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38659阅读:来源:国知局
大高度粗糙度。换言之,就是基准长度L内,沿着基准长度L的方向上,与基准长度L垂直的方向上量取断面曲线C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因此,如图2B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比较第一缺口 Ol边界的两侧(即第一部Pl及第二部P2)长度各为L(即基准长度)的最大高度粗糙度。其中,L的最小值可例如为I μ m,最大值可为第一缺口 01的截面宽度(例如15μπι)。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第一配向层112的第一部Pl的最大高度粗糙度大于第二部Ρ2的最大高度粗糙度;或者也可为,第一配向层112的第一部Pl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大于第二部Ρ2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或者为第一配向层112的第一部Pl的十点平均粗糙度大于第二部Ρ2的十点平均粗糙度,并不限制那一种表示方式。
[0030]另外,请参照图2C所示,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配向层112的部分第一部Pl与第二部Ρ2的SEM示意图。
[0031 ]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Pl具有多个第一突起物Rl,而第二部Ρ2具有多个第二突起物R2,第一部Pl的表面粗糙度大于第二部Ρ2的表面粗糙度,而且这些第一突起物Rl中的最大高度也大于这些第二突起物R2中的最大高度。具体而言,如图2C所示,第一部Pl除了具有比第二部Ρ2还要粗糙及还要大颗(高度较高)的突起物之外,而且第一部Pl的这些第一突起物Rl的平均高度也大于第二部Ρ2的这些第二突起物R2的平均高度。本实施例所谓平均高度,是指于同一尺寸的区域内(例如直径最小值可为I μ m,最大值可为第一缺口 01的截面宽度的圆形区域内),突起物的高度例如大于0.05 μ m但小于2 μ m才列入计算。列入计算的这些突起物中,第一部Pl的这些第一突起物Rl中的最大高度大于第二部P2的这些第二突起物R2中的最大高度,而且第一部Pl的这些第一突起物Rl的平均高度也大于第二部Pl的这些第二突起物R2的平均高度。
[0032]请再参照图1A及图1B所示,第二基板12具有一第二透明导电层121,第二透明导电层121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子透明导电部1211,这些子透明导电部1211设置于一透光基板124面向第一基板11的表面上。其中,这些子透明导电部1211为二维阵列设置,并分别为显示面板I的一个次像素(sub-pixel)的像素电极,而且每一个子透明导电部1211与第一缺口 01的至少其中之一对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子透明导电部1211与一个第一缺口 01对应设置。不过,在其他的实施态样中,每一个子透明导电部1211也可与多个第一缺口 01对应设置。其中,两相邻的这些子透明导电部1211之间具有一第二缺口 02。
[0033]第二基板12还具有一第二配向层122设置于第二透明导电层121上,而第二透明导电层121还具有面向第一表面SI的一第二表面S2。其中,第二配向层122具有一第三部P3及一第四部P4,第三部P3设置于这些第二缺口 02内,而第四部P4设置于第二表面S2上。其中,第二配向层122的第三部P3的表面粗糙度大于第四部P4的表面粗糙度,而且第三部P3具有多个第三突起物,而第四部P4具有多个第四突起物,且这些第三突起物中的最大高度也大于这些第四突起物中的最大高度。另外,表面粗糙度的说明可参照上述,不再说明。
[0034]此外,显示面板I还可包括一光反应单体材料(图未显示),光反应单体可混合于液晶层13内,或混合于第一配向层112及第二配向层122内,或同时混合于液晶层13及第一配向层112与第二配向层122内,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定。当将PSA技术应用于显示面板I时,可利用掩膜,并控制电场强度及照射于第一部Pl区域与第二部P2区域的紫外线的时间及强度,使得光反应单体硬化,进而使聚合于第一配向层112的第一部Pl及第二部P2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不同粗糙度及不同平均高度的突起物,使第一部Pl的表面粗糙度大于第二部P2的表面粗糙度。
[0035]请参照图3所示,其为图1B的显示面板I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36]在本实施例中,当显示面板I被驱动而产生电场时,通过聚合于第一配向层112与第二配向层122的高分子聚合物,可使液晶层13的液晶分子131顺着原本预倾斜的方向转动,除了可加快液晶的反应速度之外,还可使显示面板I达到多区域配向的目的。另外,由于第一配向层112的第一部Pl的表面粗糙度大于第二部P2的表面粗糙度,借此,可通过第一部Pl较粗糙或较大颗的突起物(即高分子聚合物),使第一部Pl对应区域内的液晶分子131较稳定而比较不受第一缺口 01四周的电场影响(较粗糙且较大颗的高分子聚合物能有效该区域对应的液晶分子稳定住,让液晶分子131不会乱转动),因此,显示面板I可避免缺口处的液晶的反应速度变慢及产生影像残影的问题。
[0037]另外,请参照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2的示意图。
[0038]显示装置2包括一显示面板3以及一背光模块4 (Backlight Module),显示面板3与背光模块4相对设置。其中,显示面板3包含上述的显示面板1,不再赘述。当背光模块4发出的光线E穿过显示面板3时,可通过显示面板3的各像素显示色彩而形成影像。
[0039]综上所述,因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当显示面板被驱动而产生电场时,通过聚合于第一配向层与第二配向层的高分子聚合物,可使液晶分子顺着原本预倾斜的方向转动,除了可加快液晶的反应速度之外,还可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达到多区域配向的目的。另外,由于第一配向层的第一部设置于第一透明导电的第一缺口内,而第二部设置于第一透明导电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一配向层的第一部的表面粗糙度大于第二部的表面粗糙度,借此,可通过第一部较粗糙或较大颗的突起物,使第一部对应区域内的液晶分子较稳定而不受缺口四周的电场影响。因此,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避免缺口处的液晶的反应速度变慢及产生影像残影的问题。
[0040]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权利要求中。
【主权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透明导电层及一第一配向层,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具有一第一表面及至少一第一缺口,该第一配向层具有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该第一部设置于该第一缺口内,该第二部设置于该第一表面上,且该第一配向层的该第一部的表面粗糙度大于该第二部的表面粗糙度; 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而设;以及 一液晶层,夹设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的最大高度粗糙度大于该第二部的最大高度粗糙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具有多个第一突起物,该第二部具有多个第二突起物,所述第一突起物中的最大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突起物中的最大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缺口截面的最大宽度大于等于5微米、小于等于30微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基板具有一第二透明导电层,该第二透明导电层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子透明导电部,各所述子透明导电部与所述第一缺口的至少其中之一对应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两相邻的所述子透明导电部之间具有一第二缺口,该第二透明导电层还具有面向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该第二基板还具有一第二配向层,该第二配向层具有一第三部及一第四部,该第三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缺口内,该第四部设置于该第二表面上,该第二配向层的该第三部的表面粗糙度大于该第四部的表面粗糙度。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显不面板,该显不面板具有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及一液晶层,该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透明导电层及一第一配向层,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具有一第一表面及至少一第一缺口,该第一配向层具有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该第一部设置于该第一缺口内,该第二部设置于该第一表面上,且该第一配向层的该第一部的表面粗糙度大于该第二部的表面粗糙度,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而设,该液晶层夹设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的最大高度粗糙度大于该第二部的最大高度粗糙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具有多个第一突起物,该第二部具有多个第二突起物,所述第一突起物中的最大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突起物中的最大高度。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缺口截面的最大宽度大于等于5微米、小于等于30微米。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基板具有一第二透明导电层,该第二透明导电层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子透明导电部,各所述子透明导电部与所述第一缺口的至少其中之一对应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相邻的所述子透明导电部之间具有一第二缺口,该第二透明导电层还具有面向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该第二基板还具有一第二配向层,该第二配向层具有一第三部及一第四部,该第三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缺口内,该第四部设置于该第二表面上,该第二配向层的该第三部的表面粗糙度大于该第四部的表面粗糙度。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以及一液晶层。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透明导电层及一第一配向层,第一透明导电层具有一第一表面及至少一第一缺口,第一表面面向第二基板,第一配向层具有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第一部设置于第一缺口内,第二部设置于第一表面上,且第一配向层的第一部的表面粗糙度大于第二部的表面粗糙度。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而设。液晶层夹设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避免缺口处的液晶的反应速度变慢及产生影像残影的问题。
【IPC分类】G02F1-1337
【公开号】CN104656310
【申请号】CN201410545324
【发明人】陈政雄, 叶宥麟, 汪安昌, 陈奕静
【申请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15日
【公告号】EP2874000A1, US2015013849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