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属于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音频装置及智能眼镜。
背景技术:2.智能可穿戴设备具有播放音乐、接听电话、访问语音助手等功能。
3.在现有技术中,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声装置通常安装在用于佩戴的绑带、镜腿等结构上。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声装置发声时,人耳和发声装置间距离相对较远,且发声装置与人耳之间是开放式状态。因此发声装置发出的声音在传递至人耳的过程中会发生较大损耗,导致人耳听到的声音不够清晰。
4.所以,为了向佩戴用户可以提供更好的听音效果,有必要对智能可穿戴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5.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音频装置及智能眼镜的新技术方案。
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音频装置,包括:
7.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低音发声装置;
8.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主体上且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支架被配置为能旋转到与所述主体重叠的收纳位置,以及能旋转到张开位置,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高音发声装置;
9.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支架位于收纳位置时,将所述高音发声装置的出声频率调整至第一频率范围;在所述支架位于张开位置的状态下,将所述高音发声装置的出声频率调整至第二频率范围,所述第二频率范围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的宽度。
10.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支架位于张开位置的状态下,将所述低音发声装置的出声频率调整至第三频率范围,所述第三频率范围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频率范围的宽度。
11.可选地,所述第二频率范围与所述第三频率范围有部分重叠。
12.可选地,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为0,在所述支架位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高音发声装置不发声。
13.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支架位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将所述低音发声装置的出声频率调整至第四频率范围,所述第四频率范围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的宽度。
14.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支架位于收纳位置时,将所述高音发声装置的响度调整至第一响度;在所述支架位于张开位置的状态下,将所述高音发声装置的响度调整至第二响度,所述第二响度低于所述第一响度。
15.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以及检测线路;
16.所述检测线路具有电路特性,所述检测线路的电路特性被配置为随所述支架在收纳位置与张开位置之间移动而变化;
17.所述高通滤波器与所述高音发声装置形成电连接,所述高通滤波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电路特性改变高通截止频率,以调节所述高音发声装置的出声频率范围的宽度;
18.所述低通滤波器与所述低音发声装置形成电连接,所述低通滤波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电路特性改变低通截止频率,以调节所述低音发声装置的出声频率范围的宽度。
19.可选地,在所述支架从收纳位置移动至张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高通截止频率连续降低,所述高音发声装置的出声频率范围的宽度逐渐增加,所述低通截止频率连续降低,所述低音发声装置的出声频率范围的宽度逐渐减小;
20.和/或,在所述支架从张开位置移动至收纳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高通截止频率连续升高,所述高音发声装置的出声频率范围的宽度逐渐减小,所述低通截止频率连续升高,所述低音发声装置的出声频率范围的宽度逐渐增加。
21.可选地,所述音频装置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支架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主体,所述检测线路与所述传动组件电连接;
22.所述检测线路被配置为通过所述传动组件检测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的相对位置。
23.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支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
24.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25.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支架形成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转轴上;
26.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从动齿轮转动;
27.位置传感元件,所述位置传感元件设置在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的齿牙上,所述检测线路与所述位置传感元件电连接。
28.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29.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驱动电机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主体转动,所述检测线路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30.可选地,所述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主体位于收纳位置时,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31.可选地,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定位件,所述主体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在所述支架位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定位件嵌于所述限位槽内。
3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眼镜,包括以上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音频装置、至少一个镜腿以及镜框,镜腿作为所述本体。
33.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改变音频装置的支架位置,当支架靠近佩戴者耳朵位置时,调节高音发声装置的出声频率范围,更多频率范围内的声音通过高音发声装置传递至佩戴者的耳朵,从而让用户可以获得更好的听音效果。
34.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35.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3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体位于张开位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8.其中:1
‑
主体;11
‑
限位槽;2
‑
低音发声装置;3
‑
支架;4
‑
高音发声装置;5
‑
转轴;6
‑
从动齿轮;7
‑
定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39.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40.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41.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42.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4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44.本技术提供一种音频装置,包括:主体1、低音发声装置2、支架3、高音发声装置4以及控制模块。
45.参照图1与图2,低音发声装置2固定安装在主体1上。支架3设置在主体1上,支架3的一端与主体1转动连接,支架3的另一端安装有高音发声装置4。
46.参照图2,支架3被配置为能旋转到与主体1重叠的收纳位置。主体1与支架3均为长条形,该收纳位置指支架3与主体1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并在一起。该收纳位置还包括主体1与支架3占用的空间基本重合,二者整体占用的空间少。
47.支架3同时被配置为能旋转到张开位置。主体1与支架3可以均为长条形,该张开位置指支架3与主体1之间延伸方向不同,支架3与主体1之间存在夹角。该夹角可以是锐角、钝角以及直角。如图2所示,该状态下为支架3的张开位置。
48.支架3从收纳位置可以旋转打开到张开位置。支架3的旋转打开过程可以是连续的旋转过程。所述张开位置指相对于收纳位置而言,支架3能够旋转张开的最大位置。收纳位置和张开位置均为支架能够移动到的固定位置点。
49.控制模块可以是芯片、控制电路、电路元器件等。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支架3位于收纳位置时,将高音发声装置4的出声频率调整至第一频率范围;在支架3位于张开位置的状态下,将高音发声装置4的出声频率调整至第二频率范围,第二频率范围的宽度大于第一频率范围的宽度。
50.本技术通过分别设置高音发声装置4与低音发声装置2,并且将低音发声装置2设置在主体1上,将高音发声装置4设置在支架3上。支架3与主体1转动连接,从而通过转动支
架3,实现高音发声装置4相对于主体1位置的改变,也即高音发声装置4相对于佩戴者的耳孔的位置的改变。
51.本技术的智能眼镜还设置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高音发声装置4以及低音发声装置2的出声频率。人类的可听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0hz。出声频率指高音发声装置4及低音发声装置2所发出的声音的频率。高音发声装置4的最大频率高于低音发声装置2的最大频率。
52.第二频率范围的宽度大于第一频率范围的宽度,也即,在支架3位于张开位置的状态下,相比支架3位于收纳位置时的状态,高音发声装置4的出声频率的范围更大,高音发声装置4承担更多的发声作用。例如,当支架3位于收纳位置时,此时高音发声装置4的出声频率(也即第一频率范围)为500
‑
15000hz。当支架3位于张开位置时,此时高音发声装置4的出声频率(也即第二频率范围)为200
‑
15000hz。此时高音发声装置4发出的声音频率范围更广,使用者听到的声音更多地通过高音发声装置4发出。
53.可选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支架3位于张开位置的状态下,将低音发声装置2的出声频率调整至第三频率范围,第三频率范围的宽度小于第二频率范围的宽度。
54.其中,第三频率范围的宽度小于第二频率范围的宽度,包括第三频率的范围的最大值与第二频率范围的最小值重合的情形,此时第三频率的范围与第二频率的范围完全不重合;也包括第三频率的范围的最大值高于第二频率范围的最小值的情形,此时第三频率的范围与第二频率的范围有重合的部分。
55.当支架3位于张开位置的状态下,低音发声装置2的出声频率低于高音发声装置4的出声频率,此时智能眼镜发出的声音中,较高频率的声音通过高音发声装置4发出,此时高音发声装置4位于靠近佩戴者的耳孔的位置,使得较高频率的声音传递过程中损耗较少,增强较高频率的声音的传递效果,使佩戴者可以更清晰的听到声音。
56.第三频率范围与第二频率范围整体覆盖整个听音频率,使得两个发声装置能够整体发出基本覆盖全音域的声音。其中,高音发声装置4的第二频率范围较宽,其负责产生较宽频率范围内的声音,便于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听音效果。低音发声装置2的第三频率范围相对较窄,在这种支架3处在张开位置时,低音发声装置2可以主要起到辅助发声的作用,提供一定低音效果。两者结合的整体音效得到优化。
57.可选地,第二频率范围与第三频率范围有重叠。
58.在支架3位于张开位置的状态下,高音发声装置4的出声频率(也即第二频率范围)与低音发声装置2的出声频率(也即第三频率范围)之间存在重叠。
59.此时第三频率范围的最大值大于第二频率范围的最小值,例如,第三频率范围为20
‑
300hz,第二频率范围为200
‑
15000hz,此时二者之间在200
‑
300hz的范围内重叠。也即在该重叠的范围内的声音频率,高音发声装置4及低音发声装置2均可以发出,从而提高音频装置的出声效果。可选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支架3位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将低音发声装置2的出声频率调整至第四频率范围,第四频率范围的宽度大于第一频率范围的宽度。
60.随着支架3旋转,支架3从张开位置移动至收纳位置,在该过程中,高音发声装置4逐渐远离佩戴者的耳孔,此时低音发声装置2的出声频率从第三频率范围变为第四频率范围,该范围的宽度逐渐增大,即第四频率范围的宽度大于第三频率范围的宽度。
61.高音发声装置4的出声频率从第二频率范围变为第一频率范围,该范围的宽度逐
渐减小,即第二频率范围的宽度大于第一频率范围的宽度。
62.当支架3移动至收纳位置时,第四频率范围的宽度大于第一频率的范围的宽度,此时音频装置的声音更多通过低音发声装置2发出。
63.可选地,在支架3位于收纳位置处时,高音发声装置4可以完全不发声。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在支架3位于收纳位置时,仅有低音发声装置2承担发声工作。在支架3位于张开位置时,低音发声装置2与高音发声装置4共同承担发声工作。
64.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为0,
65.也即在支架3位于收纳位置时,高音发声装置4的出声频率的范围为0,此时高音发声装置4不发声。
66.支架3位于收纳位置时,高音发声装置4不发声,有利于减少音频装置的漏音,提高音频装置整体的私密性。
67.可选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支架3位于收纳位置时,将高音发声装置4的响度调整至第一响度;在支架3位于张开位置的状态下,将高音发声装置4的响度调整至第二响度,第二响度低于第一响度。
68.随着支架3从收纳位置移动至张开位置,高音发声装置4更加靠近声音所需传输的位置,此时高音发声装置4的响度逐渐减小,可以减少声音的泄漏,从而提高声音传播过程中的私密性。参照图2,随着支架3按图示箭头所指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支架3从收纳位置转动至打开位置的过程中:
69.支架3与主体1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
70.在控制模块作用下,高通滤波器连续调节,使得高通滤波器的第一截止频率逐渐减小,高音发声装置4的出声频率逐渐增大;
71.高音发声装置4的响度从第一响度变为第二响度,高音发声装置4的响度逐渐减小;
72.在控制模块作用下,低通滤波器连续调节,使得低通滤波器的第二截止频率逐渐增大,低音发声装置2的出声频率逐渐减小;
73.低音发声装置2的响度逐渐增大。
74.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可以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以及检测线路。本方案可以通过检测线路对支架3与主体1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检测,进而对低音发声装置、高音发声装置的出声频率范围进行调节。
75.所述检测线路自身具有电路特性,该电路特性能够随着支架3与主体1的相对位置而变化。可选地,所述电路特性可以为电阻值、电感值等便于通过机械结构实现变化反应的特征。在实际应用中,例如,在所述支架3位于收纳位置时,所述电路特性可以为一个值,而当支架3从收纳位置向张开位置移动,进而移动到张开位置时,所述电路特性可以产生变化,进而变化到另外一个值。所述控制模块可以根据检测电路的电路特性变化而检测到支架相对于主体的位置、姿态。
76.所述高通滤波器用于调节高音发声装置4的出声频率范围宽度。高通滤波器与高音发声装置形成电连接,高通滤波器允许频率在高通截止频率以上的声音信号流入高音发声装置。通过调节高通截止频率能够调节高音发声装置的出声频率范围宽度。
77.所述低通滤波器用于调节低音发声装置2的出声频率范围宽度。低通滤波器与低
音发声装置形成电连接,低通滤波器能够允许频率在低通截止频率以下的声音信号流入低音发声装置。通过调节低通截止频率能够调节低音发声装置的出声频率范围宽度。
78.本方案利用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能够便捷、简单的实现对高音发声装置和低音发声装置的声音频率控制。实现方式简单可靠。进一步地,通过采用检测线路对主体与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使得控制模块能够准确的做出响应,对所述低通截止频率和高通截止频率进行调节。
79.可选地,本方案可以采用电阻值作为检测线路的电路特性,用于反映支架的位置姿态。随着支架的转动、移动,检测线路的电阻值可以随着增大或减小。控制面板则根据检测线路的电阻值变化控制滤波器。电阻值是通过机械结构与电路配合最容易实现连续变化的电路特性,适用于本方案需要对滤波器进行连续或者阶段性调节的需求。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采用电感值等性质作为电路特性。
80.在一种可选的应用情况中,所述支架从收纳位置向张开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检测线路的电路特性可以是连续降低的。相应的,所述高通滤波器的高通截止频率配置成能够连续降低。这样,使得高音发声装置的出声频率范围的宽度能够逐渐增加。在支架移动至张开位置时,高音发声装置的出声频率范围的宽度最宽。
81.进一步地,低通滤波器的低通截止频率也配置成连续降低。这样,使得低音发声装置的出声频率范围的宽度能够逐渐减小。在支架移动至张开位置时,低音发声装置的出声频率范围的宽度最窄。
82.在另一种可选的应用情况中,所述支架从张开位置移动至收纳位置的额过程中,所述检测线路的电路特性可以是连续升高的。相应的,高通滤波器的高通截止频率配置成能够连续升高。这样,使得高音发声装置的出声频率范围的宽度逐渐减小。在支架完全移动到收纳位置时,高音发声装置的出声频率范围最窄。其可以是不出声的形式。
83.进一步地,低通滤波器的低通截止频率也配置成连续升高的形式。这样,低音发声装置的出声频率范围的宽度逐渐增大。在支架完全移动到收纳位置时,低音发声装置的出声频率范围最宽。
84.在本方案中,检测电路的电路特性的变化趋势能够与低通截止频率、高通截止频率的变化趋势形成对应关系,从而通过改变支架的位置以连续的、或者阶梯式的方式,对低音、高音发声装置的出声频率范围进行调节。
85.可选地,所述音频装置还包括传动组件,该传动组件用于实现支架、主体之间的活动连接。支架3通过传动组件与主体1活动连接。所述检测线路则电连接在所述传动组件上,以便对支架3与主体1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响应。所述传动组件可以包括转轴、齿轮、滑槽、齿条等,本方案不对此进行限制。
86.可选地,参照图2,传动组件包括转轴5,所述转轴设置在主体1上,转轴5与主体1垂直,转轴5安装于低音发声装置2右侧,支架3通过转轴5与主体1转动连接。支架3在图2所示位置按与箭头相反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当支架3与主体1重合时,支架3位于收纳位置。转轴5连接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用于实现支架3转动过程中的定位,从而实现支架3与主体1之间夹角角度的改变。
87.在支架3从收纳位置转动至张开位置的过程中,检测线路对转轴5相对于主体1的旋转过程形成响应,电路特性发生改变。转轴5转动过程中检测线路将电路特性的变化反馈
至控制模块,随着支架3与主体1支架夹角角度的变化,控制单元模块实现对高音发声装置4及低音发声装置2的出声频率的改变。
88.本技术通过转轴5实现支架3与主体1的转动连接,转轴5的安装位置使得支架3从收纳位置变为张开位置的过程中,安装在支架3上的高音发声装置4与佩戴者的耳孔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从而减小音频装置产生的声音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提高智能眼镜的声学表现性能。
89.可选地,传动组件包括:
90.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支架形成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转轴上;
91.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从动齿轮转动;
92.位置传感元件,所述位置传感元件设置在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的齿牙上,所述检测线路与所述位置传感元件电连接。
93.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还可以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驱动电机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主体转动,所述检测线路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94.参照图1,传动组件采用驱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与其自身啮合的从动齿轮6转动。本实施例中转轴5与主体1转动连接,转轴5与支架3固定连接。从动齿轮6套设在转轴5的外周,且与转轴5同轴设置,因此转轴5随从动齿轮6同步转动过程中,支架3以转轴5为轴旋转,支架3与主体1之间的夹角发生改变。
95.采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6结构,一方面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6的啮合作用下,支架3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另一方面在支架3转动过程中,驱动电机随时停止,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6的转动随时停止,转轴5及支架3的转动也可以随时停止,便于调整支架3与主体1之间的夹角。
96.可选地,传动组件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元件,位置传感元件与检测线路电连接。
97.本实施例中,位置传感元件采用设置在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6的锯齿上的电路,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6咬合处形成电路导通。随着从动齿轮6的转动,由于主动、从动齿轮的电连接点改变,致使检测线路的整体电阻发生变化,也即电路特性改变,构成传递给控制模块的位置信号。
98.通过设置位置传感元件,使得检测线路能够准确的将机械配合关系转化成电路特性,进而使得控制模块再根据接收到的检测线路的电路特性调整高通滤波器的高通截止频率,以及低通滤波器的低通截止频率,也即调整高音发声装置4及低音发声装置2的出声频率。同时控制模块调整高音发声装置4及低音发声装置2的响度。从而实现随着支架3转动,高音发声装置4及低音发声装置2的出声频率改变,同时高音发声装置4及低音发声装置2的响度变化。
99.可选地,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主体1位于收纳位置时,其位于容纳腔内。
100.主体1内部开设的容纳腔,一方面可以减轻主体1的自重,另一方面用于位于收纳位置的主体1进行收纳,提高对支架3及高通滤波装置的保护,同时可以提高主体1的空间利用率。
101.可选地,支架3上设置有定位件7,主体1上开设有限位槽11,限位槽11与容纳腔连通,在支架3位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定位件7嵌于限位槽11内。
102.参照图2,定位件7安装于支架3与高音发声装置4连接一端,且定位件7位于高音发声装置4的背面,在支架3转动至收纳位置时,定位件7嵌于限位槽11内,且凸出支架3的一侧表面。定位件7的设置,有利于佩戴者在旋转支架3时,通过移动位于限位槽11内的定位件7,即可准确实现对支架3位置的改变。
10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眼镜,包括上述音频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镜腿以及镜框,镜腿作为本体。其中镜腿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镜腿作为音频装置中的本体。其中镜腿一端与镜框连接,镜腿另一端放置于佩戴者的耳朵上。
104.当支架3位于收纳位置时,高音发声装置4位于靠近镜框一侧的位置处,此时高音发生装置4距离佩戴者的耳孔位置较远。
105.当支架3位于张开位置时,高音发声装置4位于最靠近佩戴者的耳孔的位置。此时高音发声装置4与佩戴者的耳孔之间的距离最近。此时,低音发声装置2的出声频率的范围(也即第三频率范围)小于高音发声装置4的出声频率的范围(也即第二频率范围)。意味着音频装置中的声音更多的通过高音发声装置4发出并传递至佩戴者的耳孔位置。
106.本技术中,通过将支架从收纳位置旋转至张开位置,使得高音发声装置4移动至靠近佩戴者的耳孔位置;同时配合控制模块,提高高音发声装置4的出声频率的范围,降低低音发声装置2的出声频率的范围。
107.高音发声装置4的灵敏度高,其出声频率的范围增大,能够使更大频率范围的声音从高音发声装置4的位置传递至佩戴者的耳孔位置,减小音频装置发出的声音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具有较高的出声准确度,提高智能眼镜的声音传递效果,进而提高智能眼镜的音质及听音效果。此外,当支架2位于收纳位置时,高音发声装置4的响度较高;而当支架3位于张开位置的状态下,高音发声装置4的响度较低。当支架3位于张开位置的状态下,减小高音发声装置4的响度,在保证佩戴者可以清楚听到声音的同时,降低外界听到智能眼镜的声音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智能眼镜产品的私密性。
108.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技术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109.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技术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