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发光器件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76947发布日期:2020-10-20 16:4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发光器件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led发光器件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电视机或电脑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分为侧入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背光模组,而侧入式背光模组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最大区别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相比于侧入式背光模组不需要设置导光板,具有物美价廉的优势;同时,直下式背光模组采用led背光源做成密集的点阵,放置在屏幕的背后,直接照射屏幕,画质清晰、画面效果好,因此直下式背光模组得到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从下到上包括:背板7、蓝光led光源、扩散板8、量子膜片9、其他光学膜片10,量子膜片一般包括:基质、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扩散粒子,量子膜片的作用是将蓝光光源变为白光面光源,具体为,蓝光led发出的蓝光,激发量子膜片中的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分别发出红光和绿光,蓝、红、绿三原色在量子膜片内混合后变成白光。

但是,量子膜片的成本很高,并且大多数量子膜片中含有对人以及环境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另外,量子膜片容易受潮,受潮后极大的降低量子膜片中量子点的激发成功率,导致激发产生的红光和绿光变少,而直接透过量子膜片的蓝光成分增多,直下式背光模组整体主观发蓝,因此量子膜片还设置了水氧阻隔层、保护层等结构,工艺复杂且成本高。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减少量子膜片的用量,第一,将量子膜片设置在led发光芯片上,此方案量子膜片的用量很少,但是led发光芯片工作后的温度很高,导致量子膜片的寿命短,未得到实际推广应用;第二,在led发光芯片上的透镜内部,改变透镜的结构,在透镜内部设置量子膜材料,此方案也减少了量子膜材料的用量,但是该透镜在生产工艺中难以实现,并且不能完全覆盖蓝光led发出的蓝光,导致直下式背光模组整体主观发蓝。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led发光器件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组,极大的降低量子膜片的用量,寿命长,并且可使用现有的通用的透镜、工艺简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发光器件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组,能够极大的降低量子膜片的用量,寿命长,并且能够使用现有的通用的透镜、工艺简单。

一种led发光器件,包括:led发光芯片1、支架2、透镜5,led发光芯片1位于支架2的底部,led发光芯片1与支架2之间为腔体3,led发光芯片1为蓝光led发光芯片,腔体3之中填充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5包括凹部51,凹部51位于透镜5的下方及中间位置,变光膜片6设置在凹部51的内部,透镜5还包括透镜主体52和支撑柱53,支撑柱53位于透镜5的下方及非中间的位置,透镜5与支架2之间有间隙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变光膜片6为量子膜片、或荧光膜片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变光膜片6为量子膜片,量子膜片的厚度为10um~500um,优选的,量子膜片的厚度为20um~200um。

进一步的,量子膜片包括:基质、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扩散粒子。

进一步的,基质为丙烯酸酯类树脂、有机硅氧烷树脂、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改性有机硅树脂、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扩散粒子为无机粒子、或/和有机高分子粒子,无机粒子包括:sio2、tio2、al2o3、caco3、baso4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高分子粒子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氨酯pu、有机硅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扩散粒子的直径为0.1um~20um,扩散粒子在基质中含量为0.1%~10%,优选的,扩散粒子的直径为1um~15um,扩散粒子在基质中含量为1%~5%。

进一步的,量子膜片还包括:保护层、隔水汽层。

进一步的,变光膜片6为荧光膜片,荧光膜片的厚度为0.05mm~1.0mm,优选的,荧光膜片的厚度为0.1mm~0.8mm。

进一步的,荧光膜片包括:透明胶体和荧光粉原料,其中,透明胶体包括:环氧树脂、硅树脂、或油墨中的一种或多种,荧光粉原料为黄色yag荧光粉、黄色tag荧光粉、绿色铝酸盐荧光粉、红色硅酸盐荧光粉或红色氮化物荧光粉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变光膜片6通过左右两个边部61与凹部51胶黏固定,或者变光膜片6通过左右两个侧部62与凹部51胶黏固定,或者光膜片6通过填充物固定在凹部51的内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凹部51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变光膜片6的厚度,变光膜片6位于凹部51的顶部、中部、或者底部。

进一步优选的,凹部51的厚度大于变光膜片6的厚度,变光膜片6与凹部51之间具有中空部位511。

进一步的,中空部位511不填充或者填充透明的隔热层、或/和隔水汽层。

进一步的,透明的隔热层为玻璃层、高透隔热层、氧化铟锡/银/氧化铟锡膜系结构的隔热层、或纳米ato隔热层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透明的隔水汽层为高分子聚合物、或/和无机氧化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间隙4不填充或者填充透明的隔热层,透明的隔热层为玻璃层、高透隔热层、氧化铟锡/银/氧化铟锡膜系结构的隔热层、或纳米ato隔热层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led发光芯片1的主波长范围为380~470n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led发光芯片1与支架腔体3之间填充的胶体为纯硅胶、硅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架2包括底部的内表面22和侧壁的内表面21,具有反光的作用,底部的内表面22和侧壁的内表面21的反射率>90%。

进一步的,底部的内表面22的厚度为0.2-0.3mm,底部的内表面22为铜箔,侧壁的内表面21为白色塑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柱53为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中的一种。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从下到上包括:背板7、扩散板8、其他光学膜片10,在背板7朝向扩散板8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所述led发光器件。

对本发明的led发光器件进行光学检测,led发光芯片1发光,经过变光膜片6和透镜5之后,向两边发出的光为主,向其中一边最大的角度接近80度,向两边发出的光的最大的夹角接近160度,由此可见,所述led发光器件的发光型与现有技术中发白光的led,再加透镜的发光型相同,混光效果好。

本发明一种led发光器件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组,将变光膜片6设置透镜5的凹部51的内部,变光膜片6为量子膜片或荧光膜片,可将蓝光led发光芯片发出的蓝光变为白光,量子膜片的用量减少了90%以上,即使用量子膜片的成本降低了90%以上,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透镜5还包括支撑柱53,支撑柱53使得透镜5与支架2之间有间隙4,间隙4利于led发光芯片1散热,变光膜片吸收的热量大幅降低,变光膜片的寿命长;进一步的,中空部位511不填充材料,则增加间隙,更利于散热,或者中空部位511和间隙4填充透明的隔热层、或/和隔水汽层,实现可见光透过、隔绝热辐射或/和水汽的作用,降低热影响和水汽的影响,进一步延长变光膜片的寿命;此外,未改变透镜的主体结构,可使用现有的通用的透镜、工艺简单;并且,所述led发光器件的发光型与现有技术中发白光的led,再加透镜的发光型相同,混光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led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led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led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led发光器件的发光型。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描述以下实施例以辅助对本发明的理解,实施例不是也不应当以任何方式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以下描述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本论述的全文中,组件可描述为单独的功能单元(可包括子单元),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各种组件或其部分可划分成单独组件,或者可整合在一起(包括整合在单个的系统或组件内)。

此外,附图内的组件或系统之间的连接并不旨在限于直接连接。相反,在这些组件之间的数据可由中间组件修改、重格式化、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另外,可使用另外或更少的连接。还应注意,术语“联接”、“连接”、或“输入”“固定”应理解为包括直接连接、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设备来进行的间接连接或固定。

实施例1:

一种led发光器件,如图2所示,包括:led发光芯片1、支架2、透镜5,led发光芯片1位于支架2的底部,led发光芯片1与支架2之间为腔体3,led发光芯片1为蓝光led发光芯片,腔体3之中填充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5包括凹部51,凹部51位于透镜5的下方及中间位置,变光膜片6设置在凹部51的内部,透镜5还包括透镜主体52和支撑柱53,支撑柱53位于透镜5的下方及非中间的位置,透镜5与支架2之间有间隙4。

变光膜片6为量子膜片,量子膜片的厚度为100um,量子膜片包括:基质、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扩散粒子。基质为丙烯酸酯类树脂,扩散粒子为无机粒子、和有机高分子粒子,无机粒子为:sio2、tio2、al2o3,有机高分子粒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扩散粒子的直径为10um,扩散粒子在基质中含量为3%,量子膜片还包括:保护层、隔水汽层。

变光膜片6通过左右两个边部61与凹部51胶黏固定,凹部51的厚度大于变光膜片6的厚度,变光膜片6与凹部51之间具有中空部位511,变光膜片6位于凹部51的顶部,中空部位511填充透明的隔水汽层,透明的隔水汽层为高分子聚合物、或/和无机氧化物,间隙4不填充透明的隔热层。

led发光芯片1的主波长范围为380~470nm,led发光芯片1与支架腔体3之间填充的胶体为纯硅胶、硅树脂,支架2包括底部的内表面22和侧壁的内表面21,具有反光的作用,底部的内表面22和侧壁的内表面21的反射率>90%,底部的内表面22的厚度为0.3mm,底部的内表面22为铜箔,侧壁的内表面21为白色塑料,支撑柱53为圆柱体。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从下到上包括:背板、扩散板、其他光学膜片,在背板朝向扩散板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所述led发光器件。

如图5所示,对本发明的led发光器件进行光学检测,led发光芯片1发光,经过变光膜片6和透镜5之后,向两边发出的光为主,向其中一边最大的角度接近80度,向两边发出的光的最大的夹角接近160度,由此可见,所述led发光器件的发光型与现有技术中发白光的led,再加透镜的发光型相同,混光效果好。

实施例2:

一种led发光器件,如图3所示,包括:led发光芯片1、支架2、透镜5,led发光芯片1位于支架2的底部,led发光芯片1与支架2之间为腔体3,led发光芯片1为蓝光led发光芯片,腔体3之中填充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5包括凹部51,凹部51位于透镜5的下方及中间位置,变光膜片6设置在凹部51的内部,透镜5还包括透镜主体52和支撑柱53,支撑柱53位于透镜5的下方及非中间的位置,透镜5与支架2之间有间隙4。

变光膜片6为荧光膜片,荧光膜片的厚度为0.3mm,荧光膜片为:环氧树脂、硅树脂与荧光粉原料,荧光粉原料为黄色yag荧光粉,变光膜片6固定在凹部51的内部,光膜片6通过填充物固定在凹部51的内部,凹部51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变光膜片6的厚度,变光膜片6位于凹部51的中部。

中空部位511填充透明的隔热层、和隔水汽层,变光膜片6的上部填充透明的隔水汽层,侧边和下部填充透明的隔热层,透明的隔热层为高透隔热层,透明的隔水汽层为高分子聚合物、和无机氧化物,间隙4不填充透明的隔热层。

led发光芯片1的主波长范围为380~470nm,led发光芯片1与支架腔体3之间填充的胶体为纯硅胶、硅树脂,支架2包括底部的内表面22和侧壁的内表面21,具有反光的作用,底部的内表面22和侧壁的内表面21的反射率>90%,底部的内表面22的厚度为0.3mm,底部的内表面22为铜箔,侧壁的内表面21为白色塑料,支撑柱53为圆柱体。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从下到上包括:背板、扩散板、其他光学膜片,在背板朝向扩散板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所述led发光器件。

如图5所示,对本发明的led发光器件进行光学检测,led发光芯片1发光,经过变光膜片6和透镜5之后,向两边发出的光为主,向其中一边最大的角度接近80度,向两边发出的光的最大的夹角接近160度,由此可见,所述led发光器件的发光型与现有技术中发白光的led,再加透镜的发光型相同,混光效果好。

实施例3:

一种led发光器件,如图4所示,包括:led发光芯片1、支架2、透镜5,led发光芯片1位于支架2的底部,led发光芯片1与支架2之间为腔体3,led发光芯片1为蓝光led发光芯片,腔体3之中填充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5包括凹部51,凹部51位于透镜5的下方及中间位置,变光膜片6设置在凹部51的内部,透镜5还包括透镜主体52和支撑柱53,支撑柱53位于透镜5的下方及非中间的位置,透镜5与支架2之间有间隙4。

变光膜片6为量子膜片,量子膜片的厚度为80um,,量子膜片包括:基质、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扩散粒子、保护层、隔水汽层,基质为有机硅氧烷树脂,扩散粒子为无机粒子、和有机高分子粒子,无机粒子:sio2、caco3、baso4,有机高分子粒子:聚苯乙烯ps、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有机硅聚合物,扩散粒子的直径为6um,扩散粒子在基质中含量为4%。

变光膜片6通过左右两个侧部62与凹部51胶黏固定,凹部51的厚度大于变光膜片6的厚度,变光膜片6与凹部51之间具有中空部位511,变光膜片6位于凹部51的底部,中空部位511填充透明的隔水汽层,透明的隔水汽层为高分子聚合物和无机氧化物,间隙4填充透明的隔热层,透明的隔热层为玻璃层。

led发光芯片1的主波长范围为380~470nm,led发光芯片1与支架腔体3之间填充的胶体为纯硅胶、硅树脂,支架2包括底部的内表面22和侧壁的内表面21,具有反光的作用,底部的内表面22和侧壁的内表面21的反射率>90%,底部的内表面22的厚度为0.3mm,底部的内表面22为铜箔,侧壁的内表面21为白色塑料,支撑柱53为圆柱体。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从下到上包括:背板、扩散板、其他光学膜片,在背板朝向扩散板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所述led发光器件。

如图5所示,对本发明的led发光器件进行光学检测,led发光芯片1发光,经过变光膜片6和透镜5之后,向两边发出的光为主,向其中一边最大的角度接近80度,向两边发出的光的最大的夹角接近160度,由此可见,所述led发光器件的发光型与现有技术中发白光的led,再加透镜的发光型相同,混光效果好。

尽管本申请已公开了多个方面和实施方式,但是其它方面和实施方式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申请公开的多个方面和实施方式仅用于举例说明,其并非旨在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实际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