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结构新型LED霓虹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5006发布日期:2018-11-02 22:33阅读:26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分体式结构新型LED霓虹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霓虹灯桌上饰品,一般是采用玻璃烧制或PVC(乳化光条)软灯条弯制而成,其外观粗造,且不容易定型。并且造型本体与底座连在一起不可分体,从而给包装、运输及使用都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结构新型LED霓虹灯,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霓虹灯桌上饰品造型本体与底座连在一起不可分体导致给包装、运输及使用都带来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分体式结构新型LED霓虹灯,包括有底座以及本体;该底座内设置有电源,底座上凹设有插接孔,插接孔内设置有导电体,该导电体连接电源;该本体包括有灯壳和设置于灯壳内的灯带,灯壳的下端具有插接部,该插接部可插拔地插装在插接孔内,插接部上设置有导通件,该导通件与灯带导通连接,且导通件与导电体接触导通。

优选的,所述电源为AA电池、USB或驱动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导通件为金属柱、金属片或弹簧。

优选的,所述底座内设置有DC插座或USB插座,该DC插座或USB插座外露于底座并与导电体导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开关,该开关连接电源和导电体之间。

优选的,所述灯壳包括有造型前盖和造型后盖,该造型后盖与造型前盖拼合固定在一起,该灯带夹设于造型前盖和造型后盖之间。

优选的,所述造型前盖和造型后盖均为塑料注塑件。

优选的,所述灯带上的LED灯珠为单色光或多色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将插接部可插拔地插装在插接孔内,并配合导通件与导电体接触导通,实现了本体与底座的可分体式连接,可根据需要进行拆装,从而给包装、运输及使用都带来很大的便利性。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底座 11、插接孔

20、本体 21、灯壳

211、造型前盖 212、造型后盖

22、灯带 23、导通件

201、插接部 30、电源

31、DC插座或USB插座 32、电池箱

33、电池盖 40、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底座10以及本体20。

该底座10内设置有电源30,底座10上凹设有插接孔11,插接孔12内设置有导电体(图中未示),该导电体连接电源30;所述电源30为AA电池、USB或驱动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内设置有DC插座或USB插座31,该DC插座或USB插座31外露于底座10并与导电体导通连接,所述底座10内设置有开关40,该开关40连接电源30和导电体之间,底座10内还设置有电池箱32,正对该电池箱32还设置有电池盖33,以便安装AA电池。

该本体20包括有灯壳21和设置于灯壳21内的灯带22,灯壳21的下端具有插接部201,该插接部201可插拔地插装在插接孔11内,插接部201上设置有导通件23,该导通件23与灯带22导通连接,且导通件23与导电体接触导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通件23为金属柱、金属片或弹簧。所述灯壳21包括有造型前盖211和造型后盖212,该造型后盖212与造型前盖211拼合固定在一起,其通过超合或粘接固定,该灯带22夹设于造型前盖211和造型后盖212之间。并且,所述造型前盖211和造型后盖212均为塑料注塑件,所述灯带22上的LED灯珠为单色光或多色光,使产品色彩更丰富,具有可变性及动感。

详述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时,产品采用低压供电,使用AA电池、USB、驱动器三种供电方式任何一种或两种及三种方式供电,当插接部201插入插接孔11内后,导通件23与导电体接触导通,此时按下开关40,电源30即可向灯带22供电,以使得灯带22点亮,灯光透过灯壳21射出。使用者可向上拔出本体20,使得本体20与底座10分离,来达到断电的目的,也可插入底座10达到亮灯的效果,同时同一个底座10上可置换不同造型图案的本体20。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是:通过将插接部可插拔地插装在插接孔内,并配合导通件与导电体接触导通,实现了本体与底座的可分体式连接,可根据需要进行拆装,从而给包装、运输及使用都带来很大的便利性。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