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青少年的远用区周边近视离焦的渐进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40021发布日期:2021-09-22 22:43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青少年的远用区周边近视离焦的渐进镜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青少年近视干预镜片,具体为远用区具备周边近视离焦效果的、低干扰散光的青少年渐进多焦点眼镜片。


背景技术:

2.减少视网膜周边远视离焦镜片帮助控制近视的原理,如图1所示;图1中,(a)为近视未予矫正,黄斑和视网膜处于近视离焦状态的示意图;(b)为远视未予矫正,黄斑和视网膜处于远视离焦状态的示意图;(c)为近视以普通单焦点镜片矫正,黄斑无离焦,视网膜周边处于远视离焦状态的示意图;(d)为较理想的近视矫正状态,黄斑无离焦,视网膜周边处于近视离焦的示意图。综观近年国内外多方面临床统计结果,目前视光学界公认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是导致青少年眼轴代偿性增长,诱发近视加深的一个显著诱因,近视性离焦镜片可以通过补偿镜片周边度数,使得视网膜周边成像更靠近或达到视网膜前方,形成视网膜周边相对近视性离焦,相比普通单焦点镜片,可以减缓眼轴增长速度,延缓近视加深。
3.传统的调节痉挛理论认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造成的持续调节疲劳和调节过度是导致少年儿童近视加深的重要原因。因此,可以通过配戴具有近用附加的青少年渐进片来延缓近视加深速度。
4.现有市售的青少年近视干预镜片并不能兼顾以上两点,单一使用其中一种功能倾向的镜片均达不到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远用区和阅读区的周边干扰散光,充分发挥近视离焦和减少青少年阅读调节作用的适用于青少年的远用区周边近视离焦的渐进镜片。
6.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青少年的远用区周边近视离焦渐进镜片,包括远用区、近用阅读区;所述镜片的远用区为横椭圆形周边近视离焦区,远用区的远用测度点位于镜片几何中心垂直上方8毫米处,远用测度点的周边屈光度呈逐渐降低的放射状横椭圆形分布状态,远用测度点的水平两侧17mm处为离焦补偿值测量点, 所述离焦补偿值测量点的屈光度变化量为远用测度点屈光度值的10~15%;近用阅读区为10~14mm的短通道,近用阅读区的阅读测度点位于镜片几何中心垂直下方10~14mm,水平向鼻内侧一方偏移1.5~3mm处,近用阅读区附加光度add为 +1.50ds、+1.75ds、+2.00ds中的一种;近用阅读区周边最大散光值≤90% add ;所述的近用阅读区附加光度add为远用测度点到阅读测度点的屈光度变化量。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青少年的远用区周边近视离焦渐进镜片,从装配点到阅读测度点的屈光度变化为连续、平滑过渡。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青少年的远用区周边近视离焦渐进镜片,采用近用阅读区附加光度add为+1.50ds,其装配点到镜片几何中心的附加光度变化为+0.12ds~+
0.18ds,镜片几何中心到近用阅读区测度点的变化为+1.32ds~+1.38ds;近用阅读区周边最大散光值≤1.35ds;采用近用阅读区附加光度add为+1.75ds,其装配点到镜片几何中心的附加光度变化为+0.14ds~+0.21ds,镜片几何中心到近用阅读区测度点的附加光度变化为+1.54ds~+1.61ds;阅读区周边最大散光值≤1.58ds;采用近用阅读区附加光度add为+2.00ds,其装配点到镜片几何中心的附加光度变化为+0.16ds~+0.24ds,镜片几何中心到近用阅读区测度点的附加光度变化为+1.76ds~+1.84ds;阅读区周边最大散光值≤1.80ds。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青少年的远用区周边近视离焦渐进镜片,其一个面为球面或非球面。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青少年的远用区周边近视离焦的渐进镜片,其发明原理是:采用横椭圆近视离焦与渐进多焦点叠加的技术方案,通过补偿镜片看远区域周边平均光焦度和斜向散光光度偏高,使得视网膜周边成像更靠近或达到视网膜前方,形成视网膜周边相对近视性离焦,近用阅读区采用的是低干扰散光的青少年渐进设计,形成减少调节的作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青少年的远用区周边近视离焦的渐进镜片,其有益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片看远区域拥有单焦点和多焦点镜片无法实现的远用区域近视离焦效果。单焦点镜片的光度呈现以光学中心为起点的旋转对称式分布,一般渐进多焦点镜片远用区域光度分布特征与普通单焦点镜片相似,只是视野范围局限在镜片上半部份的一定区域,以单焦点光学中心或多焦点镜片远用测度点为中心的周边平均光焦度和斜向散光光度均表现出高于光学中心(或理解为验光处方度数)。
1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片看近区域拥有单焦点和普通近视离焦镜片无法实现的针对性阅读附加光度,实现渐进调节作用。单焦点镜片周边平均光焦度和斜向散光光度偏高是造成镜片性远视离焦、阅读疲劳、诱发及加剧近视发展的原因之一,普通近视性离焦镜片虽然解决了单焦点镜片部份的远视离焦,有光度相对稳定的阅读区域,但光度稳定范围和视野广度狭小,近视离焦补偿值一般固定在+1.00ds左右,对于部份高屈光度佩戴者犹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片在阅读区域采用渐进设计,拥有开阔稳定的阅读视野,同时针对不同的屈光不正度数和调节力状态设计+1.50ds、+1.75ds、+2.00ds三种阅读加光,例如低度近视选择阅读加光+1.50ds,中度近视选择阅读加光+1.75ds,高度近视选择阅读加光+2.00ds,使青少年渐进多焦点镜片更好的发挥减少调节疲劳和干预近视发展的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减少视网膜周边远视离焦镜片控制近视的原理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青少年的远用区周边近视离焦的渐进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青少年的远用区为周边近视离焦的渐进镜片的屈光度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青少年的远用区为周边近视离焦的渐进镜片的像散光度图;
18.图中,1. 远用测度点;2. 左侧离焦补偿值测量点;3. 右侧离焦补偿值测量点;4. 装配点;5. 镜片几何中心;6. 阅读测度点;7.近用阅读区周边最大散光值的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20.实施例1
21.本实施例以某小学生(10岁,爱阅读)为例,验光结果为r:

2.00ds l:

2.00ds,瞳距58mm。
22.处方分析及镜片选配建议:年龄越小,晶状体调节力越强,但同时自控能力也差。本例为低度屈光不正,如果使用单焦点眼镜,近读不戴镜,只能矫正看远屈光不正,看远会形成相对远视性离焦,近距离阅读虽然没有戴镜的必要性,但是对于孩童的阅读习惯与姿势不加约束不利;或使用普通青少年多焦点镜片,镜片看远部区域依然会形成相对远视性离焦;或使用普通设计的非对称近视离焦镜片,镜片看远部区域会形成相对远视性离焦,近读区域的光度稳定性欠佳,广度也相对狭小。
23.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青少年的远用区周边近视离焦的渐进镜片,可有效解决上述不足。
24.本实施例选择第一面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横椭圆近视离焦设计面,第二面为add+1.50ds的渐进多焦点设计面的镜片。
25.参见附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青少年的远用区周边近视离焦的渐进镜片的结构示意图;镜片包括远用区、近用阅读区,所述远用区为横椭圆形周边近视离焦区,远用区的远用测度点1位于镜片几何中心5垂直上方8毫米处,远用测度点的周边屈光度呈逐渐降低、放射状横椭圆形分布状态,远用测度点的水平两侧17mm处为离焦补偿值测量点, 左侧离焦补偿值测量点2,右侧离焦补偿值测量点3, 离焦补偿值测量点的屈光度变化量为远用测度点屈光度值的10~15%;近用阅读区为10~14mm的短通道,近用阅读区的阅读测度点6位于镜片几何中心垂直下方10~14mm,水平向鼻内侧一方偏移1.5~3mm处,近用阅读区附加光度add(远用测度点到阅读测度点的屈光度变化)为+1.50ds,从装配点4到阅读测度点6的屈光度变化为连续、平滑过渡,其装配点4到镜片几何中心5的附加光度变化为+0.12ds~+0.18ds,镜片几何中心5到阅读测度点6的附加光度变化为+1.32ds~+1.38ds。近用阅读区周边不可视盲区最大干扰散光值的位置7处,其最大干扰散光值≤90%add 。
26.参见附图3、4,分别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青少年的远用区周边近视离焦的渐进镜片的屈光度图和像散光度图;实测结果如下:
27.a.镜片远用测度点实测光度为

2.00ds;
28.b.远用测度点横向左右17mm处实测光度为

1.70ds,近视离焦补偿值为+0.30ds;
29.c.阅读区阅读测度点(附加光度测度点)实测光度为

0.50ds,add为+1.50ds;
30.d.近用阅读区域两侧不可视盲区的最大像散点实测值为1.23dc。
31.实施例2
32.本实施例以临近小考的某13岁小学生(身高170cm,头骨尺寸接近成年人水平)为例,验光结果为r:

5.00ds, l:

5.00ds,瞳距60mm。
33.处方分析及镜片选配建议:面临小考的小学六年级学生,近距离作业负担繁重。本
例为中度屈光不正,头骨尺寸偏大,瞳距相对偏小,如果使用单焦点眼镜,近读也需要戴镜,看远会形成相对远视性离焦,近距离阅读时更为强烈和明显,这是造成阅读疲劳及镜片源性远视性离焦进而导致近视加深加速发展的主要诱因之一;或使用普通青少年多焦点镜片,镜片看远部区域依然会形成相对远视性离焦,且会随着屈光度的增加而增加;或使用普通设计的非对称近视离焦镜片,镜片看远部区域会形成相对远视性离焦,随着屈光度的增加,近读区域的光度稳定性越来越差,广度越来越狭小。
34.针对上述情况,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青少年的远用区周边近视离焦的渐进镜片,选择第一面为横椭圆近视离焦叠加渐进多焦点add+2.00ds设计面,第二面为球面设计面的镜片。
35.参见附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横椭圆近视离焦面的结构示意图;镜片的横椭圆近视离焦面包括远用区、近用阅读区,所述远用区为横椭圆形周边近视离焦区,远用区的远用测度点1位于镜片几何中心5垂直上方8毫米处,远用测度点的周边屈光度呈逐渐降低、放射状横椭圆形分布状态,远用测度点的水平两侧17mm处为离焦补偿值测量点, 左侧离焦补偿值测量点2,右侧离焦补偿值测量点3, 离焦补偿值测量点的屈光度变化量为远用测度点屈光度值的10~15%;近用阅读区为10~14mm的短通道,近用阅读区的阅读测度点6位于镜片几何中心垂直下方10~14mm,水平向鼻内侧一方偏移1.5~3mm处,近用阅读区附加光度(远用测度点到阅读测度点的屈光度变化)为add +2.00ds,从装配点4到镜片几何中心5变化+0.16ds~+0.24ds,镜片几何中心5到阅读测度点6的变化为+1.76ds~+1.84ds;且在实际合理的割边装框范围内时,近用阅读区周边不可视盲区最大干扰散光值的位置7处,其最大干扰散光值≤90% add。
36.按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青少年的远用区周边近视离焦的渐进镜片,其实测结果如下:
37.a.镜片远用测度点实测光度为

5.00ds;
38.b.远用测度点横向左右17mm处实测光度为

4.25ds,近视离焦补偿值为+0.75ds;
39.c.阅读区阅读测度点(附加光度测度点)实测光度为

3.00ds,add为+2.00ds;
40.d.近用阅读区域两侧不可视盲区的最大像散点实测值为1.75dc。
41.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2的结果可知,选择远用区有周边近视离焦的青少年渐进镜片,通过补偿镜片看远区域周边平均光焦度和斜向散光光度偏高,使得视网膜周边成像更靠近或达到视网膜前方,形成视网膜周边相对近视性离焦,近用阅读区是低干扰散光的青少年渐进设计,形成减少调节的作用。
42.相比单焦点镜片、减少旁中心远视离焦镜片和青少年多焦点镜片具备以下益处:
4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产品看远区域拥有单焦点和多焦点镜片无法实现的远用区域近视离焦效果。单焦点镜片的光度呈现以光学中心为起点的旋转对称式分布,一般渐进多焦点镜片远用区域光度分布特征与普通单焦点镜片相似,只是视野范围局限在镜片上半部份的一定区域,以单焦点光学中心或多焦点镜片远用测度点为中心的周边平均光焦度和斜向散光光度均表现出高于光学中心(或理解为验光处方度数)。
44.看近区域拥有单焦点和普通近视离焦镜片无法实现的针对性阅读附加光度,实现渐进多焦点镜片减少阅读调节疲劳的作用。单焦点镜片周边平均光焦度和斜向散光光度偏高是造成镜片性远视离焦、阅读疲劳、诱发及加剧近视发展的原因之一,普通近视性离焦镜
片虽然解决了单焦点镜片部份的远视离焦,有光度相对稳定的阅读区域,但光度稳定范围和视野广度狭小,近视离焦补偿值一般固定在+1.00ds左右,对于部份高屈光度佩戴者犹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产品阅读区域采用渐进设计,拥有开阔稳定的阅读视野,同时针对不同的屈光不正度数和调节力状态设计+1.50ds、+1.75ds、+2.00ds三种阅读加光,例如低度近视选择阅读加光+1.50ds,中度近视选择阅读加光+1.75ds,高度近视选择阅读加光+2.00ds,使青少年渐进多焦点镜片更好的发挥减少调节疲劳和干预近视发展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