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轻型数字化瞄具光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3161发布日期:2021-12-25 00:02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轻型数字化瞄具光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专利属于光学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轻型数字化瞄具的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2.数字化瞄具是一款集中了光学、电子、软件等技术于一体的观瞄装备。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军事技术需求的增加,对应用于军用观瞄光电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现有的瞄具系统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高,并且出瞳距离较短,一般为20~30mm,不宜于观察者快速搜索、识别目标,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瞄具系统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轻型数字化瞄具光学系统。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轻型数字化瞄具光学系统,采用物镜组、cmos图像传感器、oled显示器、以及目镜组的组织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组包括物镜第一透镜1、物镜第二透镜2、物镜第三透镜3和物镜第四透镜4;所述物镜第三透镜3为非球面元件,物镜第三透镜3的第1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21.78,第2面为非球面;所述目镜组包括目镜第一透镜7和目镜第二透镜8,所述目镜第二透镜8的两个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物镜第一透镜1的前表面及目镜第二透镜8的后表面镀制导电膜,光学件的其余表面均镀制增透膜。
5.进一步地,所述物镜组的光学参数如下:焦距为86mm,视场不小于8.8
°×
6.6
°
,f#为1.2,光学总长125mm,重量不大于200g;所述目镜组的光学参数如下:焦距为22.5mm,出瞳直径不小于5mm,出瞳距离不小于为60mm,光学总长为33.9mm,重量不大于50g。
6.进一步地,所述物镜第一透镜1的曲率半径分别为73.68及430.42,中心厚为10.1mm,材料为冕牌玻璃,光焦度为正。
7.进一步地,所述物镜第二透镜2为胶合元件,曲率半径分别为37.39、

102.75及76.22,中心厚分别为10.3mm及1.3mm,材料分别为火石玻璃和冕牌玻璃,光焦度为正和负。
8.进一步地,所述物镜第三透镜3的第2面的非球面参数为:r=

98.62、k=0.7196573、a=7.486403e

008、b=

3.5854772e

012、c=4.2791589e

016、d=1.6011961e

019;中心厚为7mm,材料为d

zk3,光焦度为正。
9.进一步地,所述物镜第四透镜4为双凹透镜,曲率半径分别为

21.54及31.98,中心厚为2mm,材料为火石玻璃,光焦度为负。
10.进一步地,所述物镜组中各光学元件之间的间隔分别为44.45mm、39.64mm和3.88mm,后截距为6.33mm。
11.进一步地,所述目镜第一透镜7为胶合元件,曲率半径分别为

177.07、

18.19及

46.43,中心厚分别为9mm及2.5mm,材料均为火石玻璃,光焦度为正和负。
12.进一步地,所述目镜第二透镜8的第1面的非球面参数为:r=143.35、k=6.736111、a=

1.1315436e

005、b=2.4497096e

009、c=

3.5379367e

011、d=1.6043689e

013;所述目镜第二透镜8的第2面的非球面参数为:r=

27.9、k=0、a=

1.0249345e

005、b=1.9606188e

009、c=2.0532369e

011、d=7.811632e

014;中心厚为9.5mm,材料为石英,光焦度为正。
13.进一步地,所述目镜组中各光学元件之间的间隔分别为0.5mm,后截距为14mm。
14.所述cmos图像传感器感光面尺寸为1吋,像素数1024
×
768,像元大小13μm
×
13μm,同时也适用于800
×
600@18μm、1280
×
1024@9.7μm、800
×
600@8μm、1920
×
1080@13μm等不同规格的cmos传感器。
15.所述oled显示器感光面尺寸为0.71吋,像素数1440
×
1080,像元大小8.24μm
×
8.24μm,也可适用于0.61吋,像素数为800
×
600,像元大小为15μm。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镜组采用非球面设计,与传统玻璃球面系统来比,其重量可减少75%,实现轻量化,提高瞄具的零位稳定性。
17.(2)目镜组采用单

双结构,选择高折射低色散的玻璃材料,并引入非球面,实现放大倍率11倍,出瞳距离不小于60mm,出瞳直径不小于5mm。
18.(3)数字化瞄具可通用于多款cmos图像传感器和oled显示器,适配性强。
19.(4)光学系统尺寸布局及公差合理,单个光学零件公差冗余较大,光学零件间的间隔允差均达到了
±
0.1mm,有利于光学零件的大批量生产和瞄具的结构设计与总体布局。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数字化瞄具光学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物镜组光学系统mtf曲线;图3是本发明物镜组光学系统弥散斑分布图;图4是本发明物镜光学系统像散畸变曲线;图5是本发明目镜组光学系统mtf曲线;图6是本发明目镜组光学系统弥散斑分布图;图7是本发明目镜光学系统像散畸变曲线;图1中的标记为:1、物镜第一透镜,2、物镜第二透镜,3、物镜第三透镜,4、物镜第四透镜,5、cmos图像传感器,6、oled显示器,7、目镜第一透镜,8、目镜第二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
2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超轻型数字化瞄具光学系统,采用物镜组+cmos图像传感器+oled显示器+目镜组的组织架构,技术设计成熟可靠,景物通过物镜组生成的光学图像投射到cmos图像传感器上,通过图像处理板进行视频生成及处理后传递给oled显示器,然后通过oled显示器显示成像,人眼再通过目镜组进行观察。
23.本实施例中,物镜组包括物镜第一透镜1、物镜第二透镜2、物镜第三透镜3、物镜第四透镜4;物镜第一透镜1的曲率半径分别为73.68及430.42,中心厚为10.1mm,材料为冕牌
玻璃,光焦度为正;物镜第二透镜2为胶合元件,曲率半径分别为37.39、

102.75及76.22,中心厚分别为10.3mm及1.3mm,材料分别为火石玻璃和冕牌玻璃,光焦度为正和负;物镜第三透镜3为非球面元件,第1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21.78;第2面为非球面,其非球面参数为:r=

98.62、k=0.7196573、a=7.486403e

008、b=

3.5854772e

012、c=4.2791589e

016、d=1.6011961e

019;中心厚为7mm,材料为d

zk3,光焦度为正;物镜第四透镜4为双凹透镜,曲率半径分别为

21.54及31.98,中心厚为2mm,材料为火石玻璃,光焦度为负。
24.物镜组中各光学元件之间的间隔分别为44.45mm、39.64mm和3.88mm,后截距为6.33mm;物镜光学系统公差分析后,物镜组成像质量较好,透镜加工工艺好,光学元件布置合理,光学间隔允差
±
0.1mm,有利于物镜结构的设计。
25.cmos图像传感器感光面尺寸为1吋,像素数1024
×
768,像元大小13μm
×
13μm,同时也适用于800
×
600@18μm、1280
×
1024@9.7μm、800
×
600@8μm、1920
×
1080@13μm等不同规格的cmos传感器。
26.物镜组通过引入非球面,在校正像差的同时实现结构简化、尺寸微化,与采用传统玻璃球面系统相比,物镜组的重量可减少75%。同时采用1吋的大靶面成像器件,极大地增大镜头的视场,提高搜索、识别目标的能力。物镜组的光学参数如下:焦距为86mm,视场不小于8.8
°×
6.6
°
,f#为1.2,光学总长125mm,重量不大于200g。
27.本实施例中,目镜组包括目镜第一透镜7、目镜第二透镜8;目镜第一透镜7为胶合元件,曲率半径分别为

177.07、

18.19及

46.43,中心厚分别为9mm及2.5mm,材料均为火石玻璃,光焦度为正和负;目镜第二透镜8的两个面均为非球面,第1面的非球面参数为:r=143.35、k=6.736111、a=

1.1315436e

005、b=2.4497096e

009、c=

3.5379367e

011、d=1.6043689e

013;第2面的非球面参数为:r=

27.9、k=0、a=

1.0249345e

005、b=1.9606188e

009、c=2.0532369e

011、d=7.811632e

014;中心厚为9.5mm,材料为石英,光焦度为正;目镜组中各光学元件之间的间隔分别为0.5mm,后截距为14mm;目镜光学系统公差分析后,目镜组成像质量较好,没有敏感尺寸,透镜加工工艺好。
28.oled显示器感光面尺寸为0.71吋,像素数1440
×
1080,像元大小8.24μm
×
8.24μm,也可适用于0.61吋,像素数为800
×
600,像元大小为15μm。
29.目镜组采用单

双结构,通过增加非球面透镜,在提高目镜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同时,极大地增加了目镜的出瞳距离及出瞳直径,防止射击时目镜撞到头部,可安装加戴防毒面具的仪器,提高光学系统的稳定性和实用性。目镜组的光学参数如下:焦距为22.5mm,出瞳直径不小于5mm,出瞳距离不小于为60mm,光学总长为33.9mm,重量不大于50g。
30.本实施例中,物镜第一透镜1的前表面及目镜第二透镜8后表面镀制导电膜,以作为电磁屏蔽,镀制的膜层透过率为95%。同时为了保证系统具有较大的通光量,光学件其余表面均镀制增透膜,保证在400nm~1100nm的宽光谱范围内透过率达到99%,可使物镜组和目镜组的透过率均可达到88%以上,有利于提高可疑目标的识别距离,尤其是在夜间低照度复杂环境下的可大幅提升可疑目标的识别距离。
31.光学系统成像质量主要依靠mtf、点列图、像散畸变和相对照度来评价。图2、图3、
图4分别表示物镜组的成像质量,图5、图6、图7分别表示目镜组的成像质量。从各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良好,像质基本达到衍射极限,结构紧凑,体积小,工程可实现性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