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融合微光、光谱热像、激光照明技术的夜视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8147发布日期:2020-09-01 17:2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融合微光、光谱热像、激光照明技术的夜视相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夜视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融合微光、光谱热像、激光照明技术的夜视相机。



背景技术:

夜视装置可以在夜晚黑暗环境中观测目标,实现对环境的监控,还具有拍照和摄像功能。夜晚黑暗环境中人肉眼通常看不见光,通过夜视装置可以将黑暗环境中目标发出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后在显示器中进行显示,使人眼可见。夜视装置用途广泛,例如家庭、学校、医院、街道、公安局等等。

目前,现有的夜视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安装过程较为麻烦,并且夜视装置与云台之间为一体化连接,当需要拆卸夜视装置进行维修时需要将云台以及夜视装置本身全部拆卸下来,拆卸过程繁琐,还有可能损坏除了夜视装置等其他部件,增加维修成本。另外,当夜视装置需要调整一些内部结构和参数时,也需要将整体进行拆卸,增加工人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融合微光、光谱热像、激光照明技术的夜视相机,具有拆卸方便、连接简便、安全可靠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融合微光、光谱热像、激光照明技术的夜视相机,包括:

重载云台底座;

固定在重载云台底座右端的重载云台;

设置在重载云台上端的滑动孔;

固定在滑动孔中的固定座;

安装在滑动孔中的卡固组件;

固定在重载云台上端左侧的夹持固定座;

与夹持固定座相连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通过卡固组件进行固定;

固定在夹持组件上的夜视相机组件;

固定在夜视相机组件前端的滤光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中心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卡固组件包括:

安装在滑动孔中且穿过挡块中心通孔的滑动轴,所述滑动轴两端均伸出滑动孔;

固定在滑动轴上且位于滑动孔中的压缩块;

固定在滑动轴右端的拉手;

套装在滑动轴上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左端固定在压缩块右侧面上,右端固定在挡块左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固定座下端为斜面,斜面为左高右低,斜面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锯齿状结构;所述夹持固定座上表面设有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上夹持座、转轴套、转轴、下夹持座、第二锯齿状结构、固定孔、第二固定环、第三固定环和连接弹簧;上夹持座和下夹持座相对设置,上夹持座左端下表面设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上设置有安装孔,上夹持座右端内部设有固定孔;下夹持座左端上表面设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上设有安装孔,下夹持座右端上表面为斜面,斜面为左高右低,斜面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锯齿状结构;上夹持座左端的凸起结构与下夹持座左端的凸起结构之间通过转轴相连,转轴两端分别通过转轴套固定;连接弹簧套装在转轴下表面,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上夹持座上,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下夹持座上表面;第二固定环、第三固定环均固定在上夹持座上表面;所述夜视相机组件固定在第二固定环和第三固定环中;先向右拉动拉手,使压缩块对压缩弹簧进行压缩,滑动轴左端向右收回;然后按压上夹持座左端上表面和下夹持座左端下表面,将上夹持座右端置于夹持固定座上表面的凹槽中,此时第二锯齿状结构与第一锯齿状结构一一对应卡固住,松开拉手,通过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使滑动轴左端向左伸出,使滑动轴左端伸入上夹持座右端的固定孔中,通过第二锯齿状结构、第一锯齿状结构和卡固组件的共同作用实现夹持组件7与夹持固定座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夜视相机组件包括:

固定在第二固定环和第三固定环中的壳体;

设置在壳体前端的保护玻璃;

设置在壳体后端的显示器;

安装在壳体内部的激光发射头、物镜、镜头、摄像机、电源板、激光器驱动电路板、激光器本体和电池组;

所述物镜安装在壳体前端中心;

所述激光发射头为多个,多个激光发射头均匀分布在壳体前端外圆周上,多个激光发射头环绕物镜外圆周均匀分布;

所述镜头固定在物镜后端,镜头与物镜同轴线安装;

所述摄像机固定在镜头后端,摄像机与镜头同轴线安装;

所述电池组位于显示器内侧;

所述电源板、激光器驱动电路板、激光器本体位于摄像机与电池组之间;

所述激光发射头通过光纤转接器与激光器本体相连,所述显示器与摄像机电连接;所述电池组与电源板电连接;所述电源板分别与激光器驱动电路板、摄像机、显示器电连接;所述激光器驱动电路板与激光器本体电连接;所述电池组分别为摄像机、显示器和激光器本体供电。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包括两个半圆环结构,两个半圆环结构相对安装,每个半圆环结构下端外侧均通过一个弹力铰链合页与重载云台上端表面固定;每个半圆环结构上端外侧均设有一个拉环;一个半圆环结构上端端部设有一个凸起结构,另一个半圆环结构上端端部设有一个凸起结构插孔;拉动两个拉环,使两个半圆环结构向外侧张开,夜视相机组件后端落入其中,松开拉环,使两个半圆环结构向内侧合拢,同时通过弹力铰链合页使凸起结构插入凸起结构插孔中,完成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滤光机构固定在夹持组件的上夹持座上,所述滤光机构位于夜视相机组件的物镜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滤光机构包括:第一nd镜固定座、第二nd镜固定座、第三nd镜固定座、转轴、第一轴固定座和第二轴固定座;第一轴固定座和第二轴固定座下端均固定在上夹持座上;第一nd镜固定座、第二nd镜固定座、第三nd镜固定座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nd镜固定座下端的连接块上设置有安装孔,第一nd镜固定座上端为圆形安装孔,第一nd镜固定在第一nd镜固定座上端的圆形安装孔中;转轴伸入第一nd镜固定座、第二nd镜固定座、第三nd镜固定座下端的安装孔中,且第一nd镜固定座、第二nd镜固定座、第三nd镜固定座下端通过连接销与转轴相连;转轴左端固定在第二轴固定座上端,转轴右端固定在第一轴固定座上端;第一nd镜固定座、第二nd镜固定座、第三nd镜固定座上端的圆形安装孔中均安装有一nd镜;通过调节连接销调整第一nd镜固定座、第二nd镜固定座、第三nd镜固定座在转轴上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计夹持组件实现对夜视相机组件的固定,夹持组件与重载云台之间通过卡固组件和夹持固定座进行连接,可以方便夜视相机组件装配,方便安装,便于后期的更换和维修夜视相机组件,节约维修成本,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融合了微光、光谱热像、激光照明技术,实现了夜晚监视和录像的功能,具有安装拆卸方便,夜视清晰,不受微光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重载云台底座放置于桌面上直接使用,或者将重载云台底座安装于平台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融合微光、光谱热像、激光照明技术的夜视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融合微光、光谱热像、激光照明技术的夜视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重载云台底座、夹持固定座和第一固定环之间的位置连接关系图。

图6为重载云台底座、夹持组件、夹持固定座、卡固组件之间的位置连接关系图。

图7为夜视相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10为第一滤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一固定环与夜视相机组件之间的位置连接关系。

图中,1、重载云台底座,2、重载云台,3、固定座,4、卡固组件,5、夜视相机组件,6、滤光机构,7、夹持组件,8、夹持固定座,9、滑动孔,10、第一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融合微光、光谱热像、激光照明技术的夜视相机主要包括:重载云台底座1、重载云台2、固定座3、卡固组件4、夜视相机组件5、滤光机构6、夹持组件7、夹持固定座8、滑动孔9、第一固定环10和弹力铰链合页11。

重载云台2固定在重载云台底座1右端。重载云台2采用现有技术即可。

滑动孔9设置在重载云台2上端。

固定座3固定在重载云台2上端的滑动孔9中。固定座3上设置有一个挡块31,挡块31中心设置有通孔。

卡固组件4安装在滑动孔9中。

如图8所示,卡固组件4主要包括:拉手41、滑动轴42、压缩弹簧43、压缩块44。压缩块44固定在滑动轴42上,滑动轴42和压缩块44安装在滑动孔9中,滑动轴42穿过挡块31中心通孔,滑动轴42的左端和右端均伸出滑动孔9,拉手41固定在滑动轴42右端,拉手41位于滑动孔9外部,压缩弹簧43套装在滑动轴42上,并且压缩弹簧43左端固定在压缩块44右侧面上,压缩弹簧43右端固定在挡块31左侧面上。向右拉动拉手41,使压缩块44对压缩弹簧43进行压缩,滑动轴42左端向右收回;相反,松开拉手41,通过压缩弹簧43的弹力作用,使滑动轴42左端向左伸出。

夹持固定座8右端固定在重载云台2上端左侧面上。夹持固定座8下端设置为斜面,斜面为左高右低。斜面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锯齿状结构81。夹持固定座8上表面设置有凹槽。

夹持组件7与夹持固定座8相连,并且通过卡固组件4进行固定。

如图3所示,夹持组件7主要包括:上夹持座71、转轴套72、转轴73、下夹持座74、第二锯齿状结构75、固定孔76、第二固定环77、第三固定环78和连接弹簧79。上夹持座71和下夹持座74相对设置,上夹持座71左端下表面设置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上设置有安装孔,上夹持座71右端内部设置有固定孔76。下夹持座74左端上表面设置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上设置有安装孔,下夹持座74右端上表面为斜面,斜面为左高右低,斜面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锯齿状结构75。上夹持座71左端的凸起结构与下夹持座74左端的凸起结构之间通过转轴73相连,同时,转轴73两端分别通过转轴套72固定。连接弹簧79套装在转轴73下表面,如图4所示,连接弹簧79的一端710固定在上夹持座71上,连接弹簧79的另一端711固定在下夹持座74上表面。第二固定环77、第三固定环78均固定在上夹持座71上表面,第二固定环77、第三固定环78之间有一定间距。先向右拉动拉手41,使压缩块44对压缩弹簧43进行压缩,滑动轴42左端向右收回;然后按压上夹持座71左端上表面和下夹持座74左端下表面,将上夹持座71右端置于夹持固定座8上表面的凹槽中,此时,第二锯齿状结构75与第一锯齿状结构81一一对应卡固住,然后松开拉手41,通过压缩弹簧43的弹力作用,使滑动轴42左端向左伸出,使滑动轴42左端刚好伸入上夹持座71右端的固定孔76中,通过第二锯齿状结构75与第一锯齿状结构81以及卡固组件4的共同作用实现夹持组件7与夹持固定座8的连接。

夜视相机组件5整体固定在第二固定环77和第三固定环78中。

如图7所示,夜视相机组件5主要包括:壳体51、激光发射头52、物镜53、镜头54、摄像机55、电源板56、激光器驱动电路板57、激光器本体58、电池组59和显示器510。壳体51整体为圆柱筒结构。壳体51前端设置有保护玻璃。激光发射头52、物镜53、镜头54、摄像机55、电源板56、激光器驱动电路板57、激光器本体58和电池组59均安装在壳体51内部。其中,物镜53安装在壳体51前端中心。激光发射头5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激光发射头52均匀分布在壳体51前端外圆周上,并且多个激光发射头52环绕物镜53外圆周均匀分布。镜头54固定在物镜53后端,镜头54与物镜53同轴线安装。摄像机55固定在镜头54后端,摄像机55与镜头54同轴线安装。显示器510固定在壳体51后端。电池组59位于显示器510内侧。电源板56、激光器驱动电路板57、激光器本体58位于摄像机55与电池组59之间。激光发射头52通过光纤转接器与激光器本体58相连接。显示器510与摄像机55电连接。

电池组59可以采用充电式锂电池或者其他现有电池即可。电池组59与电源板56电连接,电源板56分别与激光器驱动电路板57、摄像机55、显示器510电连接。激光器驱动电路板57与激光器本体58电连接。电池组59分别为摄像机55、显示器510和激光器本体58供电。

物体通过物镜53反射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在镜头54的作用下聚焦至摄像机55的探测面上,摄像机55在白天接收可见光,在夜间接收近红外光,同时将所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显示器510可以显示的视频信号,并通过显示器510进行显示。

夜间时,打开激光器本体58,通过多个激光发射头52发射一定波长的红外光,实现激光辅助照明的目的。

如图11所示,第一固定环10包括两个半圆环结构,两个半圆环结构相对安装,每个半圆环结构下端外侧均通过一个弹力铰链合页11与重载云台2上端表面固定。每个半圆环结构上端外侧均设置有一个拉环102。其中一个半圆环结构上端端部设置有一个凸起结构101,另一个半圆环结构上端端部设置有一个凸起结构插孔。安装夜视相机组件5时,先拉动两个拉环102,使两个半圆环结构向外侧张开,夜视相机组件5后端落入其中,松开拉环102,使两个半圆环结构向内侧合拢,同时通过弹力铰链合页11的作用使凸起结构101插入凸起结构插孔中,完成装配。

滤光机构6固定在夹持组件7的上夹持座71上,并且滤光机构6位于夜视相机组件5的物镜53前端。

如图9和图10所示,滤光机构6主要包括:第一nd镜固定座61、第二nd镜固定座62、第三nd镜固定座63、转轴64、第一轴固定座65和第二轴固定座66。第一轴固定座65和第二轴固定座66下端均固定在上夹持座71上。第一nd镜固定座61、第二nd镜固定座62、第三nd镜固定座63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如图10所示,第一nd镜固定座61下端的连接块67上设置有安装孔,第一nd镜固定座61上端为圆形安装孔,第一nd镜68固定在第一nd镜固定座61上端的圆形安装孔中。转轴64伸入第一nd镜固定座61、第二nd镜固定座62、第三nd镜固定座63下端的安装孔中,并且第一nd镜固定座61、第二nd镜固定座62、第三nd镜固定座63下端通过连接销与转轴64相连。转轴64左端固定在第二轴固定座66上端,转轴64右端固定在第一轴固定座65上端。第一nd镜固定座61、第二nd镜固定座62、第三nd镜固定座63上端的圆形安装孔中均安装有一nd镜。通过调节连接销可以调整第一nd镜固定座61、第二nd镜固定座62、第三nd镜固定座6在转轴64上的位置。在夜晚遇到强光时,采用滤光机构6实现对强光的过滤作用,这种滤光作用是非选择性的,nd镜对各种不同波长的光线的减少能力是同等的、均匀的,只起到减弱光线的作用,而对原物体的颜色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