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3612发布日期:2018-10-19 18:4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头戴显示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



背景技术:

头戴显示器,通过向眼睛发送光学信号,以实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不同效果。

目前市面上的头戴显示器在屈光度调整时,没有具体的调节数值显示,调节只能通过盲操进行,不方便记忆调整追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其中,包括安装显示屏的后座、安装目镜的镜框,以及调节所述后座朝向或背离所述镜框运动的屈光度调节组件;所述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还包括屈光度数字显示组件、信号调节组件,和采集所述信号调节组件的信号变化值并将其转换成数字显示信号发送至所述屈光度显示组件上显示的信号采集转换组件;所述信号调节组件由所述后座运动带动产生信号变化。

本发明所述的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其中,所述信号调节组件为滑动变阻器;所述滑动变阻器的滑动部分由所述后座带动运动产生电阻变化。

本发明所述的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其中,所述信号采集转换组件包括采集所述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模拟信号的采集模块、将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电压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da转换器,和将所述da转换器转换成屈光度数字显示画面的视频编码器,所述视频编码器将转换后的屈光度数字显示画面发送至所述屈光度数字显示组件显示。

本发明所述的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其中,所述滑动变阻器的非滑动部分与所述镜框固定连接;所述后座上设置有连接所述滑动变阻器的滑动部分的连接组件。

本发明所述的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其中,所述后座侧表面设置有调节柱;所述屈光度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旋钮和由所述调节旋钮带动旋转的转盘凸轮;所述转盘凸轮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柱对应的弧形调节槽。

本发明所述的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其中,所述连接组件为与所述滑动部分相匹配的卡接槽。

本发明所述的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其中,所述后座侧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非滑动部分相匹配的导向槽,所述卡接槽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底部。

本发明所述的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其中,所述屈光度调节组件还包括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与所述镜框和/或头戴显示器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旋钮和所述转盘凸轮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基座两侧且通过第一螺杆连接;所述固定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杆对应的第一过孔。

本发明所述的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其中,所述转盘凸轮朝向所述固定基座一侧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杆对应连接的螺柱;所述第一过孔尺寸与所述螺柱尺寸相匹配;所述调节旋钮背离所述转盘凸轮一侧表面固定有刻度盘。

本发明所述的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其中,所述调节旋钮朝向所述转盘凸轮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之间由两者夹持的金属弹片;所述固定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旋钮同轴的圆环形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上设置有呈半圆形分布的多个档位孔;所述第二转盘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与所述档位孔配合的滚珠;所述金属弹片包括由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夹持固定的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折弯连接的弹性部;所述第二转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折弯部配合的凹槽,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凹槽底部。

本发明所述的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其中,所述固定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金属板匹配的环形槽;所述金属板内壁设置有第一卡槽,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卡凸;所述环形槽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配合的第二卡凸,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凸配合的第二卡槽。

本发明所述的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其中,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第一转盘通过第二螺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第二转盘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杆对应的第二过孔。

本发明所述的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转盘背侧表面设置有容纳所述金属弹片以及所述第二转盘的容纳槽;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转盘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定位孔一一对应的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转盘上设置有与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转盘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定位孔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柱。

本发明所述的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其中,所述后座和所述镜框,其一上设置有导杆,另一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杆配合的导套。

本发明所述的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其中,所述后座和所述镜框通过弹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通过屈光度调节组件调节后座到镜框之间间距的同时,后座的运动带动信号调节组件一起运动,信号调节组件随后座运动的同时其自身发生信号的变化,由信号采集转换组件对该信号变化值或信号变化后的值进行捕捉,并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对应规则或计算规则输出相应的数字显示信号到屈光度显示组件上进行显示数值,实现屈光度调节数字显示功能,解决了技术背景中不方便记忆调整追溯的难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整体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金属弹片、第二转盘、滚珠、金属板、固定基座和转盘凸轮放大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滑动变阻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整体图;

图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如图1所示,同时参阅图2-图5,包括安装显示屏的后座1、安装目镜的镜框2,以及调节后座1朝向或背离镜框2运动的屈光度调节组件3;头戴显示器屈光度调节数显装置还包括屈光度数字显示组件4、信号调节组件5,和采集信号调节组件5的信号变化值并将其转换成数字显示信号发送至屈光度显示组件4上显示的信号采集转换组件6;信号调节组件5由后座1运动带动产生信号变化;

在通过屈光度调节组件3调节后座1到镜框2之间间距的同时,后座1的运动带动信号调节组件5一起运动,信号调节组件5随后座1运动的同时其自身发生信号的变化,由信号采集转换组件6对该信号变化值或信号变化后的值进行捕捉,并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对应规则或计算规则输出相应的数字显示信号到屈光度显示组件4上进行显示数值,实现屈光度调节数字显示功能,解决了技术背景中不方便记忆调整追溯的难题。

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信号调节组件5为滑动变阻器5;滑动变阻器5的滑动部分50由后座1带动运动产生电阻变化;通过后座1运动带动滑动部分50移动,进而改变滑动变阻器5的阻值,将后座1的直线运动距离,与滑动变阻器5的阻值进行对应,再将滑动变阻器5的阻值与屈光度的显示数值进行对应,即可完成屈光度调节时数字显示的目的,实施十分容易,成本低,且可靠性强。

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信号采集转换组件6包括采集滑动变阻器5两端的电压模拟信号的采集模块60、将采集模块60采集的电压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da转换器61,和将da转换器61转换成屈光度数字显示画面的视频编码器62,视频编码器62将转换后的屈光度数字显示画面发送至屈光度数字显示组件4显示;滑动变阻器5随后座1运动其自身阻值发生变化时,加载在其两端的电压值也会随之改变,通过采集模块60将该电压模拟信号进行采集后通过da转换器61,da转换器61将不同范围的电压模拟信号转换为其所对应的数字信号,由视频编码器62对数字信号编译成屏幕显示信号在屈光度数字显示组件4上显示,实施十分容易,成本低,且可靠性强。

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滑动变阻器5的非滑动部分51与镜框2固定连接;后座1上设置有连接滑动变阻器5的滑动部分50的连接组件10;滑动部分50随后座1运动而移动改变滑动变阻器5阻值,实现改变阻值目的的同时,采用此种装配方式还将滑动变阻器作为了后座1朝向或背离镜框2移动时的导向组件,使得结构更加稳定;

优选的,连接组件10为与滑动部分50相匹配的卡接槽10,装配十分方便;

进一步的,后座1侧表面上设置有与非滑动部分51相匹配的导向槽11,卡接槽10设置在导向槽11的底部;通过非滑动部分51与导向槽11的导向配合,进一步保障调节移动时的稳定性,同时还将卡接槽10与滑动部分50的卡接配合处进行隐藏,有效避免了来自外界的干扰。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后座1侧表面设置有调节柱12;屈光度调节组件3包括调节旋钮30和由调节旋钮30带动旋转的转盘凸轮31;转盘凸轮31上设置有与调节柱12对应的弧形调节槽310。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屈光度调节组件3还包括固定基座32,固定基座32与镜框2和/或头戴显示器的外壳7固定连接;调节旋钮30和转盘凸轮31分别位于固定基座32两侧且通过第一螺杆33连接;固定基座32上设置有与第一螺杆33对应的第一过孔320;结构稳定性好,易于装配。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转盘凸轮31朝向固定基座32一侧表面设置有与第一螺杆33对应连接的螺柱311;第一过孔320尺寸与螺柱311尺寸相匹配;调节旋钮30背离转盘凸轮31一侧表面固定有刻度盘34;保障旋转调节旋钮时有清晰的刻度显示,也防止调节过程中转盘凸轮31发生松动,保障结构稳定性。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调节旋钮30朝向转盘凸轮31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转盘35、第二转盘36,以及位于第一转盘35和第二转盘36之间由两者夹持的金属弹片37;固定基座32上设置有与调节旋钮30同轴的圆环形金属板321,金属板321上设置有呈半圆形分布的多个档位孔322;第二转盘36上设置有通孔360,通孔360内设置有与档位孔322配合的滚珠361;金属弹片37包括由第一转盘35和第二转盘36夹持固定的固定部370,和与固定部370折弯连接的弹性部371;第二转盘36上设置有与折弯部371配合的凹槽364,通孔360设置在凹槽364底部;

使得调节旋钮30在转动调节时,带动第一转盘35以及第二转盘36同时转动,带动滚珠361运动,滚珠361由金属板321上一个档位孔322移动到另一档位孔322时在金属弹片37的作用下发出提示音,使得调节时手感更佳,也更为舒适。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固定基座32上设置有与金属板321匹配的环形槽323;金属板321内壁设置有第一卡槽324,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卡凸325;环形槽323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卡槽324配合的第二卡凸326,内壁设置有与第一卡凸325配合的第二卡槽327;通过第一卡槽324与第二卡凸326卡合,以及第一卡凸325与第二卡槽327卡合,使得金属板321不会出现转动,装配时,通过第二转盘36将金属板321抵在环形槽323内,使得装配也十分的方便。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调节旋钮30与第一转盘35通过第二螺杆38固定连接;第一螺杆33与第一转盘35固定连接;固定部370和第二转盘36上均设置有与第一螺杆33对应的第二过孔39;装配方便。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转盘35背侧表面设置有容纳金属弹片37以及第二转盘36的容纳槽;装配后整体性好,占用空间小。

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部37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372;第二转盘36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一定位孔372一一对应的第一定位柱362;第一转盘35上设置有与多个第二定位孔350;第二转盘36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二定位孔350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柱363;装配后避免第一转盘35、金属弹片37以及第二转盘36存在相对转动,保障调节可靠性。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后座1和镜框2,其一上设置有导杆20,另一上设置有与导杆20配合的导套13;在后座1移动时进行导向,保障调节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调节柱12设置在导套13上。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后座1和镜框2通过弹簧8连接;保障后座1移动过程中与镜框2之间始终存在拉扯力或排斥力,保障移动的稳定性。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