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00825发布日期:2022-01-08 01: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和光学膜层;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位于所述底板的边缘,且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围设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学膜层依次叠置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背光模组对应有显示区和边框区,所述边框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本体部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朝向所述光学膜层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限位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边框区;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定所述光学膜层的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底板的边缘以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不同侧边缘;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边缘与所述底板的一侧边缘相对接,所述第一侧板为平面板或者曲面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边缘与所述底板的一侧边缘相对接,所述第二侧板为平面板或者曲面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的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边缘局部在平行于所述底板的平面内向所述容置空间以外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位于所述边框区;所述第一凸缘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侧板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一限位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凸缘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在对应所述第一凸缘的位置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凸缘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缺口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在对应所述第一凸缘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凸缘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通孔中。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的沿远离所述底板方向的厚度大于1mm且小于所述本体部上除所述第一凸缘以外的其他部分沿远离所述底板方向的厚度。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沿远离所述第一凸缘的方向延伸;所述光学膜层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边缘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缺口形状相适配,沿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显示区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缺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尺寸;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所述第二缺口的尺寸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尺寸一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缺口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区域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远离所述第一凸缘
的一端端面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光学膜层的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的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边缘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第一间距大于0mm且小于4mm。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的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边缘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的间距大于0mm且小于所述第一间距。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灯条,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的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灯条包括基材和间隔排布于所述基材上的多个光源;所述光源的出光面面向所述导光板的边缘端面。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的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边缘局部在平行于所述底板的平面内向所述容置空间以外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位于所述边框区,且所述第二凸缘的至少部分位于相邻两所述光源之间的间隔中。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还包括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靠近所述光学膜层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边框区;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凸缘上,且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至少部分位于相邻两所述光源之间的间隔中。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的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边缘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光源在所述底板上正投影的远离所述基材在所述底板上正投影的一侧。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还包括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靠近所述光学膜层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边框区;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本体部的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边缘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且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至少部分位于相邻两所述光源之间的间隔中。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沿远离所述本体部的方向延伸;所述光学膜层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边缘开设有第三缺口;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三缺口形状相适配,沿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显示区的第三方向,所述第三缺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尺寸;沿垂直于所述第三方向的第四方向,所述第三缺口的尺寸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尺寸一致。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缺口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区域内。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远离所述第二凸缘的一端端面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光学膜层的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的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边缘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二间距大于4mm。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的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边缘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的间距大于4mm且小于所述第二间距。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显示区外的同一侧所述边框区。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垂直于所述第二侧板;且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邻;所述第一侧板的数量为两块。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与两块所述第一侧板一一对应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相等。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缘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数量为一个。2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对应位于所述第二侧板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的中间位置。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设置于所述背板外侧,所述胶框包裹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背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所述胶框还包裹所述边框区,以形成所述边框区并限定出所述显示区。28.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27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基板的入光侧,用于为显示基板提供背光。2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8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和光学膜层;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位于所述底板的边缘,且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围设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学膜层依次叠置于所述底板上方,且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背光模组对应有显示区和边框区,所述边框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外围;所述导光板包括本体部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朝向所述光学膜层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限位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边框区;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定所述光学膜层的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底板的边缘以外。部分位于所述底板的边缘以外。部分位于所述底板的边缘以外。


技术研发人员:陶冉 施晓春 凌飞 许海峰 庄庆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4
技术公布日:2022/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