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的液滴的尺寸。因此,可通过第一roLC层131的光散射以及第二roLC层132的染料的光吸收实现遮光。如果第二 roLC层132的液滴的尺寸不同于第一 roLC层131的液滴的尺寸,则在透明模式中染料的光吸收可最小化,可提高透射率(图8的步骤S104)。
[0147]第五,如图9E中所示,将第二基板150的第二电极140布置在第二 TOLC层132上,并照射UV,以将第二 roLC层132粘附到包括第二电极140的第二基板150。在此情形中,用于粘附而照射的UV可具有小于为了形成第二 roLC层132而照射的UV的能量。
[0148]可保持UV强度并可减少UV照射时间,由此可减小UV能量。例如用于粘附的UV照射时间可以是10秒到10分钟。可选择地,可保持UV照射时间并可降低UV强度,由此可减小UV能量。例如,用于粘附而照射的UV的强度可位于10mW/cm2到50mW/cm2的范围中,优选位于10mW/cm2到20mW/cm 2的范围中(图8的步骤S105)。
[0149]同时,可通过图10中所示的棍对棍方式(Roll to Roll manner)执行图8的步骤S103到S105。参照图10,首先,通过辊R移动设置有第一电极120的第一基板110,并且第一液晶材料注入装置LD1将第一液晶材料LM1涂布在第一电极120上。第一 UV照射装置UVD1向涂布于第一电极120上的第一液晶材料LM1照射UV,由此形成第一 TOLC层131。为了形成第一 H)LC层131而照射的UV能量与参照图9C所述的相同。
[0150]第二,通过辊R移动设置有第一 roLC层131的第一基板110,并且第二液晶材料注入装置LD2将第二液晶材料LM2涂布在第一 TOLC层131上。第二 UV照射装置UVD2向涂布在第一 H)LC层131上的第二液晶材料LM2照射UV,由此形成第二 TOLC层132。优选通过控制UV能量半硬化来形成第二 TOLC层132。为了形成第二 TOLC层132而照射的UV能量与参照图9D所述的相同。
[0151]第三,通过辊R移动设置有第一 roLC层131和第二 roLC层132的第一基板110,并可将其接合到设置有第二电极140的第二基板150,如图10中所示。此时,第三UV照射装置UVD3可在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50彼此接合之后通过照射UV完全硬化TOLC层132。用于粘附而照射的UV能量与参照图9E所述的相同。
[0152]第四,可切割彼此接合的第一和第二基板110和150,由此可制造出遮光装置100。
[0153]如上所述,可按照图8、图9A到9E或图10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完成图2中所示的遮光装置100。此外,可按照图8、图9A到9E或图10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造图6A和6B以及图7A到7D中所示的根据其他实施方式的遮光装置200,300,400,500,600和700。
[0154]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不是在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50之间注入液晶材料,而是液晶材料涂布在第一基板110或第二基板150上并使用UV将液晶材料硬化。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可简化制造工艺,并可降低成本。
[0155]图11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遮光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12A到12F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遮光装置的其他制造工艺的剖面图。下文,将参照图11和图12A到12F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遮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0156]首先,如图12A中所示,在第一基板110上形成第一电极120,并在第二基板150上形成第二电极140。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50的每一个可以是玻璃基板或塑料膜。第一和第二电极120和140的每一个可以是透明电极,但并不限于此(图11的步骤S201)。
[0157]第二,如图12B中所示,将第一单体ml与第一液晶LC1混合,由此制备液体状态的第一液晶材料LM1。此时,第一液晶材料LM1内的第一单体ml和第一液晶LC1的混合比率可在40wt%:60界1:%到20wt%:80wt%的范围内。如果第一液晶材料LM1内的第一单体ml的比率为20wt%或以下,则第一液晶材料LM1散射光,由此遮光效率降低。此外,如果第一液晶材料LM1内的第一单体ml的比率为40wt%或以上,则第一液晶材料LM1的光透射率降低。因此,通过考虑到遮光效率或光透射效率,可在上述范围内适当设置第一单体ml和第一液晶LC1的混合比率。第一液晶材料LM1可进一步包括光引发剂。
[0158]此外,将第二单体m2与第二液晶LC2和第一二色性染料DD混合,由此制备液体状态的第二液晶材料LM2。此时,第二单体m2和第二液晶LC2的混合比率可在40wt %:60wt %到20wt%:80wt%的范围内。如果第二液晶材料LM2内的第二单体m2的比率为20被%以下,则基于第二液晶材料LM2的光散射和吸收的遮光效率降低。此外,如果第二液晶材料LM2内的第二单体m2的比率为40wt %以上,则第二液晶材料LM2的光透射率降低。因此,通过考虑到遮光效率或光透射效率,可在上述范围内适当设置第二单体m2和第二液晶LC2的混合比率。第二液晶材料LM2可进一步包括光引发剂。
[0159]此外,可在第二液晶材料LM2中包含0.5被%到5被%范围的第一二色性染料DD。为了在遮光模式中通过第一二色性染料DD实现遮光效率,优选在第二液晶材料LM2中包含0.5被%或以上范围的第一二色性染料DD。同时,因为如果照射紫外光(之后称为“UV”),则第一二色性染料DD吸收UV,所以单体会被部分硬化成聚合物。如果第一二色性染料DD的量增加,则由于第一二色性染料DD的UV吸收,第二 TOLC层132中剩余的单体的量增加。非硬化的聚合物仍为单体,因而在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50之间的单元间隙内作为流动材料存在,并且当施加电压时会影响第二 roLC层132的移动。因此,会出现由于剩余的单体,第二 TOLC层132的透光率在透明模式中降低的问题。结果,优选在第二液晶材料LM2中包含5被%或以下范围的第一二色性染料DD(图11的步骤S202)。
[0160]第三,如图12C中所示,在第一电极120上涂布第一液晶材料LM1,并向第一液晶材料LM1照射UV,由此形成第一 roLC层131。UV的波长范围可位于10nm到400nm的范围中,优选位于320nm到380nm的范围中。UV的照射时间可以是10秒到60分钟。在此情形中,UV强度可位于10mW/cm2到50mW/cm 2的范围中,优选位于10mW/cm2到20mW/cm2的范围中(图11的步骤S203)。
[0161]第四,如图12D中所示,在第二电极140上涂布第二液晶材料LM2,并照射UV以形成第二 TOLC层132。UV波长范围可位于10nm到400nm的范围中,UV照射时间可以是10秒到30分钟。在此情形中,UV强度可位于10mW/cm2到50mW/cm2的范围中,优选位于10mW/cm2到20mW/cm2的范围中。为了以小于为了形成第一 TOLC层131而照射的UV的能量照射UV,可降低UV强度或减少UV照射时间。
[0162]可保持UV照射强度并可减少UV照射时间,由此可减小UV能量。因此,用于第二PDLC层132的UV照射时间短于用于第一 H)LC层131的UV照射时间,由此与照射到第一PDLC层131的UV能量相比,可减小照射到第二 H)LC层132的UV能量。例如,用于第二PDLC层132的UV照射时间可以是10秒到30分钟。可选择地,可保持UV照射时间并可降低UV强度,由此可减小UV能量。因此,与用于第一 roLC层131的UV强度相比,用于第二PDLC层132的UV强度降低,由此与照射到第一 roLC层131的UV能量相比,可减小照射到第二 PDLC层132的UV能量。
[0163]因此,第一 TOLC层131的UV照射能量和第二 TOLC层132的UV照射能量可设置为彼此不同,由此第二 roLC层132的液滴的尺寸可大于第一 roLC层131的液滴的尺寸。结果,可通过第一 roLC层131的光散射以及第二 roLC层132的染料的光吸收实现遮光。如果第二 roLC层132的液滴的尺寸不同于第一 roLC层131的液滴的尺寸,则在透明模式中染料的光吸收可最小化,可提高透射率(图11的步骤S204)。
[0164]第五,如图12E中所示,通过透明粘结层760将第一 roLC层131和第二 roLC层132彼此接合。在此情形中,透明粘结层760可以是诸如0CA(光学透明粘结剂)之类的透明粘结膜或第一液晶材料LM1和第二液晶材料LM2中包含的单体。如果透明粘结层760为诸如0CA之类的透明粘结膜,则优选在真空状态的腔室中进行第一 TOLC层131和第二 TOLC层132的粘附。如果透明粘结层760为单体,则优选在第一 TOLC层131上涂布单体且将第二 roLC层132布置在涂布的单体上之后通过向第二 roLC层132上照射UV将第一 roLC层131和第二 PDLC层132彼此接合(图11的步骤S205)。
[0165]同时,可如图12F中所示彼此接合第一 H)LC层131和第二 TOLC层132。为此,在步骤S203通过UV照射将第一 roLC层131半硬化,且在步骤S204通过UV照射将第二 TOLC层132半硬化。在步骤S205,通过UV照射将半硬化的第一 H)LC层131和半硬化的第二roLC层132硬化。由此,可如图12F中所示不用透明粘结层760就可将第一 roLC层131和第二 roLC层132彼此接合。在此情形中,第一 roLC层131的半硬化是指,当将第二 roLC层132布置于第一 roLC层131上时第一 roLC层131在第一 roLC层131的材料不会渗透至IJ第二 roLC层132中的范围内被硬化。第二 roLC层132的半硬化是指,当将第一 roLC层131布置于第二 roLC层132上时第二 roLC层132在第二 TOLC层132的材料不会渗透到第一 roLC层131中的范围内被硬化。
[0166]此外,可通过参照图8和10所述的辊对辊方式执行图11和图12C到12F的步骤S203 到 S205。
[0167]如上所述,可按照图11和图12A到12F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完成图2中所示的遮光装置100。此外,可按照图11和图12A到12F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造图6A和6B以及图7A到7D中所示的根据其他实施方式的遮光装置200,300,400,500,600和700。
[0168]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不是在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50之间注入液晶材料,而是液晶材料涂布在基板上并使用UV将液晶材料硬化。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可简化制造工艺,由此可降低成本。
[0169][透明显示装置]
[0170]本发明的透明显示装置可包括:透明显示面板,透明显示面板包括透射区域和非透射区域且在非透射区域中设置有显示图像的像素;和位于透明显示面板的一个表面上的遮光装置,其中遮光装置包括多个液晶层,多个液晶层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二色性染料,其中在不施加电压时多个液晶层被实现为用于遮蔽入射光的遮光模式,且在施加电压时多个液晶层被实现为用于透射入射光的透明模式,且在实现其中像素显示图像的显示模式时,多个液晶层被实现为遮光模式,且在实现其中像素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模式时,多个液晶层被实现为透明模式或遮光模式。优选地,多个液晶层包括:具有第一液晶的第一液滴的第一聚合物分散型液晶层;和包括具有第二液晶和第一二色性染料的第二液滴的第二聚合物分散型液晶层。
[0171]图13是图解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装置的透视图。参照图13,透明显示装置包括遮光装置1000、透明显示面板1100和粘结层1200。本实施方式和其他实施方式中的透明显示装置的所有组件可操作性地结合并配置。
[0172]遮光装置1000可由参照图1,2,6A,6B和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