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缝对接数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3856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缝对接数码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饰照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缝对接数码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照明设计过程中,照明设计如果采用的泛光照明设计手法,那么在照明灯具的安装上,需要在建筑的外墙立面上安装很多灯具;然而问题就来了,这样的做法,导致建筑的外墙立面上的灯具裸露在建筑表面,或者是直接安装在建筑立面上的支架上,及时部分的照明灯具进行了隐弊安装,但也是只能保证看不到局部的灯具。这样一来,很容易影响了一栋大楼的外部形象,大部分的建筑楼体照明中,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长久发展的话,就会影响建筑照明的全局环境。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繁琐的布线和施工安装方便的无缝对接数码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缝对接数码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施工布线繁琐和安装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缝对接数码管,包括安装板、螺纹孔、PE灯罩、凸台、凹台、电源连接头、灯板、LED灯和U形卡扣,所述螺纹孔设置在凸台和凹台上,所述PE灯罩安装在安装板的顶侧面上,所述电源连接头设置在安装板的底侧面上,且连接头设置有两处且左右对称,所述灯板设在安装板的顶侧面上,且灯板的顶侧面上安装有LED灯,所述U形卡扣设置在PE灯罩底部。

优选的,所述PE灯罩通过U形卡扣固定在安装板的顶侧面上。

优选的,所述LED灯均匀布置在灯板的顶侧面上,且LED灯与电源连接头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灯板上设有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多个该种数码管的凸台与凹台的尺寸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无缝对接数码管,通过凸台与凹台配合,可实现多个无缝对接数码管的串接,PE灯罩通过U形卡扣固定在安装板的顶侧面上,方便PE灯罩的安装与更换,同时该种无缝对接数码管采用DCV供电,降低电源线上的压降,从而增加无缝对接数码管的串接数量,设置有电源连接头方便电路的串接,是一种布线简单且施工安装方便的无缝对接数码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安装板-1;螺纹孔-2;PE灯罩-3;凸台-4;凹台-5;电源连接头-6;灯板-7;LED灯-8;U形卡扣-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缝对接数码管,包括安装板1、螺纹孔2、PE灯罩3、凸台4、凹台5、电源连接头6、灯板7、LED灯8和U形卡扣9,螺纹孔2设置在凸台4和凹台5上,PE灯罩3安装在安装板1的顶侧面上,电源连接头6设置在安装板1的底侧面上,且连接头6设置有两处且左右对称,灯板7设在安装板1的顶侧面上,且灯板7的顶侧面上安装有LED灯8,U形卡扣9设置在PE灯罩3底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PE灯罩3通过U形卡扣9固定在安装板1的顶侧面上,方便PE灯罩3的安装与更换;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LED灯8均匀布置在灯板7的顶侧面上,且LED灯8与电源连接头6相连接,保证该种无缝对接数码管具有均匀的亮度,同时通过电源连接头6对LED灯8提供电能;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灯板7上设有螺纹孔,使用螺栓将灯板7固定在安装板1的顶侧面上;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多个该种数码管的凸台4与凹台5的尺寸一致,保证该种无缝对接数码管互换性的同时,可使用螺栓将凸台4与凹台5结合从而实现无缝连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一种无缝对接数码管时,首先需对整个一种无缝对接数码管有一个结构上的了解,在使用时,能够更加便捷的进行使用,首先取两个该种数码管,将第一个数码管的凸台4与第二个数码管的凹台5相结合,使用螺栓安装在螺纹孔2上实现凸台4与凹台5的固定,从而实现两个无缝对接数码管的固定,此时将两个数码管上相靠近的电源连接头6连接,可实现两个无缝对接数码管的线路连接,依次类推可将多个无缝对接数码管的串接,同时该种无缝对接数码管采用DC48V供电,降低电源线上的压降,从而增加无缝对接数码管的串接数量,将首末两端上的电源连接头6与相应的线路连接,从而实现对该种无缝对接数码管的使用。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