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及其间隔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93827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块及其间隔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案是有关一种背光模块,尤指一种用于该背光模块之间隔柱,并通过该间隔住的设置,使该背光模块的光源单元与导光单元之间保持一预定距离。
【背景技术】
[0002]背光模块为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零组件之一。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具有发光的能力,而背光模块的功能即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该液晶显示器能正常显示影像。
[0003]目前液晶显示器已广泛应用于监视器、笔记本电脑、数字相机及投影机等电子产品。一般来说,提供显示画面用途的液晶显示器,其背光模块通常会包含一导光单元,例如扩散片、光学膜片,以及一发光模块。另就发光模块言,已将传统的冷阴极管(CCFL)光源置换成较省电的发光二极管(LED)光源。
[0004]该导光单元用于引导该光源模块所产生光线的散射方向,以便将该背光模块中的点光源或线光源转换成面光源而提供给配置于该背光模块上方的显示面板。为使该发光模块与该导光单元之间能保持一预定距离,因此,两者间设有多个间隔柱。
[0005]如图1所示,是显示光源模块、导光单元及间隔柱的剖面图。该光源模块1包括一电路板11及多个耦接于该电路板11顶面的光源12。该导光单元2则包括形成迭置的一扩散片21及至少一光学膜片22,例如增亮膜(BEF)、上扩散片。而各间隔柱3具有一基座31,该基座31顶面伸出一支抵接于该导光单元2的撑杆32,而底面则伸出一箭矢状的弹性扣钩33,该弹性扣钩33可弹性地插入该电路板11默认的板孔13内,以形成扣接定位,使得各间隔柱3固设于该电路板11上。
[0006]前述间隔柱3固然具备与电路板11快速结合,使得所述光源12与该导光单元2的该扩散片21之间保持一预定距离的功效。惟该间隔柱3显著的缺点在于,若要对该背光模块进行维修时,一位维修人员必须由该电路板11后方压缩该弹性扣钩33,使其缩入该板孔13后,再由另一位维修人员在该电路板11前方将该间隔柱3拆除,使得各间隔柱3相对于该电路板11的安装与拆除并非为同一方向,除增加拆除的人力外,且容易造成误拆的情况发生,而亟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案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光源模块与导光单元之间设有多个间隔柱,且各间隔柱与该光源模块的安装与拆除是为同一方向,例如由该光源模块的上方进行,故能增加操作时的方便性。
[0008]本案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背光模块之间隔柱,其与该背光模块的光源模块的安装与拆除是为同一方向,例如由该光源模块的上方进行,从而增加操作时的方便性。
[0009]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0010]一光源模块,其包括多个耦接于一电路板顶面的光源,该电路板表面开设多个板孔;
[0011]—导光单元,其包括形成迭置的一扩散片及至少一光学膜片;以及
[0012]多个间隔柱,各该间隔柱包括:
[0013]—支撑件,其具有一顶、底面分别伸出一撑杆及一插接柱的基座,该撑杆顶端具有一抵接于该扩散片的抵接端,该插接柱径向突设至少两片翼片,各该翼片包括一内壁邻接一镂空槽的定位片和一位于该定位片下方的凸缘,该插接柱于所述翼片下方分别设有一扣槽和一接触端;以及
[0014]—固定件,其轴向具有一与该插接柱插接的插接孔,该插接孔底面周缘延伸至少两片插入该板孔内的爪片,所述爪片内壁各自突设一具有一卡钩的突起部,且所述爪片间形成至少两个径向连通于该插接孔且与所述翼片插接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爪片呈径向扩张并卡扣于该板孔内,使所述突起部包覆该接触端,而该扣槽扣接于所述卡钩,且所述定位片的上段定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以形成一第二定位型态;
[0015]当对该支撑件轴向插拔时,该接触端与该扣槽各自脱离所述突起部及所述卡钩,使所述凸缘以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底壁作为止挡,且所述定位片的下段定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以形成一第一定位型态。
[0016]其中该插接柱相对于所述翼片另径向突设至少两片辅助翼片,该各辅助翼片具有一辅助定位片;而所述爪片间另形成至少两个径向连通于该插接孔且与所述辅助翼片插接的第二定位槽;当处于该第一定位型态时,所述辅助定位片的上段定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
[0017]其中所述翼片及所述辅助翼片的数量各为一对,且采等角对向设置。
[0018]其中该插接孔顶面开口为漏斗状的倾斜口,而所述凸缘下方具有一导引斜面。
[0019]其中该固定件顶面开设一供该基座容置的凹槽,且该凹槽与该插接孔相连通。
[0020]其中该固定件底面突设一固定榫,而该电路板则开设供该固定榫插接的榫孔。
[002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背光模块之间隔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0022]—支撑件,其具有一顶、底面分别伸出一撑杆及一插接柱的基座,该撑杆顶端具有一抵接端,该插接柱径向突设至少两片翼片,各该翼片包括一内壁邻接一镂空槽的定位片和一位于该定位片下方的凸缘,该插接柱于所述翼片下方分别设有一扣槽和一接触端;以及
[0023]—固定件,其轴向开设一供该插接柱插入的插接孔,该插接孔底面周缘延伸至少两片爪片,所述爪片间形成至少两个径向连通于该插接孔且供所述翼片插入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爪片内壁各自突设一具有一卡钩的突起部;
[0024]当该插接柱及所述翼片分别插入该插接孔及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时,所述凸缘以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底壁作为止挡,且所述定位片的下段定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以形成一第一定位型态;另当该接触端位于所述突起部时,所述爪片呈径向扩张,使该扣槽扣接于所述卡钩,且所述定位片的上段定位所述定位槽内,以形成第二定位型态。
[0025]其中该插接柱相对于所述翼片另径向突设至少两片辅助翼片,该各辅助翼片具有一辅助定位片;而所述爪片间另形成至少两个径向连通于该插接孔且与所述辅助翼片插接的第二定位槽;当处于该第一定位型态时,所述辅助定位片的上段定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
[0026]其中所述翼片及所述辅助翼片的数量各为一对,且采等角对向设置。
[0027]其中该插接孔顶面开口为漏斗状的倾斜口,而所述凸缘下方具有一导引斜面。
[0028]其中该固定件顶面开设一供该基座容置的凹槽,且该凹槽与该插接孔相连通。
[0029]其中该固定件底面突设一固定榫。
[00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故能增加操作时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0031]为进一步揭示本案的具体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0032]图1为背光模块与已知间隔柱组立后的剖面图;
[0033]图2为本案间隔柱的立体分解图;
[0034]图3为本案间隔柱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其中为方便显示将一爪片移除;
[0035]图4为本案间隔柱形成第一定位型态的立体图;
[0036]图5为图4沿着线A-A所截取的剖面图;
[0037]图6为图4沿着线B-B所截取的剖面图;
[0038]图7为本案间隔柱安装于光源模块与导光单元之间以形成第二定位型态的剖面图;
[0039]图8为本案间隔柱安装于光源模块的顶视图;
[0040]图9为图8沿着线C-C所截取的剖面图;
[0041]图10为图8沿着线D-D所截取的剖面图;以及
[0042]图11为本案间隔柱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首先,请参阅图7及图8,基本上,本案背光模块包括一光源模块1,一导光单元2,以及多个设于该光源模块1与该导光单元2之间之间隔柱4。
[0044]该光源模块1包括一电路板11及多个耦接于该电路板11顶面的光源12,例如LED灯,且该电路板11表面开设多个供间隔柱4嵌插与定位的板孔13。
[0045]该导光单元2则包括形成迭置的一扩散片21及至少一光学膜片22,例如增亮膜(BEF)、上扩散片。
[0046]其中,该光源模块1与该导光单元2与现有者具有相同结构与功能,在此不拟赘述。
[0047]请参阅图2及图3,各间隔柱4则是由一支撑件41插接于一固定件42而成。该支撑件41包括一基座411,该基座411顶面伸出一撑杆412,如图所示,该撑杆412由该基座411顶面以一倾斜角度斜向伸出,并于顶端形成一角度,例如九十度折弯的倒L形抵接端413,以便抵接于该导光单元2的扩散片21。其中该撑杆412造形不以图2及图3所示的为限,如图11所示,是显示该撑杆412第二实施例的造形,由图中可以清楚观察出,撑杆412是由该基座411顶面直立伸出的细长圆锥形,其顶端形成一可抵接于该导光单元2,例如扩散片21的圆弧形抵接端413。
[0048]而该基座41底面则轴向伸出一插接柱414,该插接柱414径向突设至少两片翼片415,该各翼片415包括一弓形定位片415a,该定位片415a界定出该插接柱414相对于该固定件42的固定(第二定位型态)时与脱离(第一定位型态)时的距离,且其内壁邻接一镂空槽415b,使得该定位片415a具有径向伸缩的弹性。再者,该定位片415a下方设有一凸缘415c和一位于该凸缘415c下方的导引斜面415d。
[0049]该插接柱414于该对翼片415下方环设一扣槽414a和一接触端414b,该接触端414b实施时,其底部例如但不局限于弧形。
[0050]尤其是,该插接柱414径向另突设至少两片辅助翼片416,该各辅助翼片416包括一弓形辅助定位片416a,该辅助定位片416a界定出该插接柱414相对于该固定件42的脱离(第一定位型态)时的距离。此外,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翼片415及所述辅助翼片416的数量各为一对,且采等角对向设置为佳。
[0051]固定件42是为一盘体,其顶面开设一可容置该基座411的凹槽421,该凹槽42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