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89463发布日期:2018-12-22 11:0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便携式电子产品小型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柔性显示面板可弯折特性的优势凸显,成为近来的研究热点。

为避免静电击伤柔性显示面板内部的器件,柔性显示面板在彩膜基板远离阵列基板的一侧设置有静电传输层,并通过银胶点电连接静电传输层以及台阶区内阵列基板上对应设置的连接焊盘,通过上述结构将静电导出。现有技术中银胶点设置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形成的台阶位置处,在将台阶区弯折至背离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时,弯折轴会穿过银胶点与连接焊盘的连接区域,易导致银胶点与连接焊盘脱离,使电连接失效。另一方面,银胶点的高度不能高于偏光片,以免影响柔性显示面板靠近出光面一侧的表面平整度,且由于银胶点无法弯折至背离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使得柔性显示装置下边框的尺寸较大,不利于柔性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另外,为避免银胶点与黑矩阵接触导致柔性显示面板显示不良,黑矩阵需内缩,导致漏光风险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使得连接部件避开弯折区设置,进而避免导电失效问题的发生,使得连接部件的高度不会受偏光片高度的影响,减小组装后显示装置下边框的尺寸,降低黑矩阵内缩导致的漏光的风险。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相对设置的柔性阵列基板和柔性彩膜基板;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主体区和台阶区,所述主体区与所述台阶区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台阶区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所述弯折区和所述非弯折区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所述柔性彩膜基板包括柔性衬底,所述柔性衬底靠近所述台阶区的一侧延伸出至少一个凸起结构,所述柔性衬底除所述至少一个凸起结构之外的部分位于所述主体区,所述凸起结构经所述弯折区向所述非弯折区方向延伸;

所述柔性彩膜基板还包括静电传输层,所述静电传输层的形状与所述柔性衬底的形状相同;所述非弯折区内的所述柔性阵列基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凸起结构一一对应的连接焊盘;所述连接焊盘与对应所述凸起结构上的所述静电传输层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件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显示面板中柔性彩膜基板的柔性衬底靠近台阶区的一侧延伸出至少一个凸起结构,柔性衬底除一个凸起结构之外的部分位于主体区,凸起结构经弯折区向非弯折区方向延伸,静电传输层的形状与柔性衬底的形状相同,非弯折区内的柔性阵列基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凸起结构一一对应的连接焊盘,连接焊盘与对应凸起结构上的静电传输层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件电连接,使得连接部件位于非弯折区,进而弯折区的弯折操作不会导致连接部件断开,避免了导电失效问题的发生,且非弯折区会被弯折至背离出光面的一侧,一方面连接部件的高度不会影响显示面板靠近出光面一侧的表面平整度,因此连接部件的高度不会受偏光片高度的影响,另一方面,显示面板靠近台阶区的一侧无需为连接部件预留空间,减小了组装后显示装置下边框的尺寸,此外,连接部件与主体区之间间隔了弯折区,黑矩阵能够在保证与连接部件电性绝缘的前提下做的尺寸更大,即增大了黑矩阵的可占用区域面积,避免了黑矩阵内缩导致的漏光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虚线a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1中虚线a’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1中虚线oo’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沿图1中虚线ab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凸起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凸起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凸起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凸起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凸起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凸起结构、连接焊盘以及连接部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凸起结构、连接焊盘以及连接部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凸起结构、连接焊盘以及连接部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凸起结构、连接焊盘以及连接部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沿图18中虚线cd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相对设置的柔性阵列基板和柔性彩膜基板;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主体区和台阶区,所述主体区与所述台阶区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台阶区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所述弯折区和所述非弯折区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所述柔性彩膜基板包括柔性衬底,所述柔性衬底靠近所述台阶区的一侧延伸出至少一个凸起结构,所述柔性衬底除所述至少一个凸起结构之外的部分位于所述主体区,所述凸起结构经所述弯折区向所述非弯折区方向延伸;

所述柔性彩膜基板还包括静电传输层,所述静电传输层的形状与所述柔性衬底的形状相同;所述非弯折区内的所述柔性阵列基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凸起结构一一对应的连接焊盘;所述连接焊盘与对应所述凸起结构上的所述静电传输层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件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显示面板中柔性彩膜基板的柔性衬底靠近台阶区的一侧延伸出至少一个凸起结构,柔性衬底除一个凸起结构之外的部分位于主体区,凸起结构经弯折区向非弯折区方向延伸,静电传输层的形状与柔性衬底的形状相同,非弯折区内的柔性阵列基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凸起结构一一对应的连接焊盘,连接焊盘与对应凸起结构上的静电传输层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件电连接,使得连接部件位于非弯折区,进而弯折区的弯折操作不会导致连接部件断开,避免了导电失效问题的发生,且非弯折区会被弯折至背离出光面的一侧,一方面连接部件的高度不会影响显示面板靠近出光面一侧的表面平整度,因此连接部件的高度不会受偏光片高度的影响,另一方面,显示面板靠近台阶区的一侧无需为连接部件预留空间,减小了组装后显示装置下边框的尺寸,此外,连接部件与主体区之间间隔了弯折区,黑矩阵能够在保证与连接部件电性绝缘的前提下做的尺寸更大,即增大了黑矩阵的可占用区域面积,避免了黑矩阵内缩导致的漏光现象的发生。

以上是本申请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装置器件结构的示意图并非按照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以及高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虚线a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1中虚线a’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柔性阵列基板120和柔性彩膜基板110,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主体区100和台阶区200,所述主体区100与所述台阶区200沿第一方向y排列,所述台阶区200包括弯折区210和非弯折区220,所述弯折区210和所述非弯折区220沿所述第一方向y排列。所述柔性彩膜基板110包括柔性衬底111,所述柔性衬底111靠近所述台阶区200的一侧延伸出至少一个凸起结构310,所述柔性衬底111除所述至少一个凸起结构310之外的部分位于所述主体区100,所述凸起结构310经所述弯折区210向所述非弯折区220方向延伸。所述柔性彩膜基板110还包括静电传输层,所述静电传输层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位于所述主体区100,所述第二子部包括至少一个延伸结构410,所述延伸结构与所述凸起结构310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延伸结构410在所述柔性阵列基板120上的正投影落于对应所述凸起结构310在所述柔性阵列基板120上的正投影内。所述非弯折区220内的所述柔性阵列基板1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凸起结构310一一对应的连接焊盘500,示例性的,图4是沿图1中虚线oo’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焊盘500与对应所述凸起结构310上的所述静电传输层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件400电连接。

可选的,柔性衬底111可以为pet或pi等材料形成的具有可挠性的基板。

示例性的,连接部件400可以为银胶,通过点胶、焊接等方式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以柔性衬底111靠近台阶区200的一侧延伸出一个凸起结构310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而非限制。此外,在图1中,沿第一方向y,凸起结构310的长度等于台阶区200的长度,本实施例不限于上述设置方式,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沿第一方向y,凸起结构310的长度还可以小于或大于台阶区200的长度。其中,台阶区200指柔性阵列基板120未与柔性彩膜基板110相对的部分。

还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件400用于实现静电传输层与连接焊盘500的电连接,因此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电连接一个凸起结构310上的静电传输层与对应连接焊盘500的连接部件400数量,可以为图1所示的一个,也可以大于一个,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静电传输层的形状可以与所述柔性衬底的形状相同。此时在图1所示的俯视图中,静电传输层完全覆盖柔性衬底。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静电传输层的形状也可以与柔性衬底的形状不同,只要能够满足以下条件即可:每个延伸结构在柔性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落于对应所述凸起结构在所述柔性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内,如图5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设置使得静电传输层上的延伸结410能够延伸至非弯折区220,进而能够在非弯折区220内通过连接部件400与对应的连接焊盘500电连接,传输外界电荷,避免外界电荷进入显示面板内部,同时也可以将进入显示区的电荷导出至显示外部,达到除静电的效果。可以理解的是,为实现上述有益效果,通常设置连接焊盘500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有柔性衬底111包括一个凸起结构310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而非限定,柔性衬底111还可以包括两个凸起结构310,如图6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柔性衬底111包括的凸起结构130数量也可以为三个或多于三个,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显示面板中柔性彩膜基板110的柔性衬底111靠近台阶区200的一侧延伸出至少一个凸起结构310,柔性衬底111除一个凸起结构310之外的部分位于主体区100,凸起结构310经弯折区210向非弯折区220方向延伸,静电传输层的形状与柔性衬底111的形状相同,非弯折区220内的柔性阵列基板1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凸起结构310一一对应的连接焊盘500,连接焊盘500与对应凸起结构310上的静电传输层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件400电连接,使得连接部件400位于非弯折区220,进而弯折区210的弯折操作不会导致连接部件400断开,避免了导电失效问题的发生,且非弯折区220会被弯折至背离出光面的一侧,一方面连接部件400的高度不会影响显示面板靠近出光面一侧的表面平整度,因此连接部件400的高度不会受偏光片150高度的影响,另一方面,显示面板靠近台阶区200的一侧无需为连接部件400预留空间,减小了组装后显示装置下边框的尺寸,此外,连接部件400与主体区100之间间隔了弯折区210,黑矩阵能够在保证与连接部件400电性绝缘的前提下做的尺寸更大,即增大了黑矩阵的可占用区域面积,避免了漏光现象的发生。此外,凸起结构310以及延伸结构410的设置使得在达到上述有益效果的同时,使得弯折区210内柔性彩膜基板110侧的膜层结构在第一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的总长度较小,进而减小了形成凸起结构310后产生的弯折阻力。

示例性的,继续参见图2,所述静电传输层可以为导电偏光片130。

需要说明的是,导电偏光片130为导电部件,显示面板内部的静电能够通过导电偏光片130传输至与导电偏光片130电连接的连接焊盘500上,进而导出静电。这样的设置使得无需为显示面板额外设置静电传输层,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薄化。示例性的,可以采用在psa胶水中掺杂导电粒子的方式形成导电偏光片130。

图7是沿图1中虚线ab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静电传输层可以为ito薄膜140,所述静电传输层远离所述柔性阵列基板120的一侧设置有偏光片150。

需要说明的是,图7所示结构中的偏光片150为绝缘部件,显示面板外部的静电通过ito薄膜140传输至与ito薄膜140电连接的连接焊盘500上,实现静电的导出。这样的设置仅需使用常用的光学性能优良的普通偏光片150即可,与现有技术的兼容性较强。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凸起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凸起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弯折区210的第一子凸起311和位于所述非弯折区220的第二子凸起312,所述第一子凸起311包括至少一个条状镂空结构320,所述条状镂空结构32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y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子凸起311位于弯折区210,在第一子凸起311上设置至少一个条状镂空结构320能够降低弯折区210被弯折时第一子凸起311的弯折阻力,进而减小弯折过程中凸起结构断裂的几率。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凸起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凸起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弯折区210的第一子凸起311和位于所述非弯折区220的第二子凸起312,所述第二子凸起312包括至少一个条状镂空结构320,所述条状镂空结构32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y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子凸起312位于非弯折区220,在第二子凸起312上设置至少一条条状镂空结构320时,在形成连接部件40的过程中,连接部件400原料能够从凸起结构310远离柔性阵列基板120一侧经镂空结构320向柔性阵列基板120一侧流动,进而使得凸起结构310除远离柔性阵列基板120一侧的表面能够与连接部件400接触连接外,镂空结构320的侧壁以及靠近柔性阵列基板120一侧的部分或全部表面也能够与连接部件400接触连接,进而达到了增大凸起结构与对应连接部件的接触面积,提升导出静电速度的有益效果。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凸起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凸起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弯折区210的第一子凸起311和位于所述非弯折区220的第二子凸起312,所述第一子凸起311和所述第二子凸起312包括至少一个条状镂空结构320,所述条状镂空结构32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y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同时在位于弯折区210的第一子凸起311和位于非弯折区220的第二子凸起312上设置至少一个条状镂空结构320,能够在减小弯折过程中凸起结构断裂的几率的同时提升导出静电的速度。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子凸起311和第二子凸起312均包括至少一个条状镂空结构320时,第一子凸起311和第二子凸起312中的条状镂空结构320的数量可以相同,如图10所示,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凸起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子凸起311和所述第二子凸起312均包括至少一个条状镂空结构320,所述第一子凸起311上的所述条状镂空结构320与所述第二子凸起312上的所述条状镂空结构320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子凸起311上的所述条状镂空结构320与对应所述第二子凸起312上的所述条状镂空结构320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相互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设置使得第一子凸起311和第二子凸起312中的条状镂空结构320能够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进而达到简化制备工艺的有益效果。

还需要说明的是,条状镂空结构320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如图8至图11所示,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等。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凸起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沿所述第一方向y的垂直方向x,所述凸起结构310位于所述弯折区210内的部分的宽度小于位于所述非弯折区220内的部分的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设置同样能够降低弯折区210被弯折时第一子凸起311的弯折阻力,进而减小弯折过程中凸起结构断裂的几率。

继续参见图1,至少一个所述凸起结构310的数量为小于或等于2时,所述凸起结构310可以设置于第一边缘1111的端部,所述第一边缘1111为所述柔性衬底111除所述至少一个凸起结构310之外的部分靠近所述台阶区200的边缘。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设置使得凸起结构310与控制芯片600和/或fpc700之间为连接焊盘500以及连接部件400预留出足够大的设置空间,进而使得凸起结构310上的静电传输层、连接部件400以及连接焊盘500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设计的较大,保证了三者的有效电连接。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沿所述第一方向y的垂直方向x,所述凸起结构310设置于第一边缘1111端部外的其他位置处,所述第一边缘1111为所述柔性衬底111除所述至少一个凸起结构310之外的部分靠近所述台阶区200的边缘。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设置使得沿第一方向y的垂直方向x凸起结构310相对的两侧均具有一定的空间来设置连接焊盘500以及连接部件400,凸起结构310上的静电传输层能够在两侧通过连接部件400与对应的连接焊盘500电连接,增大了静电传输层与连接部件400的接触面积,以及连接部件400与连接焊盘500的接触面积,保证了静电传输层与连接焊盘500之间的有效电连接。

示例性的,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凸起结构、连接焊盘以及连接部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此时,所述凸起结构设置于第一边缘端部外的其他位置处,如图14所示,所述凸起结构310在所述柔性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对应所述连接焊盘500在所述柔性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呈十字。

进一步的,继续参见图14,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件400的数量为1,沿所述第一方向y的垂直方向x,所述凸起结构310与对应所述连接焊盘500的交叉区域为第一区域410,该交叉区域两侧的至少部分所述连接焊盘500所在区域为第二区域420,所述连接部件400覆盖所述第一区域410和所述第二区域420。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设置使得沿第一方向y凸起结构310相对的两侧均有连接焊盘500的一个端部露出,进而上述连接焊盘500两个露出的端部均能够通过连接部件400与对应的凸起结构310上的静电传输层电连接,保证了静电传输层与连接焊盘500之间的有效电连接。

可选的,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凸起结构、连接焊盘以及连接部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此时,所述凸起结构设置于第一边缘端部外的其他位置处,如图15所示,所述凸起结构310在所述柔性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对应所述连接焊盘500在所述柔性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呈倒t字型。

进一步的,继续参见图15,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件400的数量为1,沿所述第一方向y的垂直方向x,所述凸起结构310与对应所述连接焊盘500的交叉区域为第一区域410,该交叉区域两侧的至少部分所述连接焊盘500所在区域为第二区域420,所述连接部件400覆盖所述第一区域410和所述第二区域42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设置方式与凸起结构310在柔性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对应连接焊盘500在柔性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呈十字的设置方式能够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前述部分已具体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凸起结构、连接焊盘以及连接部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16所示,所述凸起结构310在所述柔性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对应所述连接焊盘500在所述柔性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呈十字,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件400的数量为2,沿所述第一方向y的垂直方向x,两个所述连接部件400分别位于所述凸起结构310与对应所述连接焊盘500的交叉区域的相对两侧。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凸起结构、连接焊盘以及连接部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17所示,所述凸起结构310在所述柔性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对应所述连接焊盘500在所述柔性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呈倒t字型,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件400的数量为2,沿所述第一方向y的垂直方向x,两个所述连接部件400分别位于所述凸起结构310与对应所述连接焊盘500的交叉区域的相对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16和图17所示结构使得沿第一方向y的垂直方向x,凸起结构310两侧分别通过一个连接部件400与对应的连接焊盘500电连接,在其中任一连接部件400无法实现正常的电连接时,另一连接部件400仍然能够实现静电传输层与连接焊盘500之间的有效电连接。

继续参见图14至图17,所述凸起结构310位于所述非弯折区220内的部分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条状镂空结构320。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设置使得凸起结构310上的静电传输层与连接部件400的接触面积更大,进而保证了静电传输层与对应连接焊盘500的有效电连接。

继续参见图1和图2,所述柔性彩膜基板110与所述柔性阵列基板120之间还设置有框胶300,所述框胶300沿所述柔性衬底111的边缘延伸为一环形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设置中框胶300为一体化结构,便于制备,工艺简单。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9是沿图18中虚线cd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8和图19所示,所述柔性彩膜基板110与所述柔性阵列基板120之间还设置有框胶300,所述主体区100内的所述框胶300为一环形结构,所述凸起结构310与所述柔性阵列基板120之间的框胶300设置于所述非弯折区220内。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设置,主体区100内的框胶300为密闭结构,对液晶起到密封作用,能够避免液晶渗漏,另一方面,弯折区210不设置框胶300,避免了弯折区210设置了框胶300后增大弯折阻力,以及框胶易和柔性阵列基板120以及柔性彩膜基板110脱离的现象发生,设置于非弯折区20的框胶300能够对凸起结构310起到固定作用,防止拉扯导致膜层断裂。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限定位于非弯折区220内的框胶300的形状,可以为环形,如图17所示,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条状。值得注意的是,非弯折区20内的框胶300为环形时,可以将有效电路设置于环形框胶300内部,进而使得环形框胶300能够保护有效电路不被腐蚀。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显示装置10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11。

示例性的,显示装置1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电视等电子显示设备,在本实施例中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0还可以为其他结构的显示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