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拉弦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26504发布日期:2022-07-13 01:42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拉弦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弦乐器配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拉弦组件。


背景技术:

2.拉弦组件是在琴体尾端设置的,用来将琴弦远离琴首的端部连接在琴尾的板状物体。拉弦组件除了它本身的栓弦功能外,拉弦组件的大小、长短、重量、材质等都会对提琴的发音有一定的影响。
3.相关技术中的拉弦组件一般为鸭舌状的拉弦板,拉弦板的前端开设有与琴弦对应的弦孔,拉弦板的尾端固接有拉弦。琴弦的一端安装在琴的首端,琴弦的另一端穿设固接在对应的弦孔内。琴箱尾端设置有固定螺栓,拉弦板的拉弦直接挂接在固定螺栓上。
4.琴箱上表面垂直放置有琴码。琴码将琴弦撑离琴箱的表面。拉弦板将琴弦朝向琴尾的一端笔直拉向琴尾的端部,此时绷紧的琴弦会给琴码施加一个朝向琴箱表面的作用力,琴弦在同样的松紧状态下,拉弦板与琴箱上表面之间的夹角越大,琴弦通过琴码向琴箱表面施加的作用力越大。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的拉弦板固定琴弦时,琴弦会通过琴码对琴箱的表面施加较大的压力,当琴箱表面受到的压力较大时,琴箱的上表面会产生变形,从而影响到琴的音质和音量。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拉弦板对琴弦进行固定时,琴弦会通过琴码对琴箱的表面造成较大的压力,从而影响到琴的音质和音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拉弦组件。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拉弦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新型拉弦组件,包括固定块和连接绳,固定块安装在琴箱的尾端,固定块包括一体设置的固定部、抬高部,固定部安装在琴箱上,固定部的上表面与琴箱的上表面平齐,抬高部位于固定部的正上方,连接绳的一端与琴弦安装在一起,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抬高部安装在一起,当琴弦拉紧后,连接绳将琴弦拉向抬高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减小了连接绳与琴箱上表面之间夹角的角度,从而减少了琴弦在绷紧状态下通过琴码对琴箱表面施加的作用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琴箱表面出现塌陷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琴的音质何音量。
10.可选的,所述固定部螺栓连接在琴箱的侧壁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部对琴箱表面施加的作用力减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琴箱表面的变形程度。
12.可选的,所述固定块背离琴箱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向上延伸至固定块的顶端,且连接绳搭接在固定块表面的部分位于导向槽内。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连接绳从抬高部两侧滑落的情况。
14.可选的,所述固定块上还开设有贯穿固定块的第一连接孔,连接绳的一端穿设在
第一连接孔内,连接绳穿过第一连接孔的一端固接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无法穿过第一连接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琴弦绷紧时连接绳与固定块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6.可选的,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为向琴箱弯折的弧形。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的抬高部使得固定块与连接绳之间得以更平滑地连接,从而减少了琴在使用过程中,连接绳与固定块受到的的损伤。
18.可选的,所述固定块还包括卡接部,卡接部固接于抬高部朝向琴箱的一侧,且卡接部的下表面与琴箱的上表面抵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部使固定块与琴箱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20.可选的,还包括收弦板,收弦板上开设有与三个弦孔,三个弦孔与三根琴弦一一对应,琴弦穿设在对应的弦孔内,连接绳远离固定块的一端与收弦板安装在一起。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弦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多根琴弦传递到连接绳的振动,从而减少了由于连接绳振动使琴箱产生不必要杂音的情况。
22.可选的,所述拉弦组件上的引弦孔为弧形孔。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琴弦与收弦板连接更加平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琴弦在振动过程中产生的磨损。
24.可选的,所述收弦板上开设有安装槽和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将安装槽与外界连通,所述连接绳的一端穿过第二连接孔后伸入安装槽内,连接绳伸入安装槽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与安装槽的内壁在安装槽与第二连接孔连通的位置处抵接。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旋拧第二限位块,调节连接绳伸入安装槽的长度,从而控制收弦板与固定块之间的距离,从而对琴的音质进行调整。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通过在琴尾设置固定块,减少了连接绳与琴箱上表面之间夹角的角度,从而减少了琴弦通过琴码对琴箱表面施加的作用力,进而提高了琴的音质和音量;
28.2.通过在连接绳与琴弦之间安装收弦板,在一定程度上对琴弦传递到连接绳的振动进行了缓冲,减少了连接绳产生的演奏者不需要的振动,从而减少了由于连接绳振动使琴发出的杂音;
29.3.通过在抬高部的内侧一体设置卡接部,使卡接部的下表面与琴箱抵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固定部安装在琴箱上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拉弦组件在琴尾部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块的剖视结构图。
3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收弦板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绳;11、第一限位块;12、第二限位块;13、限位件;2、固定块;21、固定部;211、沉头螺纹孔;212、固定螺丝;22、抬高部;221、导向槽;23、第一连接孔;24、沉头孔;25、卡接部;3、琴箱;4、琴弦;5、收弦板;51、弦孔;52、安装槽;53、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34.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拉弦组件。参照图1与图2,拉弦组件包括连接绳1和固定块2。琴箱3水平放置,连接绳1和固定块2均安装在琴箱3的尾端。
36.固定块2包括一体设置的固定部21和抬高部22。固定部21安装在琴箱3尾部的侧壁上,固定部21朝向琴箱3的一面与琴箱3尾端的侧壁相贴合,固定部21的上表面与琴箱3的上表面平齐。
37.固定部21的底端背离琴箱3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沉头螺纹孔211,沉头螺纹孔211沿固定块2朝向琴箱3的方向将固定部21贯穿。沉头螺纹孔211中设置有固定螺丝212,固定螺丝212穿过沉头螺纹孔211后将固定部21与琴箱3固定连接。
38.抬高部22位于固定部21的正上方,抬高部22的下表面与固定部21的上表面相贴合。
39.连接绳1的一端安装在固定块2上,连接绳1的另一端与琴弦4安装在一起,连接绳1将琴弦4拉向固定块2的顶端。
40.固定块2的顶端高度高于琴箱3上表面的高度。连接绳1将琴弦4拉向固定块2的顶端时,连接绳1相对于琴箱3表面的倾斜程度减小,即连接绳1与琴箱3上表面之间夹角的角度减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琴弦4通过琴码对琴箱3上表面施加的作用力,减少了琴箱3表面承受过大压力导致琴箱3表面塌陷的情况,改善了相关技术中的拉弦板对琴弦4进行固定时,琴弦4会通过琴码对琴箱3的表面施加较大的压力,从而影响到琴的音质和音量的问题。
41.固定块2通过两个固定螺丝212固定在琴箱3的侧壁上,使琴箱3的侧壁代替琴箱3的上表面承受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固定块2与琴箱3上表面之间的作用力,从而减少了琴箱3上表面受到作用力后产生的变形。
42.抬高部22为向琴箱3弯折的弧形板状结构,连接绳1沿抬高部22的外侧面搭设至抬高部22的顶端。
43.弧形的抬高部22能够使连接绳1与固定块2之间的接触更加平滑,从而减少了连接绳1与固定块2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磨损。
44.抬高部22背离琴箱3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绳1适配的导向槽221。导向槽221向上延伸至抬高部22的顶端。连接绳1搭接在抬高部22表面的部分均嵌入导向槽221中。
45.导向槽221对连接绳1形成了一定的限制,减少了连接绳1从抬高部22的两侧滑脱的情况
46.参照图1与图2,固定块2上竖直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3。第一连接孔23与导向槽221连通。第一连接孔23依次将抬高部22和固定部21贯穿,连接绳1的下端穿过第一连接孔23后从固定部21的底端伸出。
47.固定部21的下表面开设有沉头孔24,沉头孔24与第一连接孔23同轴设置。连接绳1穿过第一连接孔23的一端固接有第一限位块11,第一限位块11与沉头孔24适配,连接绳1受到来自琴弦4的拉力后,第一限位块11的上表面与沉头孔24的顶壁抵接。
48.第一限位块11对连接绳1进行了限制,使连接绳1固接有第一限位块11的一端无法通过第一连接孔23。
49.参照图1与图2,固定块2还包括卡接部25。卡接部25一体设置在抬高部22朝向琴箱3的一侧。卡接部25的下表面与琴箱3的上表面相贴。卡接部25在一定程度上对固定块2进行了限制,增加了固定块2与琴箱3之间的稳定性。
50.参照图1和图3,拉弦组件还包括收弦板5。收弦板5上沿收弦板5的边缘开设有三个弦孔51,三个弦孔51与琴上的三根琴弦4一一对应,且琴弦4穿设固定在弦孔51内。收弦板5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52,安装槽52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53,第二连接孔53将安装槽52与外界连通。
51.连接绳1远离固定块2的一端穿过第二连接孔53伸入安装槽52内。连接绳1伸入安装槽52内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套筒状的第二限位块12,在琴弦4的拉力下,第二限位块12的外壁与安装槽52的内壁紧紧抵接在安装槽52与第二连接孔53连通的位置处。
52.第二限位块12对连接绳1进行了限制,使得连接绳1无法从第二连接孔53脱离,且使用者可以拧下第二限位块12来对连接绳1进行拆卸和更换。
53.设置在琴弦4与连接绳1之间的收弦板5能够对琴弦4的振动进行一定程度的缓冲,从而削弱了三根琴弦4带动连接绳1产生的不规律振动,进而减少了连接绳1的振动传递到琴箱3后而产生的杂音。
54.参照图1和图3,收弦板5为三角状,收弦板5的三个弦孔51沿收弦板5的一边均匀开设。第二连接孔53远离弦孔51的孔口位于收弦板5远离弦孔51的侧壁上。收弦板5的边缘设置为向收弦板5中心凹陷的弧形,减轻了收弦板5的重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由于收弦板5重量过大对琴弦4振动产生的影响。
55.弦孔51在收弦板5的厚度方向上呈弧形开设,且弦孔51的内壁靠近琴弦4的一侧与收弦板5的上表面连接更加平滑,从而减少了琴弦4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磨损。
5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新型拉弦组件的实施原理为:在将拉弦组件安装好后,连接绳1与琴箱3上表面之间夹角角度减小,从而使琴弦4在同样的松紧程度下通过琴码对琴箱3上表面施加的作用力减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琴的音质和音量。
57.琴在使用的过程中,收弦板5能够对琴弦4的振动进行一定的缓冲,削弱了琴弦4带动连接绳1产生的振动,从而减少了由于连接绳1振动产生的杂音,使得琴的音质得到一定的提升。
58.弧形的抬高部22使得连接绳1与固定部21之间连接相对平滑,减少了连接绳1与固定块2的磨损,从而增加了连接绳1与固定块2的使用寿命。
5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