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渐进多焦点镜片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0364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力矫正及训练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以直接运用在视力训练设备上的移动渐进多焦点镜片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内在或外在因素形成了近视、弱视等问题,为了解决此类问题,通常的解决办法是利用一系列的矫正设备来进行视力训练,以达到提升裸眼视力的目的。然而,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视力康复训练需要到专门的康复机构进行,这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学习,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渐进多焦点镜片组,能够在正常用眼的过程中实现视觉训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渐进多焦点镜片组,包括位于上方的上镜片和位于下方的下镜片,所述上镜片和下镜片上下左右对称设置,上镜片的上表面和下镜片的下表面均为符合数学变化规律高低起伏的非水平曲面,上镜片的下表面和下镜片的上表面均为水平面,上镜片的非水平曲面上设置有一个上最高点和一个上最低点,下镜片的非水平曲面上设置有一个下最高点和一个下最低点;所述上最高点和上最低点之间沿上镜片的非水平曲面均匀分布有连续变化的多个上光学中心,所述多个上光学中心的屈光度数依次递减或递增;所述下最高点和下最低点之间沿下镜片的非水平曲面均匀分布有连续变化的多个下光学中心,所述多个下光学中心的屈光度数依次递增或递减。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最高点为镜片远视的最大屈光度中心,所述上最低点为镜片近视的最大屈光度中心,上最高点与上最低点之间每间隔0.5mm均匀分布一个上光学中心,所述上光学中心的度数依次按照0.50D递减或递增;所述下最高点为镜片远视的最大屈光度中心,所述下最低点为镜片近视的最大屈光度中心,下最高点与下最低点之间每间隔0.5mm均匀分布一个下光学中心,所述下光学中心的度数依次按照0.50D递增或递减。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最高点和下最高点的度数均为+8.00D,所述上最低点和下最低点的度数均为-15.00D。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渐进多焦点镜片组,通过对镜片的通道宽度和屈光变化梯度进行优化,使其具备更加优良的视野宽度,同时该镜片还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一面为平面,一面为曲面,从而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机械装置使其移动到相应的位置,另外,通过位置的变化形成不同的屈光度数确保满足正常视觉的情况下达到视觉训练要求,除了作为青少年儿童近视预防控制的关键技术外,还可以广泛应用于非病理性的弱视、老视和各种屈光不正的矫正训练,通过变焦镜片的规律性变焦运动中的视觉过程,达到有效改善整体视觉功能,提升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并且最终实现自然裸眼视力的正常和彻底消除眼疲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为:1、上镜片;1-1、上最高点;1-2、上最低点;2、下镜片;2-1、下最高点;2-2、下最低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渐进多焦点镜片组,包括位于上方的上镜片1和位于下方的下镜片2,上镜片1和下镜片2上下左右对称设置,上镜片1的上表面和下镜片2的下表面均为符合数学变化规律高低起伏的非水平曲面,上镜片1的下表面和下镜片2的上表面均为水平面,上镜片1的非水平曲面上设置有一个上最高点1-1和一个上最低点1-2,下镜片2的非水平曲面上设置有一个下最高点2-1和一个下最低点2-2。

上最高点1-1和上最低点1-2之间沿上镜片1的非水平曲面均匀分布有连续变化的多个上光学中心,多个上光学中心的屈光度数依次递减或递增。上最高点1-1为镜片远视的最大屈光度中心,上最低点1-2为镜片近视的最大屈光度中心,上最高点1-1与上最低点1-2之间每间隔0.5mm均匀分布一个上光学中心,上光学中心的度数依次按照0.50D递减或递增。上最高点1-1的度数为+8.00D,上最低点1-2的度数为-15.00D。

下最高点2-1和下最低点2-2之间沿下镜片2的非水平曲面均匀分布有连续变化的多个下光学中心,多个下光学中心的屈光度数依次递增或递减。下最高点2-1为镜片远视的最大屈光度中心,下最低点2-2为镜片近视的最大屈光度中心,下最高点2-1与下最低点之间每间隔0.5mm均匀分布一个下光学中心,下光学中心的度数依次按照0.50D递增或递减。下最高点2-1的度数为+8.00D,下最低点2-2的度数为-15.00D。

该移动渐进多焦点镜片组,通过对镜片的通道宽度和屈光变化梯度进行优化,使其具备更加优良的视野宽度,同时该镜片还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一面为平面,一面为曲面,从而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机械装置使其移动到相应的位置,另外,通过上镜片1和下镜片2的移动配合,使移动过程中屈光度发生平稳变化,通过控制上镜片1和下镜片2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达到精确控制镜片组的屈光度数,即通过位置的变化形成不同的屈光度数确保满足正常视觉的情况下达到视觉训练要求,除了作为青少年儿童近视预防控制的关键技术外,还可以广泛应用于非病理性的弱视、老视和各种屈光不正的矫正训练,通过变焦镜片的规律性变焦运动中的视觉过程,达到有效改善整体视觉功能,提升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并且最终实现自然裸眼视力的正常和彻底消除眼疲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