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式灯具挂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5221发布日期:2020-04-14 20:32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锁式灯具挂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挂具领域,具体为一种自锁式灯具挂钩。



背景技术:

常见的舞台演出所使用到的灯具都是使用灯钩将其挂安装在一条条灯杆或灯架上的。传统的灯钩在安装或拆卸时都拧紧螺丝压住锁扣卡紧在灯杆上,拆卸时要回松螺丝解开锁扣,由于工人在高空作业一面要托举起灯具,一面又要拧螺丝,非常麻烦和费力,并且增加了高空作业事故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方便灯具的安装与拆卸,不需要松紧螺丝自动锁合和松开的自锁式灯具挂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自锁式灯具挂钩,包括主挂钩、与所述主挂钩转动连接并与所述主挂钩的钩尾围合成一扣环的锁扣片、与所述锁扣片另一端连接的拉簧、主挂钩从中贯穿并与所述拉簧连接的平衡连接片、连接在主挂钩尾部的主挂钩连接板、与所述平衡连接片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主挂钩连接板滑动连接的活动导杆、与所述活动导杆固定连接并设置在主挂钩连接板背面的灯具连接板、设置在灯具连接板两侧的连接扣件;所述灯具连接板滑动时带动活动导杆、平衡连接片与主挂钩发生相对位移,使锁扣片一端发生位移,另一端与主挂钩的钩尾扣合或松开。

所述主挂钩具有一定的厚度,所述锁扣片在所述主挂钩的侧面与其转动连接,所述锁扣片可以是在主挂钩的外侧与主挂钩转动连接,与可以是在主挂钩的内部设置通孔与主挂钩连接。锁扣片的一端与主挂钩的钩尾围合成一弧形的卡合件,锁扣片的另一端通过拉簧与平衡连接片的一端连接,锁扣片的另一端设置在相对主挂钩的侧面的外侧位置。平衡连接片与主挂钩是滑动连接,主挂钩贯穿所述平衡连接片,平衡连接片上设置有连接通孔与活动导杆固定连接,优选为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优化方案:

优选的,所述锁扣片在中间位置与主挂钩转动连接。所述锁扣片可以在任一段位置与主挂钩转动连接,但优选为在中间部分与主挂钩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挂钩的侧面设置有一侧面通孔,锁扣片贯穿所述侧面通孔转动。所述锁扣片能在侧面通孔中转动。

更优选的,所述侧面通孔设置一锁扣片支撑杆贯穿锁扣片,锁扣片绕锁扣片支撑杆转动。锁扣片支撑杆设置在侧面通孔的内侧面,并设置为水平向的横向连接。与所述锁扣片相对转动连接。

更优选的,所述锁扣片支撑杆上设置锁扣片回力弹簧。所述锁扣片回力弹簧将锁扣片在正常情况时转动到松开的固定位置。

优选的,所述主挂钩包括钩部和杆部。所述杆部连接在钩部的尾端,所述杆部贯穿平衡连接片并连接主挂钩连接板。

更优选的,所述杆部从平衡连接片的中间贯穿平衡连接片。

更优选的,所述锁扣片包括转动板和扣合板。

更优选的,所述转动板在底面连接拉簧。

更优选的,所述扣合板与所述主挂钩的钩尾相对转动位移围合成一扣合件。

更优选的,所述平衡连接片、主挂钩连接板、灯具连接板为相对的平行设置,所述活动导杆与所述平衡连接片、主挂钩连接板、灯具连接板均为垂直相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式灯具挂钩能利用重力的作用实现与灯杆的锁合,并只需要移动平衡连接片就能实现灯具挂钩与灯杆的松开,不再需要螺纹连接的松紧步骤。

2、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式灯具挂钩与灯杆的连接稳定度高,且连接过程简单,减少了安装过程中的安装风险。

3、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式灯具挂钩与灯杆的连接与拆卸步骤简单方便,适用于各种公演舞台的安装,减少安装流程,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透视图;

具体的附图标记为:

1主挂钩;2锁扣片;3拉簧;4平衡连接片;5主挂钩连接板;6活动导杆;7灯具连接板;8连接扣件;101侧面通孔;102锁扣片支撑杆;103锁扣片回力弹簧;104钩部;105杆部;201转动板;202扣合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式灯具挂钩,包括主挂钩1、与所述主挂钩1转动连接并与所述主挂钩1的钩尾围合成一扣环的锁扣片2、与所述锁扣片2另一端连接的拉簧3、主挂钩1从中贯穿并与所述拉簧3连接的平衡连接片4、连接在主挂钩1尾部的主挂钩连接板5、与所述平衡连接片4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主挂钩连接板5滑动连接的活动导杆6、与所述活动导杆6固定连接并设置在主挂钩连接板5背面的灯具连接板7、设置在灯具连接板7两侧的连接扣件8;所述灯具连接板7滑动时带动活动导杆6、平衡连接片4与主挂钩1发生相对位移,使锁扣片2一端发生位移,另一端与主挂钩1的钩尾扣合或松开。

所述主挂钩1具有一定的厚度,所述锁扣片2在所述主挂钩1的侧面与其转动连接,所述锁扣片2可以是在主挂钩1的外侧与主挂钩1转动连接,与可以是在主挂钩1的内部设置通孔与主挂钩1连接。锁扣片2的一端与主挂钩1的钩尾围合成一弧形的卡合件,锁扣片2的另一端通过拉簧3与平衡连接片4的一端连接,锁扣片2的另一端设置在相对主挂钩1的侧面的外侧位置。平衡连接片4与主挂钩1是滑动连接,主挂钩1贯穿所述平衡连接片4,平衡连接片4上设置有连接通孔与活动导杆6固定连接,优选为螺纹连接。所述灯具连接板7在两侧设置有横板,在横板上设置有连接扣件8,连接扣件8优选为圆环或者其他连接环。连接扣件8与横板可以为固定连接,也可以为转动连接,优选为转动连接。

所述锁扣片2在中间位置与主挂钩1转动连接。所述锁扣片2可以在任一段位置与主挂钩1转动连接,但优选为在中间部分与主挂钩1转动连接。这样设置能使锁扣片2在受力时能够比较均衡,如果要加大锁扣片2的锁合强度,可以加大锁扣片2的长度,并将拉簧3与锁扣片2的连接点连接到相对转动点更远的位置,这样利用杠杆运动原理能加大锁合的力度。

所述主挂钩1的侧面设置有一侧面通孔101,锁扣片2贯穿所述侧面通孔101转动。所述锁扣片2能在侧面通孔101中转动。锁扣片2在主挂钩1的侧面内部转动,这样能减少整个挂钩的厚度和重量。

所述侧面通孔101设置一锁扣片支撑杆102贯穿锁扣片2,锁扣片2绕锁扣片支撑杆102转动。锁扣片支撑杆102设置在侧面通孔101的内侧面,并设置为水平向的横向连接。与所述锁扣片2相对转动连接。所述锁扣片支撑杆102上设置锁扣片回力弹簧103。所述锁扣片回力弹簧103将锁扣片2在正常情况时转动到松开的固定位置。设置锁扣片回力弹簧103能将锁扣片2回复到正常位置,在锁合和松开后能保持松开的状态。

所述主挂钩1包括钩部104和杆部105。所述杆部105连接在钩部104的尾端,所述杆部105贯穿平衡连接片4并连接主挂钩连接板5。主挂钩1的钩部104用于与灯杆锁合,杆部105用以连接主挂钩连接板5来平衡重力,灯具连接在灯具连接板7的两端,活动导杆6连接到灯具连接板7并与主挂钩连接板5滑动连接。

所述杆部105从平衡连接片4的中间贯穿平衡连接片4。杆部105从中间连接能平衡两侧的灯具的重力。

所述锁扣片2包括转动板201和扣合板202。所述转动板201在底面连接拉簧3。所述扣合板202与所述主挂钩1的钩尾相对转动位移围合成一扣合件。所述转动板201用于连接拉簧3从而传导灯具的重力,下拉转动板201,从而使另一端的扣合板202上翘,从而缩小扣合板202和钩部104之间的环形空间,从而实现对灯杆的抓紧和锁合。

更优选的,所述平衡连接片4、主挂钩连接板5、灯具连接板7为相对的平行设置,所述活动导杆6与所述平衡连接片4、主挂钩连接板5、灯具连接板7均为垂直相交。主挂钩连接板5的一个作用也是限制灯具连接板7和平衡连接片4的位移位置,使其不被过大的拉力所损坏。

实施例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自锁式灯具挂钩,包括主挂钩1、与所述主挂钩1转动连接并与所述主挂钩1的钩尾围合成一扣环的锁扣片2、与所述锁扣片2另一端连接的拉簧3、主挂钩1从中贯穿并与所述拉簧3连接的平衡连接片4、连接在主挂钩1尾部的主挂钩连接板5、与所述平衡连接片4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主挂钩连接板5滑动连接的活动导杆6、与所述活动导杆6固定连接并设置在主挂钩连接板5背面的灯具连接板7、设置在灯具连接板7两侧的连接扣件8;所述灯具连接板7滑动时带动活动导杆6、平衡连接片4与主挂钩1发生相对位移,使锁扣片2一端发生位移,另一端与主挂钩1的钩尾扣合或松开。

本实施例的自锁式灯具挂钩的使用方法是:

将自锁式灯具挂钩的连接扣件8与灯具连接起来,拿着灯具,然后将主挂钩1的钩部104与灯杆钩合,然后松开灯具,使灯具自然的悬垂,此时在重力的作用下,灯具的重力首先传导到灯具连接板7上,灯具连接板7与活动导杆6是固定连接的,因此也带动活动导杆6往下降,从而带动与活动导杆6固定连接的平衡连接板4也往下拉,从而使与平衡连接板4连接的拉簧3也一起下拉,从而拉簧3对转动板201产生一个向下的拉力,从而使扣合板202上翘,缩小扣合空间,从而使主挂钩1和灯杆连接紧密并锁合。如果灯具过重而灯杆过小时,平衡连接板4会一直的滑动到主挂钩连接板5的顶面,这样主挂钩也会承担一定的重力拉力,从而减少因重力过重而造成的灯具挂钩的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式灯具挂钩能利用重力的作用实现与灯杆的锁合,并只需要移动平衡连接片就能实现灯具挂钩与灯杆的松开,不再需要螺纹连接的松紧步骤,连接与拆卸步骤简单方便,适用于各种公演舞台的安装,减少安装流程,提高安装效率。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