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158036发布日期:2021-03-05 13:1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是多数液晶显示器的一种, tft-lcd暗态没办法达到绝对的关闭状态,所以其静态对比度与oled相比存在技术瓶颈(静态对比度一般上限≤6000:1),远远无法达到hdr所要求的10000:1乃至400000:1的对比度。目前tft-lcd显示设备上存在一种名为局域控光(local dimming)技术手段以降低暗态漏光,提升对比度,这样的显示设备多为直下式背光,结构如图1所示,从下到上分别是按阵列平铺并间隔排布的多个led芯片100、光学膜片200和tft-lcd显示屏 300;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背光led根据屏显示信号分区域控制,对应屏显示的低灰度区域降低甚至关闭此区域对应的led,这样暗态亮度就可以降低,对比度就做到10000:1以上。
[0003]
目前显示设备的分辨率已经做到4k(3840*2160),8k(7680*4320),但是局域控光的分区在几十到一万分区左右,这样就导致显示屏上有像显示区域外围出现光晕的问题;如图3是理想的显示效果,除亮点400的地方外其余的区域对应的led为关闭状态,但是因为背光内部的反射的原因,实际显示往往如图4和图5,亮点400周边存在反射回来的光因而形成一圈光晕500。光晕500的成因如图5,开启的led 101和102发出的光经过反复反射从亮点周边射出,这样就降低了local dimming的显示效果。
[0004]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显示屏有像显示区域外围出现光晕的问题。
[0006]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 pdlc调光膜以及设置在所述pdlc调光膜上的多个led芯片,所述多个 led芯片划分为多个分别单独控制的发光区域,所述pdlc调光膜包括若干个控光分区,每个所述发光区域至少对应一个所述控光分区。
[0008]
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pdlc调光膜包括上基板、下基板、设置在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基板远离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一侧的反射层。
[0009]
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上基板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一侧设置有上电极,所述下基板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一侧设置有若干个下电极,所述若干个下电极可分别单独控制,每一个所述控光分区均至少包括一个所述下电极。
[0010]
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下基板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一侧还设置有若干条导线,每一个所述下电极均对应一条导线,并通过所述导线与ic总线电连接。
[0011]
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下基板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一侧还设置有若干个tft、若干个源极线和若干个闸极线,每个所述下电极均对应一个tft,所述若干个下电极按照阵列布置,每一行中所有下电极对应一个闸极线,并分别通过tft与对应闸极线电连接;每一列中所有下电极对应一个源极线,并分别通过tft与对应源极线电连接;所述若干个闸极线并联连接于闸极驱动ic,所述若干个源极线并联连接于源极驱动ic。
[0012]
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上电极覆盖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
[0013]
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上电极包括可分别单独控制的若干个驱动电极,所述若干个驱动电极与所述若干个下电极上下一一对应。
[0014]
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led芯片背离所述pdlc调光膜一侧的显示屏和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位于所述显示屏与所述led芯片之间。
[0015]
一种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其包括:
[0016]
获取显示屏上有像显示区域的位置和宽度l2;
[0017]
根据l2计算需要启动的控光分区的数量;
[0018]
将对应所述有像显示区域的位置和所述数量的控光分区开启。
[0019]
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根据l2计算需要启动的控光分区的数量包括:
[0020]
根据l2以及预先设置的l2与需要驱动的下电极整体宽度l1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l1;
[0021]
获取单个下电极的宽度,并根据l1计算需要驱动的下电极的数量;
[0022]
根据需要驱动的下电极的数量以及每个控光分区所包含的下电极的数量,计算需要启动的控光分区的数量。
[0023]
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确定所述显示屏上有像显示区域后,确定与所述有像显示区域对应的led芯片的位置,并开启与所述led芯片对应位置的控光分区,其他位置的控光分区保持关闭状态;开启的控光分区可以对所述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光线被反射后出射至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而位于所述发光区域外的光线被所述pdlc调光膜吸收或散射,无法被反射至所述显示屏上,从而在所述显示屏上对应发光区域周边消除了反射光,达到点亮led芯片时消除所述显示屏上光晕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现有技术中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是现有技术中显示屏分区域显示原理图;
[0026]
图3是无光晕时显示屏显示状态示意图;
[0027]
图4是有光晕时显示屏显示状态示意图;
[0028]
图5是现有技术中有光晕时,显示设备内光线分布示意图;
[0029]
图6是本发明中所述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7是本发明中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为透明状态时,所述pdlc调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8是本发明中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为非透明状态时,所述pdlc 调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上电极与下电极分布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上电极与下电极分布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上电极与下电极分布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上电极与下电极分布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上电极与下电极分布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六中上电极与下电极分布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5是本发明所述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39]
图16是本发明所述显示设备的功能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41]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应用于具有显示屏和光学膜片的显示设备;如图6所示,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0、设置在所述背板 10上的pdlc调光膜4以及设置在所述pdlc调光膜4上的多个led芯片 3,所述多个led芯片3划分为多个分别单独控制的发光区域,所述pdlc 调光膜4包括若干个控光分区,每个所述发光区域至少对应一个所述控光分区;当所述控光分区开启时,所述控光分区对与其对应的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当所述控光分区关闭时,所述控光分区无法对与其对应的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
[0042]
具体的,本发明中确定所述显示屏上有像显示区域后,确定与所述有像显示区域对应的led芯片的位置,并开启与所述led芯片对应位置的控光分区,其他位置的控光分区保持关闭状态;开启的控光分区可以对所述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光线被反射后出射至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而位于所述发光区域外的光线被所述pdlc调光膜吸收或散射,无法被反射至所述显示屏上,从而在所述显示屏上对应发光区域周边消除了反射光,达到点亮led芯片时消除所述显示屏上光晕的目的。
[0043]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pdlc调光膜4包括上基板41、聚合物分散液晶层43、下基板45和反射层46;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43位于所述上基板41与所述下基板45之间,所述反射层46位于所述下基板远离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一侧;所述pdlc调光膜4用于调节光线通过状态,当所述pdlc调光膜4断电时,如图8所示,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内高分子液晶材料无序排列,使光线无法穿透,这时所述pdlc调光膜4呈乳白色不透明状态,可以对射入所述上基板41的光线进行吸收或散射,光线无法自所述上基板41表面向上反射。当所述pdlc调光膜4通电时,在电场作用下,如图7所示,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内高分子液晶材料有序排列,使光线可以穿透,此时所述pdlc调光膜4呈透明无色的薄膜状态。
[0044]
进一步的,所述上基板41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43一侧还设置有上电极42,所述下基板45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43一侧还设置有若干个下电极44;所述若干个下电极44呈陈列排布,所述若干个下电极 44并联,以使得所述若干个下电极44可以分别单独控制;每一个所述控光分区均至少包括一个所述下电极44。
[0045]
所述若干个下电极44并联连接于信号源,使得所述信号源可以对每个所述下电极
44进行单独控制,从而在所述信号源给所述上电极42以及某个控光分区内的下电极控制信号以驱动该控光分区时,与该控光分区对应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即被驱动的下电极与所述上电极42之间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呈透明状态,以供光线穿过,而其他控光分区对应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即未被驱动的下电极与所述上电极42之间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 依旧保持非透明状态,将光线吸收或散射。
[0046]
由于所述若干个下电极44在所述下基板45上方按照阵列排布,从而将所述pdlc调光膜分区域控制,本发明中所述控光分区需要与所述led 芯片3的发光区域相配合,具体的,所述多个led芯片3组成的阵列的行数和列数需要与所述若干个下电极44排布阵列的行数和列数分别相等,并且所述下电极44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led芯片3的数量,较佳的实施例,每个led芯片3下方均对应至少一个所述下电极44。
[0047]
本实施例中较佳的实施例一,每个led芯片3下方仅布置一个下电极 44,则下电极44的数量与led芯片3的数量相等。本实施例中较佳的实施例二,每个led芯片3下方布置有两个及其以上的下电极44,下电极 44的数量大于led芯片3的数量,使得下导电层44的分区更加精细,每个下电极44的尺寸更小,每一行中相邻两个下电极44之间得间隙更小,甚至可以将该间隙忽略,避免相邻两个下电极44之间间隙对应的液晶层与两个下电极44到所述上电极42之间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的状态不一致,保证光线通过性的一致。
[0048]
如图6所示,所述反射层46设置在所述背板10的上表面,所述反射层46与所述下基板45的下表面重叠,并完全覆盖所述下基板45的下表面,使得从所述pdlc调光膜4任意位置穿透射向所述反射层46的光线,均能被所述反射层46反射并穿透所述下基板45、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43和所述上基板41,而射向所述光学膜片2,并最终在所述显示屏1上显示。
[0049]
当点亮某个led芯片3时,将该led芯片3下方对应控光分区启动,使得该控光分区对应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呈透明状态,而聚合物分散液晶层43未与该控光分区对应的区域呈非透明状态,led芯片3出射至所述光学膜片2的光线被所述光学膜片2反射至所述上基板41,位于该led芯片 3发光区域内的光线可以经过透明状态液晶层射向所述反射层46,并被所述反射层46反射后出射至所述显示屏1进行显示,而位于该led芯片3 发光区域外的光线被非透明状态的液晶层吸收或散射,无法被反射至所述显示屏1上,从而在所述显示屏1上对应该led芯片3发光区域周边消除了反射光,使所述显示屏1上对应该led芯片3发光区域的周边保持黑暗状态,达到点亮led芯片3时消除所述显示屏1上光晕的目的。
[0050]
本发明中所述下电极44的驱动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但不仅限于以下方式:本实施例中较佳的实施例一,所述下基板45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43一侧还设置有若干条导线442,每一个所述下电极44均对应一条导线 442,所述信号源包括ic总线5,每一个所述下电极44均通过一条导线442 与所述ic总线5电连接,实现所述若干个下电极44在所述ic总线5上的并联,使得所述ic总线5可以单独控制任意一个下电极44的驱动与关闭。
[0051]
本实施例中较佳的实施例二,所述下基板45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43一侧还设置有若干个tft8、若干个源极线6和若干个闸极线7,所述若干个tft8与所述若干个下电极44一一对应并电连接,即每一个所述下电极44均与一个tft8电连接;所述闸极线7的数量与所述下电极44的阵列的行数相等,每一行中所有下电极44对应一个所述闸极线7,并分别通过对应的tft与所述闸极线7电连接;所述源极线6的数量与所述下电极 44的阵列的列数相等,并且每一列中所有下电极44对应一个所述源极线6,并分别通过对应的tft与所述源
极线6电连接;所述信号源包括闸极驱动 ic71和源极驱动ic61,所述若干个闸极线7并联连接于所述闸极驱动ic71,所述若干个源极线6并联连接于所述源极驱动ic61,实现所述闸极驱动 ic71和所述源极驱动ic61可以同时控制任意一个下电极44驱动,进而实现任意一个控光分区的单独控制。
[0052]
进一步的,所述上电极42的结构包括以下两种:本实施例中较佳的实施例一,所述上电极42与所述信号源电连接,所述上电极42覆盖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43的上表面,即所述上电极42采用整面电极,并且所述信号源包括所述ic总线422。
[0053]
本实施例中较佳的实施例二,所述上电极42包括阵列排布的若干个驱动电极426,所述若干个驱动电极426并联连接于所述信号源;每一个所述驱动电极426均与一个下电极44上下对应。
[0054]
根据所述上电极42和所述下电极44的结构,本发明中可给出以下几种实施例来构成所述pdlc调光膜4:
[0055]
实施例一
[0056]
如图9所示,所述上电极42为整面电极,所述第一电极421与所述ic 总线422连接;所述下基板45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43一侧设置有若干个tft8、若干个源极线6和若干个闸极线7,所述若干个tft8与所述若干个下电极44一一对应并电连接,所述闸极线7的数量与所述下电极 44的阵列的行数相等,并且每一行中下电极44均通过所述tft8与所述闸极线7电连接;所述源极线6的数量与所述下电极44的阵列的列数相等,并且每一列中下电极44均通过对应的tft8与所述源极线6电连接;所述信号源包括闸极驱动ic71和源极驱动ic61,所述若干个闸极线7并联连接于所述闸极驱动ic71,所述若干个源极线6并联连接于所述源极驱动ic61。
[0057]
实施例二
[0058]
如图10所示,所述上电极42为整面电极,所述上电极42与所述ic 总线422连接;所述下基板45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43一侧设置有若干条导线442,所述若干条导线442与所述若干个下电极44一一对应,所述下电极44通过所述导线442与所述ic总线5电连接。
[0059]
实施例三
[0060]
如图11所示,所述上电极42包括阵列排布的若干个驱动电极426,所述若干个驱动电极426可单独控制,每个所述led芯片3下方均对应至少一个所述驱动电极426,所述驱动电极426与所述下电极44上下一一对应;所述若干个驱动电极426并联连接于所述ic总线422。所述下基板45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43一侧设置有若干个tft8、若干个源极线6和若干个闸极线7,所述若干个tft8与所述若干个下电极44一一对应并电连接,所述闸极线7的数量与所述下电极44的阵列的行数相等,并且每一行中下电极44均通过所述tft8与所述闸极线7电连接;所述源极线6的数量与所述下电极44的阵列的列数相等,并且每一列中下电极44均通过所述tft8与所述源极线6电连接;所述信号源包括闸极驱动ic71和源极驱动ic61,所述若干个闸极线7并联连接于所述闸极驱动ic71,所述若干个源极线6并联连接于所述源极驱动ic61。
[0061]
实施例四
[0062]
如图12所示,所述上电极42包括若干个驱动电极426,所述上基板 41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43一侧还设置有若干个tft425、若干个源极线423和若干个闸极线424,若
干个tft425与所述若干个驱动电极426 一一对应并电连接,所述若干个驱动电极426阵列排布,每个所述led芯片3下方均对应至少一个驱动电极426,所述驱动电极426与所述下电极 44上下一一对应;闸极线424的数量与驱动电极426的阵列的行数相等,并且每一行中驱动电极426均通过tft425与闸极线424电连接;源极线 423的数量与驱动电极426的阵列的列数相等,并且每一列中驱动电极426 均通过tft425与源极线423电连接;若干个闸极线424并联连接于闸极驱动ic427,若干个源极线423并联连接于源极驱动ic428。所述下基板45 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43一侧还设置有若干条导线442,所述若干条导线442与所述若干个下电极44一一对应,所述下电极44通过所述导线 442与所述ic总线5电连接。
[0063]
实施例五
[0064]
如图13所示,所述上电极42包括阵列排布的若干个驱动电极426,每个所述led芯片3下方均对应至少一个所述驱动电极426,所述驱动电极 426与所述下电极44上下一一对应;所述若干个驱动电极426并联连接于所述ic总线422。所述下基板45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43一侧还设置有若干条导线442,所述若干条导线442与所述若干个下电极44一一对应,所述下电极44通过所述导线442与所述ic总线5电连接。
[0065]
实施例六
[0066]
如图14所示,所述上电极42包括若干个驱动电极426;所述上基板 41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43一侧还设置有若干个tft425、若干个源极线423和若干个闸极线424,若干个tft425与所述若干个驱动电极426 一一对应并电连接,所述若干个驱动电极426阵列排布,每个所述led芯片3下方均对应至少一个驱动电极426,闸极线424的数量与驱动电极426 的阵列的行数相等,并且每一行中驱动电极426均通过tft425与闸极线 424电连接;源极线423的数量与驱动电极426的阵列的列数相等,并且每一列中驱动电极426均通过对应的tft425与源极线423电连接;若干个闸极线424并联连接于闸极驱动ic427,若干个源极线423并联连接于源极驱动ic428。所述下基板45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43一侧还设置有若干个tft8、若干个源极线6和若干个闸极线7,所述若干个tft8与所述若干个下电极44一一对应并电连接,所述闸极线7的数量与所述下电极44 的阵列的行数相等,并且每一行中下电极44均通过对应的tft8与所述闸极线7电连接;所述源极线6的数量与所述下电极44的阵列的列数相等,并且每一列中下电极44均通过所述tft8与所述源极线6电连接;所述信号源包括闸极驱动ic71和源极驱动ic61,所述若干个闸极线7并联连接于所述闸极驱动ic71,所述若干个源极线6并联连接于所述源极驱动ic61。
[0067]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10具有一定弧度,所述上基板41和所述下基板45均为柔性透明基板,即所述上基板41和所述下基板45均采用柔性透明材料制成,如pet、pi或pmma等。
[0068]
所述上电极42和所述下电极44均采用ito(铟锡氧化物)制成,也可以使用其他透明电极代替。所述反射层46包括基材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上表面的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可以采用金属溅镀,如采用银溅镀或其他金属/其他合金溅镀。
[0069]
为了使所述上基板41的上表面对光线的反射效果降低,使得从所述光学膜片2反射向所述pdlc调光膜4的光线能够穿过透明状态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或被非透明状态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吸收/反射,本发明中在所述上基板41的上表面设置雾化层,即将所述上基板41的上表面做雾化处理,较佳的,所述雾化层采用纳米级颗粒如sio2二氧化硅;甚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所述雾化层的雾度做到2%~50%。
[007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还包括所述显示屏1和所述光学膜片2,所述显示屏1优选为tft-lcd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1;所述光学膜片2位于所述显示屏1与所述led 芯片3之间。
[0071]
本发明基于上述显示设备,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背板10上设置有控制器600,如图6、图15和图16所示,所述led芯片3、所述ic总线5、所述ic总线422、所述源极驱动ic61、所述源极驱动ic428 和所述闸极驱动ic71、所述闸极驱动ic427均与所述控制器600电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72]
s100、获取显示屏1上有像显示区域的位置和宽度l2;
[0073]
具体的,所述控制器600获取所述显示屏1上有像显示区域的位置后,根据所述有像显示区域的位置即可得知需要点亮的led芯片3的位置,从而获得该led芯片3下方对应控光分区的位置。由于每个led芯片3下方均对应有至少一个控光分区,即控光分区的数量可能为多个,因此本发明中需要根据l2来计算需要驱动的控光分区的宽度,从而根据所述宽度计算需要启动的控光分区的数量,并将对应数量和对应位置的控光分区启动,保证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43对应所述有像显示区域的位置转变为透明状态,而非对应位置为非透明状态,保证所述有像显示区域外围不会有光线射出,从而避免所述有像显示区域外围的光晕现象。
[0074]
s200、根据l2计算需要启动的控光分区的数量;
[0075]
具体的,所述根据l2计算需要启动的控光分区的数量包括:
[0076]
s201、根据l2以及预先设置的l2与需要驱动的下电极整体宽度l1 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l1;
[0077]
l2与l1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78][0079]
其中,θ为led芯片3的出光角度,d1为上基板41的上表面至光学膜片2下表面的高度,d2为光学膜片2的厚度,d3为光学膜片2上表面至显示屏1下表面的高度,d4为显示屏1的厚度,n1为空气的折射率,n2 为光学膜片2的折射率,n3为显示屏1的折射率。
[0080]
s202、获取单个下电极44的宽度,并根据l1计算需要驱动的下电极的数量;具体的,需要驱动的下电极的数量等于l1与单个下电极44的宽度的比值;所述控制器600获取l2、θ、d1、d2、d3、d4、n1、n2以及 n3以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即可计算得到l1,即获取与所述有像显示区域对应的下电极44的宽度。预先获取每个下电极44的宽度,根据l1和每个下电极44的宽度,即可获得需要驱动的下电极44的数量。
[0081]
s203、根据需要驱动的下电极的数量以及每个控光分区所包含的下电极的数量,计算需要启动的控光分区的数量。
[0082]
s300、将对应所述有像显示区域的位置和所述数量的控光分区开启。
[0083]
具体的,在对应所述有像显示区域的位置处,所述控制器600通过所述ic总线5或通过所述闸极驱动ic71和所述源极驱动ic61,驱动所述数量的控光分区,以保证处于启动
状态的下电极与所述上电极42之间的液晶层转变为透明状态,供所述光学膜片2反射的光线穿透并射至所述反射层 46。进一步的,当所述上电极42为整面电极时,将对应所述有像显示区域的位置和所述数量的控光分区开启,并开启所述上电极42;当所述上电极 42由若干个驱动电极426构成时,将对应所述有像显示区域的位置和所述数量的控光分区开启,并将与该控光分区对应的驱动电极驱动,即驱动与所述控光分区内下电极对应的驱动电极。
[0084]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pdlc调光膜以及设置在所述 pdlc调光膜上的多个led芯片,所述多个led芯片划分为多个分别单独控制的发光区域,所述pdlc调光膜包括若干个控光分区,每个所述发光区域至少对应一个所述控光分区。本发明中确定所述显示屏上有像显示区域后,确定与所述有像显示区域对应的led芯片的位置,并开启与所述led 芯片对应位置的控光分区,其他位置的控光分区保持关闭状态;开启的控光分区可以对所述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光线被反射后出射至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而位于所述发光区域外的光线被所述pdlc调光膜吸收或散射,无法被反射至所述显示屏上,从而在所述显示屏上对应发光区域周边消除了反射光,达到点亮led芯片时消除所述显示屏上光晕的目的。
[0085]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