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单元、移动体用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11949发布日期:2021-11-29 11:08阅读:83来源:国知局
光源单元、移动体用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光源单元以及移动体用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2.光源单元例如是作为尾灯等具有信号灯功能的车辆用灯具来使用,考虑面发光的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该光源单元具备:光源;引导来自该光源的光的板状的导光透镜;以及射出所引导的光的透镜部件。该光源单元通过导光透镜在内部引导来自光源的扩散的光并从倾斜面射出,从而通过透镜部件而大致均匀地发光。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9201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7.然而,上述的现有的光源单元是大致均匀地发光的部件,从均匀地发光即适当地进行面发光的观点出发尚有改善的余地。
8.因此,本公开是鉴于上述的事情而提出的而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进行面发光的光源单元。
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0.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光源部,其射出激励光;发光部,其通过被上述激励光照射而发出生成光;支撑部,其支撑上述发光部,并且将上述激励光导向上述发光部;以及反射部,其设置在上述支撑部中与上述生成光的射出方向相反侧的背面。
11.发明效果
12.根据本公开,能够适当地进行面发光。
附图说明
13.图1是表示在具备本实施例的光源单元的实施例1的光源单元的作为移动体用发光装置的一例的车辆用灯具中设有光源单元的情形的说明图。
14.图2是概略地表示实施例1的光源单元的说明图。
15.图3是概略地表示实施例2的光源单元的与图2相同的说明图。
16.图4是与图1相同地概略地表示实施例3的光源单元的说明图。
17.图5是概略地表示实施例4的光源单元的与图2相同的说明图。
18.图6是与图1相同地概略地表示实施例5的车辆用灯具的说明图。
19.图7是概略地表示实施例5的车辆用灯具的另一例的车辆用灯具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实施例的光源单元应用于作为移动体用发光装置的一例的车辆用灯具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生成光lg向射出方向de射出的情形,不必与实际的情形一致。
21.实施例1
22.使用图1以及图2对本实施例的光源单元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光源单元1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光源单元10用作作为移动体的一例的汽车等的车辆的车辆用灯具50,适合于信号灯、位置灯、标记灯,在实施例1中表示用于后组合灯的例子。在以下的说明中,在车辆用灯具50中,在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将所搭载的车辆前进时的行进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车辆的前侧设为f、将后侧设为b),将铅垂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将上侧设为u、将下侧设为d),将与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将驾驶员的右侧设为r、将左侧设为l)。
23.车辆用灯具50配置在车辆的后部的左右两侧,采用在灯室52设有光源单元10的结构,该灯室52通过由外部透镜从敞开的一侧覆盖一方敞开的灯壳体来形成。该灯壳体为一端敞开而且另一端封闭的中空形状,构成光源单元10的安装部位,并且收纳用于光源单元10(其光源21)的点亮控制的点亮驱动装置。外部透镜51能够使来自收纳于灯壳体(灯室52)的光源单元10的光(后述的生成光lg)射出并且对其进行覆盖。外部透镜51设有滤波部53,该滤波部53具有阻止紫外线的透过的uv(ultraviolet,紫外线)截止、即阻止(抑制)紫外线的波长帯域的光的透过的功能。在实施例1中,滤波部53由设于外部透镜51的表面的具有uv截止的功能的涂层形成,为透明的。因此,光源单元10使光(生成光lg)向设有外部透镜51的一侧射出,将朝向外部透镜51的方向设为射出方向de。
24.如图1以及图2所示,光源单元10具有光源部11、光生成部12以及散热部件13。该散热部件13是使来自光源部11(其光源21)的热向外部放射的散热器。散热部件13由金属、树脂等导热性优异的材料(热阻小的材料)形成,也可以具有用于确保放热面积的梳齿形状的散热翅片。散热部件13安装有光源部11,设于灯室52。
25.光源部11射出激励光le,该激励光le用于从光生成部12(其发光层32(发光部))发出(激励)生成光lg,上述光源部11具有光源21和支撑基板22。光源21例如由led(light emitting diode)、oel(organice lectro-luminescence)、oled(有机el(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等半导体型光源构成。光源21配置在光生成部12的下方,发光面21a朝向上方即光生成部12侧,以形成朗伯分布的方式从发光面21a朝向上方射出光。作为激励光le的一例,光源21从发光面21a射出蓝色光。此外,光源21并不限定于射出蓝色光,只要是与在发光层32(光生成部12)中生成的生成光lg的波长相比射出短波长的光(在实施例1中为紫色光、紫外光等)的光源即可。
26.支撑基板22是安装有光源21的部件,设有进行向光源21的通电的配线图案。支撑基板22经由托架等设于散热部件13。支撑基板22能够从经由配线图案的点亮控制电路向光源21供给电力,从而能够进行光源21的适当点亮以及熄灭。
27.光生成部12具有支撑部件31(支撑部)、发光层32、封固部33、第一反射部34、以及第二反射部35。支撑部件31通过托架等而与光源部11独立地设于灯室52。支撑部件31由能够透过从光源21射出的激励光le的材料形成,在实施例1中为长方体形状。支撑部件31例如
可以是由玻璃等形成的刚性部件,也可以是使用丙烯系树脂、热可塑性塑料材料等形成的柔性部件,但在实施例1中为刚性部件。支撑部件31也能够透过由发光层32发光的生成光lg。支撑部件31将与光源部11的光源21对置的面设为射入面31a。射入面31a是使来自光源部11的光源21的激励光le向支撑部件31的内部射入的面,以使该激励光le效率良好地射入的方式设定相对于光源21的发光面21a的大小以及位置关系。该激励光le通过在支撑部件31的内部被引导而能够遍及整面地照射发光层32。
28.在支撑部件31中,将与生成光lg的射出方向de侧(射出方向de的前侧)、即与外部透镜51对置的面设为正面31b,将位于与该正面31b相反侧(射出方向de的后侧)的面设为背面31c。另外,在支撑部件31中,将连接正面31b和背面31c的四个侧面中位于与下方的射入面31a相反侧的面设为上表面31d,将正面观察图1以及图2时的近前侧(在左右方向上为左侧)的侧面设为第一侧面31e,将正面观察图1以及图2时位于进深侧(在左右方向上为右侧)的面设为第二侧面31f。
29.发光层32通过被来自光源21的激励光le照射而激励发出生成光lg。发光层32在支撑部件31的正面31b设为以面状扩展(在沿正面31b的扩展区域),在实施例1中,通过在正面31b进行成膜处理而形成为薄膜状。该发光层32通过被激励光le照射而朝向射出方向de发出生成光lg,并且也朝向与射出方向de相反侧发出生成光lg。另外,发光层32在未被激励光le照射的状态下为透明的。作为这样的发光层32,例如使用对聚乙烯基咔唑等主体材料掺杂5%左右的作为掺杂材料的聚乙烯基咔唑等红色磷光材料((btp)2ir(acac))而成的有机材料等。该情况下,发光层32通过激励光le的照射而发出红色光作为生成光lg。因此,发光层32作为通过被激励光le照射而发出生成光lg的发光部发挥功能,支撑部件31作为支撑作为发光部的发光层32的支撑部发挥功能。
30.此外,对于发光层32中的主体材料以及掺杂材料,并不限定于上述材料,能够适当选定。例如,掺杂材料通过使用蓝色磷光材料(firpic)而能够发出蓝色光的生成光lg,通过使用黄色磷光材料((bzp)2ir(acac))而能够发出黄色光的生成光lg,通过使用绿色磷光材料((ppy)2ir(acac))而能够发出绿色光的生成光lg。另外,发光层32中的主体材料能够使用yag(yttrium aluminum garnet)等无机材料。
31.封固部33为了对发光层32进行封固而设置,由透过激励光le以及生成光lg的材料形成。封固部33例如与支撑部件31相同地,例如可以是由玻璃、环氧系树脂等形成的刚性部件,也可以是使用丙烯系树脂、热可塑性塑料材料等而形成的柔性部件,在实施例1中,是与支撑部件31相同的部件。封固部33设为在支撑部件31的正面31b覆盖发光层32整体,即在沿该正面31b的方向上在发光层32的上下左右的周围与正面31b相接,并且设为覆盖发光层32的整面。由此,封固部33与支撑部件31协作,防止发光层32与空气接触。这是因为发光层32有可能因与空气接触而劣化。
32.第一反射部34及第二反射部35防止从光源部11(光源21)射出并射入到支撑部件31内的激励光le、从发光层32发出并射入到支撑部件31内的生成光lg且向支撑部件31的外方射出。第一反射部34及第二反射部35通过利用蒸镀、涂装等来使铝、银等粘接于支撑部件31(其表面)而形成。第一反射部34设为遍及支撑部件31的背面31c的整面,使行进到背面31c的激励光le以及生成光lg反射。第二反射部35设为遍及支撑部件31的上表面31d、第一侧面31e以及第二侧面31f的整面,即遍及在与射入面31a不同的位置架设在正面31b与背面
31c的侧面的整面,使行进到该各面的激励光le、生成光lg反射。
33.以下,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车辆用灯具50的动作(点亮)进行说明。车辆用灯具50通过从点亮控制电路供给电力来使光源部11的光源21点亮,从而从该发光面21a射出的激励光le朝向上方的光生成部12。该激励光le从射入面31a向支撑部件31内射入,一部分朝向正面31b,其它部分朝向背面31c、上表面31d、第一侧面31e以及第二侧面31f。该其它部分的激励光le通过由背面31c的第一反射部34或者上表面31d、第一侧面31e以及第二侧面31f的第二反射部35反射,直接或者反复反射而朝向正面31b。由此,支撑部件31通过在内部引导射入的激励光le,从而能够遍及整面地照射正面31b(其发光层32)。
34.朝向正面31b的激励光le照射在此处设置的发光层32。该发光层32通过被激励光le照射而激励并发出作为红色光的生成光lg。该生成光lg的一部分向射出方向de行进,另一部分向支撑部件31内行进。行进到支撑部件31内的生成光lg通过由第一反射部34或者第二反射部35反射而直接或者反复反射而朝向正面31b,透过发光层32向射出方向de行进。向上述的射出方向de行进的生成光lg作为从光源单元10射出的光向外部透镜51行进,能够通过该外部透镜51向灯室52的外方行进,并从车辆用灯具50射出。作为该红色光的生成光lg从外部透镜51向正面方向射出,能够作为后组合灯发挥功能。
35.另外,车辆用灯具50在外部透镜51设置具有uv截止的功能的滤波部53。因此,车辆用灯具50例如能够防止外部的光所含的紫外线透过外部透镜51向光源单元10的光生成部12的发光层32行进,从而能够防止发光层32因紫外线而劣化。
36.以下,对该光源单元10的作用进行说明。为了该说明,作为比较例,使用作为在光源实现面发光的结构而考虑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是在基板上层叠电极、有机层、电极而成的构造,通过在电极间流动电流使电场发光,来实现面发光。
37.实施例1的光源单元10以在支撑部件31的正面31b以面状扩展的状态使用有机材料来设置发光层32,因此能够在以面状扩展的发光层32整体无偏差地发出生成光lg,能够在设置有发光层32的区域进行面发光。因此,实施例1的光源单元10与有机发光二极管比较,能够确保光源的可靠性并且实现面发光。由此,光源单元10能够确保作为车辆用灯具50的可靠性并且容易获得以面状发光的红色光。尤其是,光源单元10在支撑部件31中位于射出方向de(其前侧)的正面31b设置发光层32,因此能够使在发光层32产生的作为红色光的生成光lg有效地向射出方向de射出,从而能够获得更明亮的的面发光。
38.另外,实施例1的光源单元10是通过来自光源部11(光源21)的激励光le的照射而设于光生成部12的支撑部件31的发光层32发出红色光作为生成光lg的结构,因此不会产生有机发光二极管那样的电气的劣化。这是因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在向电极间流动电流进行电场发光时产生电气的劣化。因此,实施例1的光源单元10与有机发光二极管比较,能够提高光源的可靠性。
39.并且,光源单元10在光生成部12的支撑部件31中的位于与射出方向de相反侧的背面31c设置第一反射部34。因此,光源单元10能够防止来自光源部11(光源21)的激励光le、由发光层32发出的生成光lg从背面31c向支撑部件31的外方射出,并且能够使朝向背面31c的激励光le、生成光lg朝向正面31b反射。由此,光源单元10能够效率良好地利用来自光源部11的激励光le来使生成光lg向射出方向de(其前侧)射出,能够更加明亮地进行面发光。尤其是,光源单元10使支撑部件31能够透过生成光lg并且在背面31c设置第一反射部34,因
此朝向背面31c的生成光lg也由第一反射部34反射,从而能够向射出方向de(其前侧)射出,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由发光层32发出的生成光lg。
40.光源单元10除了背面31c的第一反射部34以外,还在与支撑部件31的射入面31a不同的侧面(上表面31d、第一侧面31e、第二侧面31f)设置有第二反射部35。因此,光源单元10能够防止激励光le、生成光lg从支撑部件31的射入面31a以外的侧面向支撑部件31的外方射出。由此,光源单元10能够更加效率良好地利用激励光le来使生成光lg从发光层32向射出方向de(其前侧)射出,能够更加明亮地进行面发光。
41.实施例1的光源单元10能够获得以下的各作用效果。
42.光源单元10具备:光源部11;作为发光部的发光层32,其通过被来自光源部的激励光le照射而发出生成光lg;作为支撑部的支撑部件31,其支撑发光层32并且将激励光le导向发光层32;以及作为反射部的第一反射部34,其设于背面31c。因此,光源单元10防止激励光le、生成光lg从背面31c向支撑部件31的外方射出,并且能够使朝向背面31c的激励光le、生成光lg朝向正面31b反射,能够效率良好地来自利用光源部11的激励光le使生成光lg向射出方向de射出,能够更加明亮地进行面发光。此外,光源单元10相互独立地设置光源部11和光生成部12,因此能够提高各自的设置位置的自由度,并且能够防止从外部视觉确认光源部11并且能够视觉确认进行面发光的发光层32。即,光源单元10能够设置在无法视觉确认光源部11的位置或由遮蔽部件遮蔽,并且能够设置在无法视觉确认发光层32的位置。
43.光源单元10在支撑部件31中在与射入面31a不同的位置且在架设在射出方向de侧的正面31b和背面31c的侧面(上表面31d、第一侧面31e、第二侧面31f)设置第二反射部35。因此,光源单元10能够防止激励光le、生成光lg从支撑部件31的上述的侧面向支撑部件31的外方射出,能够更加效率良好地利用激励光le来使生成光lg从发光层32向射出方向de射出,能够更加明亮地进行面发光。
44.作为移动体用发光装置的车辆用灯具50具备:光源单元10;使来自该光源单元的生成光lg射出的外部透镜51;以及抑制设于该外部透镜51的抑制紫外线的透过的滤波部53。因此,车辆用灯具50能够效率良好地利用激励光le使生成光lg从发光层32向射出方向de射出,能够更加明亮地进行面发光,并且能够防止发光层32因紫外线而劣化。由此,车辆用灯具50能够确保可靠性并且实现面发光。
45.因此,作为本公开的光源单元的实施例1的光源单元10能够适当地进行面发光。
46.此外,在实施例1中,由刚性部件构成作为支撑部的支撑部件31。然而,支撑部(支撑部件31)既可以由柔性部件构成、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并不限定于实施例1的结构。支撑部件31若由柔性部件构成,则封固部33也由柔性部件构成,由此能够使在光生成部12成为发光面的发光层32与支撑部件31一起弯曲。因此,光源单元10能够实现面发光,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形状的自由度,能够提高使用便利性。
47.另外,在实施例1中,将背面31c设为平坦的面。然而,背面31c只要是在支撑部(支撑部件31)中位于与生成光lg的射出方向de相反侧的面,则既可以是例如曲面、也可以是其它结构,并不限定于实施例1的结构。
48.实施例2
49.以下,使用图3对作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光源单元10a进行说明。光源单元10a是变更了实施例1的光源单元10的光生成部12中的支撑部件31的结构后的构
件。光源单元10a中,基本的概念以及结构与实施例1的光源单元10相同,因此对同等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50.首先,实施例2的光源单元10a在光生成部12a的支撑部件31a中以上表面31da、第一侧面31ea以及第二侧面31fa朝向正面31b侧的状态倾斜。即,上表面31da以随着从背面31c朝向正面31b而向上侧位移的方式倾斜。第一侧面31ea以随着从背面31c朝向正面31b而在左右方向上向左侧(正面观察图时为近前侧)位移的方式倾斜。第二侧面31fa以随着从背面31c朝向正面31b而在左右方向上向右侧(正面观察图时为进深侧)位移的方式倾斜。
51.该光源单元10a以支撑部件31a的上表面31da、第一侧面31ea以及第二侧面31fa朝向正面31b侧的状态倾斜,因此光源单元10a能够使支撑部件31a内的激励光le、生成光lg、尤其是从射入面31a射入的激励光le更加主动地朝向正面31b反射。由此,光源单元10a能够确保可靠性,并且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明亮的面发光。
52.实施例2的光源单元10a基本上是与实施例1的光源单元10相同的结构,因此能够获得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
53.除此以外,光源单元10a使支撑部件31a的上表面31da、第一侧面31ea以及第二侧面31fa以朝向正面31b侧的状态倾斜。因此,光源单元10a能够使支撑部件31a内的激励光le、生成光lg更加主动地朝向正面31b反射,能够确保可靠性,并且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明亮的面发光。
54.因此,作为本公开的光源单元的实施例2的光源单元10a能够适当地进行面发光。
55.此外,在实施例2中,使上表面31da、第一侧面31ea以及第二侧面31fa、即在与射入面31a不同的位置架设在正面31b和背面31c的全部的侧面以朝向正面31b侧的状态倾斜。然而,只要使上述的侧面中的至少一部分(至少一个侧面)以朝向正面31b侧的状态倾斜即可,并不限定于实施例2的结构。
56.实施例3
57.以下,使用图4对作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实施例3的光源单元10b进行说明。光源单元10b是变更了实施例1的光源单元10的光生成部12中的支撑部件31的结构后的构件。光源单元10b中,基本的概念以及结构与实施例1的光源单元10相同,因此对同等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58.首先,在实施例3的光源单元10b中,在光生成部12b的支撑部件31b中,将设于正面31b的发光层32设为作为第一发光部的第一发光层32、将以覆盖该第一发光层32的方式设置的封固部33设为第一封固部33。并且,光源单元10b在光生成部12b的支撑部件31b中且在第一反射部34b与背面31c之间设置有第二发光层36。该第二发光层36与第一发光层32相同,在实施例3中,通过在背面31c进行成膜处理来形成为薄膜状。在此,第二发光层36由与第一发光层32相同成分的材料形成,发出相同颜色(在实施例3中为红色光)的生成光lg。
59.另外,光源单元10b设置有用于封固第二发光层36的第二封固部37。该第二封固部37与第一封固部33相同,在实施例3中,设为覆盖第二发光层36。
60.并且,光源单元10b在第二封固部37中的外侧面37a(前后方向的前侧,与射出方向de相反侧的面)设置有第一反射部34b。该第一反射部34b通过利用蒸镀、涂装等来使铝、银等粘接于外侧面37a而形成。
61.该光源单元10b在第一反射部34b与背面31c之间设置有第二发光层36,因此能够
利用直接或者由第二反射部35反射而向背面31c行进的激励光le也从第二发光层36发出作为红色光的生成光lg。来自该第二发光层36的生成光lg的一部分直接或者由第二反射部35反射而朝向正面31b,透过第一发光层32,由此从光源单元10b向射出方向de(其前侧)射出。另外,来自第二发光层36的生成光lg的其它部向与射出方向de相反侧行进,通过第二封固部37而由第一反射部34b反射,再次通过第二封固部37之后,直接或由第二反射部35反射而朝向背面31c,透过第一发光层32向射出方向de射出。因此,光源单元10b除了从第一发光层32发出的生成光lg以外,还能够使从第二发光层36发出的生成光lg通过第一发光层32而向射出方向de射出,因此能够获得较多的光量。因而,光源单元10b能够效率良好地配置第一发光层32以及第二发光层36,并且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明亮的面发光。
62.实施例3的光源单元10b基本上是与实施例1的光源单元10相同的结构,因此能够获得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
63.除此以外,光源单元10b在第一反射部34b与背面31c之间设置有第二发光层36。因此,光源单元10b除了从第一发光层32发出的生成光lg以外,还能够使从第二发光层36发出的生成光lg向射出方向de射出,因此能够确保可靠性,并且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明亮的面发光。
64.因此,作为本公开的光源单元的实施例3的光源单元10b能够适当地进行面发光。
65.此外,在实施例3中,使第一发光层32和第二发光层36发出相同颜色(红色光)的生成光lg(由相同材料形成),但也可以发出相互不同的颜色的生成光lg,并不限定于实施例3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如实施例1所记载的那样,通过适当选定主体材料以及掺杂材料,能够使其发出发出相互不同的颜色的生成光lg。若采用这样的结构,则通过考虑第一发光层32和第二发光层36的颜色的组合,从而能够合成无法分别单独形成的颜色,能够提高面发光的颜色的多样性。
66.实施例4
67.以下,使用图5对作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实施例4的光源单元10c进行说明。光源单元10c是变更了实施例1的光源单元10的光生成部12中的支撑部件31的结构后的构件。光源单元10c中,基本的概念以及结构与实施例1的光源单元10相同,因此对同等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68.实施例4的光源单元10c在光生成部12c的支撑部件31c中将第一发光层32c划分为上下排列的第一发光部分38和第二发光部分39。第一发光部分38和第二发光部分39若被来自光源部11(其光源21)的激励光le照射,则发出颜色相互不同的生成光lg。第一发光部分38和第二发光部分39如实施例1所记载的那样,通过适当选定主体材料以及掺杂材料,能够设定各自发出的生成光lg的颜色。并且,例如,通过在正面31b中的成为第二发光部分39的区域设置掩模并进行成膜处理,从而形成薄膜状的第一发光部分38,然后,通过在正面31b中的第一发光部分38设置掩模并进行成膜处理,从而形成第二发光部分39。在实施例1中,第一发光部分38发出红色光的生成光lg,第二发光部分39发出黄色光的生成光lg。然后,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地设置封固部33,能够使具有第一发光部分38和第二发光部分39的第一发光层32c成为由封固部33封固的状态。
69.该光源单元10c中,第一发光层32c具有第一发光部分38和第二发光部分39,因此能够使第一发光部分38和第二发光部分39为相互不同的颜色并且进行面发光。由此,光源
单元10c能够确保可靠性并且使多个颜色组合来进行面发光。
70.实施例4的光源单元10c基本上是与实施例1的光源单元10相同的结构,因此能够获得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
71.除此以外,光源单元10c将第一发光层32c划分为相对于激励光le发出的生成光lg的颜色不同的两个以上的发光部分(第一发光部分38、第二发光部分39)。因此,光源单元10c能够将第一发光层32c作为多个颜色不同的区域来使其发光,能够确保可靠性,并且使多个色组合来进行面发光。
72.因此,作为本公开的光源单元的实施例4的光源单元10c能够适当地进行面发光。
73.此外,在实施例4中,将第一发光层32c划分为第一发光部分38和第二发光部分39这上下两个。然而,第一发光层32c只要划分为相对于激励光le发出的生成光lg的颜色不同的两个以上的发光部分,则各自的发光部分的形状、位置关系、发出的光的颜色、个数等适当设定即可,并不限定于实施例4的结构。作为其它形状的一例,例如可列举以在中央设置第一发光部分38,并且包围该第一发光部分38的方式设置第二发光部分39。
74.另外,在实施例4中,利用来自光源部11的激励光le,使第一发光层32c中的第一发光部分38和第二发光部分39同时发出不同的颜色的光。然而,也可以使第一发光部分38和第二发光部分39个别地发光。在该情况下,例如,如实施例4那样,若使第一发光部分38和第二发光部分39上下排列,则在上侧也设置与光源部11相同的结构的光源部,并且与第一发光部分38和第二发光部分39的区分一致地在支撑部件31c的内部设置遮光部件或者反射部件。由此,若使光源部11点亮则能够仅使第二发光部分39发光,若使上侧的光源部点亮则能够仅使第一发光部分38发光,能够将发光为红色的第一发光部分38作为尾灯来利用,将发光为黄色的第二发光部分39作为转向灯(信号灯)来利用。
75.实施例5
76.以下,使用图6对作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实施例5的车辆用灯具50d进行说明。车辆用灯具50d是变更了实施例1的车辆用灯具50中的灯室52的设置位置后的构件,是作为尾灯来使用的构件。车辆用灯具50d中,基本的概念以及结构与实施例1的车辆用灯具50相同,因此对同等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77.光源部11d射出激励光le,具有光源21和支撑基板22,支撑基板22经由托架等设于散热部件13d。散热部件13d将安装有支撑基板22的面朝向外部透镜51d来配置。
78.该外部透镜51d具备:作为通过被激励光le照射而发出生成光lg的发光部的发光层32d;对该发光层32d进行封固的封固部33d;以及阻碍紫外线的透过的滤波部53d。在实施例5中,发光层32d设于外部透镜51d的内侧面51a。该发光层32d与实施例1的发光层32相同,通过在内侧面51a进行成膜处理而形成为薄膜状,并发出红色光的生成光lg。发光层32d在未被激励光le照射的状态下为透明的。
79.封固部33d设于发光层32d的内侧(成为灯室52侧的内表面)。封固部33d由透过激励光le以及生成光lg的材料形成。封固部33d以覆盖发光层32d的整面的方式设置在发光层32d的内侧。由此,封固部33d与外部透镜51d协作,防止发光层32d与空气接触。
80.在实施例5中,滤波部53d设于外部透镜51d的外侧面51b。该滤波部53d与实施例1的滤波部53相同,通过在外侧面51b实施具有uv截止的功能的涂层来形成为薄膜状,为透明的。
81.实施例5的车辆用灯具50d通过从点亮控制电路供给电力来使光源部11d的光源21点亮,从而从该发光面21a射出的激励光le朝向外部透镜51d。该激励光le遍及整面地照射设于外部透镜51d的内侧面51a的发光层32d。于是,发光层32d通过被激励光le照射而激励发出作为红色光的生成光lg,该生成光lg通过外部透镜51向灯室52的外方行进,并从车辆用灯具50d射出。作为该红色光的生成光lg从外部透镜51d向外方射出,由此能够使发光层32d即外部透镜51d面发光。因此,车辆用灯具50d能够确保可靠性并且进行面发光,能够作为尾灯发挥功能。
82.另外,车辆用灯具50d在外部透镜51d设置具有uv截止的功能的滤波部53d,因此能够防止例如外部的光所含的紫外线透过外部透镜51d而向发光层32d行进,从而能够防止发光层32d因紫外线而劣化。并且,车辆用灯具50d将发光层32d设为在未被激励光le照射的状态下为透明并且将滤波部53d设为透明,因此能够成为与透明的尾灯相同的外观。
83.在此,由发光层32d发出的生成光lg的一部分朝向灯室52的内方行进。因此,车辆用灯具50d也可以在构成灯室52的灯壳体的内壁面(灯室52侧的面)设置与实施例1的第一反射部34相同的反射部。车辆用灯具50d若采用这样的结构,则能够效率良好地利用由发光层32d发出的生成光lg,能够更加明亮地进行面发光。
84.实施例5的车辆用灯具50d基本上是与实施例1的车辆用灯具50相同的结构,因此能够获得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
85.除此以外,车辆用灯具50d与实施例1的车辆用灯具50比较,通过将发光层32d设置在外部透镜51d而没有光生成部12,因此能够成为更加简易的结构。
86.因此,作为本公开的移动体用发光装置的实施例5的车辆用灯具50d能够适当地进行面发光。
87.此外,在实施例5中,做成使来自光源部11d(光源21)的激励光le直接向外部透镜51d(设于此的发光层32d)行进的结构。然而,车辆用灯具50d也可以如图7所示那样设置反射部41,并且使光源21的发光面21a朝向反射部41来设置光源部11d。这种结构的图7的车辆用灯具50d能够防止从外部视觉确认光源部11d,并且使外部透镜51d面发光。
88.另外,在实施例5中,在外部透镜51d中,在内侧面51a设置发光层32d,而且在外侧面51b设置滤波部53d。然而,在外部透镜51d中,只要从外侧(车辆用灯具50d的外侧)以滤波部53d、发光层32d的顺序设置,则相对于外部透镜51d的位置关系适当设定即可,并不限定于实施例5的结构。
89.并且,在实施例5中,使用了单一的光源部11d。然而,也可以朝向外部透镜51d适当配置多个光源部11d,并使外部透镜51d整体面发光,并不限定于实施例5的结构。
90.并且,在实施例5中,在外部透镜51d设置发光层32d、封固部33d以及滤波部53d使其作为尾灯来发挥功能。然而,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光源部11d与外部透镜51d之间设置内部透镜,在该内部透镜至少设置发光层32d和封固部33d。若采用这样的结构,则能够成为后组合灯中的尾灯。此时,与这样的结构相同的结构中,通过同时设置发光层32d如实施例3的第二发光部分39那样以黄色面发光的光源单元,能够同时形成后组合灯中的尾灯和转向灯。
91.以上,基于各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光源单元以及移动体用发光装置进行了说明,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各实施例,只要不脱离技术方案的范围的各项发明的主旨,就允许
设计的变更、追加等。
92.此外,在各实施例中,将发光层(32等)设为上述的形状,并设为发出红色光(在实施例4、5中,一部分为黄色光)的生成光lg。然而,发光层适当设定形状、发出的生成光lg的颜色即可,并不限定于各实施例的结构。由此,能够作为例如与各种各样的设计对应的尾灯、信号灯等发挥功能。
93.另外,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在光生成部(12等)的下方配置光源部(11等)。然而,只要是利用来自光源部的激励光le从光生成部的发光层(32、36等)发出生成光lg,则光源部与光生成部的位置关系适当设定即可,并不限定于各实施例的结构。
94.并且,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在光生成部(12等)中,以覆盖发光层(32等)的方式设置封固部33,因此,若从正面观察正面31b则成为以封固部33包围发光层的周围的方式修边的位置关系。若为该结构,则封固部33为透明的,因此从发光层的周围射出激励光le以及生成光lg,能够以包围发光层的方式发光,能够由发光层形成渐变。对此,在对正面31b中的封固部33修边的位置,通过设置与第一反射部34、第二反射部35相同的反射部、或者遮光部件,能够使其以单色进行面发光。
95.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将光生成部(12等)的支撑部(支撑部件31)设为长方体(实施例2为六面体)。然而,支撑部只要设有通过被来自光源部11的激励光le照射而发出生成光lg的发光部(发光层32)、以及设置在与生成光lg的射出方向de相反侧的背面31c的反射部(第一反射部34),则形状适当设定即可,并不限定于实施例1的结构。另外,支撑部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例如由玻璃等以长方体形成为将一端敞开的箱状,在其中设置发光部,并设置与生成光lg的射出方向de相反侧的背面31c的反射部(第一反射部34)。在该情况下,发光部以使实施例1所记载的红色磷光材料等溶解于二氯乙烷等溶剂的状态收纳于支撑部的箱状的内部,通过用板状的部件密封该敞开的端部,从而设置在箱状的支撑部中。
96.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在与射入面31a不同的位置成为连接正面31b、背面31c彼此的侧面的上表面31d、第一侧面31e、第二侧面31f的所有面设置第二反射部35,但也可以不设置、也可以仅设置一部分,并不限定于实施例1的结构。
97.在各实施例中,作为移动体用发光装置,示出了汽车所使用的车辆用灯具(50等),但也可以是电车、线性电动车、飞机等移动体所使用的移动体用发光装置,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例的结构。
98.在各实施例中,对光源单元10、10a、10b、10c以及车辆用灯具50、50d的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上述的结构与其它结构适当组合,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例的结构。
99.符号说明
100.10、10a、10b、10c—光源单元,11、11d—光源部,31、31a、31b、31c—(作为支撑部的一例的)支撑部件,31a—射入面,31b—正面,31c—背面,31d、31da—(作为侧面的一例的)上表面,31e、31ea—(作为侧面的一例的)第一侧面,31f、31fa—(作为侧面的一例的)第二侧面,32、32c、32d—(作为发光部的一例的)(第一)发光层,34、34b—第一反射部,35—第二反射部,36—(作为第二发光部的一例的)第二发光层,38—(作为发光部分的一例的)第一发光部分,39—(作为发光部分的一例的)第二发光部分,50、50d—(作为移动体用发光装置的一例的)车辆用灯具,51、51d—外部透镜,53、53d—滤波部,de—射出方向,le—激励光,lg—生成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