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反射片、背光模组及反射片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与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手机类型的总称。随着电子产品朝着轻、薄、小型化快速发展,现有的智能手机几乎都以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作为显示面板。
液晶显示模组(liquidcrystalmodule,lcm)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件。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液晶显示模组110包括液晶面板11与背光模组12,背光模组12主要由背板121、光源122、反射板123、导光板124、光学膜片组125及胶框126等部件组装而成,光源122、反射板123、导光板124、光学膜片组125及胶框126均收容在背板121形成的收容空间内,再将液晶面板11通过黑白胶13粘贴固定至背光模组12上。由此可见,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因而液晶显示器需要配置光源以实现画面显示,而这也使得手机屏幕的发热部分主要集中在背光模组的光源组件部分。
手机发热使得热源部位热感强烈,影响使用的舒适感,过度发热还会导致芯片的频率降低,甚至烧坏硬件,更有可能在充电的时候引起火灾。目前的手机散热模式是在前壳上与液晶显示模组对应的位置处直接贴附一层散热膜,将手机运行产生的热量通过背部导出,然而由于散热膜不是直接与发热源接触,导热效果差,且散热膜的设置使得液晶显示模组与前壳之间的间隙变小,容易使屏幕出现水波纹和白斑问题,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射片、背光模组及反射片的制作方法,散热效果好,并可改善显示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射片,所述反射片包括反射层与散热层,所述反射层包括反射面以及相对于所述反射面的背面,所述散热层位于所述反射层的背面,所述反射片固定在一背光模组的背板上而位于所述背板形成的收容空间内,所述反射片的反射面朝向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反射片的散热层与所述背板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层为形成于所述反射层的背面的散热材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层包括基底层与形成于所述基底层表面的散热材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基底层为pet。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材料层由石墨或铜、铝、银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层包括基底层与形成于所述基底层表面的反射材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材料层由银或含银合金构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及如上所述的反射片,所述反射片固定在所述背板上而位于所述背板形成的收容空间内,所述反射片的反射面朝向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反射片的散热层与所述背板接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反射片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基材作为基底层;
在所述基底层上形成反射材料层以获得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包括反射面以及相对于所述反射面的背面;
在所述反射层的背面形成散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在所述反射层的背面形成散热层的步骤包括:
通过贴合、涂布、蒸镀、溅镀的方式在所述反射层的背面形成所述散热层。
本发明的反射片包括反射层与散热层,可使散热层直接接触发热源,散热效果好,此外,本发明将具有散热层的反射片设置在背光模组中,可无需在手机前壳上贴散热膜,使得显示模组与手机前壳的距离拉大,有效提升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反射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反射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反射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反射片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述的“涂布”是指将糊状聚合物、熔融态聚合物或聚合物液涂布于纸、布、塑料薄膜上制得复合材料(膜)的方法,“蒸镀”是指将待成膜的物质置于真空中进行蒸发或升华,使之在工件或基片表面析出的过程,“溅镀”是指在真空环境下,通入适当的惰性气体作为媒介,靠惰性气体加速撞击靶材,使靶材表面原子被撞击出来,并在工件或基片表面形成镀膜的方法,“贴合”是指将两层膜体通过背胶或热压的方式形成一体的过程。贴合、涂布、蒸镀、溅镀的工艺过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文中不再赘述。
第一实施例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反射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片包括反射层21与散热层22。
反射层21用于反射背光源的光线以提高光源的利用率。
具体地,反射层21可以是金属反射层、全电介质反射层或金属电介质反射层,反射层21的反射方式可以为前反射式(front-surfacedreflection)或背反射式(back-surfacedreflection),其中,前反射式是指光线直接照射在反射层21上进行反射的方式,背反射式是指光线穿过透明介质再照到反射层21上的方式,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反射层21采用前反射式的金属反射层。
具体地,反射层21包括基底层212与形成在基底层212一侧表面的反射材料层211,反射材料层211不限于由银或含银合金构成,例如还可以由金、铝、铜等高导电度的金属材料构成。
反射层21包括反射面213以及相对于反射面的背面,反射面213为反射层21的形成有反射材料层211的一侧表面,也即由银或含银合金等金属材料构成的具备良好反射性能的一侧表面。可以理解,反射层21可以设置为单面由银或含银合金构成或设置为双面均由银或含银合金构成且反射效果一致,对于双面均由银或含银合金构成且反射效果一致的反射层21,由于在加工过程中表面容易划伤,可保护一侧表面作为反射面213而将另一侧表面作为背面。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制作好反射层21后,在反射面213贴附保护膜以避免在后续制程中划伤表面,影响反射效果。
散热层22用于导热散热,其可沿两个方向均匀导热,起到隔离热源与组件的作用,也即在均匀散热的同时也在厚度方面提供热隔离。
散热层22位于反射层21的背面。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层22为以涂布、蒸镀、溅镀等方式直接形成在反射层21的背面的散热材料层,散热层22不限于由石墨或金属材料构成,例如由铜、铝、银等金属材料构成,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散热层22采用的散热材料为石墨。
进一步地,反射片固定在一背光模组的背板上而位于背板23形成的收容空间内,其中,反射片的反射面213朝向背光模组的出光侧,也即朝向背板23形成的收容空间的开口侧,反射片的散热层22与背板23接触以将热量传递至外部。
现有的散热膜通常包括依次设置的基材、散热层、背胶及离型膜,其中离型膜在贴附散热膜时撕除以通过背胶即将散热膜贴附在手机前壳上,由于现有的散热膜包括多层结构,使得膜体本身的厚度较大,而为保持液晶显示模组与手机前壳之间的可靠间隙以保证手机屏幕的显示效果,将使得手机的整体厚度增加。本实施例通过将散热材料直接通过涂布、蒸镀、溅镀等方式形成在反射层21的背面以形成散热层22,将反射层21作为散热层22的基材而可省去一层基材,且由于反射片在背光模组中可无需通过背胶进行贴附,因而可省去原有散热膜的背胶结构,从而在将反射层21与散热层22设置成一体结构后,整体的厚度小于原来的反射片与散热膜的厚度之和。同时,将散热层22设置在反射层21上可直接接触发热源,散热效果更好,且无需再在手机前壳上贴散热膜,使得显示模组与手机前壳的距离拉大,有效提升显示效果。
本实施例的反射片包括反射层与散热层,可使散热层直接接触发热源,散热效果好,此外,将散热层一体形成在反射层上之后可直接设置在背光模组中,而无需在手机前壳上贴散热膜,使得液晶显示模组与手机前壳的距离拉大,有效提升显示效果。
第二实施例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反射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片包括反射层31与散热层32。
反射层31用于反射背光源的光线以提高光源的利用率。
具体地,反射层31可以是金属反射层、全电介质反射层或金属电介质反射层,反射层31的反射方式可以为前反射式或背反射式,其中,前反射式是指光线直接照射在反射层31上进行反射的方式,背反射式是指光线穿过透明介质再照到反射层31上的方式,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反射层31采用前反射式的金属反射层。
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层31为以涂布、蒸镀、溅镀等方式直接形成在散热层32上的反射材料层,反射层31不限于由银或含银合金构成,例如还可以由金、铝与铜等高导电度的金属材料构成。
反射层31包括反射面311以及相对于反射面的背面,反射面311也即反射层31背向散热层32的一侧表面,在反射面311上还可贴附保护膜(图未示)以避免在后续制程中划伤表面,影响反射效果。
散热层32用于导热散热,其可沿两个方向均匀导热,起到隔离热源与组件的作用,也即在均匀散热的同时也在厚度方面提供热隔离。
散热层32位于反射层31的背面。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层32包括基底层321与形成于基底层321表面的散热材料层322,散热材料层322以涂布、蒸镀、溅镀等方式形成在基底层321上,散热材料层322不限于由石墨或金属材料构成,例如由铜、铝、银等金属材料构成,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散热材料层322采用的散热材料为石墨,基底层321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进一步地,反射片固定在一背光模组的背板上而位于背板形成的收容空间内,其中,反射片的反射面311朝向背光模组的出光侧,也即朝向背板形成的收容空间的开口侧,反射片的散热层32与背板接触以将热量传递至外部(反射片的设置方式可参图2)。
本实施例的反射片包括反射层与散热层,可使散热层直接接触发热源,散热效果好,此外,将散热层一体形成在反射层上之后可直接设置在背光模组中,而无需在手机前壳上贴散热膜,使得液晶显示模组与手机前壳的距离拉大,有效提升显示效果。
第三实施例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反射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片包括反射层41、散热层42与背胶43。
反射层41用于反射背光源的光线以提高光源的利用率。
具体地,反射层41可以是金属反射层、全电介质反射层或金属电介质反射层,反射层41的反射方式可以为前反射式(front-surfacedreflection)或背反射式(back-surfacedreflection),其中,前反射式是指光线直接照射在反射层41上进行反射的方式,背反射式是指光线穿过透明介质再照到反射层41上的方式,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反射层41采用前反射式的金属反射层。
具体地,反射层41包括基底层412与形成在基底层412一侧表面的反射材料层411,反射材料层411不限于由银或含银合金构成,例如还可以由金、铝、铜等高导电度的金属材料构成。
反射层41包括反射面413以及相对于反射面的背面,反射面413为反射层41的形成有反射材料层411的一侧表面,也即由银或含银合金等金属材料构成的具备良好反射性能的一侧表面。可以理解,反射层41可以设置为单面由银或含银合金构成或设置为双面均由银或含银合金构成且反射效果一致,对于双面均由银或含银合金构成且反射效果一致的反射层41,由于在加工过程中表面容易划伤,可保护一侧表面作为反射面413而将另一侧表面作为背面。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制作好反射层41后,在反射面413贴附保护膜以避免在后续制程中划伤表面,影响反射效果。
散热层42用于导热散热,其可沿两个方向均匀导热,起到隔离热源与组件的作用,也即在均匀散热的同时也在厚度方面提供热隔离。
散热层42位于反射层41的背面。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层42包括基底层421与形成于基底层421表面的散热材料层422,散热材料层422以涂布、蒸镀、溅镀等方式形成在基底层421上,散热材料层422不限于由石墨或金属材料构成,例如由铜、铝、银等金属材料构成,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散热材料层422采用的散热材料为石墨,基底层421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反射层41的背面(基底层412侧)与散热层42的基底层421之间通过背胶43贴合,也即,在单独制作好反射层41与散热层42后再将二者进行贴合。采用贴合的方式将反射层41与散热层42设置为一体,可分别使用反射膜与散热膜成品,有利于保证反射片的光学性能。
进一步地,反射片固定在一背光模组的背板上而位于背板形成的收容空间内,其中,反射片的反射面413朝向背光模组的出光侧,也即朝向背板形成的收容空间的开口侧,反射片的散热层42与背板接触以将热量传递至外部(反射片的设置方式可参图2)。
本实施例的反射片包括反射层与散热层,可使散热层直接接触发热源,散热效果好,此外,将散热层一体形成在反射层上之后可直接设置在背光模组中,而无需在手机前壳上贴散热膜,使得液晶显示模组与手机前壳的距离拉大,有效提升显示效果。
第四实施例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51、光源52、反射片53、导光板54、光学膜片组55及胶框56。
具体地,光源52、反射片53、导光板54、光学膜片组55及胶框56均收容在背板51形成的收容空间内,胶框56设置在背板51的侧壁与导光板54之间,光学膜片组55设置在导光板54上。
光源52优选设置在导光板54的侧边以减少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光源52优选采用led光源,但也不限于采用el(electroluminesence,冷光)、ccfl(coldcathodefluorescentlamp,冷阴极荧光灯管)、oel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其它光源。
反射片53包括反射层531与散热层532,不限于为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或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反射片。具体地,反射层531包括反射面以及相对于反射面的背面,反射层531的反射面朝向背光模组的出光侧,也即与导光板54相对,从而可以将从导光板54逃逸出来的光反射回导光板54,提高光源的利用率,散热层532位于反射层531的背面并与背板51接触以将光源52产生的热量向外部导出,由于将散热层532形成在反射层531上而可设置在背光模组中,使得散热层532直接接触热源,散热效果好。此外,将散热层532形成在反射层531上并设置在背光模组中,可无需再在手机前壳上贴散热膜,使得显示模组与手机前壳的距离拉大,有效提升显示效果。
导光板54用于传导光线以使背光模组出射的光线具有合适的亮度与均匀性。具体地,导光板54朝向反射片53的一侧表面为咬花面,具有由化学蚀刻而成的导光点,且接近光源52的导光点的尺寸大于远离光源52的导光点的尺寸,导光板54背向反射片53的一侧表面为磨面使光能均匀的从正面导出。导光板54采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制成,利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使光源52发出来的光在导光板54的表面停留,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以破坏反射条件,使光线由导光板54的正面射出,通过在导光板54上配置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54均匀发光。
光学膜片组55包括多个光学膜片,这些光学膜片例如包括扩散片(diffusersheet)、稜镜片(prismsheet)等,用于对从导光板54出射的光线的传播方向进行修正以得到符合液晶显示要求的光学特性的光源。
胶框56用于支撑及固定背光模组中的其它元件,并起到封闭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作用。其中,反射片53可通过胶框56进行固定而无需采用背胶进行贴合,因而将散热层532设置在反射层531上可省去原有散热膜采用的背胶,使反射片53的整体厚度小于原来的反射片与散热膜的厚度之和,且组装更为方便。
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包括具有散热层的反射片,使得散热层可以直接接触热源,背光源产生的热量可通过位于反射层上的散热层进行传导,散热效果好,同时,将散热层一体形成在反射层上可直接设置在背光模组中,而无需在手机前壳上贴散热膜,使得显示模组与手机前壳的距离拉大,有效提升显示效果。
第五实施例
图6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反射片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反射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制作反射层与散热层,具体可包括:
步骤61,提供一基材作为基底层。
步骤62,在基底层上形成反射材料层以获得反射层,反射层包括反射面以及相对于反射面的背面。
具体地,反射层包括基底层与形成在基底层至少一侧表面的反射材料层,反射材料层不限于由银或含银合金构成,例如还可以由金、铝、铜等高导电度的金属材料构成。优选的,反射材料层由银或含银合金构成,基底层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可在基底层至少一侧表面上通过涂布、蒸镀、溅镀的方式形成反射材料层以制作得到反射层,在形成反射材料层后,在反射层的符合反射要求的一侧表面贴附保护膜以避免在后续制程中划伤反射面。
步骤63,在反射层的背面形成散热层。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散热层包括基底层与形成于基底层表面的散热材料层(可参图3或图4)。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散热层还可以是直接形成在反射层背面的散热材料层(可参图2)。
具体地,散热材料层不限于由石墨或金属材料构成,例如由铜、铝、银等金属材料构成。
当散热材料采用石墨时,可先在一基材(pet)上涂布散热材料制成散热层,再将基材与反射层的背面之间进行贴合,使散热层与反射层成为一体。此外,也可在反射层的背面直接涂布散热材料以形成散热层。其中,制作散热层的制程可以和制作反射层的制程分别进行,不限于同时进行或先后进行。
当散热材料采用铜、铝、银等金属材料时,可通过涂布、蒸镀、溅镀的方式将散热材料形成在一基材(pet)上以制成散热层,再将基材与反射层的背面之间进行贴合,使散热层与反射层成为一体。此外,也可通过涂布、蒸镀、溅镀的方式将散热材料直接形成在反射层的背面以形成散热层。
在制作过程中,可先制作大尺寸反射片片材再通过裁剪得到所需尺寸的反射片。
本实施例的反射片的制作方法,通过贴合、涂布、蒸镀、溅镀的方式将反射层与散热层形成一体式结构,使得散热层可以直接接触热源,背光源产生的热量可通过位于反射层上的散热层进行传导,散热效果好,同时,将散热层一体形成在反射层上可直接设置在背光模组中,而无需在手机前壳上贴散热膜,使得显示模组与手机前壳的距离拉大,有效提升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