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手电筒为载体的定位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的手电筒大都只具备照明功能,在外出携带时不能准确预估续航时间,经常发生实际使用时间比预期时间短,而影响行程。对于一些野外或者特殊行业而言,在危险来临之际,仅可作为武器使用,不能与外界及时通信,更不能起到求救报警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手电筒为载体的定位终端,以解决现有手电筒功能单一,不具备定位求救功能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以手电筒为载体的定位终端,其包括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分别与充电电路、按键延时电路、电源模块、振动传感器和通信模块相连接;电源模块与振动传感器相连;通信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GSM/GPRS协议栈、基带处理器和射频电路,通信模块分别与GPS定位单元和上位机相连,其中通信模块通过UART接口与GPS定位单元相连;按键延时电路包括电位器、定时器和设于手电外壳上的按键;电位器与定时器上的高电平VCC端相连,按键与定时器上的TRI触发引脚相连接。
优选地,微控制器通过总线与充电电路连接;充电电路包括调压电路、指示电路和与调压电路相连的恒流电路。
优选地,微控制器为单片机微处理器。
优选地,通信模块的对外接口为RS232。
优选地,通信模块通过GSM网络和GPS服务器与上位机相连。
优选地,上位机包括手机、电脑或平板。
优选地,定时器为555定时器,定位器为100K。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以手电筒为载体的定位终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电源模块内的电压检测IC,实时监测电池电压,并将电池电压传送到单片机微处理器中,并通过通信模块发送到上位机,告知用户及时充电;对于一些特殊行业,当用户遇到危险时,而手机不能适用或不在的情况下,长按手电筒外壳上的按键2S,触发求救信号,GPS定位单元配合通信模块向上位机发送求救信号,并将使用者的位置信息发送至上位机,以便及时实施救援行动。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手电筒上集合通信模块、GPS定位单元、微控制器和振动传感器,丰富了手电筒的功能,赋予实时定位和紧急求救的功能对于特殊环境内的使用具有很大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以手电筒为载体的定位终端的原理框图。
图2为以手电筒为载体的定位终端按键延时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以手电筒为载体的定位终端充电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方案的手电筒定位终端,其包括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分别与充电电路、按键延时电路、电源模块、振动传感器和通信模块相连接,电源模块与振动传感器相连,通信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GSM/GPRS协议栈、基带处理器和射频电路,通信模块分别与GPS定位单元和上位机相连,其中通信模块通过UART接口与GPS定位单元相连。
振动传感器会实时监测定位手电筒是否处于使用状态,以调整发送数据的频率,达到节能的效果。
通信模块通过网络服务器与上位机相连,上位机包括手机、电脑或平板,微控制器为单片机微处理器,微控制器通过总线与充电电路连接。
参考图2,按键延时电路包括电位器、定时器和设于手电外壳上的按键,电位器与定时器上的高电平VCC端相连,按键与定时器上的TRI触发引脚相连接,在需要发送求救信息时,长按按键2S以上,即可通过通信模块发送求救信号到上位机,按键延时电路的设置可有效避免误按按键,触发求救。
参考图3,充电电路包括调压电路、指示电路和与调压电路相连的恒流电路。充电时,输入直流电压高于所充电池电压即可。
R1、Q1、W1、TL431组成精密调压电路,Q2、W2、R2构成可调恒流电路,Q3、R3、R4、R5、LED为充电指示电路。其中,R1、R2、R3、R4、R5均为电阻,Q1为BD137,W1为滑动变阻器,Q2为BD138,W2为滑动变阻器,Q3为9015。
随着被充电池电压的上升,充电电流将逐渐减小,待电池充满后R4上的压降将降低,从而使Q3截止,LED将熄灭,为保证电池能够充足,在指示灯熄灭后继续充电1—2小时。本充电电路制作简单,元器件易购,充电安全,显示直观,并且不会损坏电池。通过改变W1可以对多节串联电池充电,改变W2可以对充电电流进行大范围调节,便捷实用。
通信模块分别与GPS定位单元和上位机相连;通信模块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GSM/GPRS协议栈、基带处理器和射频电路,通信模块通过UART接口与GPS定位单元相连,通信模块的对外接口为RS232。
下面对本方案的手电筒定位终端的工作流程做如下说明: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一个以上的手电筒同手机端、PC端的互联互通,当用户出现危急情况时,可通过长按手电筒外壳上的按键触发求救信号的发送,单片机微处理器检测到求救信号的触发,向手机端、PC端发出求救信息。同时,根据GPS定位单元实现具体的定位,当GPS信号弱无法完成定位时,GSM/GPRS网络的基站开始定位,手电筒利用与网络服务器的通信协议完成手机端、PC端的用户登录、鉴权以及定位状态信息的上传。
在网络服务器接收到手电筒发送的相关信息后,将手电筒的位置信息以及电量状态信息通过HTTP协议发送到已经绑定注册的上位机APP上,此信息可以通过用户登录的方式登录到服务器,实现对手电筒的电量状态信息以及位置信息的查看,遇到紧急情况,网络服务器端将启动信息推送模式,以短信信息发送给绑定的手机终端上,完成对紧急事务的处理。
手机端和手电筒终端通过网络服务器平台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该桥梁可以接收手电筒的电量状态和位置信息,并按需求向手机端发送信息推送,使手电筒具有报警和紧急求救等功能。
从上述手电筒工作流程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模式不仅适用于手电筒定位,还可适用并应用于多领域的定位,比如需要定位的相关行业的专业服饰或其它设备上,救援工作的相关设备上,甚至各种需求定位的比赛项目上。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手电筒上集合通信模块、GPS定位单元、微控制器和振动传感器,丰富了手电筒的功能,赋予实时定位和紧急求救的功能对于特殊环境内的使用具有很大的意义。
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