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PAR(Parabolic Aluminum Reflector,碗碟状铝反射)灯结构。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的基本结构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芯片,用银胶或白胶固化到支架上,然后用银线或金线连接芯片和电路板,然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最后安装外壳,所以LED灯的抗震性能好。运用领域涉及到手机、台灯、家电等日常家电和机械生产方面。目前在照明领域,LED灯因具有节能、高光效、长寿命、启动快等优点,已经越来越广泛应用到道路照明、室内照明、景观照明、背光照明和汽车灯光等方面。
目前玻璃PAR灯主要为金卤灯,LED光源很少被应用到PAR灯中,目前仅有的LED光源玻璃PAR灯内部都有一个反射杯,而该反射杯又要散热,又要结合配光,电镀面积较大,对该反射杯的要求较高,金属的电镀对环境的污染较严重,综合成本相对较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减少使用电镀工艺的LED光源PAR灯结构。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玻璃PAR灯结构,包括:玻璃灯体,具有喇叭状的第一开口及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位置上的管状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壁具有光反射层;
玻璃罩,所述玻璃罩固定设置在所述玻璃灯体上,并覆盖第一开口;
灯头,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上;
散热结构,具有一对应所述第二开口的管状区段及一第二区段,所述散热结构通过所述管状区段由所述腔体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口内,并使所述第二区段留在所述腔体中;
灯板,用以固定发光器件,所述灯板水平的固定在所述第二区段顶部;
驱动电源,固定在所述管状区段内,并与所述灯头及所述发光器件电连接。
较佳的,上述玻璃PAR灯结构中,所述管状区段与所述第二开口内壁之间具有导热胶。
较佳的,上述玻璃PAR灯结构中,由铝板旋压或者冲压形成所述管状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
较佳的,上述玻璃PAR灯结构中,所述光反射层为真空镀膜。
较佳的,上述玻璃PAR灯结构中,所述灯板通过螺钉或者铆钉固定在所述第二区段顶部。
较佳的,上述玻璃PAR灯结构中,所述发光器件为单颗COB(chip On board,贴片式LED)灯珠或者单颗SMD灯珠;或者
多个所述SMD灯珠成圆周排列,或者;
多个所述SMD灯珠成矩阵排列,或者;
多个所述SMD灯珠无规则排列。
较佳的,上述玻璃PAR灯结构中,所述第二区段对应喇叭状的所述第一开口,成喇叭状,所述喇叭状的第二区段与所述玻璃灯体之间具有导热胶,或者;
所述第二区段与所述管状区段形状相同。
较佳的,上述玻璃PAR灯结构中,还包括一第一铝板,所述第一铝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区段顶部;
所述第二区段成喇叭状时所述第一铝板由一独立的铝板冲压形成,并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区段顶部;
所述第二区段与所述管状区段形状相同时,由同一铝板旋压形成所述管状区段、所述第二区段及所述第一铝板。
较佳的,上述玻璃PAR灯结构中,所述第一铝板与所述第二区段连接处设置有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与所述第一铝板形成与所述灯板形状适配的容槽,所述灯板固定于所述容槽内且所述灯板背面与所述第一铝板贴合。
较佳的,上述玻璃PAR灯结构中,所述散热结构内填充有导热胶。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与现有的LED光源玻璃PAR灯相比,由于不再采用反射杯,减少了反射杯旋压和电镀工艺的成本及消耗,有效的利用现有玻璃灯体内部的光反射层来达到光学要求,同时还更有效的将电源腔体的空间利用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并未按照比例绘制相关部件,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玻璃PAR灯结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散热结构具有喇叭状第二区段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散热结构具有与管状区段相同形状的第二区段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玻璃PAR灯结构,包括:
玻璃灯体1,具有喇叭状的第一开口9及与第一开口9相对位置上的管状的第二开口10,第一开口9与第二开口10之间形成腔体11,腔体11内壁具有光反射层12;
玻璃罩2,玻璃罩2固定设置在玻璃灯体1上,并覆盖第一开口9;
灯头6,连接在第二开口10上;
散热结构3,具有一对应第二开口10的管状区段13及一第二区段14,散热结构3通过管状区段13由腔体连接至第二开口10内,并使第二区段14留在腔体11中;
灯板7,用以固定发光器件8,灯板7水平的固定在第二区段14顶部;
驱动电源5,固定在管状区段13内,并与灯头6及发光器件8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利用玻璃灯体1上位于喇叭状的第一开口9对应区段内壁的光反射层12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反射杯对光源进行配光,从而减少了反射杯的成形及电镀工艺的成本及消耗,并且现有的PAR灯的玻璃灯体内壁本身就具有光反射层,因此无需增加额外的配光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管状区段13与第二开口10内壁之间具有导热胶16。
上述技术方案中驱动电源5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结构传递给具有高导热系数的导热胶16,再通过导热胶16将热量传递到玻璃灯体1,有玻璃灯体将1热量扩算至周围空气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由铝板旋压或者冲压形成管状区段13和第二区段14。
金属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以及较小的密度,用其制成散热结构3,可在实现高效率热量传递的同时降低整个PAR灯的重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光反射层12内表面镀膜,设置在玻璃灯体1上的镀膜可起到配光的效果。较优的,可于玻璃灯体1成形时,于喇叭状的第一开口9对应的区段的内壁形成适应配光功能的结构,如螺旋结构,蜂窝结构等。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灯板7通过螺钉或者铆钉固定在第二区段14顶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发光器件8为单颗COB灯珠或单颗高功率SMD灯珠;或者
多个SMD灯珠成圆周排列,或者;
多个SMD灯珠成矩阵排列,或者;
多个SMD灯珠无规则排列。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区段14对应喇叭状的第一开口9,成喇叭状,喇叭状的第二区段14与玻璃灯体1之间具有导热胶16,或者;
第二区段14与管状区段13形状相同。
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一第一铝板4,第一铝板4设置于所述第二区段14顶部;
第二区段14成喇叭状时第一铝板4由一独立的铝板冲压形成,并过盈配合连接第二区段14顶部;
第二区段14与管状区段13形状相同时,由同一铝板旋压形成管状区段13、第二区段14及第一铝板4。
如图2所示,第一铝板4与第二区段13连接处设置有环形凸缘,环形凸缘与第一铝板4形成与灯板7形状适配的容槽15,灯板7固定于容槽15内且灯板7背面与第一铝板4贴合。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容槽15,使灯板7于三面接触散热结构3,从而有利于将灯板7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结构3传递至玻璃灯体1。
如图2所示,散热结构3内填充有导热胶16。驱动电源5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胶16传递给散热结构3,由于散热结构3与玻璃灯体1之间也具有导热胶16,因此热量随后由散热结构3与玻璃灯体1之间的导热胶16传递至玻璃灯体1,再通过玻璃灯体1将热量扩散至周围的空气中。
安装该玻璃PAR灯时,先将散热结构3粘在玻璃灯体1上,在管状区段13与第二开口10内壁之间灌导热胶16,通过螺钉或铆钉将灯板11固定散热结构3的第二区段14顶部上,然后在散热结构3的管状区段13内装驱动电源5,焊接连接灯板7的直流导线。直流导线焊接完成后,于散热结构3内填充导热胶16,待导热胶16固化后,焊接灯头6与驱动电源5之间的交流导线,并安装灯头6至第二开口10,最后粘接玻璃罩2至第一开口9,完成整灯组装。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各种变化例,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