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装置、成像系统和图像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344541阅读:来源:国知局
线1106。附图标记1107示出场深的最小范围(最小合成范围),而附图标记1108示出场深的最大范围(最大合成范围)。
[0084]附图标记1109指示基准位置处的图像。在本例子中,只显示焦点位置6处的图像的存在于步骤S701中指定的目标范围中的部分图像。以这种方式显示部分图像1109允许用户在检查待观察项目是否包含于目标范围中以及每个待观察项目的模糊程度的同时指定用于焦点层叠处理的参数。附图标记1110示出合成处理开始按钮。
[0085]应当理解,图9仅示出设定画面的具体例子。只要可在其中至少指定基准位置和场深的变动范围,就可使用任何其它类型的设定画面。例如,作为编辑框的替代,可以使用下拉列表或组合框,使得可以选择基准位置和步值。可以采用其中通过用户在如1105所示的GUI上点击鼠标来指定基准位置和场深范围的方法。
[0086]一旦用户在输入了设定之后按压合成处理开始按钮1110,图像处理装置102就确立在设定窗口 1101中设定的参数,并且开始步骤S707的合成处理。将在后面参照图6详细描述合成处理的流程。
[0087]在步骤S708中,图像处理装置102允许用户指定合成处理之后的图像显示方法。显示方法包括通过用户操作鼠标、键盘等来切换显示图像的方法(由用户切换)和以预定的时间间隔自动切换显示图像的方法(自动切换),并且用户能够选择任一个。自动切换的情况下的切换时间间隔可以是预定的固定值,或者可通过使用来指定。在步骤S709中,图像处理装置102通过使用在步骤S708中设定的显示方法执行合成处理之后的图像的显示处理。将在后面参照图7详细描述该显示处理的流程。
[0088]虽然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在图像获取(步骤S705)之后执行焦点层叠处理的设定(步骤S706),但是,例如,可在焦点层叠处理的范围指定(步骤S701)之后直接执行它。也可以与图5的处理流程独立地设定参数,使得图像处理装置102在必要的定时取回存储于储存器件中的参数。
[0089](步骤S7O7:合成处理)
[0090]参照图6,将详细描述步骤S707的合成处理流程。
[0091]图像处理装置102在步骤S801中从要经受合成处理的图像组选择任意的图像。随后,图像处理装置102从储存器件取回选择的图像(步骤S802),将图像分割成具有预定的尺寸的块(步骤S803),并且计算指示每个块的对比度水平的值(步骤S804)。该对比度检测处理可具体地由如下方法例示:在该方法中,对每个块执行离散余弦变换以找到频率分量,获得频率分量中的高频分量的总和,并且采用该总和作为指示对比度水平的值。在步骤S805中,图像处理装置102确定是否已对包含于步骤S706中指定的最大合成范围中的所有图像执行了对比度检测处理。如果存在还没有对其执行对比度检测处理的任何图像,那么图像处理装置102选择这些图像作为下一个要处理的图像(步骤S806),并且执行处理步骤S802至S804。如果在步骤S805中确定已对所有的图像进行了对比度检测处理,那么处理进行到步骤S807。
[0092]处理步骤S807至S811用于产生具有不同场深的多个合成图像。例如,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产生具有场深1107和1108的两个合成图像。
[0093]在步骤S807中,图像处理装置102确定首先要对其执行合成处理的场深。图像处理装置102然后对每个块从包含于确定的场深中的多个图像之中选择具有最高对比度的图像(步骤S808),并且通过合并(结合)对各个块选择的多个部分图像产生单个合成图像(步骤S809)。在步骤S810中,图像处理装置102确定是否已对所有的指定场深完成合成处理。如果存在还没有对其完成合成处理的任何场深,那么图像处理装置102对这些场深重复处理步骤S808和S809(步骤S810和S811)。
[0094]虽然已关于基于空间频率计算对比度水平的例子进行了以上的描述,但步骤S804中的处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边缘检测滤波器来检测边缘,并且可以使用获得的边缘分量作为对比度水平。作为替代方案,包含于块中的亮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被检测,并且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可被定义为对比度水平。可对对比度的检测采用各种其它已知方法。
[0095](步骤S709:显示处理)
[0096]接下来,将参照图7描述步骤S709的显示处理流程的细节。
[0097]图像处理装置102在步骤S901中选择首先要显示的图像。例如,作为要首先显示的图像,可以选择具有最浅或最深的场深的图像。图像处理装置102在显示器件103上显示选择的图像(步骤S902),并且取回上述的步骤S708中指定的显示方法的设定(步骤S903)。虽然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在步骤S902之后执行显示方法获取步骤S903,但是,为了获取显示方法,可例如在显示选择图像的步骤S902之前执行显示方法获取。
[0098]在步骤S904中,图像处理装置102确定指定的显示方法是用户切换(通过用户操作切换显示图像)还是自动切换。如果指定的显示方法是用户切换,那么处理进行到步骤S905,而如果它是自动切换,那么处理进行到步骤S911。
[0099](I)用户切换
[0100]在步骤S905中,图像处理装置102确定是否已进行用户操作。如果确定还没有进行操作,那么图像处理装置102在步骤S905中进入待机状态。如果确定已进行操作,那么图像处理装置102确定是否已进行鼠标轮操作(步骤S906)。如果确定已进行轮操作,那么图像处理装置102确定操作是向上操作还是向下操作(步骤S907)。如果是向上操作,那么图像处理装置102将显示图像切换到具有下一更深场深的显示图像(步骤S908)。如果是向下操作,那么图像处理装置102将显示图像切换到具有下一更浅场深的显示图像(步骤S909)。虽然已关于响应于轮操作逐步切换场深的例子进行了描述,但也可以检测鼠标轮的每预定时间的旋转量,并且根据检测的旋转量改变场深的变动量。
[0101]如果在步骤S906中确定已进行鼠标轮操作以外的操作,那么图像处理装置102确定是否已进行终止操作(步骤S910)。如果图像处理装置102确定已进行终止操作,那么装置102进行到步骤905并且采取待机状态。
[0102](2)自动切换
[0103]在用户切换的情况下,根据用户的操作切换显示图像。但是,在自动切换时,以预定时间间隔(由t表示)自动切换显示图像。
[0104]在步骤S911中,图像处理装置102确定自已显示当前选择图像(步骤S902)是否已经过预定时间t。如果确定还没有经过预定时间t,那么图像处理装置102在步骤S911中采取待机状态。如果确定已经过预定时间t,那么图像处理装置102在步骤S912中选择具有下一要显示的场深的图像。处理然后返回到步骤S902,并且显示图像被切换到另一个。该显示切换继续,直到用户执行终止操作(步骤S913)。
[0105]可通过各种方法确定图像选择次序(sequence)。例如,图像的选择可从具有最浅场深的图像开始,并且继续到具有依次更深的场深的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当已显示具有最深场深的图像并且不再存在要选择的图像时,显示切换次序可循环回到首先已显示的具有最浅场深的图像。作为替代方案,当不再存在具有要选择的场深的图像时,切换次序可反转,使得在具有最深场深的图像与具有最浅场深的图像之间往复显示次序。并且,当不再存在具有要选择的场深的图像时,显示图像的切换可停止以建立待机状态,然后,例如根据由用户点击鼠标给出的指令从头开始相同的显示。并且,显示图像的切换可从具有最深场深的显示图像开始,并且继续到具有依次更浅的场深的显示图像。许多其它的显示方法是可适用的。
[0106]图8A至8C示出显示具有不同场深的图像的例子。根据本实施例,可通过使用用于范围指定的图像显示窗口 1001切换显示图像。图8A示出具有最浅场深的图像、即图9中的基准位置6处的图像的例子。图SB示出具有次最浅场深的图像、即从焦点位置4至7处的四个图像产生的合成图像的例子。图8C示出具有第三最浅场深的图像、即从焦点位置2至8处的七个图像产生的合成图像的例子。可以看出,对焦的待观察项目的数量以图8A、图SB和图SC的次序增加。应当注意,只有已指定为范围的区域1003内的图像部分以场深的次序被切换,而其它部分作为基准位置6处的图像保持不变。
[0107]根据如上所述的配置,使得用户能够非常容易地执行在改变周边部分的状况的同时聚焦关注部分的观察。这使得用户能够不仅把握关注部分(例如,组织或细胞)的二维结构,而且把握其三维结构。并且,由于可以指定(变窄)其中变动场深的范围,因此即使对高分辨率和大尺寸图像也可执行迅速的处理。并且,可以在单个显示图像内一起显示具有深的场深的部分(区域1003)和具有浅的场深的部分(区域1003以外的部分),由此使得可以实现组合三维观察与二维观察的特有观察方法,这对于常规的光学显微镜是不可能的。
[0108]〈第二实施例〉
[0109]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已关于用于实现在焦点位置保持固定的同时变动场深的观察方法的配置进行了第一实施例的描述。但是,在本第二实施例中,描述了用于实现在场深保持固定的同时变动焦点位置的观察方法的配置。
[0110](系统配置)
[0111]图10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中的装置的布局的总体图。
[0112]根据本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包括图像服务器1201、图像处理装置102和显示器件103。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虽然第一实施例中的图像处理装置102从成像装置101获取图像,但第二实施例中的图像处理装置102从图像服务器1201获取图像。图像服务器1201和图像处理装置102经由网络1202通过通用I/F LAN线缆1203相互连接。图像服务器1201是具有用于存储由虚拟载片装置捕获的层图像的海量储存器件的计算机。图像处理装置102和显示器件103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
[0113]虽然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图像处理系统包括三个组件即图像服务器1201、图像处理装置102和显示器件103,但本发明的配置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具有一体化显示器件的图像处理装置,或者可将图像处理装置的功能集成到图像服务器中。并且,图像服务器、图像处理装置和显示器件的功能可由单个装置实现。作为替代方案并且相反地,图像服务器和/或图像处理装置的功能可被分割,使得通过多个装置或器件实现它们。
[0114](在固定场深的情况下改变焦点位置的处理)
[0115]图11是示出通过使用虚拟载片装置实现其中在场深保持固定的同时变动焦点位置(实际上,焦点层叠基准位置)的观察方法的方法的概念图。参照图11,将描述表征本实施例的焦点层叠处理的基本概念。
[0116]焦点位置1301至1307分别与图3中的图像501至507对应。焦点位置在光轴方向上以相同的节距从1301至1307偏移。将关于其中通过焦点层叠处理产生具有与三个图像对应的场深的合成图像的例子进行以下的描述。
[0117]图像1309是当基准位置被设定为1302且场深被设定为1308时通过焦点层叠处理产生的合成图像。在图像1309中,三个区域1313、1314和1315对焦。
[0118]图像1317是当基准位置被设定为1303且场深被设定为1316时通过焦点层叠处理产生的合成图像。图像1317具有与图像1309相同的场深,但在要用作基准的焦点位置方面与图像1309不同。结果,图像1317和图像1309在对焦的区域的位置方面相互不同。在图像1317中,图像1309中对焦的区域1315不再对焦,而图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