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具的信号灯,具体地,涉及一种安装止退与均匀性优化集成的光学器件、光学单元及车灯。
背景技术:2.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灯具的断面图,其中,部件1为光学单元,部件2为饰圈。对于部件1,其三视图特征和断面效果如图2所示;对于部件2,造型输入期望的效果是如图3的外观效果,在部件1光学单元未插入孔时,孔特征简单在大面上呈现。
3.但是,由于光学单元是可复制固定单元,饰圈大面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弧度,使得光学单元在插入孔后与饰圈的接触位置不唯一,这将导致若干光学单元插入饰圈后外观效果不一,进而影响整灯外观效果。
4.为了解决饰圈弧度引起的接触位置不唯一问题,遂在孔沿周向加一轴向相同方向的平台特征,以确保光学单元插入时位置唯一,如图4所示。虽然该方案解决了安装位置不唯一问题,但也迫使造型不得不接受饰圈大面上的平台特征对外观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止退与均匀性优化集成的光学器件,以遵循造型外观为先,在光学单元不可视区域设计结构特征来解决插入方向不唯一的问题。
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止退与均匀性优化集成的光学器件,包括光学单元和饰圈;
7.所述饰圈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呈矩阵分布;
8.所述光学单元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呈柱状,第二安装段呈凸台状;所述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圈;
9.所述光学单元通所述限位圈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上。
10.优选地,所述光学单元通所述限位圈与所述安装孔线接触。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段和所述第二安装段的截面为圆形。
12.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段的直径由与所述第一安装段连接的位置至自由端先逐步变大后逐渐变小以形成相连接的不可视段和可视段。
13.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段的长度或/和宽度由与所述第一安装段连接的位置至自由端先逐步变大后逐渐变小以形成相连接的可视段和不可视段。
14.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段和所述第二安装段的连接处设置过渡弧度。
15.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光学单元的形状相配。
16.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为圆孔。
1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单元,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
18.所述第一安装段呈柱状,第二安装段呈凸台状;
19.所述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圈。
2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灯,包括所述的安装止退与均匀性优化集成的光学器件。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22.本实用新型中光学单元与饰圈通过线接触,解决了光学单元插入方向不唯一的问题,确保了灯具外观效果,同时与光学单元通过渐变的凸台特征连接,扩大了入光路径,从而使得发光区域外观效果更均匀。
附图说明
2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4.图1为现有技术中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a)为现有技术中光学单元第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b)为现有技术中光学单元第二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c)为现有技术中光学单元第三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d)为现有技术中光学单元沿a
‑
a方向的剖视图;
29.图3为现有技术中饰圈的理想结构示意图;
30.图4(a)为现有技术中饰圈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b)为现有技术中饰圈沿c
‑
c方向的剖视图;
32.图5为现有技术中光学单元的放大示意图;
33.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学单元第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学单元第二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学单元第三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36.图6(d)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学单元沿d
‑
d方向的剖视图;
3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学单元的放大示意图。
38.图中:
39.1为光学单元,2为饰圈。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1.正如背景技术所言,原光学单元断面如图2(d)所示,放大图如图5所示,光学单元与饰圈为面接触。但饰圈在空间方向存在一定弧度,使得光学单元插入饰圈孔后,光学单元平面和饰圈接触位置不唯一。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光学单元进行改进以适应需求。
42.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学单元第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学单元第二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6(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学单元第三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6(d)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学单元沿d
‑
d方向的剖视图,如图6
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止退与均匀性优化集成的光学器件,包括光学单元1和饰圈2;所述饰圈2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呈矩阵分布;
43.所述光学单元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呈柱状,第二安装段呈圆台状;所述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圈;
44.所述光学单元1通所述限位圈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上。所述光学单元1通所述限位圈与所述安装孔线接触。
45.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为圆孔。所述第一安装段和所述第二安装段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安装段的直径由与所述第一安装段连接的位置至自由端先逐步变大后逐渐变小以形成相连接的可视段和不可视段。
46.在本实用新型变形例中,还可以设置为所述第二安装段的长度或/和宽度由与所述第一安装段连接的位置至自由端先逐步变大后逐渐变小以形成相连接的可视段和不可视段。
47.即在该变形例中,光学单元1还可以为截面为矩形、三角形、棱形等形状。
48.本实用新型为了保证饰圈造型外观,并且解决光学单元插入后位置不唯一问题,则通过在光学单元的不可视段设计结构来解决问题。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光学单元1与饰圈2之间通过将面接触调整为线接触,同时与发光特征通过渐变的凸台特征连接,扩大了入光路径,从而使得发光区域外观效果更均匀。
4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学单元,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呈柱状,第二安装段呈凸台状;所述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圈。
5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灯,包括所述的安装止退与均匀性优化集成的光学器件。
51.本实用新型实施中通过对可视零件不可视区域的结构特征优化来解决工程问题,是对造型外观的尊重;抛开定性思维,将面接触巧妙转成线接触,同时结合实际造型最大化入光路径来优化发光区域的均匀效果。该方案使工程和造型达到和谐,对灯具设计类似问题具有其借鉴和参考意义。
5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