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个不同方向亮灯的太阳能LED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7984发布日期:2018-07-05 01:08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个不同方向亮灯的太阳能LED灯。



背景技术:

随着地球能源的枯竭以及环境的污染,节能观念已经深入人心,LED灯由于具有功率小、耗电低、亮度大等优点而使得其应用变得日渐广泛,同时,由于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的绿色能源,也使得太阳能LED灯倍受青睐。目前,现有的太阳能LED的发光方向是固定的,其要么为发散式的全方向发光,要么为固定某一面进行发光,其并不能根据需要将光线照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多个不同方向亮灯的太阳能LED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多个不同方向亮灯的太阳能LED灯,所述太阳能LED灯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外壳、内壳、底板、以及透光罩,外壳与内壳之间设置有太阳能板,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可充电电池的电池座,且底板上还设置有具有多个LED灯珠的电路板,每一LED灯珠上盖合有一反光杯或导光罩,各反光杯或导光罩的开口朝向各不相同。

进一步地,各反光杯或导光罩的开口一端连接有一透光体。

优选地,所述的底板与所述内壳之间的连接为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电路板卡接于所述底板上。

较佳地,所述的可充电电池为可充电锂电池。

优选地,所述反光杯或导光罩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且与电路板的连接为可转动连接。

较佳地,所述的电路板上设置有两个LED灯珠,两反光杯或导光罩的开口分别朝向LED灯具的上下两侧,其中一透光体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部,另一透光体位于所述透光罩内;其中,设置于外壳顶部的透光体整体呈火焰形,位于透光罩内的透光体整体呈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LED灯,其可根据需要切换不同的亮灯方向,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可很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太阳能LED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号为:1-外壳,2-内壳,3-底板,4-透光罩,5-太阳能板,6-可充电电池,7-电池座,8-电路板,9-反光杯或导光罩,10-透光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1所示,一种具有多个不同方向亮灯的太阳能LED灯,所述太阳能LED灯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外壳1、内壳2、底板3、以及透光罩4,外壳与内壳之间设置有太阳能板5,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可充电电池6的电池座7,且底板上还设置有具有多个LED灯珠的电路板8,每一LED灯珠上盖合有一反光杯或导光罩9,各反光杯或导光罩的开口朝向各不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板与所述内壳之间的连接为可转动连接;所述反光杯或导光罩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且与电路板的连接为可转动连接。通过上述的可转动连接设置,可使得根据需要调整反光杯或导光罩的开口朝向,从而使得LED灯的发光方向可根据需要调整,也就是说,其通过反光杯或导光罩的开口朝向来改变灯具的发光方向,从而实现可根据需要切换太阳能LED灯不同的亮灯方向。

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各反光杯或导光罩的开口一端连接有一透光体10,以增强灯具的发光效果。

在其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路板优选通过卡接于所述底板上;而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则优选为可充电锂电池。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路板上设置有两个LED灯珠,两反光杯或导光罩的开口分别朝向LED灯具的上下两侧,相适配地,透光体也设置有两个,其中一透光体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部,另一透光体位于所述透光罩内;其中,设置于外壳顶部的透光体整体呈火焰形,而位于透光罩内的透光体整体呈圆柱形,如附图1所示。另外,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外壳的顶部为开口结构,以使得太阳光可以从开口照射到太阳能板上,以便于为可充电锂电池进行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LED灯珠的数量以及反光杯或导光罩的开口朝向仅为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设置,在实在应用中,LED灯珠的数量以及反光杯或导光罩的开口朝向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如LED灯珠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反光杯或导光罩的开口朝向分别朝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此时电路板可由两个相互垂直的子电路板构成,每一子电路板上设置的LED灯珠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子电路板上设置的LED灯珠上对应的反光杯或导光罩的开口朝向上下两侧,而另外一子电路板上设置的LED灯珠上对应的反光杯或导光罩的开口则朝向左右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LED灯,其可根据需要切换不同的亮灯方向,从而可很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并且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现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