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连接接头及采用该接头的尾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5720发布日期:2019-06-12 00:26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连接接头及使用该接头的尾纤。



背景技术:

光纤连接接头(optical fiber splice),将两根光纤永久地或可分离开地联结在一起,并有保护部件的接续部分。而光纤尾线是指只有一端有光纤连接接头,另一端是光缆纤芯的断头,通过熔接与其他光缆纤芯相连,常出现在光纤终端盒内,用于连接光缆与光纤收发器。两者均是光纤工作的重要装置。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缠绕或牵绊等原因,可能会出现尾纤的光纤连接头和各类接口或者光纤连接头和光纤松动脱落的现象,从而影响尾纤正常的工作,故而需要能快速简便地对松动脱落现象进行排查。目前有采用加装智能芯片的装置,通过对每条光纤进行标识的方法来对脱落进行快速发现和排查。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对脱落进行快速排查的光纤连接接头及使用该接头的尾纤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对脱落进行快速排查的光纤连接接头及使用该接头的尾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套、阻止件、插芯、尾柄、压接环、尾套;所述插芯一端设置第一突出部,插芯内部设置可供光纤纤芯穿过的细通孔;所述插芯正好可以插入阻止件中,所述第一突出部正好可以穿过设置在阻止件底部的通孔;所述阻止件内侧面设置有凹槽,插芯插入阻止件一端外表面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卡扣,插芯与阻止件通过凹槽与卡扣相互卡接连接在一起;所述插芯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尾柄为变内径管,内径大的一端的管口内壁设置与插芯外螺纹相对应的内螺纹,内径大的一端的管体内部设置有自由端朝向管口的弹性部件;插芯与尾柄通过螺纹配合相连接,所述弹性部件自由端抵住插芯受力面,呈压缩状态;压接环压接于光纤缆皮外,以将光纤缆皮压接于尾柄内径小的一端外壁和压接环之间;所述保护套外表面上设置荧光识别条,当光纤连接接头插入光纤接口后,光纤接口正好完全覆盖荧光识别条;所述保护套前端中心处还设置可供插芯第一突出部穿过的通孔,保护套后部设置内螺纹;所述尾套前端设置与保护套后部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尾套与保护套通过螺纹相连接,并将阻止件、插芯、尾柄、压接环包裹在两者空腔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纤连接接头为LC型光纤连接接头,其保护套上设置固定弹片以及保护片。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保护套前部还设置有二氧化硅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尾柄内径小的一端尾部设置有收缩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细通孔在临近尾柄一端设置漏斗状开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止件内部设置有空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部件为环状弹性部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使用上述光纤连接接头的尾纤,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缆、从光缆中分出的光纤、光纤连接接头,所述光纤一端连接光纤连接接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缆中还设有信号线,所述信号线与光纤平行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纤外表面设置荧光指示条,所述荧光指示条一边和正常装配时的光纤连接接头尾端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主要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对脱落进行快速排查的光纤连接接头及使用该接头的尾纤。

(1)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接头的保护套外表面上设置荧光识别条。当光纤连接接头插入光纤插口后,光纤接口正好可以完全覆盖荧光识别条。当光纤连接接头与光纤接口发生脱落时,操作人员只要使用紫外光笔等常规设备进行照射就可以很直观的发现(即发出荧光处)。大大提高了排查和保养的效率。另外荧光识别条可采用常规的荧光剂制得,价格便宜,且整体结构简单。

(2)本实用新型在光缆中还增设一条信号线,使得同时可以传输有源信号,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的同步控制,节约了管道空间,降低了成本,方便了安装。

(3)本实用新型在光纤上设置荧光指示条,其一边与正常装配时的光纤连接插头尾端重合。当操作人员进行排查和保养时,通过紫外光笔等设备就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光纤和光纤连接头松动脱落地方,提高了检修和保养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接头与光纤的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接头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接头尾柄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尾纤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接头和光纤正常装配和脱落情形的对比图。

图中:1为光缆、2为光纤、21为光纤纤芯、22为光纤护套、23为荧光指示条、3为光纤连接接头、30为光纤连接接头尾端、31为保护套、311为荧光识别条、312为二氧化硅层、313为保护套内螺纹、32为阻止件、321为凹槽、322为空腔、33为插芯、331为第一突出部、332为第二突出部、333为细通孔、333a为细通孔漏斗状开口、334为卡扣、335为插芯外螺纹、336为插芯受力面、34为尾柄、341为尾柄内螺纹、342为弹性部件、343为尾柄收缩部、35为压接环、36为尾套、361为尾套外螺纹、37为固定弹片、38为保护片、4为信号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3所示,一种光纤连接接头3,为LC型光纤连接接头(也可以设置为SC型,FC型等其他常规光纤连接接头)。光纤连接接头3包括保护套31、阻止件32、插芯33、尾柄34、压接环35、尾套36、固定弹片37以及保护片38。

阻止件32正好可以插入保护套31内。阻止件32内部设置有空腔322。当光纤连接接头3受到外的冲击时,空腔322被压缩,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吸收外界对光纤连接接头3的部分冲击,从而保护了光纤连接接头3内部的光纤纤芯21,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提高了整体装置的抗压能力。同时当有外力切断或破坏保护套31和阻止件32时,空腔322也可以起到一个隔断的作用。

插芯33两端设置第一突出部331,第二突出部332,内部设置可供光纤纤芯21穿过的细通孔333。插芯33正好可以插入阻止件32中,第一突出部331正好可以穿过设置在阻止件32底部的通孔(未图示);阻止件32内侧面设置有凹槽321,插芯33插入阻止件32一端外表面设置有与凹槽321相匹配的卡扣334,通过凹槽321与卡扣334相互卡接,使插芯33与阻止件32紧密而稳固地连接在一起。凹槽321设置为环状结构,其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斜边更接近于阻止件32底部;卡扣334也为环状结构,形状结构与凹槽321相匹配。该设计使凹槽321和卡扣334的卡接相比常规设置更加稳固。同时卡扣334设置为聚丙烯酸酯弹性体,便于卡接,同时延长了卡扣334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连接的稳定性。

插芯33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335。尾柄34为变内径管,内径大的一端的管口内壁设置与插芯外螺纹335相对应的内螺纹341,内径大的一端的管体内部设置有自由端朝向管口的呈环状的弹性部件342。插芯33与尾柄34通过螺纹配合相连接;插芯第二突出部332穿过弹性部件342圆环中间的中空部分;弹性部件342自由端抵住插芯受力面336,呈压缩状态,这样弹性部件342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使外螺纹335与内螺纹341连接更加稳固且密封,防止灰尘、水汽的进入。弹性部件342选择来源广泛的弹簧,也可选择其他常规部件;弹性部件342设置为环状可增加其整体的稳定性。另外插芯33内部细通孔333在临近尾柄34一端设置漏斗状开口333a,便于光纤纤芯21插入,减少对其的损害。

尾柄34内径小的一端的内部供光纤纤芯21穿过,外部供光纤缆皮22包覆。压接环35压接于光纤缆皮22外,以将光纤缆皮22压接于尾柄34内径小的一端外壁和压接环35之间。尾柄34内径小的一端尾部设置有收缩部343,有利于光纤缆皮22固定得更加紧密和稳固,且方便固定操作。

保护套31具有空腔,其外表面上设置荧光识别条311。其位置设置在:当光纤连接接头3插入光纤接口后,光纤接口正好完全覆盖荧光识别条311,同时荧光识别条311可设置环绕保护套31表面一周。这样当操作人员进行排查或者保养时,只要使用紫外光笔等常规设备对光纤连接接头3与光纤接口的连接处进行照射,如果有荧光产生即代表有荧光识别条311露出,从而可以很直观的表明光纤连接接头3与光纤接口发生了脱落,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排查和保养的效率。荧光识别条311在平时不发光,从而保证了整体的美观。荧光识别条311可采用常规的荧光剂制得,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可采用涂层等方式设置,操作简单;也可预先设置于常规介质上,在光纤连接接头3插入光纤接口时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黏贴等常规方式设置。保护套31前部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二氧化硅层312、固定弹片37以及保护片38。固定弹片37用于光纤连接接头3对光纤接口的连接,保护片38用于保护固定弹片37,防止其出现折损现象。保护套31最易磨损的前部设置的二氧化硅层312是由全氢聚硅氮烷固化制得,具有很好的致密性,具有耐磨、防水等优点,延长了光纤连接接头3的使用寿命。另外保护套31前端中心处还设置可供插芯33第一突出部331穿过的通孔(未图示);保护套31后部设置内螺纹313。尾套36具有空腔且尾部设置正好供光纤2通过的通孔(未图示),其前端设置与保护套31后部内螺纹313相匹配的外螺纹361。尾套36与保护套31通过螺纹相连接,并将阻止件32、插芯33、尾柄34、压接环35包裹在两者空腔中。

具体装接时,先将光纤2穿过尾套36的通孔(未图示)。之后将光纤2的缆皮22剥开,露出光纤纤芯21。将光纤纤芯21依次穿过尾柄34、插芯33。之后将插芯33插入阻止件32中,使第一突出部331从阻止件32底部的通孔(未图示)穿出,并通过凹槽321与卡扣334相互卡接,将插芯33与阻止件32稳固连接在一起;插芯33另一端与尾柄34内径大的一端通过螺纹相连接,并且使插芯33受力面336抵住弹性部件342自由端,使弹性部件342呈压缩状态。被剥开的光纤缆皮22包覆尾柄34内径小的一端,压接环35压接于光纤缆皮22上,将其固定牢固。最后将阻止件32、插芯33、尾柄34、压接环35置于保护套31空腔内,插芯33的第一突出部331通过保护套31前端中心的通孔(未图示)露在外面。将保护套31与尾套36通过螺纹连接,完成装接过程。也可在进行点胶,增加光纤纤芯21与插芯33的结合度。

如图4和5所示,一种使用了上述光纤连接接头3的尾纤,包括光缆1、从光缆1中分出的光纤2、光纤连接接头3,光纤1仅一端连接光纤连接接头3。

光缆1中还设有信号线4,信号线4与光纤2平行设置。增设一条信号线4,使得同时可以传输有源信号,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的同步控制,节约了管道空间,降低了成本,方便了安装。

光纤2外表面设置荧光指示条23,荧光指示条23一边和正常装配时的光纤连接接头3的尾端30重合。如果光纤连接插头3与光纤2发生脱落,则当工作人员通过紫外光笔等工具照射荧光指示条23使其发光时,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到荧光指示条23与光纤连接接头尾端30存在间隙,从而可以快速准确的发现光纤连接插头3与光纤2的脱落情况,便于保养和查找故障点。另外和荧光识别条311相似,荧光指示条23在平时不发光,光纤2表面还是保持同一的外观,更有利于光纤尾纤的整体美观。另外荧光指示条23可采用常规的荧光剂制得,来源广泛,价格便宜。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