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信息定时采集存储及非实时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38804阅读:10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联网信息定时采集存储及非实时传输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是属于通信
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涉及物联网节点数据的定时采集存储与采集数据的非实时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以感知为核心的物与物互联的综合信息系统,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后世界信息产业革命的新一次浪潮,被认为是下一个万亿级产业。其市场前景预期将远远超过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必将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提供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也必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物联网的系统结构是由感知互动层、网络传输层和应用服务层组成的3层体系结构。感知互动层位于整个体系的最下层,其主要作用是感知和识别物体,收集环境信息;应用服务层整个体系的最上层,是将物联网技术与行业专业技术相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案;网络传输层位于整个体系的中间位置,包括各种通信网络形成的融合网络。网络传输层是物联网提供无处不在服务的基础设施。通信网络是支撑物联网信息传递和服务的基础设置。物联网的通信技术主要涵盖感知层的末梢网络和公共通信网络的接入网等技术。末梢网络主要以传感器网络为代表,它是一种典型的固定传感器节点自组网技术,利用传感器形成多跳自组织网络;物联网接入技术包括有线(双绞线、同轴、光纤等)接入和无线(2G、3G、4G、卫星通信以及802.11、802.16、802.15、蓝牙等)接入两大类型。在有线及无线接入方式受限,卫星通信价格难以承受的情况下,物联网的应用受到了极大地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需发明适用的一种物联网信息定时采集存储及非实时传输系统。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物联网传感器采集的信息无法在节点存储而导致的物联网应用受限,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节点定时存储采集的信息及非实时传输的系统。本发明提供一种物联网信息定时存储采集及非实时传输系统,计算机与用户端交互连接,所述用户端与所述中继站通过无线传输连接,所述中继站与自己对应的采集端群通过无线传输连接,所述采集端群中包含多个采集端。进一步地,所述用户端由用户发送传输指令指令,并将所述传输指令通过所述中继站发送给所述采集端。优选地,收到所述传输指令的所述采集端停止数据采集,并将已经采集到并存储在SD存储卡中的采集数据发送给所述中继站,所述中继站将所述采集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端,所述用户端将收到的所述采集数据存储到所述计算机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物联网信息定时数据采集存储及非实时传输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集端根据使用需要定时采集数据,采集的数据存储在采集端的SD卡上;并在用户需要的时候(即用户通过用户端发送传输指令时)将存储在SD卡上的数据通过中继站传输到用户端,由用户端传送到计算机的数据库中。实现数据定时采集并存储,非实时传输。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物联网信息定时采集存储及非实时传输系统的结构图;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物联网信息定时采集存储及非实时传输系统的用户端方框图;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物联网信息定时采集存储及非实时传输系统的中继站方框图;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物联网信息定时采集存储及非实时传输系统的采集端方框图;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物联网信息定时采集存储及非实时传输系统的实施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物联网信息定时采集的数据非实时传输到电脑,存储采集数据到数据库的界面图;图7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物联网信息定时采集存储及非实时传输系统的电脑查询采集数据的界面图;图8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物联网信息定时采集存储及非实时传输系统的电脑显示02号中继站的03号采集端一天数据采集每小时数据平均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物联网信息需要实时传输、采集端无法存储采集数据的局限性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信息定时采集存储及非实时传输系统。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图8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物联网信息定时存储采集存储及非实时传输系统。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物联网信息定时采集存储及非实时传输系统,包括计算机1与用户端2连接,所述用户端2与所述中继站3连接,所述中继站3与自己对应的采集端群4,所述采集端群4中包含多个采集端5。进一步地,所述用户端2由用户发出传输数据指令,并将所述传输数据指令通过所述中继站3发送给所述采集端5。进一步地,收到所述传输指令的所述采集端5会停止数据采集,并将已经采集并存储在SD存储卡中的采集数据发送给所述中继站3,所述中继站3将所述采集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端2,所述用户端2将收到的所述采集数据发送给计算机,所述计算机1将采集数据存储到计算机的数据库中。从图1可以看出,计算机1(一般采用笔记本电脑)与用户端2连接,用户端2有发射接收天线,发射接收天线2可以发射信号,也可以接收信号,用户端的信号通过发射接收天线,传送给中继站3的发射接收天线,中继站3接收到用户端2的用户传送数据指令,根据中继站3的编号依次开始工作,中继站3将指令传送给己编号的采集端5,采集端5接收到传送数据指令,根据采集端编号依次传送数据给中继站3。由于采集端群4分布比较分散,各采集端群4由一个中继站3负责接收由采集端5传送的数据,但有的中继站3与用户端2距离比较远,用户端2无法接收到中继站3传送的数据,因此,各中继站3实际上承担依次接力的作用,即起到接力传输的作用,将远距离中继站3的数据由各中继站3依次传送,最后由距用户端2最近的中继站3传送给用户端2。用户端2接收到传送的数据,就可以将数据传送到计算机1,并且存储到计算机1的数据库中。图2是用户端方框图,连接计算机的接口6是插到计算机的接口上的,以便用户端与计算机连接;用户端接口转换器6X是使计算机与用户端的微控制器8相匹配;用户端的用户控制器7是用户控制采集端的操作部分;用户端的微控制器8是用户端的核心,可以采用微功耗、低电压、低电流的微控制器。9是用户端发射与接收部分,它可用于发射用户指令、接收中继站返回的数据包;采用远距离传输模块,根据资料,远距离模块最多与65535个同频率的模块互动。10是发射板模块的电源控制部分,这部分由二个稳压器组成,11是较高电压稳压器,稳压输出很稳定的5伏电压,12是较低电压稳压器,稳压输出很稳定的3.3伏电压。13是用户端的电源开关,以控制是否开启用户端。14是用户端的电池,这个电池采用了可充电的6伏锂电池,由于用户端是用户自己控制的,因此可以使用充电器进行充电。图3是该方案中继站方框图,15是中继站的微控制器,是中继站的核心,可以采用微功耗、低电压、低电流的微控制器。16是中继站的发射接收模块,它可以接收用户端发射的用户指令,控制该中继站的采集端群,也可以接收该中继站的采集端群中的采集端的采集数据,并且将采集数据传送给下一级的中继站或传送给用户端。18是中继站的电池,采用容量比较大的锂电池,17是中继站的稳压电源部分,可以输出非常稳定的电源电压,19是中继站的太阳能电池充电器部分,它可以利用太阳能为电池18充电。在实施实例中采用了12伏的锂电池,使用15伏的太阳能为锂电池充电,这个太阳能有保护电路,即当锂电池电压小于9伏时,太阳能会给锂电池充电,电池电压大于12.5伏时会停止充电,因此采集端的电池电压始终保持在9伏以上,12.5伏以下,保证了电路工作的稳定性(中继站的工作电压是8伏)。图4是采集端方框图,从附图4可以看出,20是采集端的接收发射部分,采用了配套用户端与中继站的同频率的传输模块。21是采集端的微控制器,是采集端的核心,可以采用微功耗、低电压、低电流的微控制器。22是采集端的数据采集部分,这个根据需要不同设置不同的采集模块,例如温度采集模块、空气质量采集模块等。23是电源输出控制部分,由微控制器控制它的开启与关闭,以确定是否启动数据采集模块22工作。24是采集端的电源部分,实际上这部分是一个稳压电路,输出很稳定的电压。25是采集端的电池,可以采用锂电池,由于采集端是分布在不同地方,有些地方是用户难以到达的,为了保证采集端长时间稳定工作,配置了太阳能26作为锂电池的充电电源。27是SD存储卡,存储22采集的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经过微控制器21的处理,将数据临时存储到采集卡27中,这个采集的数据经过微控制器处理形成一条数据,数据包括中继站编号、采集端的编号、采集日期、采集时间、采集数据类型及当时采集的数据,这些数据编辑成为一个字符串数据,存储到SD存储卡27中。28是一个秒定时器,这个定时器会产生准确的秒信号,提供给微控制器21,微控制器21中设置了日期(年月日)、时间(时分秒)的自动计时,以确定采集模块采集数据的日期和时间。另外还设置了一个10分钟计时器(为了说明问题,这里假定为10分钟,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设定这个时间,以下描述中的10分钟均以此为据),这个计时器是控制电子开关23的,当计时器计时达到10分钟,打开电子开关,以便采集数据,采集数据时间达到1秒钟,关闭电子开关,10分钟计时器清零,重新计时,这样就达到了每隔10分钟采集一次数据的目的。各采集端采用锂电池供电的,为了保证采集端能够长时间工作,设置了太阳能电池充电功能,采用了4.3伏的锂电池,使用5伏的太阳能为锂电池充电,这个太阳能有保护电路,即当锂电池电压小于4伏时,太阳能会给锂电池充电,电池电压大于4.5伏是时会停止充电,因此采集端的电池电压始终保持在4伏以上,4.5伏以下,保证了电路工作的稳定性(采集端的工作电压是3.3伏)。图5是一个具体实施例,1是笔记本电脑,30是电脑与用户端的连接线,以便电脑与用户端互动,2是用户端,是用户操作的模块,32是无线双向传输标志,说明用户端与中继站无线传输是双向的,3是中继站,34是中继站之间无线双向传输标志,说明它们之间的传输也是双向的,35是中继站与采集端群之间的无线双向传输标志,说明它们之间的传输也是双向的,4是采集端群,各采集端群包含多个采集端,各采集端群是一个特定的群体。计算机配置与软件计算机采用了联想笔记本电脑,双核处理器I5-6200U2.2GHz,内存4GBDDR3L,硬盘1000GBHDD,屏幕,14英寸HDLED,分辨率1366*768。操作系统是Windows732位系统,并且安装了SQLServer2000数据库,数据库是“系统采集”数据库,数据库安装在E盘的根目录中的“SQL数据”目录中,也安装了“单片机互动程序”程序,“单片机互动程序”程序安装在D盘中的“互动程序”目录中。用户端硬件配置与软件微控制器MSP430FG4618,正常工作电压3.3伏,最大工作电流400uA,待机电流1.3uA。发射接收模块E3A-ITU-1W,最佳工作电压8伏,传输中心频率433MHZ(425MHZ-430.5MHZ),输出功率1W,理论传输距离6000米,发射电流510mA,接收电流15.5mA,工作电压8伏,最大耐压28伏。晶振32.768KHz无源晶振,电阻电容均采用贴片封装,电池9伏可充电锂电池,电池容量2500mAh,其他根据需要配置即可。用户端软件是烧写在微控制器MSP430FG4618中的,其描述不再叙述。中继站硬件配置与软件微控制器MSP430FG4618,正常工作电压3.3伏,最大工作电流400uA,待机电流1.3uA.发射接收模块E3A-ITU-1W,最佳工作电压8伏,传输中心频率433MHZ(425MHZ-430.5MHZ),输出功率1W,理论传输距离6000米,发射电流510mA,接收电流15.5mA,工作电压8伏,最大耐压28伏。晶振32.768KHz无源晶振,电阻电容均采用贴片封装,电池9伏可充电锂电池,电池容量2500mAh,其他根据需要配置即可。用户端软件是烧写在微控制器MSP430FG4618中的,其描述不再叙述。采集端硬件配置与软件微控制器MSP430FG4618,正常工作电压3.3伏,最大工作电流400uA,待机电流1.3uA.发射接收模块E09-M1110A(与E3A-ITU-1W远距离传输模块相匹配),最佳工作电压5伏,传输中心频率433MHZ(425MHZ-430.5MHZ),输出功率10mW,理论传输距离400米,发射电流30mA,接收电流15mA,工作电压3.3伏,最大耐压3.8伏。晶振32KHz无源晶振,电阻电容均采用贴片封装,电池3.6伏可充电锂电池,电池容量1850mAh,其他根据需要配置即可。采集端软件是烧写在微控制器中的,其描述不再叙述。实施方案的实现设置了一台计算机,一个用户端,5个中继站分别是:01号站、02号站、03号站、04号站、05号站,5个中继站的采集端群分别是:5个采集端(01号点至05号点)、8个采集端(01号点至08号点)、6个采集端(01号点至06号点)、10个采集端(01号点至10号点)、15个采集端(01号点至15号点),一共44个采集端。这些采集端中的采集模块有:光照采集模块、风力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Pm2.5采集模块(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1.0采集模块(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采集模块(SO2)、二氧化氮采集模块(NO2)、臭氧采集模块(O3)、一氧化碳采集模块(CO)、三轴采集模块、地表震动模块等。5个中继站与用户端的距离分别是:01号站3Km、02号站8Km、03号站13Km、04号站18Km、05号站23Km,我们在用户端设置了可以接收01号站的传送数据,也可以给01号站发送指令。图6是05号站中继站的03号点的采集端采集的数据通过各中继站传送到用户端,由用户端传送到计算机中的05号站的03号点的数传送界面。图7是在数据传送完成后在计算机查询2016年6月21日02号站-03号点采集的温度部分数据显示截图,可以看出数据是每隔10分钟存储一次的。图8是在计算机查询2016年6月23日02号站-03号点采集温度一天中每小时平均值的温度曲线图,可以清楚的看到这天温度变化的起伏情况。将各中继站依次放置在地形情况比较复杂的地区,采集端放置在相距中继站为1Km至3.5Km的位置,大约在一个星期左右派人到距01号站大约2Km的位置采集数据,笔记本电脑清楚地显示数据是01号站的中继站的01号点采集端的采集端开始传送数据,接下来传送02号点采集端的数据,...直到01号站的采集端的数据全部传完;接着笔记本显示的数据是02号站各采集端的信息,...直至传送05号站的中继站的15号点的采集端开始传送数据,由于大约是一个星期传送数据一次,电脑大约用了10分钟时间。查询计算机中的数据还是比较完整的,这些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的大小只有300Kb左右(44个采集端在7天的数据量),实现了数据的定时采集存储与非实时传输,为在有线及无线信号尚未覆盖的地区布放物联网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下面介绍用户端、采集端等的实现程序。在用户端、中继站、采集端的微控制器中编辑了运行的程序,在计算机中编辑了采集数据与显示数据的程序,下面我们简单描述一下这些程序:用户端微控制器的程序简述用户端的程序大致分为二部分,用户端与中继站的通讯程序、用户端与计算机的通讯程序,下面分别简述:1)关于用户端与中继站的通讯:系统方案中包含一台计算机、一个用户端、多个中继站、每个中继站有一个采集端群,一个采集端群有多个采集端,因此用户端与中继站的通讯实际上是与多个中继站的通讯,为了不至于多个中继站发射冲突,我们在程序中设定了中继站的编号,为中继站依次传送数据提供依据,由于各中继站与用户端的距离不一样,有的中继站距离用户端比较近,在用户端可以访问的范围之内;有的中继站距离用户端比较远,不在用户端访问的范围以内,这些中继站的信号用户端是接收不了的。那么我们就规定了一台中继站是用户端访问的中继站,确定它的编号为“01号站”,因此实际上用户端访问的仅仅是“01号站”的中继站,而不访问其他的中继站。其他中继站是通过接力的方式传送到“01号站”的中继站,“01号站”中继站再将数据传送到用户端。其他的中继站编号为“02号站”、“03号站”、“04号站”等等。在用户端程序中,如果启动用户端,而且用户已经发出了采集数据的指令,用户端首先发出启动“01号站”中继站,并且让“01号站”中继站的采集端群各采集端发送数据,“01号站”中继站就本编号的采集端的数据依次传送到计算机。当这个数据传送完成后,“01号站”中继站会给用户端发送数据传送完成的指令。用户端收到数据传送完成指令后,启动“02号站”中继站(注意这时“01号站”中继站仍然在工作状态),那么这个指令通过“01号站”中继站传送给“02号站”中继站,“02号站”中继站启动,并且所属“02号站”中继站的采集端群会依次传送数据到“02号站”中继站,“02号站”中继站再将数据传送给“01号站”中继站,“01号站”中继站接收数据立即就数据传送给计算机。“02号站”中继站数据传送完成后同样会发出数据传送完成的指令,这个指令同样会传送到用户端,用户端再发出指令启动“03号站”中继站,以此类推,直至所有中继站所属的采集端群的数据全部传送完成,当所有数据传送完成后,用户端会发出关闭所有中继站的指令,所有中继站停止工作,处于休眠状态;2)关于用户端与计算机的通讯,用户端接收到有各中继站传送的数据后,将数据传送到计算机,那么计算机就可以对数据逐条进行处理,存储到计算机的数据库中,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用户端中的数据传输指示灯是闪烁的(这个指示灯可以设置为数码显示管,以数码形式显示传输的中继站的编号与采集端的编号),提醒用户数据正在传输中。当用户端中的数据传输指示灯停止闪烁,说明所有采集端的数据已经全部传输完成,用户端会发出数据传送完成的指令,计算机也将不再接收数据与存储、处理数据。并且用户端的指令使所有中继站停止工作,处于休眠状态;3)关于密码与用户端启动、关闭的说明:用户端打开电源开关后,微控制器获得电压,开始工作。在用户端发送的数据中,为了加密和防止同频干扰,我们还设置了密码,由于各中继站、采集端的密码是一样的,因此保证了本系统中所有中继站、所有采集端数据的传送要求。综上所述,用户端工作后,所有中继站、采集端需要进行密码核对、中继站编号核对、采集端编号核对的工作,在密码、二个编号全部正确的情况下,才会传送数据,这样就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用户端数据全部传送完成后(所有中继站已经处于休眠状态),用户应该关断电源开关,用户端停止工作,等待下次的数据采集。中继站微控制器的程序简述中继站的电源是始终开启的,中继站处于侦听状态,因此中继站可以随时检测到用户端是否有指令传输到这个中继站。中继站的微控制器的程序主要是:在接收到启动指令时,首先判断密码与中继站的编号(在中继站的程序中提前已经设置了密码与中继站编号),如果密码正确、中继站编号正确,中继站开始工作,并且延时1秒,发出采集数据的指令给本中继站系统所属的采集端,采集端按照依次顺序发送数据。我们提前在程序中已经设置了这个中继站系统采集端的数量,并且这些采集端同样设置了编号,依次传送数据是按照采集端的编号依次传送的。本中继站的数据传输完成后,首先发出指令给采集端完成数据传送,如果没有接收到关闭中继站的指令,中继站继续处于工作状态,而且进入中继状态(即接力状态),等待下一级中继站的数据接收与发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设置了一个延时,即延时1秒后,接收与发送下一级中继站的数据。在中继站接收到关闭中继站的指令后,也会延时1秒,中继站的微控制器与发射接收模块处于休眠状态。采集端微控制器的程序简述采集端微控制器程序大体分为二部分,一是采集模块采集数据的程序,二是采集端传送数据的程序,下面分别讨论:1)采集模块数据的采集:采集模块22采集数据是定时采集的,由于采集端的电源是一直开启的,微控制器始终是工作的,微控制器设置了秒信号发生器,产生准确的秒信号,这个秒信号作为微控制器的一个信号源,它可以根据程序的需要,生成日期、时间数据,也可以生成一个规定时间的计时器,这个计时器根据用户要求进行设定,比如我们设定的是10分钟定时器,下面我们的程序均以这个10分钟定时器进行分析。另外秒信号还会生成日期、时间的计时,在微控制器的寄存器中存储这个日期、时间数据,根据秒信号,每秒修改这个数据,这样在寄存器中的数据与北京时间就应该是同步的。如果达到微控制器中的10分钟定时器定时,微控制器就打开电源输出控制器23,从而使采集模块22得到电压,采集模块就可以进行数据的采集,一般设定采集时间为1秒钟(当然根据采集模块不同这个采集时间也可以修改),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微控制器,首先微控制器对这个数据进行处理(采集数据可以在微控制器进行A/D转换,我们需要的是采集的数字数据,例如温度应该是**.**℃,大气压强是**.**KP,风力是**.**M/S等等,当然,数字数据中是不带单位的),在采集端程序提前设置了这个采集端的中继站编号、采集端编号、采集类型,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取出“中继站编号、采集端编号、日期、时间、采集类型”,加上刚刚采集的采集数据,就很容易生成一个“中继站编号+采集端编号+日期+时间+采集类型+数据”的一个字符串,这个字符串各数据之间有一个空格,像这样“03号站04号点2016-5-2417:22:33风力采集0.33”,目的是为了以后在计算机分离数据而存储在数据库各字段。生成这个字符串以后,微控制器就这个字符串存储到SD存储卡中,在存储时程序会检测是不是有同日期、同小时、同分钟的数据存在(也接收检测日期、小时、分钟数),如果不存在,增加记录进行存储,如果存在,覆盖记录存储,这样就保证了在SD存储卡中同日期同小时同分钟只有一条记录,不会有重复记录存在。另外这个存储的数据是按照日期、时间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列的。在10分钟定时结束后,延时1秒钟后,微控制器关闭电源输出控制器23,使得采集模块22失去电压而停止工作,同时微控制器对10分钟定时器清零,10分钟定时器重新开始计时,等待下一个10分钟再次采集数据。由于SD存储卡的容量对于我们存储的这个字符串来说大得多(例如8Mb的存储卡),因此在SD存储卡存储的数据,一天的数据量也仅仅是不到7Kb,这个SD存储卡最少也能够存储20年左右的数据,这就为用户提取数据提供了很大的时间灵活度。2)采集模块数据的传送:当采集端接收到传送数据指令后,首先判断密码、中继站编号、采集端编号是否正确,如果正确,采集端会向中继站传送数据。这时微控制器停止10分钟定时器的计时,然后将微控制器及发射接收模块唤醒,微控制器从SD存储卡读取第一条数据进行传送,紧接着读取第二条数据进行传送,以此类推,因此传送数据是一条一条依次传送的,由于数据传送的速率是每秒512字节,假定需要传送1000条数据,每条数据是45字节,需要的时间约为90秒。这个中间有个问题,采集端群之间是不是会产生误传送?这个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中继站在接收数据是会发送一个指令,这个指令中不仅仅包含发送数据的指令,还包含需要发送数据的采集端的编号,因此采集端群之间传送数据是不会产生误传送的。在数据全部传送完成后,采集端的微控制器会发出一个数据传送完成的指令,中继站接收到这个指令并传输到电脑,经用户确认后会再次发出下一个采集端传送数据的指令。刚刚传送数据的SD存储卡清零(即删除SD存储卡原来存储的所有数据),并且采集端的发射接收模块、微控制器会处于休眠状态,该采集端的10分钟定时器会清零,重新开始计时,重复上述的存储过程;3)需要说明的问题:采集端群中的各中继站编号、各采集端编号、各采集类型是不相同的,这个体现在烧写程序的不同。计算机程序简述使用的计算机的配置建议使用双核酷睿2.6G以上的CPU,内存最少为2G的DDR2内存,硬盘建议1T的硬盘,分区C盘安装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建议C盘设置为60G,分区D盘可以安装其他的应用程序,建议D盘设置为100G,分区E盘存储采集数据,建议E盘设置为600G,分区F盘可以存储用户文件,下余控件分配给F盘(大概是170G)。计算机(建议使用笔记本电脑)采用Windows7操作系统,安装SQLServer2000或SQLServer2005数据库,使用VC或VC++或VB等编辑软件,编辑用户端的互动程序(Windows中的可视化程序)。这个与用户端互动程序我们称它为“单片机互动程序”,以下通称“程序”。在用户端的连接计算机插口插入计算机后(如果是第一次插入,程序会自动安装用户端的驱动程序),程序会自动启动。如果这时检测到用户端输送数据,程序会自动接收传送的数据,并且就每条数据进行处理,生成:中继站编号(字符数据)、采集端编号(字符数据)、日期(日期数据)、时间(时间数据)、类型(字符数据)、数据(单精度数据)六个数据,将这六个数据存储到SQL数据库的“采集数据”数据表: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字段大小默认值IDInt4自动编号字段中继站编号NvaRchar20''采集端编号NvaRchar20''日期DateTime8'2000-01-01'时间DateTime8'00:00:00'类型NvaRchar20''数据Real40表一:采集数据的数据表结构采集数据的整理对于程序来说是非常简单的,前面我们说过,每条数据与数据之间有一个空格,程序可根据空格分离数据,并根据数据不同,将它们转换成数据表对应的数据类型(如上面的数据类型),然后存储到“采集数据”的数据表中。由于数据由用户端是一条一条传送到电脑的,因此存储在数据表中的数据也是一条一条处理、存储的,这样采集端采集的数据就会全部存储到数据表。在一个采集端的数据传输完成后,程序会等待下一个采集端的数据传送、处理、存储,直至所有采集端的数据传送结束。在所有采集端的数据传送完成后,电脑会给用户端发送数据传送结束的指令,这时,用户端的数据传输指示灯会停止闪烁,说明采集端的数据已经全部传送到电脑并且已经存储到电脑的“采集数据”的数据表中了,这时用户可以关闭用户端的电源。程序存储了数据,我们可以在程序中浏览、查询、查看数据曲线等等。附图六是用户端给电脑传送数据、电脑存储数据的界面图。附图七是程序查询2016年6月21日02号站中继站03号点采集端全天的数据查询部分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数据是每10分钟采集一次,采集数据是比较详细的。附图八是查询查看2016年5月23日02号中继站的03号采集端全天每小时采集数据的平均值的曲线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天气温的变化情况。当然电脑中程序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但数据库中存储的“采集数据”的数据表中的数据是十分准确的、全面的、完整的,我们可以将这个数据表的数据导出到其他电脑(如服务器)中,以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计算机对用户端的驱动程序简述用户端的驱动程序是计算机连接用户端必须的硬件驱动程序,这个驱动程序包含有以下操作系统对用户端的驱动程序:WindowsXP、Windows7、Windows8、Windows10、WindowsServer2003、WindowsServer2008的驱动程序,我们推荐使用Windows7的操作系统。在用户端第一次插入计算机后(可以是串口,也可以是UBS口,建议使用UBS口),操作系统检测到发现新硬件,然后安装新硬件的驱动程序,程序会自动检测到这个用户端的驱动程序,然后进行安装。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物联网信息定时采集存储及非实时传输系统,通过对采集信息的存储、灵活地控制手段对采集数据的传输进行控制,实现了非实时传输,为物联网在特殊地区(如偏远地区)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拓展了物联网的能力和应用范围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