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234629阅读:来源:国知局
光装置ROSy、ROSm, ROSc、以及ROSk输出的写入光束的实施例的激光束Ly、Lm, Lc及Lk在感光鼓Py至Pk上形成静电潜像。感光鼓Py至Pk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由显影装置GY至GK显影成作为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⑷可见图像的实施例的色调剂图像。
[0090]感光鼓Py至Pk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借助一次转印辊Tly至Tlk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B上。如果要形成多色图像(即,彩色图像),那么感光鼓Py至Pk上的色调剂图像相继叠加并转印到中间转印带B上。就仅有黑色图像数据的情况而言,仅使用黑色(K)感光鼓PK以及显影装置GK,从而仅形成黑色色调剂图像。因此,仅黑色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B上。
[0091]一次转印处理之后,鼓清洁器CLy至CLk清洁残留在感光鼓Py至Pk的表面上的色调剂。
[0092]转印在中间转印带B上的色调剂图像被传送至二次转印区域Q4。
[0093]来自托盘TRl至TR3之一的片材S被拾取辊Rp在预定馈送正时提取。如果拾取辊Rp提取了多沓片材S,那么分离辊Rs使片材S逐张相互分离。已经穿过分离辊Rs的片材S被多个传送棍Ra传送至定位棍Rr。
[0094]定位辊Rr根据色调剂图像被传送至二次转印区域Q4的正时递送片材S。由定位辊Rr递送的片材S被导向件SGr与SGl引导,从而被传送至二次转印区域Q4。
[0095]在色调剂图像穿过二次转印区域Q4时,中间转印带B上的色调剂图像借助二次转印装置T2转印到片材S上。在彩色图像的情况下,叠加并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B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被集体地二次转印到片材S上。
[0096]就已经穿过二次转印区域Q4的中间转印带B而言,由带清洁器CLB清洁残留在其上的色调剂。
[0097]具有二次转印在其上的色调剂图像的片材S经由转印后片材导向件SG2以及作为定影前介质传送部件的实施例的传送带BH传送至定影装置F。在片材S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穿过定影区域Q5时,色调剂图像被加热,并借助定影装置F定影在片材S表面上。具有在定影区域Q5中被加热并定影在其上的色调剂图像的片材S被沿排出路径SH3传送。
[0098]如果片材S要被输出到排出托盘THl上,那么沿排出路径SH3传送的片材S被传送至后处理装置U4中的处理路径SH5。切换门h3根据传送至定影区域Q5的片材S的弯曲方向(即,卷曲方向)在第一卷曲校正部件hi与第二卷曲校正部件h2之间切换传送目的地。卷曲校正部件hi与h2校正从其穿过的片材S的卷曲。被校正了卷曲的片材S由排出辊Rh输出到排出托盘THl上。
[0099]如果要在片材S上进行双面打印的话,那么片材S的后缘穿过第一门GTl之后,第一门GTl将用于片材S的传送目的地切换至反向路径SH4。然后,排出路径SH3的下游端处的传送辊Ra与处理路径SH5中的传送辊Ra沿相反的方向旋转。因此,已经穿过第一门GTl的片材S借助传送方向被反转的状态下的传送棍Ra而被传送至反向路径SH4。换而言之,片材S被转回。被转回的片材S沿反向路径SH4被传送,并且在片材S的前后面被反转的状态下被传送至定位棍Rr。
[0100](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描述)
[0101]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F的有关部分的放大图。
[0102]参照图1与图2,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F中,作为加热部件的实施例的加热辊Fh具有作为圆筒部件的实施例的加热辊体I。加热辊体I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圆筒形状。加热辊体I的表面覆盖有作为加热部件表面的实施例的覆层2。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层2由具有高防粘性的氟塑料材料构成。作为氟塑料的实施例的全氟烷氧基(PFA)用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层2。使用的氟塑料不限于PFA,可另选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或聚四氟乙烯丙烯(FEP:4氟化乙烯-6丙烯)。
[0103]加热辊Fh具有作为加热源的实施例的内置加热器3。加热辊Fh接收来自驱动源(未示出)的驱动力。作为介质剥离部件的实施例的剥离爪4在加热辊Fh旋转的方向上布置在定影区域Q5的下游。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剥离爪4具有楔形形状,剥离爪的远端4a朝加热辊Fh的表面延伸。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剥离爪4沿加热辊Fh的轴向方向布置,并且相互间隔开。作为清洁部件的实施例的清洁腹板6在加热辊Fh的旋转方向上布置在剥离爪4的下游。而且,作为温度检测部件的实施例的温度传感器7在加热辊Fh的旋转方向上布置在清洁腹板6的下游。
[0104]图3A与图3B是均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按压辊Fp的有关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地说,图3A是按压辊Fp的立体图,并且图3B是清洁单元的立体图。
[0105]参照图1至图3B,作为按压部件的实施例的按压辊Fp具有作为圆筒部件的实施例的按压辊体11。按压辊体11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按压辊体11的表面支撑作为按压棍表面的实施例的导电管12。根据第一不例性实施方式的导电管12具有在沿按压辊体1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而且,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导电管12由导电材料构成,该导电材料在静电序列上比用于形成加热辊Fh的覆层2的氟塑料材料高。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通过将作为导电剂的碳黑添加至硅橡胶而获得的橡胶材料。用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导电管12的橡胶材料不限于硅橡胶,并且可另选例如丁苯橡胶(SBR)。而且,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导电管12中的导电剂不限于碳黑,并且可另选例如诸如石墨、铝、铜或锡等的金属,或者或SnO2-1n2O3固溶体的微粒。
[0106]按压辊Fp借助作为偏压部件的实施例的弹簧(未示出)压靠加热辊Fh。因此,按压辊Fp借助加热辊Fh的旋转而被驱动。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加热辊Fh、按压辊Fp等组成定影部件Fh+Fp。
[0107]作为介质剥离部件的实施例的剥离爪14在按压辊Fp的旋转方向上布置在定影区域Q5的下游。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剥离爪14的构造类似各个剥离爪4的构造。
[0108]作为清洁单元的实施例的清洁器21在按压辊Fp的旋转方向上布置在剥离爪14的下游。
[0109](清洁单元的描述)
[0110]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清洁单元的有关部分的放大图、
[0111]参照图2至图4,清洁器21具有作为支撑件的实施例的外壳22。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外壳22沿按压辊Fp的轴线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收容空间22a形成在外壳22内。收容空间22a沿外壳22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根据第一不例性实施方式的外壳22由定影装置F可拆卸地支撑。而且,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外壳22由导电材料构成。根据第一不例性实施方式的外壳22接地。
[0112]而且,外壳22的在按压辊Fp的旋转方向上的上游端支撑作为清洁部件的实施例的清洁刮板23。
[0113]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清洁刮板23具有沿按压辊Fp的轴线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板状形状。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清洁刮板23从如下方向(即从相反的方向)与按压辊Fp的表面接触,该方向即远端23a面对按压辊Fp的旋转方向的上游所沿的方向。在此情况下,远端23a与按压辊Fp的表面相互接触的接触区域形成清洁区域Pl。
[0114]而且,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清洁刮板23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布置在可在复印机U中使用的最大型号的片材S的宽度Ls的相对两端内。
[0115]在图3A与图3B中,外壳22在清洁刮板23的在按压辊Fp的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位置处支撑静电消除器24。
[0116]静电消除器24包括作为抗静电部件的实施例的第一刷26以及作为第二抗静电部件的实施例的一对第二刷27,该对第二刷分别布置在第一刷26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两侧。
[0117]刷26与27分别具有基底织物26a与基底织物27a。基底织物26a与基底织物27a沿按压辊Fp的轴向方向延伸。
[0118]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消除器24的有关部分的放大图。
[0119]在图5中,基底织物26a与基底织物27a分别具有作为接触部分的实施例的刷毛26b与刷毛27b。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刷毛26b与刷毛27b具有与按压辊Fp的表面接触的末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刷毛26b与刷毛27b由导电纤维形成。如图5中所示,刷毛26b与刷毛27b的基端嵌入基底织物26a与基底织物27a中,使得基端从基底织物26a与基底织物27a的底面暴露。而且,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基底织物26a与基底织物27a各自的下表面经导电粘合剂29由外壳22支撑。因此,刷毛26b与刷毛27b经导电粘合剂29及外壳22接地。
[0120]因此,作为抗静电区域的实施例的第一抗静电区域P2a由第一刷26的刷毛26b与按压辊Fp的表面相互接触的接触区域形成。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抗静电区域P2a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L2设定为小于清洁区域Pl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U。
[0121]第二刷27的刷毛27b在清洁区域Pl的前后端的外部接触按压辊Fp。因此,刷毛27b与按压辊Fp的表面相互接触之处的一对第二抗静电区域P2b之间的宽度L3设定为大于片材S的宽度Ls。具体地说,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宽度被设定为满足条件?3>Ι^>Ι^>?2。
[0122]而且,外壳22支撑作为第二清洁部件的实施例的第二清洁刮板31,该第二清洁部件在按压辊Fp的旋转方向上在静电消除器24的下游的位置处。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清洁刮板31具有与上述清洁刮板23相同的构造。与远端23a类似,第二清洁区域P3由第二清洁刮板31的远端31a与按压辊Fp的表面相互接触的接触区域形成。第二清洁区域P3的宽度设定为与清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