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15594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尤其涉及一种降低光源出光侧光晕现象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技术的演进及笔记型计算机规格的提升,发光键盘已逐渐成为笔记型计算机的主流输入装置。发光键盘通常由上方的按键模组与下方的背光模组所组成,且背光模组尺寸接近按键模组尺寸;如此背光模组可层叠延伸在整个按键模组下方,让整个发光键盘不同区域的发光亮度保持均匀。
[0003]然而,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光源1001出光侧前方,通常因为光学膜片(例如遮光片1002及/或反射片1004)未能紧密地覆盖在导光板1006的上/下表面,使得导光板1006上/下表面与遮光片1002及反射片1004之间分别具有间隙1008、1009,造成光源1001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板1006后,会从与间隙1008、1009邻接的导光板1006上/下表面散失出导光板1006,如此会在间隙1008、1009处产生严重的光晕现象,进而导致发光键盘的亮度表现不佳。相反地,若无限制地使用黏着剂大面积地黏着导光板及光学膜片以改善两者之间的紧密度时,将会因为黏着剂的折射率远高于空气而造成光线无法适当地在导光板内部传递,进而导致凡是涂布有黏着剂的导光板表面会过度漏光,使得远离光源处的导光板所能输出的光学亮度显著降低。
[0004]因此,如何在不影响亮度的情形下有效改善光晕现象,于导光板上特定区域选择性地使用黏着剂来消除导光板及光学膜片两者之间的间隙,成为研发的重点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在不影响亮度的情形下有效改善光晕现象。
[0006]该背光模组包括:
[0007]导光板,该导光板具有顶面、底面及入光面,该导光板沿着X轴与Y轴延伸,该X轴、该Y轴与Z轴彼此正交;
[0008]光源,该光源具有发光面以朝该入光面提供光线,该发光面沿着该X轴延伸,该发光面于该X轴上投影具有发光面X轴长度,令该发光面沿着该Y轴朝该导光板平移而定义出光晕空间;
[0009]至少一膜片,该至少一膜片设置于该顶面及该底面的至少其中之一;
[0010]以及
[0011]至少一第一黏着层,该至少一第一黏着层具有至少一部分位于该光晕空间的该Z轴投影区域内,该第一黏着层用以黏着该至少一膜片于该导光板上,其中该第一黏着层与该发光面于该Y轴上间距为2mm至3mm之间,且该第一黏着层的该部分于该X轴上投影具有第一黏着层X轴长度,该第一黏着层X轴长度小于该发光面X轴长度。
[0012]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光晕空间具有第一X轴边界与第二 X轴边界,该第一黏着层具有第一 X轴端点与第二 X轴端点,该第一黏着层完全位于该光晕空间的该Z轴投影区域内,且该第一X轴边界与该第一X轴端点具有第一间距,该第二X轴边界与该第二X轴端点具有第二间距,该第一间距与该第二间距均大于0.5mm且小于Imm。
[001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黏着层X轴长度为2mm,且该第一黏着层于该Y轴上投影具有第一黏着层Y轴长度,该第一黏着层Y轴长度为1mm。
[0014]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至少一膜片包含反射片及遮光片的至少其中之一,且该至少一第一黏着层用于黏着该反射面与该底面及/或用于黏着该遮光片与该顶面。
[0015]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光模组还包含至少一第二黏着层,该至少一第二黏着层用以黏着该至少一膜片与该导光板,其中该光源还具有非发光面,从该Z轴透视,该第二黏着层邻近该光源的该非发光面,且该第一黏着层及该第二黏着层共同形成非封闭式的环状图案,该非封闭式的环状图案环绕该光源且该非封闭式的环状图案的开口对应该发光面。
[001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黏着层具有右侧边、中侧边与左侧边,该右侧边延伸于该发光面的右方,该中侧边延伸于和该发光面相反的该发光面的相对侧,该左侧边延伸于该发光面的左方。
[001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黏着层与该右侧边与该左侧边分别具有间隙,该光线于对应的该间隙处可在该导光板中传递行进。
[0018]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光模组还包含至少一第二黏着层,用以黏着该至少一膜片与该导光板,该光源还具有非发光面,从该Z轴透视,该第一黏着层包含第一黏着部及第二黏着部,该第二黏着层邻近该非发光面且连接该第一黏着部及该第二黏着部,以使该第一黏着部及该第二黏着部之间具有间隙,该光线于对应该间隙处可在该导光板中传递行进。
[001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黏着层具有右侧边、中侧边与左侧边三个侧边,右侧边延伸于该发光面的右方、该中侧边延伸于和该发光面相反的该发光面的相对侧,该左侧边延伸于该发光面的左方。
[0020]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黏着层具有U字形的轮廓与U字形开口,该第一黏着层设置于对应该U字形的开口侧。
[002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藉由设置于光源发光面前方的黏着层紧密黏着光学膜片与导光板,以降低导光板及光学膜片间产生空隙的机会,进而改善光晕现象并提升亮度表现,更藉由非封闭式黏着层的配置设计降低光源因黏着剂过多而发生过度漏光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中光线行进的截面示意图;
[0023]图2为应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与按键模组结合后构成发光键盘的示意图;
[0024]图3A至图3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爆炸图、局部截面示意图及局部俯视示意图;
[0025]图4A及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0026]图5A及图5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
[0027]图6A及图6B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光源出光侧光晕现象的背光模组。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可应用于例如发光键盘,尤其是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之发光键盘,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图2为应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与按键模组结合后构成发光键盘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发光键盘包含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I及按键模组2,其中背光模组I设置于按键模组2下方,且按键模组2包含复数个按键22并可为具有可透光键帽的任何合宜的按键模组。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I发出的光线经由按键22的可透光键帽透射出,而构成发光键盘。
[0030]图3A至图3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爆炸图、局部截面示意图及局部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3A?图3C,背光模组包含导光板10、光源210、至少一膜片(例如反射片30及遮光片40)以及至少一第一黏着层50,其中光源210具有发光面210a,以提供光线至导光板10;反射片30设置于导光板10的一侧(例如下方)且遮光片40相对于反射片30设置于导光板10的另一侧(例如上方);第一黏着层50设置于发光面210a前方且用以黏着至少一膜片及导光板10。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黏着层50分别设置于导光板10的顶面102及底面103,以分别黏着遮光片40于导光板10的顶面102及黏着反射片30于导光板10的底面103。
[0031]具体而言,光源210较佳为发光二极管(LED),尤其是较佳为侧发光的发光二极管,但不以此为限。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光源210发出光线的表面(例如发光二极管的侧表面)为发光面210a。光源210的发光面210a面对导光板10的入光面101,以使光线透过入光面101而传递至导光板10内。在本实施例中,复数个光源210(即复数个发光二极管)较佳地整合于电路板220,以构成一体的光源单元20,进而增进组装效率。电路板220较佳地为软性电路板,但不以此为限。
[0032]导光板10可用以接收自光源210的光线,其中导光板10具有顶面102、底面103及入光面101。导光板10可为由任何合宜的光学材料(例如光学聚合物)制成的板片,且实质上沿着X轴及Y轴延伸,其中X轴、Y轴与Z轴彼此正交。在本实施例中,Z轴方向为导光板10的厚度方向,且导光板10于X轴、Y轴方向的尺寸较佳地远大于在Z轴方向的尺寸,使得导光板10为薄板或薄片形式。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10为矩形板体,其大小较佳地对应按键模组2的尺寸,但不以此为限。导光板10的顶面102及底面103分别为导光板10沿Z轴方向配置且沿X-Y轴平面延伸的上方表面及下方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入光面101平行于X-Z轴平面且连接顶面102及底面103,而顶面102作为导光板10的出光面。光源210提供的光线经由入光面101进入导光板10后,实质上沿着X-Y轴所限定的平面行进,行进到遮光片40有开孔处(或透光处)而自顶面102射出。
[0033]另外,如图3A所示,导光板10于中段位置附近形成有复数个第一光源孔110,且复数个光源210作相对应排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