机架上设置有挂缆动力齿轮,挂缆动力齿轮与挂缆动力电机相连接,挂缆动力齿轮上设置有伸出的可接触到挂缆摆臂左端的拨动件,挂缆摆臂的中间通过枢纽设置有扭力弹簧,挂缆摆臂的右端设置在与挡板可接触的位置,挂缆动力电机带动挂缆动力齿轮转动时,挂缆动力齿轮带动拨动件拨动挂缆摆臂的左端向下运动,挂缆摆臂的右端向上运动,同时带动挡板向上移动,挂缆机架的中空腔跟随挡板从下往上打开,中空腔端部开口的顶边高度低于挂钩的顶部高度,挡板达到行程的最上端时,挂缆摆臂的左端与拨动件相分离,挡板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同时压下最外侧的挂钩的顶部,使得最外侧的挂钩的顶部高度小于中空腔端部开口的顶边高度,则最外侧的挂钩在压缩弹簧的推力下被从左向右弹出,且挂钩的活动片弹出,光缆和钢绞线置于挂钩内,同时拨动件和挂缆摆臂相分离,扭力弹簧弹动挂缆摆臂的左端向上运动,挂缆摆臂的右端向下运动,同时带动挡板向下运动,将挂钩的顶环压在钢绞线上;剩余挂钩由于其顶部高度仍大于中空腔端部开口的顶边高度而被挡住,继续留在中空腔内。

可选地,拨动件设置为从挂缆动力齿轮上伸出的三个柱体,相邻的柱体之间的夹角为120°。

可选地,挂缆动力电机通过控制单元与测距及测角装置相连接,控制单元根据测距及测角装置测量到的爬绳组件运行的距离控制挂缆动力电机的开启运行,控制单元根据测距及测角装置测量到的爬绳齿轮的转角控制挂缆动力电机的关闭停止;当控制单元根据测距及测角装置测量到爬绳齿轮的转角为120°时,控制挂缆动力电机关闭停止。

可选地,挂钩的钩体内设置有型槽。

可选地,爬绳下轮上设置有爬绳下轮轮衬,爬绳左动力轮上设置有爬绳左动力轮轮衬,爬绳右动力轮上设置有爬绳右动力轮轮衬。

可选地,爬绳下轮轮衬、爬绳左动力轮轮衬和爬绳右动力轮轮衬均设置为橡胶轮衬。

可选地,爬绳机架的后端和挂缆机架的前端通过铆钉相连接,连接处设置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进行0°-90°转动的结构。

可选地,压缩弹簧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压缩弹簧分别位于挂钩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位置处。

可选地,爬绳左动力轮上设置有U形槽。

可选地,钢绞线夹设在爬绳左动力轮的U型槽中。

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挂缆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挂缆人员体力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操作危险性大、给高空作业的施工操作人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施工操作的问题,能够有效降低人力成本,解放劳动力,实现安全有效的光缆等线缆的高空架设挂缆工作,缩短光缆等线缆的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挂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挂缆器的爬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挂缆器的爬绳右动力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挂缆器的爬绳左动力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挂缆器的爬绳下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挂缆器的爬绳下轮压力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挂缆器的挂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挂缆器的挂缆组件的挂缆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挂缆器的挂缆组件的挂缆机架的挂钩的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挂缆器的挂缆组件的挂缆机架的挂钩设置于挂缆器内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挂缆器的挂缆组件的挂缆完成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为爬绳机架,2为爬绳下轮,3为爬绳动力电机,4为爬绳左动力轮,5为爬绳右动力轮,6为皮带,7为爬绳下轮压力摆臂,8为爬绳齿轮,9为爬绳电机齿轮,10为挂缆机架,11为挂钩,111为固定片,112为活动片,113为顶环,114为型槽,12为挡板,13为弹簧,14为挂缆动力齿轮,15为挂缆动力电机,16为挂缆摆臂,17为拨动件,18为钢绞线,19为光缆,20为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挂缆器,参见附图1和附图2,包括爬绳组件和挂缆组件,所述爬绳组件包括爬绳机架1,爬绳机架1上设置有爬绳动力上轮、爬绳下轮2和爬绳动力电机3,

所述爬绳动力上轮包括爬绳左动力轮4和爬绳右动力轮5;

爬绳左动力轮4和爬绳右动力轮5之间连接有皮带6;

爬绳左动力轮4及爬绳右动力轮5与爬绳下轮2中间夹设钢绞线18;

爬绳下轮2与爬绳下轮压力摆臂7相连接;爬绳下轮压力摆臂7控制爬绳下轮2上下移动,以调整爬绳动力上轮和爬绳下轮2与钢绞线18之间的压力;

爬绳左动力轮4与爬绳齿轮8相连接;爬绳动力电机3上设置有爬绳电机齿轮9,爬绳齿轮8与爬绳电机齿轮9相啮合;

参见附图8,所述挂缆组件包括挂缆机架10,挂缆机架10的内部设置有中空腔,中空腔内设置有压缩弹簧20,压缩弹簧20的端部设置有挂钩11,中空腔的端部设置有挡板12,挂缆前,挂钩11位于压缩弹簧20和挡板12之间,且压缩弹簧20和挡板12分别顶住挂钩11的两侧;

参见附图9,挂钩11包括固定片111、活动片112和顶环113,固定片111的一端设置有钩体,固定片111的另一端通过顶环113与活动片112的一端相连接,活动片112的另一端被压下时与钩体的内壁相分离,活动片112的另一端被释放时与钩体的内壁相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固定片111与顶环113及活动片112可以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参见附图6,爬绳机架1的左端和挂缆机架10的右端相连接,连接处的外部设置有弹簧13;

参见附图7,挂缆机架10上设置有挂缆动力齿轮14,挂缆动力齿轮14与挂缆动力电机15相连接,挂缆动力齿轮14上设置有伸出的可接触到挂缆摆臂16左端的拨动件17,挂缆摆臂16的中间通过枢纽设置有扭力弹簧,挂缆摆臂16的右端设置在与挡板12可接触的位置,挂缆动力电机15带动挂缆动力齿轮14转动时,挂缆动力齿轮14带动拨动件17拨动挂缆摆臂16的左端向下运动,挂缆摆臂16的右端向上运动,同时带动挡板12向上移动,挂缆机架10的中空腔跟随挡板12从下往上打开,中空腔端部开口的顶边高度低于挂钩11的顶部高度,挡板12达到行程的最上端时,挂缆摆臂16的左端与拨动件17相分离,挡板12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同时压下最外侧的挂钩11的顶部,使得最外侧的挂钩11的顶部高度小于中空腔端部开口的顶边高度,则最外侧的挂钩11在压缩弹簧20的推力下被从左向右弹出,且挂钩11的活动片112弹出,光缆19和钢绞线18置于挂钩11内,同时拨动件17和挂缆摆臂16相分离,扭力弹簧弹动挂缆摆臂16的左端向上运动,挂缆摆臂16的右端向下运动,同时带动挡板12向下运动,将挂钩11的顶环113压在钢绞线18上;剩余挂钩11由于其顶部高度仍大于中空腔端部开口的顶边高度而被挡住,继续留在中空腔内。

可见,本实施例的挂缆器,在使用时,将挂钩11的活动片112压下,使得活动片112与钩体的内壁相分离,将挂钩11压入到挂缆组件的中空腔内,将爬绳组件和挂缆组件通过爬绳机架1的左端和挂缆机架10的右端相连接;然后,通过将爬绳下轮压力摆臂7向下打开,控制爬绳下轮2向下运动,然后通过爬绳器机架1的开口处,将钢绞线18卡设在爬绳左动力轮4及爬绳右动力轮5与爬绳下轮2中间;再将光缆19搭在挂钩11的钩体内,随后,打开爬绳动力电机3的开关,使得爬绳动力电机3运行工作,爬绳动力电机3带动爬绳电机齿轮9转动,爬绳电机齿轮9带爬绳齿轮8转动,使得爬绳左动力轮4转动,通过皮带6带动爬绳右动力轮5同步运行转动;爬绳组件沿着预先架设的钢绞线18爬行,运行至设定距离后,挂缆动力电机15启动,挂缆动力电机15带动挂缆动力齿轮14转动时,挂缆动力齿轮14带动拨动件17拨动挂缆摆臂16的左端向下运动,挂缆摆臂16的右端向上运动,同时带动挡板12向上移动,挂缆机架10的中空腔跟随挡板12从下往上打开,中空腔内的压缩弹簧20从左向右弹出挂钩11,当挂缆摆臂16的右端运动到挡板12的运动行程的上端时,挂钩11全弹出,且挂钩11的活动片112弹出,光缆19和钢绞线18置于挂钩11内,同时拨动件17和挂缆摆臂16相分离,扭力弹簧弹动挂缆摆臂16的左端向上运动,挂缆摆臂16的右端向下运动,同时带动挡板12向下运动,将挂钩11的顶环113压在钢绞线18上,参见附图11,实现挂缆。

实施例2

一种挂缆器,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参见附图7,拨动件17设置为从挂缆动力齿轮14上伸出的三个柱体,相邻的柱体之间的夹角为120°。这样,能够使得挂缆动力齿轮14能够更加高效地通过拨动件17带动挂缆摆臂16运动。

实施例3

一种挂缆器,与实施例2相似,所不同的是,挂缆动力电机15通过控制单元与测距及测角装置相连接,控制单元根据测距及测角装置测量到的爬绳组件运行的距离控制挂缆动力电机15的开启运行,控制单元根据测距及测角装置测量到的爬绳齿轮8的转角控制挂缆动力电机15的关闭停止;当控制单元根据测距及测角装置测量到爬绳齿轮8的转角为120°时,控制挂缆动力电机15关闭停止。这样,爬绳组件沿着钢绞线18运行至预设距离后,挂缆组件弹出挂钩11,进行挂缆;当挂缆组件内的挂钩11数量达到预设下限值时,则爬绳组件运行到预设立杆处且停止工作,此时,取下挂缆器,安装挂钩11,重复安装挂缆器、爬行和挂缆操作。爬绳组件也可以单独用作攀爬拉紧绳索或钢丝,如果动力不足,也可以将两个爬绳组件相连接组合成上述挂缆组件和爬绳组件相连接组合的结构。

实施例4

一种挂缆器,与实施例3相似,所不同的是,参见附图9,挂钩11的钩体内设置有型槽114。这样,光缆19等线缆可以搭在挂钩11的钩体内的型槽114中,增加挂钩11和光缆19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性。

实施例5

一种挂缆器,与实施例4相似,所不同的是,爬绳组件能够沿着钢绞线18进行运动,钢绞线18也可以是钢丝或绳索等。

参见附图4,优选的,爬绳左动力轮4上设置有U形槽。这样,钢绞线18可以夹设在爬绳左动力轮4的U型槽中,以提高稳定性。

实施例6

一种挂缆器,与实施例5相似,所不同的是,参见附图3至附图5,爬绳下轮2上设置有爬绳下轮轮衬,爬绳左动力轮4上设置有爬绳左动力轮轮衬,爬绳右动力轮5上设置有爬绳右动力轮轮衬。爬绳下轮轮衬、爬绳左动力轮轮衬和爬绳右动力轮轮衬均设置为橡胶轮衬,或其均可采用其他高分子耐磨材料制成。这样,能够对爬绳左动力轮4、爬绳右动力轮5和爬绳下轮2起到保护作用,增加轮与钢绞线18之间的摩擦力。爬绳下轮轮衬、爬绳左动力轮轮衬和爬绳右动力轮轮衬也可以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实施例7

一种挂缆器,与实施例6相似,所不同的是,参见附图1和附图6,爬绳机架1的后端和挂缆机架10的前端通过铆钉相连接,连接处设置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进行0°-90°转动的结构。这样,连接处设置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转动,但是不能在竖直方向上转动的结构;这样可以保证爬绳自动挂缆器工作时可以转小于90度的弯;弹簧13保证挂缆器拐完弯后,爬绳组件和挂缆组件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参见附图10,优选的,压缩弹簧20的数量可以为三个,三个压缩弹簧20可以分别位于挂钩11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位置处。这样,能够均衡挂钩11所受到的弹性力,使其弹出动作更加稳定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挂缆器,主要对上述结构进行了改进,其他未提及的功能、部件及结构,在需要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相应功能的部件及结构进行实施。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