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非接触与接触式传输模式转换的防松光纤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43013发布日期:2021-07-06 18:5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实现非接触与接触式传输模式转换的防松光纤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尾部连接的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该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内固定装配有接触件,该接触件包括位于第一壳体部件内的第一插接端和位于第二壳体部件内的第二插接端,该转换器通过接触件第一插接端与其适配连接器接触式光纤接触件的接触连接和第二插接端与其适配连接器非接触式光纤接触件的非接触连接实现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光传输模式的转换,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包括壳体、转动装配在壳体外周的用于与其适配连接器锁紧的螺帽以及用于保证该螺帽锁紧可靠性的防松结构,所述螺帽与壳体的转动接触面为能够减小转动摩擦的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非接触与接触式传输模式转换的防松光纤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端为插针,第二插接端包括插针和通过套筒装配在该插针前端的透镜,两插接端的插针之间通过光纤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非接触与接触式传输模式转换的防松光纤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插接端固定装配在第二法兰盘前端,第二插接端固定装配在第一法兰盘前端,且第二法兰盘后端装配在第一法兰盘后端的腔体内,且通过螺帽与第一法兰盘固接,连接两插针的光纤穿设在两法兰盘内的空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非接触与接触式传输模式转换的防松光纤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中所述的第二法兰盘前端外周设有凸台,套在该第二法兰盘外周的螺母与第一法兰盘外周的螺纹锁紧连接,且通过其内翻沿将第二法兰盘外周凸台压紧在第一法兰盘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非接触与接触式传输模式转换的防松光纤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法兰盘侧壁上还设有用于供灌胶时液体进入其腔体内实现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以及连接两插针的光纤之间的灌胶密封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非接触与接触式传输模式转换的防松光纤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结构包括与壳体外周轴向限位的挡圈、与该壳体周向止转的第一卡圈、与螺帽周向止转的第二卡圈以及波纹弹簧,其中所述波纹弹簧位于螺帽内凸台与第一卡圈之间,所述第二卡圈挡在第一卡圈另一侧且二者通过接触面上互相啮合的齿实现周向止转,所述挡圈挡在所述第二卡圈另一侧实现其轴向限位。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非接触与接触式传输模式转换的防松光纤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还包括可拆卸固定在壳体内的用于将套管固定在壳体内供插针插入位置的封装壳体部件,该封装壳体部件包括通过导销连接的第一封装壳体和第二封装壳体,所述导销具有穿过第二封装壳体且与第二封装壳体轴向限位的后端导向部和穿过第一封装壳体且与第一封装壳体固接的前端导向部,该封装壳体部件通过导销的后端导向部与壳体上销孔的配合实现装配导向,通过导销前端导销部与适配连接器的配合实现插合导向;所述套管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封装壳体和第二封装壳体内的安装孔中且分别被两安装孔前端限位。

8.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现非接触与接触式传输模式转换的防松光纤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壳体部件通过穿设在第二封装壳体上的通孔内且通过其外周凸台与该通孔轴向限位的螺钉与壳体内螺纹孔的配合实现与壳体的固定装配。

9.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现非接触与接触式传输模式转换的防松光纤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壳体上还设有用于供调节螺钉的工具穿过的通孔,该螺钉外周凸台前后端面分别被第一封装壳体和第二封装壳体轴向限位。

10.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现非接触与接触式传输模式转换的防松光纤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外周凸台与第二封装壳体和第一封装壳体之间均设有垫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关于一种实现非接触与接触式传输模式转换的防松光纤转换器,包括尾部连接的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该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内固定装配有接触件,该接触件包括位于第一壳体部件内的第一插接端和位于第二壳体部件内的第二插接端,该转换器通过接触件第一插接端与其适配连接器接触式光纤接触件的接触连接和第二插接端与其适配连接器非接触式光纤接触件的非接触连接实现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光传输模式的转换,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包括用于与其适配连接器锁紧的螺帽以及用于保证该螺帽锁紧可靠性的防松结构。本发明转换器通过一端对接非接触式连接器,另一端对接接触式连接器,实现非接触式到接触式光传输的转换。

技术研发人员:姬向乐;姚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赛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1
技术公布日:2021.07.0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