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墙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6927发布日期:2019-03-05 18:06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墙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洗墙灯。



背景技术:

洗墙灯,顾名思义,让灯光像水一样洗过墙面,主要用来做建筑装饰照明之用,还有用来勾勒大型建筑的轮廓等。然而,现有洗墙灯的发光模组一般都是采用直射照明技术,多个光线配件共同将发光模组发出的光线折射在墙面上形成洗墙效果,为遮挡部分多余的光线,洗墙灯的前端一体成型有遮光盖,然而,一体成型的遮光罩无法实现拆卸,使用灵活性差,当遮光罩的颜色与外界不协调时,更换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拆装方便,更换成本低,使用灵活性强的洗墙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洗墙灯,包括灯体、设置在灯体内的发光模组和透镜,所述灯体内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固定透镜的端盖,端盖的下端设有遮光盖和出光口,发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经透镜后倾斜地从出光口射出,所述遮光盖可拆卸地安装在端盖上,且当遮光盖安装于端盖时,遮光盖的下端面与灯体的下端面齐平。

优选的,还包括螺丝,所述遮光盖的上端面成型有内螺纹柱,端盖上设有与内螺纹柱匹配的安装孔,螺丝的端部穿过安装孔后可锁固在内螺纹柱上。

优选的,所述端盖的内侧壁上设有防眩光层。

优选的,所述透镜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聚光部和准直部,发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经聚光部折射收拢后进入准直部,并经准直部折射形成平行光线,准直部的下端设有一个导光部,所述导光部向准直部下端边缘延伸形成第一出光面,射在第一出光面的平行光线经第一出光面折射后射出,所述导光部包括反光面和竖直设置的第二出光面,射在导光部的平行光线经反光面反射后由第二出光面射出。

优选的,所述反光面为弧形反光面,且经弧形反光面反射的平行光线与其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由上而下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遮光盖用于遮挡自第二出光面下方沿反光面所在侧向端盖下端边缘延伸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端盖的内侧壁设有用于固定透镜边缘的安装台。

优选的,所述灯体上设有支撑壁,端盖上设有与支撑壁匹配的卡勾,所述卡勾可卡接在支撑壁上以实现端盖与灯体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壁为环形支撑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发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在墙面上,形成洗墙效果,遮光盖可拆卸安装在端盖上,此时,遮光盖的下端面与灯体的下端面齐平,整体一致性强,当遮光盖的颜色与外界不协调时,拆装方便,更换成本低,使用灵活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光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透镜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透镜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如图所示,一种洗墙灯,包括灯体1、设置在灯体1内的发光模组2和透镜3,所述灯体1内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固定透镜3的端盖4,端盖4的下端设有遮光盖5和出光口,发光模组2发出的光线经透镜3后倾斜地从出光口射出,所述遮光盖5可拆卸地安装在端盖4上,且当遮光盖5安装于端盖4时,遮光盖5的下端面与灯体1的下端面齐平。

使用时,洗墙灯安装在天花吊顶内,发光模组2发出的光线经透镜3折射在墙面上,形成洗墙效果,遮光盖5可拆卸安装在端盖4上,此时,遮光盖5的下端面与灯体1的下端面齐平,整体一致性强,当遮光盖5的颜色与外界不协调时,拆装方便,更换成本低,使用灵活性强。

本实施例是采用隐藏的螺丝实现遮光盖5和端盖4的可拆卸连接,具体来说,所述遮光盖5的上端面成型有内螺纹柱6,端盖4上设有与内螺纹柱6匹配的安装孔7,螺丝的端部穿过安装孔7后可锁固在内螺纹柱6上。此时,用于连接遮光盖5的内螺纹柱6、安装孔7和螺丝均隐藏在遮光盖5上方,不会外露影响洗墙灯外观。

当需要拆装遮光盖5时,先取下端盖4,拧紧或松动螺丝即可,其拆装方便、快捷。当然,遮光盖5可以采用卡接、磁吸或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的其他可拆卸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体1上设有支撑壁8,端盖4上设有与支撑壁8匹配的卡勾9,所述卡勾9可卡接在支撑壁8上以实现端盖4与灯体1的连接。

如图4所示,向上推端盖4时,卡勾9受到支撑壁8的推抵发生轻微形变,当卡勾9移动到卡接位置时,卡勾9复位并卡接在支撑壁8上端;拆卸端盖4时,向下拉端盖4,向下的拉力大于卡接力时,端盖4向下脱离灯体1。

所述端盖4的内侧壁设有用于固定透镜3边缘的安装台10,当端盖4卡接在灯体1内时,端盖4与用于安装发光模组的光源安装件配合,将透镜3夹持固定在端盖4和光源安装件之间。当然,所述透镜3也可以直接粘贴或卡接在安装台10上,在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壁8优选环形支撑壁8,端盖4可带动透镜3一起相对于灯体1做360°转动。洗墙灯安装完成后,只需要转动端盖4即可调节最终的光线方向,使其向墙面所在处倾斜出光,从而简化了安装工序。此外,由于发光模组2和透镜3相分离,两者分别安装在灯体1上,故端盖4带动透镜3转动时,不会对发光模组2产生影响,不存在电线扭转的隐患。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3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聚光部11和准直部12,发光模组2发出的光线经聚光部11折射收拢后进入准直部12,并经准直部12折射形成平行光线,准直部12的下端设有一个导光部13,所述导光部13向准直部12下端边缘延伸形成第一出光面14,射在第一出光面14的平行光线经第一出光面14折射后射出,所述导光部13包括反光面15和竖直设置的第二出光面16,射在导光部13的平行光线经反光面15反射后由第二出光面16射出。

其中,发光模组2可以为用于作为点光源的LED灯珠,也可以为用于发出平行光束的COB光源。通过在透镜3上设置聚光部11和准直部12,将发光模组2射出的光线进行收拢,形成相对集中的平行光线,以减少光线损失,尽可能地将光线输出到墙面上。

如图3所示,发光模组2发出的光线经聚光部11折射收拢后进入准直部12,并经准直部12折射形成平行光线,一部分平行光线经第一出光面14折射修整后射出,照射在墙面中下段,另一部分平行光线射入导光部13,经导光部13修整后向墙面与天花交界处靠拢,照射在墙面上段,整个墙面无暗区,洗墙效果佳。

导光部13的反光面15可以设计成全反射面,进入导光部13根部的平行光线经反光面15全反射后收拢效果佳。由于第二出光面16竖直设置,故进入导光部13的平行光线均要经反光面15修整后,再由第二出光面16输出在墙面上,光路设计合理,减少光线损失。

优选的,所述反光面15为弧形反光面15,自上而下方向,经弧形反光面15反射的平行光线与其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由上而下逐渐减小,此时,相对靠上的反光面15处形成的反射光线在墙面的照射位置靠下,相对靠下的反光面15处形成的反射光线在墙面上的照射位置靠上,反射光线交错设置,避免灯体1遮挡相对靠上的反光面15处形成的反射光线,使反射光线尽可能地照射在墙面上,墙面上的光分布均匀,同时光线利用率高。

如图2所示,遮光盖5用于遮挡自第二出光面16下方沿反光面15所在侧向端盖4下端边缘延伸的位置,一方面,遮光盖5能够起到装饰作用,提高洗墙灯整体美观度,另一方面,遮光盖5对灯体1内的无用光线进行遮挡,避免影响洗墙灯整体的出光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盖4的内侧壁上设有防眩光层,避免产生眩光、刺眼或视觉疲劳。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预埋框17、及设置在预埋框17和灯体1之间的连接机构和拆卸机构,所述灯体1和预埋框17通过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拆卸机构能够解锁连接机构。

利用连接机构实现灯体1和预埋框17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灯体1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更换时,拆卸机构解锁连接机构,灯体1从预埋框17上脱离下来,更换或维修灯体1即可,此时,预埋框17滞留在吊顶内,一方面不用拆卸预埋框17即可完成灯体1的更换和检修,免除不当破坏,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拆卸机构解锁连接机构,可以实现灯体1的快速拆装,极大的简化拆装过程,操作方便便捷,省时省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三组卡扣连接装置,所述拆卸机构能够解锁其中一组卡扣连接装置,三组卡扣连接装置提供的三个支撑点形成一个支撑平衡力,当拆卸机构解锁一个卡扣连接装置时,支撑平衡力遭到破坏,灯体1倾斜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脱离预埋框17。

具体来说,所述卡扣连接装置包括成型在灯体1上的弹性卡钩,以及与所述弹性卡钩相匹配的,成型在预埋框17上的支撑部。

所述拆卸机构包括设置在弹性卡钩上的导向部、以及与所述导向部相匹配的施力滑块,所述施力滑块上下滑动安装在灯体1上,当施力滑块向上相对于导向部滑动时,施力滑块能够带动弹性卡钩水平移动从而脱离支撑部。

当需要拆卸灯体1时,向上推动施力滑块,导向部实现力的传递,导向部将推动施力滑块向上的力转换成驱动弹性卡钩向内侧水平移动的力,弹性卡钩向内缩,从而脱离支撑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