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灯。
背景技术:
LED灯,尤其是大功率LED灯通常由多个均匀排布的LED灯珠组成,多个LED灯珠共同发光用于照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多个LED灯珠的发光有可能导致LED灯所发出光线的亮度分布不均匀,从而造成眩光现象,引起视觉上的不舒适、降低可见度。
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LED灯发生眩光现象,通常在LED灯的前端设置透镜作为灯罩,通过使多个LED灯珠发出的光线穿过透镜后射出至外界。光线穿过透镜后变得柔和,减少了眩光现象的产生。但是,光线经透镜后,一部分光能转化成了热能,降低了LED灯的出光率;另外,透镜一般会阻隔LED灯内外部的空气交换,从而影响LED灯的散热,破坏LED灯的性能,降低LED灯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的LED灯无法同时解决眩光现象和出光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灯,包括:灯板,所述灯板的板面上固定设有LED灯珠;反光罩,所述反光罩的轴向一端封闭,轴向另一端具有使反射光线射出的开口;所述灯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反光罩;所述板面面向所述反光罩的内表面,且与所述反光罩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可选的,所述板面面向所述中心轴线或背向所述中心轴线。
可选的,所述板面面向所述中心轴线;所述LED灯还包括:反射镜片,所述反射镜片固定设置于所述板面,沿所述径向方向,所述反射镜片位于所述LED灯珠的径向内侧。
可选的,所述板面背向所述中心轴线;所述LED灯还包括:反射镜片,所述反射镜片固定设置于所述板面,沿所述径向方向,所述反射镜片位于所述LED灯珠的径向外侧。
可选的,所述反光罩的内周面为球面。
可选的,所述开口为圆形,所述灯板为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的圆环。
可选的,沿周向方向,所述LED灯珠均匀的设置于所述灯板。
可选的,所述板面与所述中心轴线的夹角在30°至45°之间。
可选的,所述板面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角度可调。
可选的,所述灯板可活动的固定设置于所述反光罩。
可选的,所述灯板包括基板和安装部,所述基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反光罩;所述安装部具有所述板面,且所述安装部相对所述基板角度可调。
可选的,沿径向方向,所述灯板的宽度与所述开口的直径之比在1:20至1:5之间。
可选的,所述开口的直径在5cm至30cm之间。
可选的,所述反光罩的内周面上固定设置有反光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技术方案的LED灯,通过设置反光罩和固定设置于反光罩的灯板,灯板上设有LED灯珠,LED灯珠的光线能够发射至反光罩的内周面,经反射后从反光罩的开口中射出。相较于LED灯珠直接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从开口中射出的光线相对更加柔和,亮度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消除或减缓眩光现象;另外,本技术方案在LED灯的前端不设置透镜作为灯罩,因而不会阻挡光线的射出,不会在较大程度上降低LED的出光率,不会影响LED灯的散热。
另外,由于板面面向反光罩的内表面,且与反光罩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相较于板面垂直于中心轴线的情形(此时,LED灯珠沿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的轴向照射至反光罩,光线集中于反光罩的周边区域即靠近灯板的区域,无法在较大程度上利用反光罩,导致出光率低),设置于板面上的LED灯珠所发出的光线能够照射更广的范围,从而增大了反光罩的利用率,提高出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LED灯中灯板与反光罩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LED灯正面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A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LED灯正面剖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B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图2,一种LED灯100,包括:用于发射光线的灯板10和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光罩20。其中,灯板10具有板面11,板面11上固定设有LED灯珠30,LED灯珠30的光线从所述板面11上射出;反光罩20具有中心轴线aa,其轴向一端封闭,轴向另一端具有开口21,经反光罩20反射后的光线从所述开口21射出至外界,以提供照明。
本实施例中,灯板10固定设置于反光罩20,并使灯板的板面11面向反光罩20的内表面。而且,板面11还面向中心轴线aa,且与中心轴线aa之间形成夹角β,其中,夹角β为锐角。
LED灯珠30发光时,LED灯珠30所发出的光线能够照射至反光罩20的内表面,并发生反射;光线被反射后,从所述开口21中射出,实现照明。相较于LED灯珠30直接发出的光线,经反射的光线相对更加柔和,亮度分布更加均匀,从而能够消除或缓解眩光现象。由于LED灯100并未设置灯罩,因而不会阻挡光线向外射出,也不会阻隔LED灯100内外部的空气交换,从而不会影响LED灯100的散热,不会降低使用寿命。
此外,由于板面11还面向中心轴线aa,且与中心轴线aa之间形成锐角。相较于板面11垂直于中心轴线aa的情形(此时,LED灯珠沿与所述中心轴线aa平行的轴向照射至反光罩,光线集中于反光罩的周边区域,即靠近灯板11的区域,无法在较大程度上利用反光罩,导致出光率低),设置于板面11上的LED灯珠30所发出的光线能够照射更广的范围(如图2所示中虚线所示,从反光罩的周边区域至中心区域即所述中心轴线aa附近区域,均能够被LED灯珠所照射),从而增大了反光罩20的利用率,提高出光率。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灯板10位于开口21位置处、固定设置于反光罩20的轴向一端。在其他变形例中,灯板10还可以固定设置于反光罩20的内周面上,并使板面11背向所述开口21。
参照图1,结合图2、图3,LED灯100还包括:反射镜片40,反射镜片40固定设置在灯板10上,且位于灯板10沿径向方向的内侧一端,使得反射镜片40位于LED灯珠30、中心轴线aa之间。
反射镜片40的作用在于:阻止LED灯珠30所发出的光线直接从开口21中射出,并将照射至反射镜片40的光线反射至反光罩20的内周面(如图3中虚线所示为光线经反射镜片40反射后的路径)。一方面,能够避免未经反射的光线因直接射出而造成眩光现象;另一方面,从开口21直接射出的光线的方向往往接近于径向方向,此部分光线对实际所起到的照明效果通常较小,反射镜片40将此部分光线反射至反光罩20的内周面,经反光罩20的内周面反射后,从开口21射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光线控制在特定范围内,减少光线的损失,提高出光效率。
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反光罩20的内周面具体为球面或者弧面,开口21为圆形形状。相应的,灯板10为圆环形状,与所述开口21相对设置,固定设置在反光罩20的轴向一端,从图1可见,所述圆环状的灯板10整体设置靠近于开口21。其中,板面11上设有多个LED灯珠30,多个LED灯珠30沿周向方向均匀的设置在所述灯板10上。因此,能够使从开口21射出的光线在各个位置都比较均匀,提升照明效果。
在其他变形例中,灯板也可以如此设置:使LED灯包括多个较短的灯板,多个灯板沿周向排列而围成圆环形状,且均固定设置在反光罩具有开口的轴向一端;其中,灯板上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LED灯珠。
另外,反光罩的内周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椭圆球面,或由多个平面依次相邻而拼接出的内周面。此时,开口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形调整为椭圆形状,或多边形形状。相应的,灯板的形状也可以根据开口的形状做出具体的调整。
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利用反光罩20的内周面,提高LED灯100的出光率,可选的,使板面11与中心轴线aa的夹角β控制在30°至45°之间。此时,LED灯珠30所发出的光能够直接照射至反光罩20内周面的中心区域(靠近中心轴线)和周边区域(远离中心轴线),从而提高出光率。
LED灯100的出光率不仅和板面11、中心轴线aa之间的夹角β有关,还与反光罩20的内周面的具体形状以及内周面不同区域上的反光性能有关。根据内周面的具体形状及反光性能,需要调整夹角β的具体角度,以使LED灯100具有最高的出光率。
因此,将灯板10设计为:使板面11与中心轴线aa之间角度可调。当所述灯板10安装至不同形状或不同反光性能的反光罩20时,通过调整板面11、中心轴线aa之间的夹角β,提高LED灯的出光率。
使板面11与中心轴线aa之间角度可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使灯板10可活动的连接于反光罩20,通过调节灯板10,以调整板面11与中心轴线aa之间的夹角β;或者,使灯板10包括基板和安装部,基板用于固定设置在反光罩20上,板面11设置在安装部上,安装部与基板之间角度可调,从而通过调节安装部与基板之间角度,实现板面11与中心轴线aa之间的夹角β的调整。
继续参照图2,沿径向方向,灯板10具有宽度L1,开口21具有直径L2,使L1、L2满足:1:20≤L1:L2≤1:5。研究表明,当L1、L2之间小于1:20时,则会因为开口21相对较大,导致光线不能被集中,严重影响照明效果;当L1、L2之间比值大于1:5时,则会因为开口21相对较小,减弱反光罩20内外部的空气交换,影响LED灯的散热,降低LED灯的寿命。具体的,L1可选在1cm至1.5cm之间,L2可选在5cm至30cm之间。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反光罩20的内周面上固定设置反光片,以提高反光性能,提高出光率。
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4、图5,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板面11背向中心轴线aa。其中,板面11与中心轴线aa之间形成夹角β,且夹角β为锐角。
由于板面11背向中心轴线aa,且与中心轴线aa之间形成锐角。LED灯珠30所发出的光线直接照射反光罩20的周边区域,经反光罩20的内周面反射后,光线照向反光罩20的中间区域(如图4、图5虚线m、n所示),此时,光线的照射方向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因此,同样能够增大反光罩20的利用率,从而提高LED灯100的出光率。
本实施例中,LED灯珠30所发射的光线不会从开口21中直接射出,因而能够避免光线直接射出而造成眩光现象,同时,也能够避免因光线直接射出而无法将光线控制在特定范围内,造成光线的损失。
继续参照图4、图5,LED灯100还包括:反射镜片40,反射镜片40固定设置在灯板10上,且沿径向方向,反射镜片40位于LED灯珠30的外侧,使得LED灯珠30位于反射镜片40、中心轴线aa之间。
反射镜片40的作用在于:将LED灯珠30发出的光线反射至反光罩20的中间区域(如图4、图5虚线n所示)。其目的同样在于使光线的照射方向与第一实施例类似,以增大反光罩20的利用率,提高LED灯100的出光率。
相较于反光罩20的内周面,反射镜片40为平面且面积较小,适于独立生产制造,相对容易制造出反光性能更为优良的反射镜片40,从而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反射LED灯珠30的光线,减缓或避免光线因被吸收而损失,降低LED灯的出光率。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