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镀锌双相钢表面粗糙缺陷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69933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除镀锌双相钢表面粗糙缺陷的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钢铁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除镀锌双相钢表面粗糙缺陷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零件对钢铁的需求包括良好的强度、优良的成型性,良好的耐蚀性、可焊接性及涂装性能等。高强钢除了需要满足安全性需求外,表面质量也面临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生产600MPa以上强度级别的热镀锌双相钢时,镀锌厚表面出现明显的粗糙现象,严重影响了热镀锌双相钢表面质量。

传统的传统热镀锌双相钢加工工艺导致,其表面粗糙程度不可控,导致表面质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除镀锌双相钢表面粗糙缺陷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热镀锌双相钢加工工艺导致热镀锌双相钢表面质量差,粗糙程度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镀锌双相钢表面粗糙缺陷的方法,包括:

在热轧卷生产过程中,层流冷却采用U型卷取冷却模式;

热轧卷卷取过程中,头部30米以及尾部80米范围内,采用620℃的卷取温度;带中位置采用550℃的卷取温度;

在冷轧过程中,总压下率控制在70%或者70%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总压下率的具体选择,依据带钢厚度确定;按照下表选择: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成分设计步骤;

所述成分设计步骤包括:

在带钢生产时,增加含量大于等于0.2%的Mo元素。

进一步地,所述成分设计步骤还包括:

在带钢生产时,Cr元素的含量控制在0.5%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成分设计步骤还包括:

带钢合金元素组分及含量百分比为,Si:0.19%、Mn:1.50%、Cr:0.19%、Mo:0.25%。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消除镀锌双相钢表面粗糙缺陷的方法,从热轧卷的冷却、卷取以及冷轧的工艺环节进行工艺优化,克服表面粗糙程度高的缺陷;具体来讲,在热轧卷的层流冷却段进行U型卷取冷却模式,卷取过程中,头部30米以及尾部80米范围内,采用620℃的卷取温度;带中位置采用550℃的卷取温度;获得较均匀的针状铁素体加细小珠光体组织,从而在冷轧过程中抑制表层轧裂;避免了传统双相钢生产过程普遍采用的恒温卷取措施,从而克服了对通卷性能稳定性和组织均匀性不利的影响。在冷轧过程中,总压下率控制在70%或者70%以下,有效降低带钢表层应变,从而降低冷轧板表面轧裂的风险;或者进一步严格限制总压下率到60%甚至55%,从而大幅削弱低带钢表层应变,降低轧裂风险;从而整体上通过抑制表面轧裂,抑制由之导致的热镀锌过程中产生的锌层不均引起的表面粗糙问题。

进一步地,在成分设计上,通过增加Mo元素,比如至少含量0.2%,通过Mo元素的强淬透性作用,强化热轧部表面,抑制冷轧过程中的浅表层开裂;配合上述加工工艺,使得镀锌双相钢具备来那个好的抗开裂能力,使得表面粗糙程度大幅削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消除镀锌双相钢表面粗糙缺陷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消除镀锌双相钢表面粗糙缺陷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热镀锌双相钢加工工艺导致热镀锌双相钢表面质量差,粗糙程度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升产品表面抗轧裂能力,使得其剧本更好的表面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的总体思路如下:

从加工工艺中热轧冷却,卷取,冷轧环节;针对冷却方式,卷取温度控制,以及冷轧总压下量等几个工艺过程中,提升带钢表面的抗轧裂能力;从而解决表面粗糙度大的问题。并进一步配合成分设计,采用强淬透性作用的Mo元素,增强表面的抗轧裂能力,从而由内到外的实现表面质量控制;实现降低粗糙度的缺陷。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一种消除镀锌双相钢表面粗糙缺陷的方法,包括:

在热轧卷生产过程中,层流冷却采用U型卷取冷却模式;热轧卷卷取过程中,头部30米以及尾部80米范围内,采用620℃的卷取温度;带中位置采用550℃的卷取温度;保证热轧卷长度方向性能的稳定性和组织的均匀性,获得较均匀的针状铁素体加细小珠光体组织,从而在冷轧过程中抑制表层轧裂。

在冷轧过程中,总压下率控制在70%或者70%以下。通过降低冷轧压下率,有效降低带钢表层应变,从而降低冷轧板表面轧裂的风险。从而控制由于冷轧板浅表层轧裂导致其热镀锌过程中产生的锌层不均引起的表面粗糙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总压下率的具体选择,依据带钢厚度确定;按照下表选择:

或者进一步严格限制总压下率到60%甚至55%,从而大幅削弱低带钢表层应变,降低轧裂风险,抑制表面的粗糙程度。

本实施例还在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在成分设计的角度提升带钢的性能,保证其具备良好的抗轧裂能力。

所述成分设计步骤包括:

在带钢生产时,增加含量大于等于0.2%的Mo元素。利用Mo元素的强淬透性作用,强化热轧部表面,抑制冷轧过程中的浅表层开裂。

进一步地,还对带钢的合金成分及配比做出优化;在保证冷轧产品力学性能的基础上,采用0.2%的Mo元素替代Si/Mn等合金元素;具体来说,所述成分设计步骤还包括:

在带钢生产时,Cr元素的含量控制在0.5%以下。带钢合金元素组分及含量百分比为,Si:0.19%、Mn:1.50%、Cr:0.19%、Mo:0.25%。通过合金成分的优化,使得力学性能保证的前提下,进行表面抗轧裂强化。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消除镀锌双相钢表面粗糙缺陷的方法,从热轧卷的冷却、卷取以及冷轧卷的工艺环节进行工艺优化,克服表面粗糙程度高的缺陷;具体来讲,在热轧卷的层流冷却段进行U型卷取冷却模式,卷取过程中,头部30米以及尾部80米范围内,采用620℃的卷取温度;带中位置采用550℃的卷取温度;获得较均匀的针状铁素体加细小珠光体组织,从而在冷轧过程中抑制表层轧裂;避免了传统双相钢生产过程普遍采用的恒温卷取措施,从而克服了对通卷性能稳定性和组织均匀性不利的影响。在冷轧过程中,总压下率控制在70%或者70%以下,有效降低带钢表层应变,从而降低冷轧板表面轧裂的风险;或者进一步严格限制总压下率到60%甚至55%,从而大幅削弱低带钢表层应变,降低轧裂风险;从而整体上通过抑制表面轧裂,抑制由之导致的热镀锌过程中产生的锌层不均引起的表面粗糙问题。

进一步地,在成分设计上,通过增加Mo元素,比如至少含量0.2%,通过Mo元素的强淬透性作用,强化热轧部表面,抑制冷轧过程中的浅表层开裂;配合上述加工工艺,使得镀锌双相钢具备来那个好的抗开裂能力,使得表面粗糙程度大幅削弱。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