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广角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52172阅读:887来源:国知局
超广角镜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广角镜头。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C⑶或CMOS等芯片技术的发展,使得摄像镜头逐渐往高像素及小型 化领域发展,为了满足该趋势,对于搭载在手机、数码相机、汽车、监视等摄像装置上的摄像 镜头也进一步要求高像质、小型化及广角化。
[0003] 目前主流的摄像镜头一般由五片透镜组成,已经很难满足更高像素和更高质量的 解析要求,因此势必要增加镜片数量。但是,透镜片数的增加,不利于镜头的小型化及轻量 化;同时对减小各像差有所限制,不利于提高成像质量。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实施 例需要提供一种超广角镜头。
[0005] -种超广角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0006]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0007]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0008]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 凸面;
[0009]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0010]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该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 凸面;
[0011]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该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近轴处为凹面;
[0012] 该超广角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0? 95〈fl/f2〈-0. 34 ;
[0013] 其中,fl为该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为该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
[0014] 满足上式要求的超广角镜头,能够合理配置镜片形状与光焦度,有利于保证小型 化的同时,有效修正各类像差,提升成像品质。
[0015]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超广角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0. 5〈tan(HF0V)/f〈4. 0 ;
[0016] 其中,HF0V为该超广角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f?为该超广角镜头的有效焦距。
[0017]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超广角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0. 25〈CTl/f〈0. 50 ;
[0018] 其中,CT1为该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f为该超广角镜头的有效焦距。
[0019]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超广角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0. 30〈T23/T34〈2. 5 ;
[0020] 其中,T23为该第二透镜和该第三透镜的轴上间隔距离;T34为该第三透镜和该第 四透镜的轴上间隔距离。
[0021]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超广角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3. 0〈fl/f〈-l. 5 ;
[0022] 其中,f为该超广角镜头的有效焦距。
[0023]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超广角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1. 0〈(T34+T56)*100/TTL〈8. 0 ;
[0024] 其中,T34为该第三透镜和该第四透镜的轴上间隔距离;T56为该第五透镜和该第 六透镜的轴上间隔距离;TTL为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
[0025]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超广角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3. 8〈TTL/ImgH〈5. 5 ;
[0026] 其中,TTL为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ImgH为该成像面上有效 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
[0027]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超广角镜头包括光阑,该光阑设置在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 镜之间。
[0028]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超广角镜头中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六透镜均采用塑料材质或其 中至少有一透镜采用玻璃材质。
[0029]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 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0]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 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1] 图1是实施例1的超广角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是实施例1的超广角镜头的轴上色差图(mm);图3是实施例1的超广角镜头 的像散图(mm);图4是实施例1的超广角镜头的畸变图(% );图5是实施例1的超广角镜 头的倍率色差图(ym);
[0033] 图6是实施例2的超广角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7是实施例2的超广角镜头的轴上色差图(mm);图8是实施例2的超广角镜头 的像散图(mm);图9是实施例2的超广角镜头的畸变图(% );图10是实施例2的超广角 镜头的倍率色差图(ym);
[0035] 图11是实施例3的超广角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2是实施例3的超广角镜头的轴上色差图(mm);图13是实施例3的超广角镜 头的像散图(mm);图14是实施例3的超广角镜头的畸变图(% );图15是实施例3的超广 角镜头的倍率色差图(ym);
[0037] 图16是实施例4的超广角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7是实施例4的超广角镜头的轴上色差图(mm);图18是实施例4的超广角镜 头的像散图(mm);图19是实施例4的超广角镜头的畸变图(% );图20是实施例4的超广 角镜头的倍率色差图(ym);
[0039] 图21是实施例5的超广角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22是实施例5的超广角镜头的轴上色差图(mm);图23是实施例5的超广角镜 头的像散图(mm);图24是实施例5的超广角镜头的畸变图(% );图25是实施例5的超广 角镜头的倍率色差图(ym);
[0041] 图26是实施例6的超广角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27是实施例6的超广角镜头的轴上色差图(mm);图28是实施例6的超广角镜 头的像散图(mm);图29是实施例6的超广角镜头的畸变图(% );图30是实施例6的超广 角镜头的倍率色差图(ym);
[0043] 图31是实施例7的超广角镜头的示意图;
[0044] 图32是实施例7的超广角镜头的轴上色差图(mm);图33是实施例7的超广角镜 头的像散图(mm);图34是实施例7的超广角镜头的畸变图(% );图35是实施例7的超广 角镜头的倍率色差图(ym);
[0045] 图36是实施例8的超广角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37是实施例8的超广角镜头的轴上色差图(mm);图38是实施例8的超广角镜 头的像散图(mm);图39是实施例8的超广角镜头的畸变图(% );图40是实施例8的超广 角镜头的倍率色差图(ym);
[0047] 图41是实施例9的超广角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48] 图42是实施例9的超广角镜头的轴上色差图(mm);图43是实施例9的超广角镜 头的像散图(mm);图44是实施例9的超广角镜头的畸变图(% );图45是实施例9的超广 角镜头的倍率色差图(ym)。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50]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 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 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 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5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 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 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 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52]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 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定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 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 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定之间的关 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 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0053] 请参阅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超广角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0054]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为凹面;
[0055]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为凸面;
[0056]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L3的像 侧面S6为凸面;
[0057]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为凹面;
[0058]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L5的像 侧面S10为凸面;
[0059]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L6,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L12在近轴处为凹面。
[0060] 所述超广角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0061] -0. 95<fl/f2<-0. 34 ;
[0062] 其中,fl为第一透镜L1的有效焦距;f2为第二透镜L2的有效焦距。
[0063] 满足上式要求的超广角镜头,能够合理配置镜片形状与光焦度,有利于保证小型 化的同时,有效修正各类像差,提升成像品质。
[0064] 较佳地,所述超广角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0065] 0. 5<tan(HFOV) /f<4. 0 ;
[0066] 其中,HF0V为超广角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f为超广角镜头的有效焦距。 [0067] 满足上式要求的超广角镜头,有利于提高视场角,实现超广角的特性。
[0068] 较佳地,所述超广角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0069] 0. 25<CTl/f<0. 50 ;
[0070] 其中,CT1为第一透镜L1的中心厚度;f为超广角镜头的有效焦距。
[0071] 满足上式要求的超广角镜头,有利于提升相对孔径,改善像面亮度的均匀性,并 有效提高与成像芯片的匹配性,保证成像质量。
[0072] 较佳地,所述超广角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0073] 0. 30<T23/T34<2. 5 ;
[0074] 其中,T23为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的轴上间隔距离;T34为第三透镜L3和第 四透镜L4的轴上间隔距离。
[0075] 满足上式要求的超广角镜头,有利于合理分配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与第四透 镜L4之间的轴上距离,有效缩短超广角镜头的系统长度,以保证小型化。
[0076] 较佳地,所述超广角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0077] -3. 0<fl/f<-l. 5 ;
[0078] 其中,fl为第一透镜L1的有效焦距;f为超广角镜头的有效焦距。
[0079] 满足上式要求的超广角镜头,有利于保证镜头的小型化,并有效修正系统像差。
[0080] 较佳地,所述超广角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0081] 1. 0〈(T34+T56)*100/TTL〈8.0 ;
[0082] 其中,T34为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的轴上间隔距离;T56为第五透镜L5和第 六透镜L6的轴上间隔距离;TTL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
[0083] 满足上式要求的超广角镜头,合理分配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可使镜头结构相对 紧凑,有效限制整个系统的长度,有利于保证镜头的薄型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