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光纤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77699发布日期:2020-11-27 10:18阅读:79来源:国知局
防尘光纤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适配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尘光纤适配器。



背景技术:

现有lc(localconnectororlucentconnector)适配器本身并没有遮光防尘的效果,为了达到遮光防尘的目的,制造商通常采用遮光弹片与防尘帽彼此搭配组合的设计。然而,在实际使用上,采用防尘帽的设计十分不方便,使用者拆卸防尘帽后往往无法妥善保存,导致需要使用防尘帽时容易发生没有防尘帽能使用的情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使用防尘帽且本身即具备防尘功能的防尘光纤适配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尘光纤适配器适用于供一光纤接头插设,所述防尘光纤适配器包括呈相反设置的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一通道、一防尘件和一弹性件。所述通道位于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并包括一面向所述第一侧的出光孔。所述防尘件位于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并包括用于封闭所述出光孔的遮板,及一连接所述遮板的基板。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二侧,另一端抵顶于所述防尘件的所述基板。其中,当所述光纤接头穿过所述第一侧并推动所述基板时,所述遮板会逐渐远离所述通道以使所述出光孔显露,当所述光纤接头由所述第一侧向外退出时,所述弹性件所生成的回复力,使所述防尘件朝所述第一侧移动,且所述遮板会逐渐靠拢所述通道以封闭所述出光孔。

其中,防尘件的遮板具有一连接基板的固定端和一相对固定端转动的摆动端。

其中,遮板的固定端是枢接于基板,防尘件还包括一扭力弹簧,扭力弹簧提供一预设弹力,用于使遮板的摆动端远离基板。

其中,遮板的摆动端的末端具有一圆弧结构。

其中,遮板具有一与出光孔形状相匹配的凸部,凸部能塞设于出光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即在提供另一种无需使用防尘帽且本身即具备防尘功能的防尘光纤适配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尘光纤适配器适用于供光纤接头插设,所述防尘光纤适配器包括呈相反设置的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二通道、一防尘件和一弹性件。

多个所述通道位于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多个所述通道均包括面向所述第一侧的出光孔。所述防尘件位于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并包括二分别用于封闭多个所述出光孔的遮板、二分别连接多个所述遮板的基板和一连接多个所述基板的连接板。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二侧,另一端抵顶于所述防尘件的所述连接板。其中,当所述光纤接头穿过所述第一侧并推动多个所述基板的其中一个时,多个所述遮板会逐渐远离所对应的多个所述通道以使多个所述出光孔显露,当所述光纤接头自所述第一侧向外退出时,所述弹性件所生成的一回复力,使所述防尘件朝所述第一侧移动,且多个所述遮板会逐渐靠拢对应的多个所述通道以封闭多个所述出光孔。

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光纤适配器还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第二侧、通道和一供弹性件容设的安装槽。

其中,壳体还包括一穿设第一侧与第二侧其中一者的辅助孔,辅助孔连通所述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光纤适配器还包括一用于盖设壳体的盖体,所述壳体还包括多个卡孔,所述盖体包括多个分别与卡孔相匹配的卡榫。

其中,每一个通道还包括一向外延伸的限位部,每一个通道的限位部均与盖体相匹配用于界定一限位空间,当光纤接头插入至对应的通道时,每一个遮板均容设于对应的限位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光纤适配器还包含一扣件,所述扣件用于将盖体与壳体夹设其中。

其中,防尘件的每一个遮板均具有一连接所对应的基板的固定端、一相对固定端转动的摆动端和一与所对应的出光孔形状相匹配的凸部,所述凸部位于摆动端且能塞设于出光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当光纤接头尚未推动每一个防尘件的基板时,每一个防尘件的遮板是封闭于所对应的出光孔,以此使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防尘帽而能同时具有防尘与遮光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尘光纤适配器的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尘光纤适配器的该实施例另一视角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尘光纤适配器该实施例的一俯视图,说明二防尘件与二弹性件装设于一壳体内;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尘光纤适配器该实施例的每一该防尘件的一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尘光纤适配器该实施例的一剖视图,说明一光纤接头尚未推动每一个防尘件的一基板,且每一个防尘件的一遮板仍封闭一出光孔;

图6是本实用新型防尘光纤适配器类似于图5的视图,说明光纤接头自一第一侧推动防尘件的基板朝一第二侧移动,且防尘件的遮板逐渐远离所对应的出光孔;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尘光纤适配器类似于图6的视图,说明光纤接头插入至对应的通道,且防尘件的遮板是收合容设于一限位空间。

符号说明:

1-壳体、11-第一侧、12-第二侧、13-上开口、14-安装槽、15-辅助孔、16-卡孔、17-滑轨、171-顶面、18-通道、181-管部、182-限位部、183-出光孔、2-防尘件、21-遮板、211-固定端-212-摆动端、213-凸部、214-圆弧结构、22-基板、221-延伸部、222-翼部、223-推抵部、23-连接板、24-插销、25-扭力弹簧、3-弹性件、4-盖体、41-卡榫、42-限位空间、5-扣件、9-光纤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当光纤接头尚未推动每一个防尘件的基板时,每一个防尘件的遮板是封闭于所对应的出光孔,以此使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防尘帽而能同时具有防尘与遮光功能。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防尘光纤适配器的一实施例,适用于供一光纤接头9(如图5所示)插设,所述防尘光纤适配器包括一壳体1、二防尘件2、二弹性件3、一盖体4和二扣件5。

所述壳体1包括呈相反设置的一第一侧11与一第二侧12、一介于所述第一侧11与所述第二侧12之间的上开口13、二连通所述上开口13的安装槽14、二辅助孔15、三卡孔16、两组滑轨17和四通道18。

每一个所述安装槽14供对应的所述弹性件3容设。多个所述辅助孔15分别连通多个所述安装槽14,每一个所述辅助孔15穿设于所述第一侧11与所述第二侧12的其中一者,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辅助孔15均位于所述第二侧12,多个所述卡孔16均位于所述第一侧11。

每一组滑轨17具有二顶面171,多个所述顶面171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多个所述弹性件3的长度方向。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多个所述通道18均位于所述第一侧11与所述第二侧12之间,每一个所述通道18包括一管部181和自所述管部181向外延伸的限位部182,所述管部181具有一面向所述第一侧11的出光孔183。

每一个所述防尘件2位于所述第一侧11与所述第二侧12之间,并包括二分别用于封闭多个所述出光孔183的遮板21、二分别连接多个所述遮板21的基板22和一连接多个所述基板22的连接板23。

每一个所述遮板21具有一连接对应的所述基板22的固定端211、一相对所述固定端211转动的摆动端212和与对应的所述出光孔183形状相匹配的凸部213。每一个所述基板22具有一延伸部221、一自延伸部221向外延伸的翼部222和与所述延伸部221呈角度设置的推抵部223。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遮板21的所述固定端211是枢接于各自的所述基板22的所述延伸部221,具体而言,其枢接方式是通过一插销24将每一个所述遮板21与对应的所述基板22的所述延伸部221彼此枢接。每一个所述防尘件2的多个所述翼部222均能滑动地设置在每一组滑轨17的多个所述顶面171上。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防尘件2还包括一扭力弹簧25,所述扭力弹簧25提供一预设弹力,用于使每一个所述遮板21的所述摆动端212远离所对应的所述基板22的所述延伸部221。较佳地,每一个所述遮板21的所述摆动端212的末端具有一圆弧结构214。每一个所述遮板21的所述凸部213位于其摆动端212并能塞设于所对应的所述出光孔183。

多个所述弹性件3位于所述第一侧11与所述第二侧12之间,每一个所述弹性件3的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二侧12,另一端抵顶于所对应的所述防尘件2的所述连接板23。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弹性件3为弹簧,但能理解只要受外力作用而形变并且在外力移除后能回复成原来状态的材料如记忆合金(shapememoryalloys,sma),皆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相同功效与目的,故不需要特别以弹簧为限。

如图1所示,所述盖体4能拆卸地用于盖设于所述壳体1,以此封闭所述上开口13。所述盖体4包括三个分别与所述壳体1的多个所述卡孔16相匹配的卡榫41。多个所述扣件5均用于将所述盖体4与所述壳体1夹设于其中。

如图1和图3所示,值得一提,只要能达成将所述盖体4与所述壳体1夹设于内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扣件5数量也能只有一个。此外,由于所述壳体1基本上是呈对称设置,因此能理解当所述壳体1只有一个安装槽14、一组滑轨17和两个通道18;且防尘光纤适配器只有一个防尘件2与一个弹性件3时,也能达成与本实用新型相同的目的与功效,所以在元件数量上并不需要特别以实施例所举态样为限。

以下将以组装过程与使用过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组装上,安装人员首先将每一个所述防尘件2的多个所述翼部222分别抵靠于每一组滑轨17的多个所述顶面171,且将每一个所述防尘件2位于所述壳体1的第一侧11,接着再将多个所述弹性件3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安装槽14内,较好地,为了防止所述弹性件3脱离对应的安装槽14,安装人员能进一步地将一插针(图中未示出)插入对应的辅助孔15,以此避免所述弹性件3脱离对应的安装槽14,然后,再将所述盖体4的多个所述卡榫41与所述壳体1的多个所述卡孔16相接合,最后再通过多个所述扣件5将所述盖体4与所述壳体1夹设在它们内部,并把插设于多个所述辅助孔15内的插针向外卸除,便能完成本实用新型防尘光纤适配器的组装。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在使用上,当所述光纤接头9尚未推动所述防尘件2的任意一个基板22的推抵部223时,所述防尘件2的遮板21是封闭于对应的所述出光孔183的,如此,本设计不仅兼具现有光纤适配器所具有的遮光效果外,还能更进一步在无需使用防尘帽的条件下,另外提供防尘效果,更佳地,所述遮板21具有所述凸部213且能密合地塞设于对应的所述出光孔183的设计,能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防尘效果。

而当所述光纤接头9穿过所述第一侧11并持续推动所述基板22的多个所述推抵部223的其中一个时,多个所述遮板21会逐渐远离所对应的多个所述通道18以使多个所述出光孔183显露。详细说明,由于通道18的所述限位部182与所述盖体4相匹配界定一限位空间42,当所述光纤接头9完全插入至所对应的通道18的所述管部181时,每一个所述防尘件2是自所述壳体1的所述第一侧11移动至所述第二侧12,而且每一个所述防尘件2的所述遮板21是朝所对应的所述基板22的所述延伸部221收合贴近,直到所述防尘件2的所述遮板21巧妙地容设于所对应的所述限位空间42(如图7所示),上述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不须额外增加体积,即能在有限的小空间中便能收纳同时具有遮光与防尘功能的所述遮板21。补充说明,每一个遮板21的所述摆动端212的末端均具有所述圆弧结构214的设计,能提供较顺畅的滑动效果,以此以提供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操作手感。

反向操作,当使用者将所述光纤接头9自所述第一侧11向外逐渐退出时,受压缩的所述弹性件3所生成的一回复力,会恒使所对应的防尘件2朝所述第一侧11移动,且多个所述遮板21会逐渐向所对应的多个所述通道18靠拢以封闭所述出光孔183,进而回到如图5所示的状态。值得一提,本实用新型达成使所述防尘件2的遮板21朝所对应的基板22的延伸部221收合贴近或撑开远离的技术手段,不需特别限定是要以枢接方式并搭配扭力弹簧25的预设弹力来达成,也可以是所述防尘件2本身采用记忆合金材料而且是一体成型具有遮板21与基板22,通过外力作用使遮板21与基板22彼此靠近形变,而当外力消失时,遮板21与基板22彼此远离回复到原本形状,如此,也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相同功效与目的。

另须说明,本实用新型防尘光纤适配器的另一态样也能只包括一壳体1、一防尘件2、一弹性件3和一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的盖体4。

所述壳体1包括呈相反设置的一第一侧11与一第二侧12、一通道18和一位于所述第一侧11与所述第二侧12之间的安装槽14。所述通道18包括一面向所述第一侧11的出光孔183。所述防尘件2包括一用于封闭所述出光孔183的遮板21和一连接所述遮板21的基板22。所述弹性件3容设于所述安装槽14,所述弹性件3的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二侧12,另一端抵顶于所述防尘件2的所述基板22。

在使用上,当所述光纤接头9穿过所述第一侧11并推动所述基板22时,连接基板22的所述遮板21会逐渐远离所述通道18以使所述出光孔183显露;而当所述光纤接头9自所述第一侧11向外退出时,所述弹性件3所生成的一回复力,恒使所述防尘件2朝所述第一侧11移动,且所述遮板21会逐渐靠拢所述通道18以封闭所述出光孔183。

上述所述本实用新型防尘光纤适配器的另一态样,除了在元件数量配置上有差异之外,还有当所述光纤接头9穿入或退出所述第一侧11时,只有单独一个所述基板22会受力移动(并非是如图3所示会一次连动两个基板22)。如此,另一态样的防尘光纤适配器也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相同目的与功效。

经由以上的说明,可再将本实用新型防尘光纤适配器的优点归纳如下:

一、当光纤接头9尚未推动防尘件2的基板22时,防尘件2的遮板21是封闭于所对应的出光孔183,使得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防尘帽便能兼具防尘与遮光功能。

二、遮板21具有凸部213且能密合地塞设于所对应的出光孔183的设计,能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整体的防尘效果。

三、遮板21的摆动端212的末端具有圆弧结构214的设计,使遮板21在壳体1内移动时,能具有较顺畅的滑动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尘光纤适配器中,由于在光纤接头尚未推动每一个防尘件的基板前,每一个防尘件的遮板是封闭于所对应的出光孔,以此使本实用新型揭露的防尘光纤适配器无需使用防尘帽,却能够同时具有防尘与遮光功能,且不会发生防尘帽遗失的窘境。

本创作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并不限于上述之实施例,凡是与本创作所揭露的创作概念及原则相同者,皆落入本创作的申请专利范围。需注意的是,本创作所述的元件的方向,例如“上”、“下”、“上方”、“下方”、“水平”、“垂直”、“左”、“右”等并不表示绝对的位置及/或方向。元件的定义,例如“第一”和“第二”并不是限定的文字,而是区别性的用语。而本案所用的“包括”或“包含”涵盖“包括”和“具有”的概念,并表示元件、操作步骤及/或组或上述的组合,并不代表排除或增加的意思。又,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操作的步骤顺序并不代表绝对顺序。更,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以单数形式提及元件时(例如使用冠词“一”或“一个”)并不代表“一个且只有一个”而是“一个或多个”。本案所使用的“及/或”是指“及”或“或”,以及“及”和“或”。本案所使用的范围相关用语系包含全部及/或范围限定,例如“至少”、“大于”、“小于”、“不超过”等,是指范围的上限或下限。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新型之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专利说明书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新型专利涵盖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