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光式光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1503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侧光式光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揭示涉及一种光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侧光式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长条状光源是一般常用的光源,比如圆管形日光灯,而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本质上是点光源,因此如何将点光源转换成线光源一直都是光源产业界的开发重点。

侧光式光源模块包括导光板及设置在导光板的侧边的发光二极管,其中发光二极管可设置于导光板的单侧而形成单侧发光式光源模块,发光二极管也可设置于导光板的双侧而形成双侧发光式光源模块。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台湾专利编号第I239204案「可增进光线焦距范围的线状光源」,其导光棒的出光侧面为锯齿状,缺点是容易于出光侧面产生一线状亮纹,造成出光不均匀,因此需要一种能改善射出光均匀性的侧光式光源装置。

故,有需要提供一种侧光式光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揭示的一种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光式光源装置,其具有良好出光均匀性。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揭示提供一种侧光式光源装置包括一导光棒、一光源模块以及一反光壳体。导光棒为一多边型柱体。导光棒包括一出射面、一相对出射面的反射面以及一连接出射面及反射面的入光侧面,其中导光棒具有多个V型结构设置于反射面上。光源模块朝向入光侧面。反光壳体包覆导光棒且位于导光棒外,对应于出射面处设置有一透光开口。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V型结构凸出于反射面的外表面。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V型结构具有相同仰角。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多个V型结构之间具有多组不同间距。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V型结构的所述多个组不同间距以不规则形态形成不同之间距排列。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透光开口用以使光源模块的光线经过而直接射出外面。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反光壳体的透光开口的边缘与导光棒的出射面的边缘以及反射面的边缘连接在一起。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光源组件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包括多个定位孔,反光壳体包括多个插置于所述多个定位孔的定位销,用以将印刷电路板固定于反光壳体上。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出射面是一平面。

综上所述,在本揭示实施例中,由于反光壳体包覆导光棒且位于导光棒外,因此可增加反射光效率,进而使出光均匀。V型结构设置于反射面上可达到出光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侧光式光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显示根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侧光式光源装置的侧视图;以及

图3显示根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导光棒的反射面及V型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揭示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将特举本揭示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再者,本揭示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顶、底、前、后、左、右、内、外、侧层、周围、中央、水平、横向、垂直、纵向、轴向、径向、最上层或最下层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揭示,而非用以限制本揭示。

请参阅图1及图2,本揭示实施例的侧光式光源装置10包括一导光棒100、一光源模块200以及一反光壳体300。导光棒100为一多边型柱体。导光棒100包括一出射面110、一相对出射面110的反射面120以及一连接出射面110及反射面120的入光侧面1300,其中导光棒100具有多个V型结构122设置于反射面120上。光源模块200朝向入光侧面130。反光壳体300包覆导光棒100且位于导光棒100外,对应于出射面110处设置有一透光开口310。侧光式光源装置10例如可为接触式影像感测模块(contact image sensor (CIS)module)的光源装置。由于反光壳体300包覆导光棒100且位于导光棒100外,因此可增加反射光效率,进而使出光均匀。V型结构122设置于反射面120上可简化导光棒100的开模方式及达到出光均匀。

在本揭示实施例中,导光棒100的材质选自光学级压克力、高分子碳化物、玻璃、塑料及石英所组成的群组。塑料的材质包括聚甲基丙烯酸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或光学橡胶(optical rubber)。

在本揭示的实施例中,光源模块200包括一印刷电路板210及设置于印刷电路板210的一光源组件220。光源组件220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可为单别型式LED或复合型式LED。例如发光二极管可包括一发出红、绿、蓝、或白光的彩色发光二极管、一发出紫外光(UV)的紫外光发光二极管或一发出红外光(IR)的红外光发光二极管。印刷电路板210包括多个定位孔212,反光壳体300包括多个插置于所述多个定位孔212的定位销312,用以将印刷电路板210固定于反光壳体300上。

请参阅图2,在本揭示的实施例中,透光开口310用以使光源模块200的光线L经过而直接射出外面。透光开口310的一侧没有设置一反射板,反光壳体300的透光开口310的边缘与导光棒100的出射面110的边缘以及反射面120的边缘连接在一起,使光线L可直接射出透光开口310。在本揭示的实施例中,出射面110是一平面,可使出光均匀,因其不会于出射面110产生一线状亮纹,而造成出光不均匀。具体而言,光源模块200的光线L先经反射面110及V型结构122的反射及折射作用,再通过反光壳体300的反射及折射作用后,最后才从出射面110射出。通过反光壳体300的设置,可增加反射光效率,进而使出光均匀。通过V型结构122的设置可达到均匀输出光线L的效果。

请参阅图3,在本揭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V型结构122凸出于反射面120的外表面。所述多个V型结构122具有相同仰角。本实施例中,将仰角定义为V型结构122与反射面120的外表面所成的角度。每一所述多个V型结构122之间具有多组不同间距124、126,且所述多个组不同间距124、126以不规则形态形成不同之间距排列。利用固定的V型结构122在多组不同间距124、126中达到出光均匀。

综上所述,在本揭示实施例中,由于反光壳体300包覆导光棒100且位于导光棒100外,因此可增加反射光效率,进而使出光均匀。V型结构122设置于反射面120上可简化导光棒100的开模方式及达到出光均匀。

以上仅是本揭示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揭示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所述多个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揭示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