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套连接器适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7614发布日期:2020-12-22 10:46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套连接器适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内套连接器适配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测试仪表,是用来检测光纤活动连接器表面质量的仪器,其通过待测连接器插入检测端口,与标准连接器直接接触,进行漏光检测。

现有的光纤测试仪表内部光纤从发射光源直接连接到检测端口,中间不设连接点,其中,端面检测仪由于待测活动连接器需要频繁插入检测端口,与检测端口中的标准连接器接触,造成标准连接器表面的磨损,所以需要设置标准跳接线进行定期更换,这就需要设置连接点。同时传统的连接点适配器体积大,不适于在空间有限的检测仪中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连接点适配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套连接器适配装置,实现了内套连接器的紧凑适配耦合,极大的缩小了适配器整体的体积,便于在检测仪中的安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套连接器适配装置,其包括,

支撑单元,其作为媒介将对心组件固定于检测仪上;以及,

对心组件,其能够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的上部,所述对心组件两端分别适配两组内套连接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套连接器适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单元包括,

底座,所述对心组件能够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套连接器适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对心组件包括,

安装于所述支撑单元上的插板;

对称设置于插板两端面的固定套筒;以及,

贯穿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插板的插孔,所述内套连接器的插芯插入插孔内,

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供所述插板对接安装的固定插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套连接器适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

固定件,其包括导向板和设置于所述导向板一端的第一卡钩,所述固定件在所述插板两端面的两侧均对称设置,且同一端面上的两组所述固定件的第一卡钩相对凸起,所述固定件安装于所述支撑单元或所述对心组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套连接器适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

顶盖,其能够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部,且与所述底座共同形成安装所述对心组件和所述内套连接器的容置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套连接器适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包括在其侧面设置的多组倒钩,所述倒钩向所述底座侧面的外部凸起,

所述顶盖包括在其下端面设置的多组与所述倒钩卡合的第二卡钩,所述第二卡钩与所述倒钩的凸起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套连接器适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顶盖还包括在其下端面设置的多组定位块,

所述底座还包括在其上端面开设的与所述定位块配合的多组定位槽,

所述顶盖通过所述定位块沿着所述定位槽插入所述底座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套连接器适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顶盖还包括解锁杆,所述解锁杆与所述第二卡钩连接,且所述解锁杆与所述第二卡钩所在的顶盖侧面的夹角呈锐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套连接器适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电路板,所述底座能够拆卸的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上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套连接器适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置有多组凸环,所述凸环的下端面开设有多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开设有螺纹,

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多组通孔,

螺钉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固定孔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实现了内套连接器的紧凑适配耦合,极大的缩小了适配器整体的体积,便于在检测仪中的安装;

2、通过顶盖、解锁杆和底座的配合保证了内套连接器不脱落,便于在检测仪内部狭小的空间里安装拆换内套连接器,便于现场更换组装跳线,方便用户使用;

3、同时,通过凸环的设置减少了检测仪器在携带时产生震动导致的耦合参数的变化,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第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种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所述固定插槽第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所述固定插槽第二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所述固定插槽第三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所述固定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所述顶盖与底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所述顶盖与底座的卡合示意图。

图9为所述顶盖与底座的示意图。

图10为所述解锁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和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现有的光纤测试仪表内部光纤从发射光源直接连接到检测端口,中间不设连接点,其中,端面检测仪由于待测活动连接器需要频繁插入检测端口,与检测端口中的标准连接器接触,造成标准连接器表面的磨损,所以需要设置标准跳接线进行定期更换,这就需要设置连接点。同时传统的连接点适配器体积大,不适于在空间有限的检测仪中安装。

实施例1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套连接器适配装置,实现了内套连接器的紧凑适配耦合,通过内套连接器300的相互耦合对接,相比传统的适配器,缩小了适配体积。

具体的,所述内套连接器适配装置包括支撑单元100和对心组件200,对心组件200可拆卸的设置于支撑单元100的上部,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为螺纹连接、滑块连接、卡合连接等常规拆卸连接方式,且对心组件200两端分别适配两组内套连接器300,支撑单元100作为安装媒介将对心组件200固定于端面检测仪上,需要注意的是,内套连接器300可为各种活动连接器的内套部,本实用新型取sc型连接器的连接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他类型的内套连接器300可根据自身连接方式的改变适度的调整其与对心组件200的安装方式,其中,安装于对心组件200两端的两组内套连接器300的插芯301相互接触及耦合。

基上所述,内套连接器300为去除传统适配器的连接器外壳的内部结构,其宽度从13毫米缩小到9毫米,厚度从9.4毫米缩小到7毫米,长度从23毫米缩小到18毫米,极大程度上缩小了适配器的体积,便于在检测仪中安装。

实施例2

参照图2~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通过插槽插板配合拆卸安装固定对心组件200,便于组装。

具体的,支撑单元100包括底座101,对心组件200能够拆卸的安装于底座101的上部,其中,对心组件200包括安装于支撑单元100上的插板201、对称设置于插板201两端面的固定套筒202以及贯穿固定套筒202和插板201的插孔203,两组内套连接器300的插芯301插入插孔203内耦合,同时,底座101上开设有供插板201对接安装的固定插槽101a,对心组件200通过插板201插入固定插槽101a中进行连接。

基上所述,底座101优选为内部下凹的u型板状结构,即所述底座包括底板101f和两侧的侧板101g,基于这种优选方案,固定插槽101a的开设位置具有多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列举出三种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3,第一个实施方式中固定插槽101a可开设于底板101f上,此时,插板201顺着侧板101g的侧面插入固定插槽101a中。

参照图4,第二个实施方式中固定插槽101a可开设于侧板101g上,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固定插槽101a开设于侧板101g的情况中,还需具有使对心组件200居中的所必要的限位结构,本实施例针对该种结构,可将固定插槽101a开设于两侧侧板101g的内侧面上,且不与其外侧面相通。

参照图5,第三个实施方式与上一种实施方式相同,都是将固定插槽101a开设于侧板101g上,不同的是对心组件200的限位结构可设置为滑块结构,即将插板201与固定插槽101a之间通过滑块配合限位对齐,滑块的位置可设置于插板201两侧,同时,滑块可贴合于两组侧板101g的两外侧面上配合插拔,也可在固定插槽101a的内槽面上开设滑槽配合限位。

实施例3

参照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还具有进一步紧固连接器的固定件400,本实施例中以sc型连接器接口作为优选方案进行说明。

具体的,所述内套连接器适配装置还包括固定件400,其包括导向板401和设置于导向板401一端的第一卡钩402,固定件400在插板201两端面的两侧均对称设置,且同一端面上的两组固定件400的第一卡钩402相对凸起。固定件400与sc型连接器适配卡合。

基上所述,固定件400可设置于对心组件200的插板201上,与对心组件200一体成型,这样设置便于根据不同连接器类型安装不同的适配的对心组件200;固定件400还可设置于支撑单元100上,即优选的可设置于侧板101g的内侧面上。

实施例4

参照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例,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设置顶盖102进一步加固安装于底座101上的对心组件200,具体的为,支撑单元100还包括顶盖102,其能够拆卸的安装于底座101的上部,且与底座101共同形成安装对心组件200和内套连接器300的容置空间m,顶盖102与底座101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为滑槽滑块连接、卡扣连接或其他常规拆卸连接方式。

两组sc连接器接头通过对心组件200在容置空间m内连接耦合,则容置空间m需要能够容纳罩住两组连接器的表面,起到固定防护的作用。

实施例5

参照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实施例,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进一步的优化了顶盖102与底座101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使两者连接更加牢靠稳固。

具体的,底座101包括在其侧面设置的多组倒钩101b,倒钩101b向底座101侧面的外部凸起,同时,顶盖102包括在其下端面设置的多组与倒钩101b卡合的第二卡钩102a,第二卡钩102a与倒钩101b的凸起方向相反,倒钩101b与第二卡钩102a相互卡合连接。进一步的,倒钩101b可设置于侧板101g的侧面上,也可设置于底板101f四个角处的侧面上。

实施例6

参照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实施例,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优化了顶盖102与底座101的对接安装,方便了适配装置的安装使用。

具体的,顶盖102还包括在其下端面设置的多组定位块102b,同时,底座101还包括在其上端面开设的与定位块102b配合的多组定位槽101c,顶盖102通过定位块102b沿着定位槽101c插入底座101中。以更好的找到倒钩101b与第二卡钩102a的卡合点,便于顶盖102与底座101的对接安装与固定。

实施例7

参照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种实施例,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通过解锁杆102c的设置,便于拆卸顶盖102。

具体的,顶盖102还包括解锁杆102c,解锁杆102c与第二卡钩102a连接,且解锁杆102c与第二卡钩102a所在的顶盖102侧面的夹角呈锐角,解锁杆102c可带动第二卡钩102a向顶盖102外部发生形变,以脱离倒钩101b的限位。

实施例8

参照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种实施例,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还包括电路板500,底座101能够拆卸的设置于电路板500的上端面,便于适配装置的安装及拆卸更换。

进一步的,底座101的下端面设置有多组凸环101d,凸环101d的下端面开设有多组固定孔101e,固定孔101e内开设有螺纹,同样的,电路板500上也开设有多组通孔501,螺钉502穿过通孔501与固定孔101e螺纹连接,介于底座101与电路板500之间的凸环101d减少了检测仪器在携带时产生震动,从而导致的耦合参数的变化,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

具体工作过程:在安装标准跳接线连接点时,先将待连接的两组内套连接器300插入对心组件200的两端插孔203对接耦合,然后将对心组件200通过插板201插入底座101上的固定插槽101a中,通过第一卡钩402拉紧内套连接器300紧固,安装好内套连接器300和对心组件200后,安装顶盖102,顶盖102通过定位块102b与定位槽101c配合滑入底座101,且其上设置的第二卡钩102a与底座101上的倒钩101b卡合固定,螺钉502穿过通孔501与凸环101d的固定孔101e螺纹连接,将安装好的内套适配器安装于pcb电路板500上,缩小了连接点体积,便于现场更换组装跳线,方便用户使用。当需要对连接点进行拆卸更换时,按压解锁杆102c,带动第二卡钩102a向顶盖102外部发生形变,以脱离倒钩101b的限位,拔出顶盖102,取出对心组件200,以拆卸内套连接器进行更换。

综上所述,实现了内套连接器的紧凑适配耦合,极大的缩小了适配器整体的体积,便于在检测仪中的安装;通过各零部件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现场更换组装跳线,方便用户使用;同时,通过凸环101d的设置减少了检测仪器在携带时产生震动导致的耦合参数的变化,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