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印板及其制造方法和转印方法

文档序号:9452259阅读:960来源:国知局
转印板及其制造方法和转印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印板及其制造方法和转印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得到均匀的亮度和高的对比度,必须使液晶显示面板内的液晶分子沿一定方向排列,其中,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而液晶分子位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为了使液晶分子沿一定方向排列,需要分别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上形成配向膜。
[0003]现有技术中,可通过转印板形成配向膜。图1为现有技术中转印板形成配向膜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由于转印板在印刷过程中被拉伸,因此在转角位置印刷出的配向膜I的边界容易进入显示区域2 (参见图1中圆圈中所示),从而造成显示不良。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印板及其制造方法和转印方法,用于避免在拐角处印刷出的配向膜的边界进入显示区域,从而提高产品的显示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印板,包括:基底和设置于所述基底之上的图形层,所述图形层包括多个网点;
[0006]所述图形层的拐角区域中网点之间的载液体积大于所述图形层的中间区域中网点之间的载液体积。
[0007]可选地,所述拐角区域中沿所述图形层的中间区域至拐角处的外边界的方向,网点之间的载液体积逐渐增加。
[0008]可选地,所述拐角区域包括多个沿所述图形层的中间区域至拐角处的外边界的方向依次设置的拐角子区域,每个拐角子区域中网点之间的载液体积相同,且拐角子区域的网点之间的载液体积逐渐增加。
[0009]可选地,所述拐角区域中,沿所述图形层的中间区域至拐角处的外边界的方向,拐角子区域的网点的开口角度逐渐增加,所述中间区域中网点的开口角度小于所述拐角子区域的网点的开口角度,所述开口角度为所述网点的侧面和所述基底之间的夹角。
[0010]可选地,所述拐角区域中,沿所述图形层的中间区域至拐角处的外边界的方向,拐角子区域的网点的高度逐渐增加,所述中间区域的网点的高度小于所述拐角子区域的网点的高度。
[0011]可选地,所述拐角区域中,沿所述图形层的中间区域至拐角处的外边界的方向,拐角子区域的网点底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所述中间区域的网点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拐角子区域的网点底部之间的距离。
[0012]可选地,每个所述拐角子区域与拐角处的一个侧边相邻接的长度相同,每个所述拐角子区域与拐角处的另一个侧边相邻接的长度相同。
[001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转印板的转印方法,包括:
[0014]将取向液形成于所述转印板上;
[0015]通过所述转印板将所述取向液形成于基板上以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取向膜。
[001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印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0017]在基底之上形成图形材料层;
[0018]对所述图形材料层进行构图工艺形成图形层,所述图形层包括多个网点,所述图形层的拐角区域中网点之间的载液体积大于所述图形层的中间区域中网点之间的载液体积。
[0019]可选地,所述图形材料层的材料为负性感光材料,所述构图工艺包括曝光和显影工艺,其中,通过掩膜板对所述图形材料层进行曝光工艺,所述掩膜板包括中间区域图形和拐角子区域图形,中间区域图形和拐角子区域图形中均包括完全透光区域、部分透光区域和不透光区域,所述完全透光区域用于形成网点的上表面,所述部分透光区域和/或所述不透光区域用于形成网点的侧面。
[0020]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 ] 本发明提供的转印板及其制造方法和转印方法的技术方案中,图形层的拐角区域中网点之间的载液体积大于图形层的中间区域中网点之间的载液体积,增加了印刷过程中拐角区域的载液量,避免了在拐角处印刷出的配向膜的边界进入显示区域,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现有技术中转印板形成配向膜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转印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中转印板拐角处的分区剖面示意图;
[0025]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转印板的转印方法的流程图;
[002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转印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27]图6a为实施例三中形成图形材料层的示意图;
[0028]图6b为实施例三中掩膜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转印板及其制造方法和转印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003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转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转印板拐角处的分区剖面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该转印板包括:基底11和设置于基底11之上的图形层12,图形层12包括多个网点121。图形层12的拐角区域中网点121之间的载液体积大于图形层12的中间区域中网点121之间的载液体积。
[0031]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并未示出完整的转印板,仅示出了转印板的一个拐角部分;另外,图2中并未示出位于图形层12下方的基底11,基底11可参见上述图3所示。
[0032]图形层12包括拐角区域和中间区域A,中间区域A位于拐角区域的内侧。若转印板的平面形状为方形,则图形层12包括四个拐角区域,该四个拐角区域位于转印板的拐角处,而中间区域A则位于拐角区域之外的其余位置。
[0033]网点121的形状可以为圆台。拐角区域中的网点121均匀分布,中间区域中的网点121均与分布。网点121之间的开口的形状可以为V型或者U型,本实施例中以V型为例进行描述,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为其他形状,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0034]如图3所示,当采用该转印板印刷取向膜时,需要将取向液形成于转印板上,具体地,将取向液15形成于网点121之间。
[0035]本实施例中,拐角区域中网点121之间的载液体积大于中间区域中网点121的载液体积,增大了拐角区域中网点121之间的载液体积,从而增大了拐角区域中网点121之间的载液体积,进而增加了拐角区域中网点121之间的载液量,从而避免了在拐角处印刷出的配向膜的边界进入显示区域。
[0036]本实施例中,拐角区域中沿图形层12的中间区域A至拐角处的外边界的方向,网点121之间的载液体积逐渐增加。采用此种方案可有效控制拐角区域的网点之间的载液体积,从而更好的避免了在拐角处印刷出的配向膜的边界进入显示区域。
[0037]优选地,拐角区域包括多个沿图形层12的中间区域A至拐角处的外边界的方向依次设置的拐角子区域,每个拐角子区域中网点121之间的载液体积相同,且沿图形层12的中间区域A至拐角处的外边界的方向拐角子区域的网点121之间的载液体积逐渐增加。本实施例中,以一个拐角区域包括三个拐角子区域为例进行描述,该拐角区域包括拐角子区域B、拐角子区域C和拐角子区域D。拐角子区域B、拐角子区域C和拐角子区域D沿图形层12的中间区域A至拐角处的外边界的方向依次设置。拐角子区域B、拐角子区域C和拐角子区域D的网点121之间的载液体积均大于中间区域A的网点121之间的载液体积。从拐角子区域B、拐角子区域C至拐角子区域D的网点121之间的载液体积逐渐增加,S卩:拐角子区域B的网点121之间的载液体积小于拐角子区域C的网点121之间的载液体积,而拐角子区域C的网点121之间的载液体积小于拐角子区域D的网点121之间的载液体积。将拐角区域分区域增加载液体积,从而便于制造转印板,降低工艺难度,并且能够实现对拐角区域的网点之间的载液体积的更加精细的控制。本实施例中以一个拐角区域包括三个拐角子区域为例进行描述,在实际应用中,一个拐角区域还可包括其他数量个拐角子区域,例如:增加一个拐角区域中的拐角子区域的数量,从而实现对拐角区域的网点之间的载液体积的更加精细的控制。
[0038]优选地,拐角区域中,沿图形层12的中间区域A至拐角处的外边界的方向,拐角子区域的网点121的开口角度逐渐增加,中间区域A中网点121的开口角度小于拐角子区域的网点121的开口角度,其中,开口角度可以为网点121的侧面和基底11之间的夹角。如图3所示,图3中分别示出了中间区域A、拐角子区域B、拐角子区域C和拐角子区域D的剖面图,从图3可以看出,中间区域A的网点121的开口角度为Θ 1,拐角子区域B的网点121的开口角度为Θ 2,拐角子区域C的网点121的开口角度为Θ 3,拐角子区域D的网点121的开口角度为Θ4,则Θ1〈Θ2〈Θ3〈Θ4。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各个区域中网点的开口角度达到调整该区域中网点之间的载液体积的目的,在某一区域中网点的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网点的开口角度越大则该区域中网点之间的载液体积越大。图3中由于θ 1〈Θ2〈Θ3〈Θ4,因此按照中间区域Α、拐角子区域B、拐角子区域C至拐角子区域D的顺序,网点121之间的载液体积逐渐增加。此种情况下,优选地,网点之间的开口的形状可以为U型。网点的开口角度增大,在通过转印板印刷过程中更有利于取向液的吐出,提高了拐角区域的取向液的吐出效率,从而使得取向液更容易转印到基板上,从而改善了印刷不良,进一步避免了在拐角处印刷出的配向膜的边界进入显示区域。
[0039]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通过对网点采用其它的方案以达到调整各个区域网点之间的载液体积的目的。
[0040]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