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523340阅读:来源:国知局
剂施加量。通过在感光鼓201上形成2平方厘米的调色剂图像、对其照射诸如LED光的光、通过使用光接收感测器读取仅仅镜面反射光量、或者镜面反射光量和扩散反射光量并且计算浓度,执行调色剂施加量的检测。换句话说,这与色块(patch)检测有关。
[0129]如图8所示,检测调色剂施加量的施加量感测器80(浓度感测器)沿由箭头表示的感光鼓201的旋转方向被布置于显影装置309的下游侧。施加量感测器器80是用于色块检测的感测器。其它的构成与参照图7描述的实施例2类似。
[0130]图9是示出控制器500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图10是DC/AC校正比率表。如图9所示,控制器500 —起执行校正电压设定(S210)和校正比率设定(S211KS210包括S201?S103。S211包括S104?S106。以下,在描述校正电压设定之后,将描述校正比率设定。在实施例5中,在图9中的S211中以及在图10中的显影DC偏压与显影AC偏压的校正比率的栏中,描述本发明的特征部分。
[0131]在图像产生的定时,在事先限定的图像产生条件下,在感光鼓201上形成用于控制的色块图像。然后,通过施加量感测器80检测设置在感光鼓201上的用于控制的色块图像的调色剂施加量(S201)。控制器500基于检测的调色剂施加量与希望的调色剂施加量之间的差值确定施加量的校正量(S202)。
[0132]在本实施例中,对于0.45mg/cm2的希望的调色剂施加量,通过施加量感测器80获取的0.41mg/cm2的调色剂施加量被传送到计算部分52的控制值计算部分54,并且,算出0.04mg/cm2的施加量校正量ΔΜ/S。
[0133]控制器500通过使用该值参照存储于计算部分52的存储器中的DC/AC校正电压表53获取DC/AC校正电压(S103)。
[0134]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用于图4A所示的0.04mg/cm2的施加量校正量ΔΜ/S的DC/AC校正电压,设定DC = 23.2V和AC = 80V。由于在图4A中不包含施加量校正值,因此,执行线性内插。
[0135]控制器500通过使用沿感光鼓201的旋转方向布置于显影装置309的下游侧的电势测量装置50读取显影之后的调色剂电势Vtoner (S104)。控制器500获取调色剂电势与显影DC偏压Vdc之间的电势差(S105)。控制器确定DC/AC校正平衡(S106)。另外,在S201中,当在感光鼓201上形成的用于控制的色块图像的调色剂施加量与希望的调色剂施加量相互一致的情况下,控制器500将显影对比度和显影AC偏压的校正量设定为零,并且,将图像形成时的显影对比度和显影AC偏压设定为事先确定的值。
[0136]在本实施例中,显影之后的调色剂电势Vtoner与显影DC偏压Vdc之间的电势差为23.2V。在本实施例中,目标调色剂施加量不从初期条件改变。换句话说,调色剂从初期时段起恒定地对色块施加相同的目标调色剂施加量。因此,通过参照图10所示的DC/AC校正比率表,当带电电势差不为0V时,执行根据AC偏压的100%的校正。
[0137]对在上述的处理中获取的校正电压和校正比率,通过控制值确定部分56,校正电压乘以校正比率(S107),并且,显影DC偏压的校正量被设定为23.2VX0% = 0V,并且,显影AC偏压的校正量被设定为80VX100%= 80V。基于确定的校正量,通过加算1200V的初期条件和80V的校正量,显影AC偏压被设定为(1200+80 = ) 1280V。然后,控制器500通过显影偏压控制器57控制DC偏压电源58和AC偏压电源59 (S108)。因此,可以实现希望的调色剂施加量校正。
[0138]在图5的表中示出其结果。从该表可以看出,实现0.45mg/cm2的希望的调色剂施加量,并且,获取没有空图像和载体附着等的好的输出图像。
[0139][实施例5的变更例]
[0140]以下,将描述其它的变更例(改变图像质量模式的情况、调色剂劣化的情况和改变调色剂带电量的情况)。在描述变更例时,对切换到图10所示的DC/AC校正比率表,图4B所示的DC/AC校正比率表将被用于描述。另外,将描述上述的图9A所示的S210和S211。并且,在这些变更例中,类似地执行图9所示的S107和S108的动作。
[0141](改变图像质量模式的情况)
[0142]作为改变图像质量模式的情况,例如,存在希望使用深色的打印的情况、希望以高图像质量打印的情况和希望在经济模式中使用浅色的打印的情况。例如,操作员通过使用设定部分500B将使用浅色的当前打印变为使用深色的下一打印。然后,控制器500识别从浅色模式到深色模式的切换。
[0143]控制值计算部分54接收通过施加量感测器80检测的浅色的当前调色剂施加量0.45mg/cm2(当前值)并且接收通过设定部分500B设定的深色的下一调色剂施加量0.55mg/cm2(目标值)的信息。控制值计算部分54计算作为当前值的调色剂施加量切换到目标值的调色剂施加量时的差值的施加量校正值AM/S = +0.10mg/cm2。然后,如上面参照图4A描述的那样,控制值计算部分54设定与施加量校正量对应的显影DC偏压和显影AC偏压的第一和第二值(与S210对应)。
[0144]换句话说,在检测作为与目标浓度的调色剂施加量0.55mg/cm2对应的基准的色块浓度的0.45mg/cm2的调色剂施加量的情况下,控制器500计算ADC偏压(Δ Vcont)和AAC偏压(AVpp)的施加量校正值ΔΜ/S = +0.10mg/cm2。另外,与施加量校正值ΔΜ/S对应的△ DC偏压和△ AC偏压的关系(图4A所示的内容)存储于存储器中。
[0145]然后,在目标浓度与色块浓度相互一致的情况下,控制器500计算ADC偏压(Δ Vcont)和AAC偏压(A Vpp)的施加量校正值ΔΜ/S = +0.00mg/cm2o与该施加量校正值△ Μ/S对应的△ DC偏压和△ AC偏压的关系(图4A所示的内容)存储于存储器中。
[0146]同时,如上面参照图4B描述的那样,控制值计算部分54基于通过电势测量装置50测量的调色剂电势与显影偏压之间的差值设定显影DC偏压和显影AC偏压的第一和第二值的校正比率(与S211对应)。带电电势差与DC校正比率Vcont和AC校正比率Vpp之间的关系(图4B所示的内容)存储于存储器中。
[0147]另外,当在形成用于色块检测的调色剂图像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目标施加瞄准特定的显影DC偏压或特定的显影AC偏压的电压的情况下,作为显影DC偏压与图像部分电势之间的差值的显影对比度也改变。换句话说,在施加高浓度色块或低浓度色块的情况下,存在图11所示的显影DC偏压或曝光部分电势改变的情况,并且,在这些情况下,显影对比度改变。
[0148]出于这种原因,与可在显影对比度的范围内出现的DC校正比率和AC校正比率对应的带电电势差可改变。换句话说,在施加深色块的情况下,当显影对比度增加时,图4B所示的带电电势差的50V的最大值例如进一步增加到100V。另一方面,在施加淡色块的情况下,当显影对比度减小时,图4B所示的带电电势差的50V的最大值例如减小到30V。在本实施例中,考虑调色剂电势在初期状态中为-350V且在劣化状态中为-300V的情况。
[0149]但是,这里,在读取感光鼓201的调色剂电势之前的状态下,控制器500将感光鼓201的表面的带电电势设定为-500V并且将感光鼓201的表面的曝光部分的电势设定为-150V,由此执行瞄准-350V的显影DC偏压的设定。因此,显影对比度Vcont为200V。
[0150]另外,作为控制器500的设定,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可在输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力等时执行用于色块检测的调色剂图像的形成和调色剂电势的读取。
[0151]总之,控制器500执行控制处理如下。计算部分52接收通过设定部分500B设定的目标调色剂施加量(目标浓度)(例如,0.55mg/cm2)和作为通过施加量感测器80获取的检测结果的实际测量调色剂施加量(实际测量浓度)(例如,0.45mg/cm2)。计算部分52基于目标调色剂施加量和实际测量的调色剂施加量计算施加量校正量(差值)(例如,0.10mg/cm2) ο
[0152]在比第一施加量差值(例如,0.10mg/cm2)大的第二施加量差值(例如,0.20mg/cm2)的情况下,与第一施加量差值(例如,显影DC偏压从57V被设定为116V,并且,显影AC偏压从200V被设定为400V)的情况相比,计算部分52基于图4A所示的表将显影对比度(对比度电势)的变化量A Vcont和显影AC偏压的变化量Δ Vpp设定为较大。
[0153]此时,在设定的显影DC偏压与调色剂电势之间的差值是比第一预定值(例如,20V)大的第二预定值(例如,50V)的情况下,与所述差值是第一预定值的情况相比,计算部分52将显影AC偏压的校正量的校正比率设定为较大。例如,计算部分52将显影AC偏压的校正量的校正比率从40%增加到100%。
[0154]另外,在设定的显影DC偏压与调色剂电势之间的差值是比第一预定值(例如,20V)大的第二预定值(例如,50V)的情况下,与所述差值是第一预定值的情况相比,计算部分52将显影对比度(对比度电势)的校正量的校正比率设定为较小。例如,计算部分52将显影DC偏压的校正量的校正比率从60%降低到0%。另外,上述的实施例2?4的构成可被适当地应用于上述的实施例5的构成。
[0155]然后,在第一预定值的时间处,第一对比度电势和第一 AC偏压被设定,并且,在通过施加量感测器80(浓度感测器)获取的检测结果和预定的目标值处于相同条件的情况下,在第二预定值的时间处,第二对比度电势和第二 AC偏压被设定。
[0156][实施例6]
[0157]在实施例6中,考虑在实施例5中调色剂摩擦电的变更。与实施例5类似,测量感光鼓201的调色剂施加量和显影之后的调色剂电势Vtoner。此时,调色剂施加量为0.38mg/cm2 (施加量校正量=0.07mg/cm2),并且,带电电势差为20V。
[0158]与实施例5(施加量校正量=0.04mg/cm2,并且,带电电势差为20V)相比,虽然带电电势差相同,但调色剂施加量明显减少。推测的其原因在于,调色剂的带电量增加,并且,关于调色剂施加量的显影之后的调色剂电势增加。这表明,为了显影作为目标施加量的0.45mg/cm2,需要高地设定显影对比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