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焦复合型周边离焦近视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08684发布日期:2021-06-18 16:23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焦复合型周边离焦近视镜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近视镜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兼具周边近视性离焦和近用附加功能的双焦复合型周边离焦近视镜片。



背景技术:

普通的周边近视性离焦控制镜片,其原理是通过光学补偿使得通过镜片周边入射的光线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从而使得物象在视网膜周边成像形成近视性离焦,这种近视性离焦可以减少眼轴代偿性增长动作,从而有助于减缓眼轴增长速度以达到延缓青少年近视加深的目的。

但传统的周边离焦镜片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近距离阅读的时候,使用者大量使用镜片的下半区,长时间的使用依然存在传统的调节痉挛的风险,而青少年近视人群普遍存在的调节滞后现象无法得到更多的缓解,传统的周边近视离焦镜片并没有直接针对近距离阅读时的晶状体、睫状肌调节需求做出针对性设计。而且周边近视性离焦镜片、无论旋转对称设计还是非对称设计,其下半部分即便存在一定量的近视离焦补偿,往往也伴随存在较高的散光,在形成近距离注视时可能会影响佩戴者的使用依从性,从而影响近视防控效果。

因此,结合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内隐斜近视人群的,同时具备周边近视性离焦和近用附加效果的双焦复合型周边离焦近视镜片。该镜片的远中用部分为正常的椭圆型周边近视离焦设计,在近用阅读区采用弧形双光子镜形成近用附加。该镜片不仅具备所有椭圆型周边近视离焦镜片的所有周边远视离焦控制效果,而且在近用加光区具备了防止调节痉挛的传统青少年渐进片的效果,可以说针对内隐斜近视青少年人群具备了双重防控效果,是当前青少年近视防控周边离焦和调节痉挛两大理论的完美结合。同时该镜片的弧形加光区的顶部位于椭圆离焦设计的光学中心下方6毫米以下,保留了中距离光度连续视野,并在阅读区形成宽大而稳定的近用附加区,兼顾了渐进和双光的优点。而弧形双光设计本身在外观上也优于现在市面上较流行的一线双光设计,在兼顾双重功能性的同时,在青少年配戴依从性上牺牲不多。

为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近视防控镜片,其包括镜片本体,所述镜片本体的一面为设计面,所述设计面为双光镜面,所述设计面包括离焦主区和加光子区,所述镜片本体的几何中心位于所述离焦主区内,所述离焦主区的光学中心和主区测试基准点与所述镜片本体的几何中心重合,所述加光子区位于所述镜片本体的下半部,所述加光子区的上边缘为向上凸起的弧形,所述加光子区的顶部与所述几何中心的距离不小于6mm,加光子区的光学中心与子区测试基准点重合。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光子区的光学中心位于所述几何中心的下方,所述加光子区的光学中心距离所述几何中心8-12mm。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光子区的上边缘半径为25-35mm。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光子区的屈光度比所述几何中心位置的屈光度有+1.50~+2.50d的加光。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离焦主区的屈光度以所述几何中心为中心呈椭圆形放射性分布,且所述离焦主区的屈光度随着与所述几何中心距离增加而增加。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离焦主区在所述几何中心左右两侧20mm半口径位置的屈光度比所述几何中心位置的屈光度高1.0d-1.2d。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离焦主区在所述几何中心正上方20mm半口径位置的屈光度比所述几何中心位置的屈光度高1.2d-1.44d。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几何中心位置还形成有明视区,所述明视区的半口径不小于6mm,所述明视区内的散光变化低于0.25d。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镜片本体的另一面为球面或环曲面。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镜片本体的另一面为渐进多焦点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双焦复合型周边离焦近视镜片设计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双焦复合型周边离焦近视镜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双焦复合型周边离焦近视镜片离焦区的屈光度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双焦复合型周边离焦近视镜片离焦区的四个测量位置分布示意图。

其中,1-镜片本体,2-设计面,21-离焦主区,211-几何中心,22-加光子区,221-加光子区的光学中心,23-明视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申请双焦复合型周边离焦近视镜片设计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近视防控镜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双焦复合型周边离焦近视镜片离焦区的屈光度分布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双焦复合型周边离焦近视镜片离焦区的四个测量位置分布示意图。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焦复合型周边离焦近视镜片,其包括镜片本体1,所述镜片本体1的一面为设计面2。所述设计面2为双光镜面,所述设计面2包括离焦主区21和加光子区22。所述镜片本体1的几何中心211位于所述离焦主区21内,所述离焦主区21的光学中心和主区测试基准点与所述镜片本体1的几何中心211重合,所述加光子区22位于所述镜片本体1的下半部,所述加光子区22的上边缘为向上凸起的弧形。所述加光子区的光学中心221与子区测试基准点重合。

所述加光子区22的顶部与所述几何中心211的距离不小于6mm,会在所述几何中心211周围位置形成有一个半口径不小于6mm的明视区23,所述明视区23内的散光变化低于0.25d。所述加光子区的光学中心221位于所述几何中心211的下方,所述加光子区的光学中心221距离所述几何中心211有8-12mm,优选为10mm。所述加光子区22的上边缘半径为25-35mm。所述加光子区22的屈光度比所述几何中心211位置的屈光度有+1.50~+2.50d的近用加光。这样在人眼视近时可以达到大幅度减少调节,对内隐斜人群近距离用眼疲劳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有助于延缓青少年近视加深。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镜片的上半部分及下半部加光子区22的周边部分均为离焦主区21,使用周边近视离焦补偿设计,所述离焦主区21的屈光度以所述几何中心211为中心呈椭圆形放射性分布,且所述离焦主区21的屈光度随着与所述几何中心211距离增加而增加。所述离焦主区21在所述几何中心211左右两侧20mm半口径位置的屈光度比所述几何中心211位置的屈光度高1.0d-1.2d。所述离焦主区21在所述几何中心211正上方20mm半口径位置的屈光度比所述几何中心211位置的屈光度高1.2d-1.44d。四个测量位置的分布如图4所示。镜片的上半部分通过周边光度补偿,使得原本通过镜片周边入射的物体光线可以聚焦在视网膜前方,从而使视网膜周边物像形成近视性离焦,减少人眼斜向视物时眼轴的代偿性增长,因而可以取得延缓青少年近视加深的效果。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镜片本体1的另一面为球面或环曲面。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镜片本体1的另一面为渐进多焦点设计。

本申请的双焦复合型周边离焦近视镜片的远中用部分为正常的椭圆型周边近视离焦设计,在近用阅读区采用弧形双光子镜形成近用附加。该镜片不仅具备所有椭圆型周边近视离焦镜片的所有周边远视离焦控制效果,而且在近用加光区具备了防止调节痉挛的传统青少年渐进片的效果,可以说针对内隐斜近视青少年人群具备了双重防控效果,是当前青少年近视防控周边离焦和调节痉挛两大理论的完美结合。同时该镜片的弧形加光区的顶部位于椭圆离焦设计的离焦主区光学中心下方6毫米以下,保留了中距离光度连续视野,并在阅读区形成宽大而稳定的近用附加区,兼顾了渐进和双光的优点。而弧形双光设计本身在外观上也优于现在市面上较流行的一线双光设计,在兼顾双重功能性的同时,在青少年配戴依从性上牺牲不多。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