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6039发布日期:2020-10-02 08:43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智能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方案中在制备液晶盲孔屏时使用点胶工艺:在下偏光片挖孔周边做第一次点胶密封,等待30分钟-90分钟使得胶水表面固化后,再组装背光,然后在背光源铁框挖孔周边进行第二次点胶密封。此点胶工艺的尺寸精度不好管控,点胶后的圆孔的圆度及尺寸大小影响外观及摄像头视角区域,点胶高度及饱满度影响遮光效果及摄像头组装空间,由于使用两次点胶工艺,更加影响生产良率及效率,进而使得制造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模组,一侧设置盲孔;

背光模组,与所述显示模组层叠设置;所述背光模组开设有摄像孔,所述摄像孔与所述盲孔相对设置;所述背光模组在所述摄像孔周围设置遮光件;所述遮光件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盲孔内;

遮光层,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背光模组之间;所述遮光层围设在所述遮光件外围,并分别与所述显示模组、所述背光模组、所述遮光件接触连接;所述遮光层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盲孔内,并与所述显示模组接触连接;以及

摄像模组,置于所述摄像孔内。

采用本申请所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在摄像孔周围设置遮光件,可阻挡背光模组的光线进入摄像孔内,在遮光件的外围设置遮光层,遮光层与显示模组、背光模组、遮光件接触连接,用于阻挡光线从显示模组和背光模组之间漏出、进入摄像孔内,而且本申请在生产过程中无需进行点胶操作,组装方便,大大提高了生产良率及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截面b-b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部分结构f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背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背板模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虚线g的截面展开平面图;

图9为本申请第一遮光胶带与第二遮光胶带黏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4中部分结构f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4中部分结构f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4中部分结构f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4中部分结构f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4中部分结构f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4中部分结构f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装置100可包括功能件200和非显示区400和显示区600。具体地,非显示区400和显示区600可组成显示屏,用于显示图像。非显示区400可包括第一非显示区401和第二非显示区402。第一非显示区401可围设于显示区600的外围,当然第一非显示区401也可以设置于显示区600的一侧或两侧。显示区600可围设于第二非显示区402的外围。功能件200安装在第二非显示区402内。该功能件200可以为按键,用于操控电子装置100。该功能件200可以为摄像模组,以用于摄像、拍照。该功能件200可以为闪光灯组件,以用于辅助摄像、拍照。该功能件200可以为led灯、呼吸灯等用于警示、提醒的装置。当然,该功能件200也可以是其他元件例如麦克风、音响、数据接口等。该电子装置100具体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头盔、智能眼镜、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设备(例如增强现实眼镜、虚拟现实眼镜)、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等。电子装置100的具体形式还可以是其他具有显示屏和功能件200的电子装置,在此不作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功能件200为摄像模组,用于摄像、拍照为例进行阐述。

需要指出的是,此处以及下文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

对于上文以及下文所述的名称,“第一非显示区”、“第二非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可以相互转换,比如,“第一非显示区”也可以被称为“第二非显示区”,也可以被称为“非显示区”。

请参阅图1,第二非显示区402内可设置摄像孔a,摄像孔a可为圆形通孔。摄像孔a用于安装功能件200,以用于摄像、拍照。第二非显示区402的设置在摄像孔a周围的部分可用于遮挡显示区600在摄像孔a周围的漏光,以实现屏下摄像功能以及保证成像质量。

功能件200为摄像模组。摄像模组可为潜望式长焦摄像头或广角摄像头或大广角摄像头。具体地,潜望式长焦摄像头相较于立式镜头,可通过改变光线的传播路径来降低对摄像头的高度的要求,进而可以减小电子装置100的整体厚度。潜望式长焦摄像头的视场角可在10~30度范围内,其焦距较大,一般用于拍摄远景,从而获得远景清晰的图像。立式镜头指的是镜头的光轴为一条直线,比如广角摄像头、大广角摄像头。广角摄像头的视场角为普通视场角,视场角在80~110度范围内,具有高像素和大像素点的优势,用于非远景或者近景,可正常拍摄物体。大广角摄像头的视场角为超大广角,视场角在110~130度范围内,用于广角拍摄,有利于提高光学变焦倍数。大广角摄像头的视场角较大,对应的,大广角摄像头的焦距较短,因此,大广角摄像头一般用于拍摄近景,从而获得物体的局部特写图像。在一实施例中,摄像孔a可以为多个,以便安装多个摄像头。例如,安装3个摄像头,第一摄像头为潜望式长焦摄像头,其视场角为10度、12度、15度、20度、26度或30度等角度。第二摄像头为大广角摄像头,其视场角为110度、112度、118度、120度、125度或130度等角度。第三摄像头为广角摄像头,其视场角为80度、85度、90度、100度、105度或110度等角度。

请参阅图2,其揭露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非显示区401围设于显示区600的外围。第二非显示区402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401和显示区600之间。显示区600半包围第二非显示区402。摄像孔a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401和第二非显示区402内。第二非显示区402的被显示区600半包围的部分可用于遮挡显示区600在摄像孔a周围的漏光。在拥有功能件200的情况下,有利于减小电子装置100最外围的第一非显示区401的尺寸占比,有利于提升电子装置100的屏占比,给予用户大屏的视觉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仅示例性的示出了非显示区400和显示区600的形状和位置,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例如,图1和图2中第二非显示区402设置在电子装置100的正中心靠上的位置。请参阅图3,其揭露了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第二非显示区402设置在电子装置100的正中央的左上方的位置。第一非显示区401围设于显示区600的外围,显示区600围设于第二非显示区402的外围。第二非显示区402内可设置摄像孔a,摄像孔a用于安装功能件200,以用于摄像、拍照。第二非显示区402的设置在摄像孔a周围的部分可用于遮挡显示区600在摄像孔a周围的漏光。功能件200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402中,并没有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401内,所以可以对第一非显示区401进行区域范围缩小,并不会受功能件200的影响。第一非显示区401的范围缩小有利于提升电子装置100的屏占比,给予用户大屏的视觉效果。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文中的术“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请参阅图4,其揭露了图3中截面b-b的部分截面示意图。电子装置100可包括功能件200、显示模组300和背光模组500。具体地,显示模组300位于背光模组500的出光侧,可采用层叠设置的方式将显示模组300和背光模组500固定在一起,例如通过胶粘接固定,背光模组500开设摄像孔a,用于安装功能件200。其中,背光模组500在摄像孔a的周围设置了遮光区域,遮光区域用于遮挡背光模组500在摄像孔a周围的漏光。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显示模组300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盖板10、第一偏光片20、第一玻璃基板30、第二玻璃基板40和第二偏光片50。盖板10、第一偏光片20、第一玻璃基板30、第二玻璃基板40和第二偏光片50固定在一起,例如通过胶粘接在一起。

对于上文以及下文所述的名称,“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和“偏光片”可以相互转换,比如,“第一偏光片”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偏光片”,也可以被称为“偏光片”。

对于上文以及下文所述的名称,“第一玻璃基板”、“第二玻璃基板”和“玻璃基板”可以相互转换,比如,“第一玻璃基板”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玻璃基板”,也可以被称为“玻璃基板”。

具体地,第二玻璃基板40上分布着许多横竖排列并互相绝缘的格状透明金属膜导线,将第二玻璃基板40分割为许多微小的格子,称为“基色单元”;而每个格子中又有一片与周围导线绝缘的透明金属膜极称为像素电极。该电极的一角,依靠一支用印刷法制作在第二玻璃基板40上的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ft(thinfilmtransistor),分别与两根纵横导线连接。第一玻璃基板30上同样划分有许多小格子,每个格子与第二玻璃基板40的一个像素电极对应,但其差别是它没有独立的电极而只是覆盖着一小片红、蓝、绿色的透明薄膜滤光片,整个第一玻璃基板30只均匀覆盖一层透明导电膜,称为公共电极。公共电极与第二玻璃基板40的每个像素电极之间即构成一个个小电容,因此当在横竖线上加电压而选中该薄膜晶体管时,晶体管即导电,使该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的电容充电,形成作用于第一玻璃基板30和第二玻璃基板40间液晶分子的电场,从而使该像素电极区变为透光,透光区因覆盖的红、绿、蓝滤光片颜色不同而分别可显示出红、蓝、绿不同的颜色,从而组成彩色显示的一个基色像素。所以第一玻璃基板30和第二玻璃基板40又可分别被称为“tft玻璃基板”。而第一玻璃基板30和第二玻璃基板40之间可形成液晶室以充装液晶(图未示)。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20的偏光方向与第二偏光片50的偏光方向相差90°。背光模组500从第二偏光片50一侧发出白色光,并射入第二偏光片50,第二偏光片50能使白光的偏振方向改变,并射入第一玻璃基板30和第二玻璃基板40,在液晶分子受第一玻璃基板30和第二玻璃基板40间的驱动电路作用下发生规则排列,使得白光的偏振方向产生90°旋转,而第一偏光片20的偏光方向与第二偏光片50相差90°,因此光线从第一偏光片20通过;液晶分子未受第一玻璃基板30和第二玻璃基板40间的驱动电路作用时杂乱排列,不会使得白光的偏振方向产生90°旋转,而第一偏光片20的偏光方向与第二偏光片50相差90°,因此光线不能第一偏光片20通过;通过第一玻璃基板30和第二玻璃基板40间的驱动电路对液晶分子的作用从而达到显示彩色图像的目的。

在一实施例中,盖板10覆盖在第一偏光片20上,用于对显示模组300进行保护。其中,盖板10可以由玻璃、塑料等透光性好的材料制成。在一实施例中,盖板10可通过透明光学oca(opticallyclearadhesive)胶60与第一偏光片20连接;利用透明光学oca胶60将盖板10固定在第一玻璃基板30上,可避免盖板10在电子装置100震荡时发生移动。在一实施例中,盖板10可以省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20在摄像孔a于第一偏光片20的正投影区域附近设置通孔c,通孔c可为圆形;摄像孔a于第一偏光片20的正投影区域周围可围设通孔c,即,通孔c区域较摄像孔a于第一偏光片20的正投影区域大。通孔c的设置可避免光线受第一偏光片20的干扰,而顺利进入摄像孔a内。

在一实施例中,摄像孔a在第一玻璃基板30和第二玻璃基板40之间即液晶室的正投影区域的边缘附近设有黑色丝印油墨70,以防止在显示模组300工作状态下,光线从第一玻璃基板30和第二玻璃基板40之间的区域进入摄像孔a,造成摄像孔a漏光。黑色丝印油墨70具体可以采用黑色油墨进行丝印制成黑色丝印涂层。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玻璃基板30和第二玻璃基板40之间黑色丝印油墨70所围设的区域d(也可被称为“入光区d”)可围设在摄像孔a于液晶室的正投影区域的外围。而第一玻璃基板30和第二玻璃基板40之间在黑色丝印油墨70围设的区域d内不填充液晶,以使得光线可以从摄像孔a于液晶室的正投影区域顺利通过而不受液晶的影响。请参阅图4,黑色丝印油墨70围设的区域d与摄像孔a限定了入光区e。入光区e可以是透明的,用于透过外界光线便于功能件200成像。功能件200的摄像头视角对应的显示区域即入光区e,当然功能件200的摄像头视角对应的显示区域也可以位于入光区d内部。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偏光片50在摄像孔a于第一偏光片20的正投影区域附近设置通孔以与背光模组500配合密封遮光,以便于光线的顺利通过而不受第一偏光片20的影响,另外也避免了光线从第二偏光片50和背光模组500之间的区域进入摄像孔a,造成摄像孔a漏光。第二偏光片50设置的通孔可为圆形。另外,第二偏光片50在与第二玻璃基板40层叠设置并粘接在一起时,第二偏光片50的通孔可形成盲孔。

请参阅图4,背光模组500用于发出白光,其可采用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背光,以发出均匀的背光,从而提高电子装置100的显示效果,根据led发光颜色不同可包括白光led背光源和rgb-led背光源。其中,白光led背光源耗电量低,rgb-led背光源可有效提升显示器的对比度,实现更加精确的色阶和层次感更强的画面,并可使液晶显示器质量更轻,厚度更薄。

请参阅图4,背光模组500可包括光学膜组80和背板模组90。具体地,背板模组90用于承载光学膜组80以及显示模组300。背板模组90开设通孔a,通孔a可为圆形。光学膜组80安装在背板模组90上,并在通孔a于光学膜组80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开设通孔以对背板模组90、功能件200让位。

请参阅图4和图5,图5揭露了图4中部分结构f的结构示意图。光学膜组80可以发出均匀的背光,以使得电子装置100能正常运行。光学膜组80可包括第一增光片81、第二增光片82、扩散片83、导光板84和反射片85。具体地,第一增光片81、第二增光片82、扩散片83、导光板84和反射片85依次层叠,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板84内,光线依次经过导光板84、扩散片83、第二增光片82、第一增光片81,然后进入显示模组300例如第二偏光片50内。

其中,第一增光片81、第二增光片82、扩散片83可组成光学膜材(也可被称为“匀光元件”)。具体地,光学膜材和导光板84、反射片85均开设通孔以对背板模组90、功能件200让位。光学膜材的通孔与导光板84的通孔、反射片85的通孔、摄像孔a的正投影,导光板84的通孔正投影与光学膜材的通孔正投影、反射片85的通孔均围设在摄像孔a正投影的周围。导光板84与反射片85、背板模组90依次层叠固定连接,光学膜材例如第一增光片81可与第二偏光片50层叠连接。

对于上文以及下文所述的名称,“第一增光片”、“第二增光片”和“增光片”可以相互转换,比如,“第一增光片”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增光片”,也可以被称为“增光片”。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增光片81和第二增光片82也可称为bef(brightnessenhancementfilm,增光膜),是在透明性非常好的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表面,使用丙烯酸树脂,精密成型一层均一的棱镜图案的光学薄膜。将其组装在背光源前面,将光源发出的光向显示设备使用者方向聚集,可将正面亮度提高约100%(两片正交使用情况下,有模竖bef)。并且,视角外未被利用的光,根据光的再反射效应被循环利用,并以最适当的角度聚集。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增光片81和第二增光片82可为一体膜。

在一实施例中,扩散片83也可被称为扩散板(diffuser),其主要功能为显示模组300提供一个均匀的面光源。扩散片83基材需选择光透过率高的材料如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有机玻璃)。扩散片83可以是在扩散膜基材中,加入一颗颗的化学颗粒,作为散射粒子,扩散片83的微粒子分散在树指层之间,所以光线在经过扩散片83会不断的在两个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中穿过,在此同时光线就会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现象,如此便造成了光学扩散的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增光片81、第二增光片82、扩散片83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用其他材料替代,比如,光学膜材可以为dbef(dualbrightnessenhancementfilm,双亮度增强膜),当然,光学膜材也可以为其他可改善光学膜组80发光效率或可提升光学膜组80发光效果的膜材。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增光片81、第二增光片82、扩散片83可以省略其中的一个或两个。

在一实施例中,导光板84可以将光源发出的光线分布到各处。当然光学膜组80还可包括发光零件例如光源以发射光线。

在一实施例中,反射片85可使光线只往第一玻璃基板30和第二玻璃基板40的方向前进。

请参阅图4和图6,图6为图4中背板模组90的结构示意图。背板模组90可包括背板91和胶框92。具体地,背板91开设摄像孔a。胶框92固定在摄像孔a的周围,并延伸至显示模组300中第二偏光片50开设的通孔内与第二玻璃基板40密封连接,以避免光线从第二偏光片50和胶框92之间的区域进入摄像孔a,造成摄像孔a漏光的问题。在一实施例中,胶框92的材质可为黑色塑胶,利用黑色胶框92具有的吸光作用,对导光板84在通孔处的侧壁漏出的光线进行吸收,解决了漏光再次进入光学膜材引起在盲孔位置处显示画面的亮线及亮斑问题。在一实施例中,胶框92用于避免光线从第二偏光片50和胶框92之间的区域进入摄像孔a,造成摄像孔a漏光,所以胶框92用于遮光,可作为遮光件使用,其可用其他遮光件来替代。在一实施例中,胶框92利用吸光作用,对导光板84在通孔处的侧壁漏出的光线进行吸收,解决了漏光再次进入光学膜材引起在盲孔位置处显示画面的亮线及亮斑问题,所以胶框92用于吸光,可作为吸光条使用,其可用其他吸光条来替代。当然,吸光条与遮光件可以为同一物体,例如同为黑色胶框等。

请参阅图4和图6,背板91可包括背板主体911及背板主体911于摄像孔a处的边缘向第二偏光片50一侧延伸设置的弯折部912。胶框92可套设在弯折部912上以形成摄像孔a,用于安装功能件200,实现摄像、拍照的功能。在一实施例中,弯折部912可省略,胶框92可直接固定在背板主体911上。在一实施例中,背板91的材质可为铁金属。

请参阅图7和图8,图7为背板模组90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虚线g的截面展开平面图。摄像孔a的大小可由弯折部912及胶框92的圆孔内径h决定,其中胶框92的圆孔外径为i。背板主体911在摄像孔a的周围均布拉胶孔913,以便利用黑色塑胶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制作胶框92时,可以在拉胶孔913处形成拉胶结构,使得胶框92和背板91可为一体结构。

请参阅图4、图5和图6,胶框92朝向第二玻璃基板40一端的外圆周面向胶框92内凹陷设置阶梯状结构921,以便与第二玻璃基板40、第二偏光片50配合实现密封遮光,以避免光线从第二偏光片50和胶框92之间的区域进入摄像孔a,造成摄像孔a漏光。

请参阅图4和图5,在阶梯状结构921上以及光学膜材例如第一增光片81上贴附第一遮光胶带93,以对光学膜材在通孔处的漏光进行遮挡。第二偏光片50于通孔处的边缘与第一遮光胶带93交错黏接在一起,第一遮光胶带93位于光学膜材例如第一增光片81与第二偏光片50之间,以对第一遮光胶带93与第二偏光片50之间漏出的光线进行遮挡。第一遮光胶带93解决了盲孔位置显示画面的亮线及亮斑问题。在一实施例中,阶梯状结构921为一个阶梯。在一实施例中,在阶梯状结构921上贴附第一遮光胶带93,所以胶框92固定在摄像孔a的周围,并延伸至显示模组300中第二偏光片50开设的通孔内,可不与第二玻璃基板40密封连接,通过阶梯状结构921与第一遮光胶带93的配合以避免光线从第二偏光片50和胶框92之间的区域进入摄像孔a,造成摄像孔a漏光的问题。

请参阅图4和图5,在阶梯状结构921处,第一遮光胶带93上还设置了第二遮光胶带94。第二遮光胶带94的一侧与第二玻璃基板40粘接在一起,另一侧与第一遮光胶带93粘接,以便对第二偏光片50在通孔处的侧壁漏出的光线进行密封遮光,解决了盲孔位置显示画面的亮线及亮斑问题。对于层叠设置在一起的第一遮光胶带93和第二遮光胶带94可以形成遮光层,当然,第一遮光胶带93可以形成第一遮光层,第二遮光胶带94可以形成第二遮光层。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遮光胶带94的颜色可以为黑色,以赋予第二遮光胶带94吸附光线的效果。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遮光胶带94可以为黑色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类)遮光胶带。

对于上文以及下文所述的名称,“第一遮光胶带”、“第二遮光胶带”和“遮光胶带”可以相互转换,比如,“第一遮光胶带”也可以被称为“第二遮光胶带”,也可以被称为“遮光胶带”。

对于上文以及下文所述的名称,对于名称“第一遮光层”、“第二遮光层”、“遮光层”可以互换;因此“第一遮光层”可以被称为“第二遮光层”,也可以被称为“遮光层”。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9,图9揭露了本申请第一遮光胶带93与第二遮光胶带94黏接的结构示意图。第一遮光胶带93与第二遮光胶带94均为圆环状;第一遮光胶带93与第二遮光胶带94圆环外侧边缘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间j,其中j>0.25mm,即,第一遮光胶带93的外环半径较第二遮光胶带94的外环半径至少大0.25mm。以便使第一遮光胶带93与第二偏光片50交错黏接在一起,第一遮光胶带93置于光学膜材例如第一增光片81与第二偏光片50之间。第二遮光胶带94内侧边缘可与第一遮光胶带93内侧边缘平齐,即,第二遮光胶带94的内环半径与第一遮光胶带93的内环半径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其揭露了图4中部分结构f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阶梯状结构921为两个阶梯。第一遮光胶带93黏接在阶梯状结构921远离第二玻璃基板40的一阶梯上。第二遮光胶带94黏接在第一遮光胶带93上,并且黏接在阶梯状结构921靠近第二玻璃基板40的一阶梯上。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其揭露了图4中部分结构f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阶梯状结构921为两个阶梯。第一遮光胶带93黏接在阶梯状结构921远离第二玻璃基板40的一阶梯上。第二遮光胶带94黏接在第一遮光胶带93上,并且黏接在阶梯状结构921靠近第二玻璃基板40的一阶梯上。阶梯状结构921远离第二玻璃基板40的一阶梯上的靠近摄像孔a的一侧向远离第二玻璃基板40的一侧凹陷形成密封槽922,以使得第一遮光胶带93在摄像孔a一侧的边缘可置于密封槽922内,以提高第一遮光胶带93与胶框92之间的黏接强度以及密封遮光性。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其揭露了图4中部分结构f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阶梯状结构921为两个阶梯。第一遮光胶带93黏接在阶梯状结构921远离第二玻璃基板40的一阶梯上。第二遮光胶带94黏接在第一遮光胶带93上,并且黏接在阶梯状结构921靠近第二玻璃基板40的一阶梯上。阶梯状结构921靠近第二玻璃基板40的一阶梯上的靠近摄像孔a的一侧向远离第二玻璃基板40的一侧凹陷形成密封槽922,以使得第二遮光胶带94在摄像孔a一侧的边缘可置于密封槽922内,以提高第二遮光胶带94与胶框92之间的黏接强度以及密封遮光性。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其揭露了图4中部分结构f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阶梯状结构921为一个阶梯。第一遮光胶带93与胶框92为一整体结构,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遮光胶带93与胶框92采用黑色塑胶注塑成型制造而成。第一遮光胶带93与第二偏光片50交错黏接在一起,第一遮光胶带93置于光学膜材例如第一增光片81与第二偏光片50之间。第二遮光胶带94黏结在阶梯状结构921上,以遮挡第一遮光胶带93与第二偏光片50之间的漏光。

请参阅图4、图5和图8,黑色丝印油墨70围设的区域在盖板10的正投影以及第一遮光胶带93在盖板10的正投影的组成了第二非显示区402,显示模组300在盖板10的正投影以及光学膜组80在盖板10组成的投影所组成的区域围设在第二非显示区402的部分为显示区600。黑色丝印油墨70围设的区域在盖板10的正投影以及第一遮光胶带93在盖板10的正投影的组成的区域围绕在摄像孔a的部分为遮光区域。本申请使盲孔位置处的胶框92和背板91一体成型工艺进行遮光,相比现有点胶工艺,本申请可使盲孔直径可减小0.2mm,以提升产品表现力;使用黑色胶框92实现盲孔遮光的同时,又可以吸收第一增光片81、第二增光片82、扩散片83、导光板84等侧壁漏出的光线,提升了显示画面效果。由于使用第一遮光胶带93和第二遮光胶带94双层结构遮光胶带,模组组装流程简单,相比现有技术两次点胶工艺,良率及效率都有提升,可降低制造成本。另外由于尺寸精度稳定,可实现多个盲孔(如双盲孔屏)遮光效果,良率不受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胶框92用于遮挡、吸收第一增光片81、第二增光片82、扩散片83、导光板84等侧壁漏出的光线;所以胶框92还可以用其他结构例如吸光条来替代。

请参阅图14,其揭露了图4中部分结构f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背板模组90可包括背板91和吸光条92。具体地,背板91可开设摄像孔a。吸光条92可固定在摄像孔a的周围,并向显示模组300例如第二偏光片50一侧延伸设置,以避免光线从第一增光片81、第二增光片82、扩散片83、导光板84等区域进入摄像孔a,造成摄像孔a漏光。请参阅图14,第一遮光胶带93可粘接在吸光条92朝向显示模组300例如第二偏光片50一侧的端面上,以便于吸光条92与第一遮光胶带93实现密封遮光,以便对第一增光片81、第二增光片82、扩散片83、导光板84等区域的光从吸光条92与第一遮光胶带93之间进入摄像孔a。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背板91可包括背板主体911及背板主体911于摄像孔a处的边缘向第二偏光片50一侧延伸设置的弯折部912。吸光条92可套设在弯折部912上以形成摄像孔a,用于安装功能件200,实现摄像、拍照的功能。在一实施例中,弯折部912可省略,吸光条92可直接固定在背板主体911上。在一实施例中,吸光条92展开后的厚度为0.01-0.03mm。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吸光条92向显示模组300例如第二偏光片50一侧延伸设置的端面,与弯折部912朝向显示模组300例如第二偏光片50一侧的端面平齐,以便于第一遮光胶带93可以粘接在弯折部912朝向显示模组300例如第二偏光片50一侧的端面上。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增光片81、第二增光片82、扩散片83、导光板84漏光的大小,可以调整吸光条92向显示模组300例如第二偏光片50一侧延伸的距离。例如,请参阅图15,其揭露了图4中部分结构f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由于导光板84的远离背板主体911的部分为远离光源侧,导光板84的远离背板主体911的部分很少有光线漏出,因此可将吸光条92设置在弯折部912靠近背板主体911的部分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可通过治具将吸光条92贴附在弯折部912上,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拉胶结构、热塑成型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