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源模组及具有该光源模组的led投光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源模组及具有该光源模组的LED投光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投光灯大部分采用分体式的结构,零部件间需要使用螺丝螺钉等固定。而由于零部件数量较多,连接复杂,整体尺寸大,装配成本相应增加。且中间连接部分需做防水结构,降低了产品可靠性。同时,投光灯内发光组件的固定方式也是采用上述分体式的固定方法与透镜组件固定,仍未做到完全一体化的结构,使得装配时仍不方便,且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模组及具有该光源模组的LED投光灯,其整体一体化无外部部件连接,装配方便。
[000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源模组,包括透镜组件、发光组件及透镜固定部,所述发光组件设有至少一个发光体,所述透镜组件设有与每一发光体对应的透镜,所述透镜固定部分别卡扣所述透镜组件与所述发光组件,使所述透镜组件与所述发光组件组装/组合为一体。
[0005]优选地,所述透镜固定部包括朝向所述发光组件突起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发光组件卡合式配合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卡合部包括至少一个卡勾;所述发光组件包括承载所述发光体的基板;所述卡勾卡合所述基板。
[0007]优选地,所述所述卡勾数量为至少两个,分别沿所述基板的周向均匀分布。
[0008]优选地,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部,所述基板上对应每一所述定位部设有开口,其中所述定位部与对应的开口干涉配合。
[0009]优选地,所述透镜固定部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透镜支架及透镜固定盖。
[0010]优选地,所述透镜固定盖的边沿朝向所述透镜支架的方向延伸有卡接部;所述透镜支架对应所述卡接部设有与所述卡接部卡合连接的突起部。
[0011]优选地,所述卡接部为中部具有通孔的延伸条,当所述延伸条与所述突起部连接时,所述突起部伸入所述通孔固定。
[0012]优选地,所述透镜固定部上设有弹性缓冲部,与装载所述光源模组的外部装置过盈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弹性缓冲部为悬梁臂,所述悬梁臂包括水平设置的横向弹性条及竖直设置的纵向弹性条;所述纵向弹性条设于所述横向弹性条的自由端。
[0014]优选地,所述发光组件为光源板。
[0015]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LED投光灯,具有上述的光源模组;所述发光体为LED光源。
[0016]优选地,所述光源模组的外部设有弹性缓冲部;所述灯体内设有对应所述弹性缓冲部的定位部,利用所述光源模组的重力及所述弹性缓冲部与定位部的配合将所述光源模组固定于所述灯体内。
[0017]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发光组件和透镜组装成模组式,一次固定,方便装配;
[0019]2.LED发光组件与透镜的相对位置安装准确且组装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0]图1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光源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1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光源模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光源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0023]图3为具有本实用新型光源模组的LED投光灯的立体分解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0-光源模组;
[0026]110-透镜组件、111 -透镜、112-透镜支架、113-透镜固定盖、114-卡接部、115-突起部;
[0027]120-发光组件、121-发光体、122-基板、123-开口 ;
[0028]130-透镜固定部、131-卡合部、132-卡勾、133-柱状定位部、134-悬梁臂;135_定位结构;
[0029]200-玻璃;
[0030]300-上盖密封圈;
[0031]400-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0033]参阅图1a及图lb,分别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光源模组100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光源模组100包括有透镜组件110、发光组件120与透镜固定部130。其中透镜组件110透射和/或反射发光组件120发出的光。对此,发光组件120设有至少一个发光体121,对应该发光体121,透镜组件110设有透镜111,每一透镜111匹配每一发光体121,从而使得每一发光体121发出的光均将经过该透镜111处理。此外,透镜固定部130的设置则将透镜组件110安装固定,避免透镜与发光体121间发生的位移引起的成像差。为了将发光组件120同样安装固定,透镜固定部130分别采用卡扣的方式与透镜组件110和发光组件120卡扣连接,从而利用作为中间件的透镜固定部130将透镜组件110和发光组件120组装或组合为一整体式的模组。且由于卡扣的方式摒弃了传统的连接件的设置,在装配和拆解时,更加便利。
[0034]一优选的实施例中,透镜固定部130上设有朝向发光组件120突起的卡合部131,卡合部131卡合发光组件120的中部或边缘,使得卡合部131与发光组件120以卡合的方式配合连接,从而使得发光组件120与透镜固定部130间以卡合的方式固定安装。
[0035]由于仅将透镜组件110固定在透镜固定部130上是无法完全保证发光组件120与透镜组件110之间不会产生相对位移,因此,采用了卡合部131的配置后,将发光组件120的可移动位置卡死,使得发光组件120与透镜固定部130始终保持相对静止。而透镜固定部130已将透镜组件110固定卡死,因而,均相对透镜固定部130固定的发光组件120与透镜组件110自然形成了不会发生相互间位移的结构。
[0036]此外,采用了卡合部131的设计,避免了螺丝螺钉等外部连接部件的使用,装配时,只需对准连接即可,一来节省了装配的时间,二来若有一个连接部件丢失,经常会造成整个光源模组100无法使用的情况。将卡合部131集成在透镜固定部130上,便可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
[0037]继续参阅图lb,一优选实施例中,卡合部131包括至少一个卡勾132,更优选地,还包括有柱状定位部133,每一^^勾132和柱状定位部133均向发光组件120延伸,或更优选地,沿着发光组件的径向方向。卡勾132卡接发光组件120底面或下表面或背离透镜111的表面,而柱状定位部133则伸入发光组件120内部。具体地,发光组件120包括有承载发光体121的基板122,基板122本身具有形成基板122轮廓的外边沿,卡勾132的弯勾则在基板122向着透镜组件110运动时,卡合该基板122的外沿的底面。多个卡勾132间的距离可根据基板122的大小调节,以变化配合力。由于卡勾132的弯勾设计,当基板122刚与弯勾接触时,基板122外沿将顶住弯勾的内侧,并将弯勾向外顶开,顶开的位置越大,两者间配合的过盈力也将越大。而随着基板122的继续运动,外沿卡合至弯勾的端部,卡勾132回退至初始位置或大约回退至初始位置,从而将基板122,乃至发光组件120卡合在透镜组件110的一侧。而柱状定位部133的设置,既可加强基板122与卡合部131间的配合力,同时也可作为定位的设计。具体地,对应每一柱状定位部133,基板122上开设有开口 123,开口123与柱状定位部133干涉配合,开口 123的大小微小于柱状定位部133的横向宽度,则当柱状定位部133插入开口 123时,两者间又可产生一过盈力。在上述安装过程的伊始,可先将柱状定位部133对准开口 123,随后将基板122向透镜组件110移动,柱状定位部133插入开口 123后,利用两者间的过盈力先行固定住基板122的位置,随后再使用卡勾132进一步卡合基板122,最终将基板122牢牢固定在透镜组件110的一侧。通过卡勾132与柱状定位部133的配合使用,基板122的安装位置可确定,同时卡合力也可通过两种过盈力的叠加产生,保证在一种过盈力(如卡勾132和基板122)失效的情况下,另一种过盈力(如柱状定位部133与开口 123)可仍然有效保证发光组件120与透镜组件110间的固定配合。
[0038]以上对于卡勾132或柱状定位部133的位置的描述,并非对于其位置的限定。例如,可想到的是,卡勾132可卡扣入基板122的开口,而基板的边沿设置有月牙形的缺口,供柱状定位部133插入并过盈配合。因此,卡勾132或柱状定位部133的位置可根据实际要求设置。
[0039]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